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教案范文汇总六篇《三峡》教案篇1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咱们安阳是汉字的家乡,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峡"字,从字面上看,你看到了峡中有什么?(生答"山"。)往深层里想,你联想到峡中还有什么?(生答"水"。)对,词典上解释: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水因山而活泼,山因水而灵秀。今日,我们就要一起去观赏中国的峡中极品--长江三峡。
(板书题目及:三峡郦道元。)
二、出示目标
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让我们一起来明确今日的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1.领会三峡景色之美。
2.揣摩笔法之妙。
3.感悟三峡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读好三峡文
我们已经接触到的几篇文言文,那么读好一篇文言文要做哪几步:读准、读懂、读美。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环节。我来挑战
读准齐读:屏显读准字音我能行。
认读生字:襄陵?沿溯素湍?属引?泪沾裳(释“裳”齐读)
读懂齐读:屏显精确 解释我能行
1.把握下列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自阙?奔霜?绝?三(释“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
2.重点点拨下列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三生分)
读美:疏通了文意,大家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谁情愿把课文美美的读一遍?一生朗读(配乐),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仔细听,把听到的内容转化为美的画面。这位同学读得真美。大家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是不是像屏幕上显示的一样美呢?(画面一组)
过渡,如此美不胜收的风景,怎能不让我们佩服造化的鬼斧神工呢!
(二)读赏三峡景
1、(查找美)思索:1)本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种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你能各用一个词概括出每种景物所体现出的美的意境吗?
独立思索,同桌沟通展现,品读明确?提示
山:怎样的山?连绵高峻高峻美(雄壮丽)
夏水:有什么特征凶险迅疾(师范读指导)?奔放美?《早发白帝城》春冬:景色如何??清静幽美清幽美
秋景:给你什么感觉?凄凉安静凄婉美
2、(观赏美)在郦道元的笔下三峡景色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除了抓住特点写景之外,还采纳动静结合的笔法,使文章显得张弛有度,舒缓自然。你能详细说说吗?可以用下面的格式
?“我发觉了三峡的----是静态美或动态美,你看-------------------------------------。他(她)多像一个--------啊。”
有肯定的难度,启发、归纳、思索写出来,展现观赏
?例:我发觉了三峡的山是静态美,你看,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高耸入云,遮挡 天空,拦住阳光。他多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
山---高峻美?夏水---奔放美?春冬-----清幽美秋景---凄婉美
男子汉?英雄汉??美少女怨妇
顶天立地??风风火火???清秀文雅悲伤孤独
高大壮实??闯九州颜色明丽望穿秋水
安静舒缓激烈紧急?静中微动清寂悲伤
?过渡:动静结合,奇妙无比
(三)读透三峡妙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的,再看课文,你认为的写作笔法之妙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给大家共享一下。(小组沟通展现)
例:文章结尾去掉引用的渔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明确:融情于景;突出三峡渔夫的凄惨生活;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也渲染了三峡秋景凄凉肃杀的特点。)
(四)读懂三峡情
动静结合,写作笔法敏捷多样,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在郦道元的笔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我提议大家把这篇美文美美的再读一遍,再领会三峡的无穷魅力,男生读前两节,要读出阳刚之美;女生读后两节,要读出阴柔之美。
特别棒,男生读的`气概磅礴;女生读的宛转悠长,把老师都沉醉了,(掌声鼓舞自己)我只想说:此景未必天上有,人间只应三峡寻,本文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三峡的喜爱之情,郦道元在文中也有一句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大家找一找(明确:良多趣味),正是对三峡的真诚赞美,喜爱之情,才成就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佳作。
(五)拓展延长
如今的三峡可以说是高峡平湖,景象更加壮丽,想看看吗?大家来观赏一组图片,看后为三峡写一则广告语。
是呀,我们的祖国自然美景比比皆是,有张家界的索溪峪,桂林的漓江,还有五岳、黄山……数不胜数,老师想起了省试验中学顾少强老师那封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说:中国那么美,我想去看看。我们大家呢?欢迎到内黄游玩,感受枣乡风情,祭拜人文始祖。
《三峡》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育同学的爱国激情。
教学重点: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学习抓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育同学的爱国激情。
帮助教具:计算机(数量1)液晶投影仪(数量1)
投影屏幕(数量1)CAI课件三峡风光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观赏三峡风光片,导入新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题解;作家作品简介。
四、老师范读;同学自由朗读并思索。
五、疏通字词,了解文章内容。
六、分析文章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领悟的思想感情。
七、归纳小结;课堂巩固。
八、指导背诵课文。
第一页
《三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解表:
编号知识点学习水平
识记理解应用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抓住特征写景√√
4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5正确、流畅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学习水平描述表:
学问点学习水平描述语句行为动词
1识记记住郦道元、《水经注》常识记住
2识记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记住
3理解了解文中先总写地貌,再分季节、抓特征描绘景物的方法领悟归纳
应用能多角度、抓特征对景物进行描绘(课外练笔)领悟表达
4理解了解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培育同学正确的审美观领悟归纳
5识记依据文脉“总写概貌—夏景—春冬景—秋景”背诵全文记住
其次页
三、媒体选用状况表:
学问点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资料来源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使用方法
1投影长江三峡风光自选导入新课播放
2投影长江三峡相关图片自制理解标题显示
3投影范读课文自制有感情朗读全文播放
4投影文意理解自制从局部到整体理解文意、体会思想感情分析
四、板书设计:
第三页
五、作业:搜集描述三峡的其它文学作品,小组沟通。
《三峡》教案篇3
一、教学设想
《三峡》是一篇美丽的写景散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壮美景色。语言精练,思路清楚。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由于是一篇文言文,刚上初一的同学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可能会有枯燥之感。老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同学学习爱好,关心同学理解文章内容,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本文要达到的课标要求:
1.让同学感受大自然的美,培育同学喜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教学方法: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加强对文章的朗读、体会。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启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很喜爱旅游吧?你都到哪儿旅游过?能不能给大家谈一谈?
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引入新课。
师:(依据同学发言状况进行引导)大家小小年纪,巡游过的地方还真不少。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今日我们就来做一次免费的旅游,去观赏一下长江三峡的漂亮风光,好吗?
(二)播放《三峡风光》光盘
师: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美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很多千古流传的诗篇,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的诗文呢?
同学自由发言,师生参加补充,增加同学的语文积累。
师:今日我们来学习一位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一番景色。
(三)播放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遇到困难时,可以在小组内相互请教,也可以和老师沟通。
既摆出困难,又激发同学战胜困难的士气。
师:大家刚才自己读的'都不错,哪些同学能给全班同学读一读?
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使同学体会文章精炼的语言,品尝其中的意境。
(四)同学理解课文内容
1.师:大家通过刚才的朗读,已经初步体会到了笔下描述的三峡的美,下面,我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文中的内容,为游客编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看哪一组同学编得最好。对文中词句理解有障碍的小组,可以请其他组关心,也可以与老师沟通。
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将比较枯燥的文言文翻译生动化,充分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又可以培育同学的合作精神。老师在巡察过程当中,可视同学提问状况关心同学解决重点和难点词句。如:“虽”、“属”、“两岸连山,略无阕处”、“清荣峻茂”等。
2.各小组展现所编的导游词,老师视状况进行评点,同学推选出最佳小组。
3.分析体会文章写景特点
提问:大家刚才在写导游词的过程当中,是否留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写景有什么特点?哪些句子是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能不能给大家分析一下?
(此环节的设计在于引导同学把握必要的写景挨次,如:根据景物先写山,后写水;根据季节由夏——春冬一秋。同学分析词句时,老师可伺机点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作特点)
(五)再次播放《三峡风光》光盘
让同学学习文中的手法描述自己在屏幕上所见到的景色,或谈谈观看风光片与读郦道元的《三峡》的不同感受。
(六)布置作业
1.写一段文字描述家乡的美景或你所游历过的山川名胜。
2.喜爱绘画的同学可以依据课文画一幅三峡风光图。
《三峡》教案篇4
课题三峡
课型讨论课
课时1课
教材学情分析
《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壮美的景色。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了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写景,采纳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150来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此文文质兼美,不但能加强同学的语言感受力量,而且能激发同学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同学学习此文,首先遇到的问题不是对文言词的理解把握,而是能否做到涵咏文字的内在实质,投入情感地体会出三峡的美;其次在于对景象的意韵把握;第三在于对文言词语的精确 理解。目前,初二六班同学的语文理解水平有肯定的提高,但是对于语言文字的内在之美却少有同学舍得花时间作一点品尝。不少同学只局限于“考试”,把对古文的学习当成一项为了完成考试而不得不学的任务。对古文的美少有感知……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精确 理解文言词汇的古今含义
2、熟读并背诵课文
力量目标
1、具有肯定的文字组合力量,联词成句,制造新意
2、感悟三峡之美
训练目标
1、喜爱祖国壮美的山河
2、喜爱学校的一草一木
3、喜爱祖国美丽的语言文字
重点朗读、背诵、感受、审美
难点联词成句的文字组合力量
教学讨论及创新策略
1、注意朗读。引导同学先默读,对比注解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2、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的思想感情。
3、最终达到熟读成诵。
4、朗读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特色。
5、利用与同学一起对“对联”的形式,激发同学对古文学习的爱好、接受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美感陶冶。
课前预备预习指导
1、制作识字图片,不同部首不同颜色,注意字词把握
2、熟读课文,力争成诵。并结合解释理解课文内容。
3、整理学过的对偶句,试自作对联。
教与学活动过程
教学程序导入新课(以谈天的形式进入课堂)请问,哪一位同学到过三峡?请举手示意一下。没有到过三峡的同学能不能就课本中的插图来想象着描述一下三峡的风光?……大家描写的都不错。下面大家边看插图边听老师的描写:“两岸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江面,碎光荡漾;近处江面,绿如翡翠;远方群山,如红宝石闪光;有时,碧波雪浪,海鸥翩飞;有时水天严厉,江船安静……”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意境,是当代散文名家刘白羽先生对三峡的描写。其实,远在北魏的时候,闻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就曾经描述过三峡,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个激情的片断。
板书课题三峡郦道元
组织同学看解释主动猎取学问节约时间又培育自学力量
读解释后回答
三峡指的是什么?郦道元是谁?
检查预习状况阙嶂曦襄溯湍出示小黑板:组织同学争论完成学习任务领读两遍。
找一找这些词在哪些句子里,说说含义小任务莫草率。同桌之间沟通,体现合作学习与讨论学习
小结与导入:同学们,“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我们对本文的学习从三个方面进行,大家看小黑板。出示小黑板
出示目标
能悟三峡之美,树爱国之情;能精确 理解文言词汇的古今含义。能当堂背诵课文;领悟目标要求1目标语言表述宜简明2德育目标放首位3给同学时间领悟,便于明确任务,集中留意力,使学习有的放矢
新授导入新授:三峡美在哪里呢?还是让我们先听一下录音朗读,初步感受一下吧。思索:文章假如分作两部分的话,那么先写三峡的什么,后写的是什么。录音机组织同学听朗读任务已明,赶快入课充分利用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同学的多种感官学习语言设计问题宜简易,不致分散留意力
落实目标学问落实:先写三峡地貌,再按不同季节写三峡迷人风光组织同学回答大纲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课堂内外争论问题,能乐观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依据。……”
导入新学:让我们所折服的是三峡的“雄”与“险”。我们设想一下:在山的恰当地方凿一副对联于其上,让后来者其同观赏会怎样?场现在就发挥你的聪慧才智,就文中的`内容进行新的组合,组成一句你宠爱的对联。学习第一段:*争论文中文言词义,并找出不明白的词语**结合解释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试把文中描写的重点景物用联词组名的方式成一句“对联”朗读并背诵组织同学合作学习与自学齐读争论与自学(改写成对联,对同学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爱好点,适当点拨或示范)扣大纲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进行改写。”“能在争论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胜利的喜悦。”
小反馈测试: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白话: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背诵第一段小黑板组织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同桌争论,个别回答当堂巩固
学习其次段:导课:三峡四季景色各有其美,让我们一起来领会一下。请三个同学就不同季节朗读。完成下列问题*争论文中文言词义,并找出不明白的词语**结合解释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试把文中描写的重点景物用联词组名的方式成一句“对联”组织学朗读,作好点拨三个同学就不同季节朗读同学自学与互学结合齐读同学可能不乐观,老师语言激发:假如同学乐观举手,就请两名朗读不错的同学和一名朗读一般的同学来读,前者起示范作用,后者就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一订正扣教学大纲:“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公平对话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为同学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扣教学大纲:“逐步培育同学探究性阅读和制造性阅读的力量,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小反馈测试: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白话: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飞漱其间良多趣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属引凄异2、彩图识字:阙嶂曦襄溯湍3、背诵这三段同桌争论,个别回答同桌间试背识字拼音
全课总结:1、请同学总结学习的重点与自我落实状况2、就四句对联,请你再用一字概括每句的意思再次读一下对联。提示,如第一句可以用“隐”字,其它几句……同学回顾大纲:“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意定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等环节。”“让同学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测试口头作文:你最喜爱哪里的景色?说说看做课本第四大题。小黑板同学口头作文
作业写一篇家乡景物风情或校内一角的文章,写出美感,用上四字句。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三峡郦道元
三峡郦道元地貌:山岩连叠隐天蔽日七百里地不见月隐四季壮景:襄陵阻绝,朝发暮至,千二百里不为远绝湍潭素绿,柏怪瀑飞,三峡到处多生趣趣林寒涧肃,猿啸渔歌,三声悲鸣泪沾裳悲作
《三峡》教案篇5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同学领会三峡景色之美。
3、绽开想象,体会文章意境。
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体会文章意境。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闻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伴侣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许多,你能告知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
(播放三峡风光片)
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会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观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沟通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会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同学自由发言)
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
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会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具体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
过渡:
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宏伟壮美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归纳起来看:
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亮的、凄寒的、等等。)
四、拓展延长:
过渡:
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矗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日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
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沟通一下。
(师生共同沟通,多媒体展现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胜利。
20xx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头其次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xx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xx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安静的峡谷型水库。)
到20xx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比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绽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争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妙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雄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奇妙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久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久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久的爱!
作业:
1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
《三峡》教案篇6
一、沟通、展现同学课后搜集的三峡风光的诗句、图片或自己依据课文内容创作的作品。
沟通、展现后,老师补充:①“告辞三峡”文化专题----三峡画展、诗三峡(李白《早发白帝城》必不行少);②三峡风光资料,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
二、研读课文、分析、体会、探究文章写景的方法
1、听录音,指导同学朗读,从整体把握课文。
正音:阙(quē)嶂(zhàng)曦(xī)巘(yǎn)属(zhǔ)引哀转(zhuǎn)
划分句间停顿点拨:第1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第2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第3自然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第4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请2-3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老师点拨后再听录音。
3、朗读竞赛:分小组或男女生竞赛的形式进行,以激发同学的读书的乐观性。
4、争论:疏通文意(六人小组进行争论,每两个小组争论一个文段,让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意见综合到一处,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申请关键因素评估报告(2025版)
- 2025年高中字音字形题目及答案
- 古筝演奏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听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普通话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宠物寄生虫考试试题及答案
- travel-around课件教学课件
- 初级航模试题及答案
- 全国二卷理数真题及答案
- 《住房租赁条例》培训解读课件
- 2025版医疗纠纷委托代理行政复议委托书
- 三角形的概念 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循证实践指南-公示稿
- 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DB15T 2412-2021 蒙餐 蒙式牛肉丁
-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OTN技术概述PPT课件
-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土壤水分分册
- 交通运输安全常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