十三章新诗二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十三章新诗二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十三章新诗二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十三章新诗二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十三章新诗二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新诗(二)

1/20第一节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

一、中国诗歌会:是在“左联”领导下一个有组织、有纲领革命诗歌社团,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主要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蒲风等。1933年3月出版了机关刊物《新诗歌》,创作纲领表达在《新诗歌发词》中,要“捉住现实”,有“大众歌调”。1936年后,提倡“国防诗歌”。

2/203/20徐伯庭、徐祖华(1910—1931)白莽《在死神未到之前》《独立窗头》《血字》《别了,哥哥》二、殷夫生平及创作4/20三、中国诗歌会创作特色如火政治激情鲜明形象性巨大鼓动力思想熔铸形象对比、白描、复沓手法迸射思想火花红色鼓动诗5/20第二节当代诗派一、当代诗派:1932年5月,施蛰存受当代书局委托创办文艺刊物《当代》,围绕《当代》发表诗作诗人,大都倾向于象征派诗风,《当代》中诗,是当代人在当代生活中所感受当代情绪,用当代词藻排列成当代诗行,象征体系完全是东方式。6/20二、戴望舒创作 《我记忆》(1929)

《望舒草》(1933) 《望舒诗稿》(1937) 《灾难岁月》(1948)

7/20《烦忧》说是寂寞秋清愁说是辽远海相思假如有些人问我烦忧我不敢说出你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名字假如有些人问我烦忧说是辽远海相思说是寂寞秋清愁

8/20三、戴望舒作品分析1、主题:诗人自我形象是孤独感伤,怀着痛苦而朦胧希望,在那寂寥现实里,寄予着诗人对现实不满、失望和痛苦心情。9/20

1)、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尤其是马拉美、魏尔伦诗歌影响,强调表示自我感觉,喜欢追求意象朦胧,用象征手法抒情。2、早期诗作艺术格调10/20《雨巷》象征意象雨巷丁香一样姑娘黑暗现实理想、希望彷徨知识分子我11/202)、戴望舒诗歌艺术尤其表达在“古典美”中,如《雨巷》美感就来自于古典诗词滋养,在《雨巷》里,诗中意象受南唐中主李璟词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或晚唐诗人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影响。《古意答客问》、《秋夜思》等诗歌意象也与古典文本浩瀚长河脉息相通。

12/203)、音节优美、韵脚铿锵,常以复沓、重复等手法来强化全诗音乐性。戴望舒强调“诗韵律不在字抑扬顿挫上,而在诗情绪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程度上”叶圣陶曾盛赞《雨巷》这首诗“替新诗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13/20

3、戴望舒诗论:《论诗零札》(1932年)17则主要是从象征派、意象派借鉴过来主张,追求“纯诗”美学观。

14/204、后期诗风嬗变

戴望舒1937-1945年间诗歌艺术由早期当代派艺术向后期现实主义艺术转变,这主要表达在诗集《灾难岁月》里。其中《狱中题壁》、《我用残损手掌》、《偶成》等诗作,明朗而深情,有一个坚实力度,从内容到方法,已属于现实主义。

15/205、戴望舒研究1)孙玉石(著)《中国当代诗歌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杨匡汉刘福春(著)《中国当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5年3)孙玉石(主编)

《戴望舒名作观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16/20小思索

戴望舒诗歌象征艺术与五四时期象征诗派代表诗人李金发诗歌象征艺术有什么不一样?17/20四、卞之琳作品分析诗集《数行集》、(与李广田《行云集》、何其芳《燕泥集》合集《汉园集》)《音尘集》、《鱼目集》代表作:《断章》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