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书框架体系(P24图)绪论(1章)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2-6章)第二篇经济活动区域分析(7-9章)第三篇经济活动全球化(10-12章)特点:全书结构体系独特——微观-中观-宏观注意反应新结果——经济活动全球化注意与国际同类教材接轨注意科学严谨地对待他人结果适用性理论为主并反应中国特色1/93讲讲课结构安排第一章绪论企业区位及空间组织分析(第二至第六章)区域内及区域间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第七至第九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第十第)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新近进展(第十一、十二章)2/93绪论内容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自学)3/9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科学。本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学科。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
4/93二、学科体系
经济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企业(企业)地理学
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国土整改/经济区划/区域开发与规划区域经济地理学原理
世界(国别/省区)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原理(导论)经济地理学方法论经济地理学史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5/93第一章复习思索题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是怎样?怎样了解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关系?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何作用?叙述经济地理学当今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是什么?6/93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影响原因▲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为论(中心地理论)第五章多部门企业(企业)区位第六章跨国企业区位7/93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影响原因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基础概念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普通影响第三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普通影响第四节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普通影响8/93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基础概念一、区位与区位理论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包含位置、布局、位置关系等方面意义。区位理论又称为区位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普通空间法则。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其场所事物区论理论两层基本内涵:人类活动空间选择;空间内人类活动有机组合9/93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区位条件是区位所含有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原因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区分:区位条件是对于场所和区位主体而言,场所不一样生产条件不一样,区位主体不一样区位条件不一样;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因为场所不一样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差异。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基础概念10/93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普通影响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f(L,k)=ALαkβ土地因子;原材料因子;能源因子;资本因子;劳动力因子;技术与知识。11/93费用-收入城市中心城市边缘M1M2空间收入曲线空间费用曲线城市区位型工业收益性空间界限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普通影响12/93城市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分化商业住宅工业经济地租/$距离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普通影响13/93第三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普通影响区域环境因子:在经济地理学上,从广义上讲,某特定区域内,对发生在其中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全部外部原因。——自然环境、市场环境(市场规模、市场特征)、产业环境、政策环境规模经济:也称大规模生产节约,是指生产部门(工厂或企业)伴随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规模不停扩大,其单位产品成本不停降低,收益递增一个趋势。(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14/93第四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普通影响一、交通要素(三个基本)交通网;交通流;地域二、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影响运费成本:因运输方式不一样
因定价制度不一样——距离百分比运价;区段运价;远距离递减运价;均一运价。(图)交通便捷程度:连结度(贝塔指数)、通达度(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完善交通网提升了区域地理可进入性15/93距离/km▲就远距离递减定价(C),端点是最正确区位。远距离递减区位运费/美分·······总运输费用从A开始运费0163248648096(96)(16)(80)(64)(48)(32)(0)201030405060AB从B开始运费
··16/93距离/km运费/美分从A开始运费从B开始运费·······0163248648096(96)(16)(80)(64)(48)(32)(0)201030405060AB70·····总运费货物中转站▲从节约装卸费角度,中转站常是最正确区位。卸货地点区位17/93连结度(connectivity):用于衡量交通网发达程度,惯用贝塔指数(Betaindex)来表示。
贝塔指数:交通网中边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计算公式:β=E/V●●●BA●●CDEβ=1.018/93通达度(accessibility)用于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难易程度,惯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表示。
通达指数: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全部顶点最短路径。19/93分散指数: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通达程度与联络水平,用D来表示。A●●●●●BCDE
AA=7;AC=4D=3020/93结论网络贝塔指数越大,说明该网络越发达。顶点通达指数越小,说明该顶点通达性越好。分散指数越小,网络内部联络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21/93作业(任选其一)
1结合现实中相关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现象,谈谈你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原因了解。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何成为我国外商投资最大基地?3试分析影响钢铁工业企业、电子工业企业主要区位因子。4试分析京沪高速铁路修建过程中和建成通车后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22/93思索题1.概念题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2.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分?3.区位因子分为哪几个类型?23/934.试述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等因子对经济区位影响。5.试述市场对经济区位影响。6.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影响。7.环境原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8.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影响。24/93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第四节行为主义区位论25/93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一、农业与农业区位农业区位——农业布局又称农业配置,指农林牧副渔各部门和各种农作物地域分布及农业生产地域组合。农业布局区位因子:自然因子、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二、杜能农业区位论背景与目标三、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26/93研究方法——“孤立化”方法——抽象法理论形成机制经济指标——最大化地租收入区位地租(地租收入):耕作极限;地租曲线;杜能圈形成机制地租曲线:在市场点(运费为零)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曲线。观点:合理农业生产活动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目标——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农作物进行种植27/93关键思想在既定假设条件下,依据农业生产活动利益最大化标准,分析距市场不一样区位农业生产空间配置标准,即运费因子对农业生产配置影响四、杜能农业区位论应用研究宏观尺度——欧洲;中观尺度——上海、北京和昆明市周围农业地带研究;微观尺度——卢旺达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28/93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一、工业与工业区位工业区位又称工业布局、工业分布、工业配置,是指工业在地域(地理空间)上静态和动态布局表现形式和演变过程。二、韦伯工业区位论背景与目标三、理论前提影响工业区位普通区位因子:运费和劳动费29/93韦伯工业区位论构建步骤假定影响工业区位因子只有一个——运费,即为运费指向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考虑劳动费用,即运费与劳动费累计为最小时区位,即为劳动费指向论——工业区位基本格局第一次偏移。第三阶段:考虑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工业区位格局影响,即为集聚指向论——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30/93关键思想在既定假设条件下,依据最小费用原理,即成本最小标准,分析运费、劳动费、集聚三项区位因子对工业生产空间配置影响原理。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连线31/93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一、帕兰德区位理论不完全竞争概念引入;
远距离运费衰减规律;以直线市场模型研究市场地域大小二、胡佛区位理论端点经济区位理论:端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原理送达价格:是生产费和运费之和,可用从生产地向外呈放射状等送达价格线来表示。32/93三、廖什区位理论获取最大利润市场地域廖什市场区与需求圆锥体小结▲按照廖什理论,区位空间到达均衡时,最正确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即市场区形状是蜂窝状正六边形“面”状市场。
▲韦伯学派“点”状市场第四节区位行为主义分析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普雷德行为矩阵33/93概念与思索题1.概念题区位地租;区位因子;普通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3.杜能揭示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4.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意义。5.简述区位因子类型。6.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最小运费原理。34/937.依据原料指数怎样选择工业区位?8.韦伯是怎样利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工业区位三元论)来选择工业区位?9.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意义。10.简述帕兰德区位理论。11.简述胡佛区位理论基本内容及特点。12.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基本观点13.廖什区位理论在基本假设及区位因子上与韦伯差异。14.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主要观点。35/93韦伯工业区位论与德国早期鲁尔区工业区区位选择有何关系?其布局是否合理,能否用韦伯区位论解释,请说明理由。
联络实际应用题36/93第四章商业与服务业区位论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零售业区位论第三节服务业区位论——服务业区位选择理论:中心地理论;集聚理论;37/93第一节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一、第三产业二、中心地理论产生背景与目标三、中心地理论相关基本概念四、中心地三标准和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五、克氏中心地理论意义和问题38/93
自然环境;经济地理位置;历史条件;技术原因;消费偏好。关键思想提出聚落三角形、市场六边形中心地空间秩序区位标准化理论,并构建了三标准(市场、交通、行政)中心地空间系统模型。基本概念: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性;补充区域;货物供给范围;中心地等级。第一节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区位因子39/93四、中心地三标准与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三标准基础上中心地系统特点:①有规律地规模递减多级六边形空间模型系统;②愈是高级中心地所能提供商品和劳务种类愈齐全,上级中心地兼备下级中心地全部职能。③同一等级中心地市场区面积完全相等,两个相邻同等级中心地之间距离也相等。愈是级别低中心地,相邻两个中心地之间距离就愈短。④各等级间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改变。上一级中心地间距离是下级中心地倍;⑤不一样等级中心地市场区按K=3,4或7标准,严格成百分比。市场标准中心地系统:K=3中心地系统模式交通标准中心地系统:K=4中心地系统模式行政标准中心地系统:K=7中心地系统模式第一节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40/93第二节零售业区位论区位因子:消费市场情况;购物空间临近性;竞争环境情况;地价作用零售业地域结构模型零售业空间类型——普劳德福特;贝利(Berry)中心商业区内部结构——霍伍德(Horwood)、博伊斯(Boyce)中心——边缘模型;戴维斯(Davies)中心商业区空间融合模型零售业引力模型——赖利(Reilly)模型;赫夫(Huff)模型第四章商业与服务业区位论41/93赖利(Reilly)模型计算A地域大约商圈
已知ABCD三地人口、之间距离赫夫(Huff)模型--概率引力模型第四章商业与服务业区位论42/93课后习题1、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基本内容和特点2、举例说明影响零售业区位决议基本原因3、举例说明不一样类型服务业区位特征4、分析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原因有哪些。第三节服务业区位论43/93第五章多部门企业(企业)区位第一节企业地理学概要第二节企业增加空间轨迹第三节企业空间演变模式
第四节企业组织结构类型及特征44/93第二节企业增加空间轨迹一、企业增加动因及战略(一)企业增加动因1.实现规模效益;2.实现交易内部化;3.技术优势发挥;4.来自竞争压力(二)企业增加战略与方法企业增加战略一体化扩张多样化扩张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企业扩张方法内部发展(融资、扩建等)外部发展(合并、吞并、合资等)45/931.横向一体化——也称为水平一体化,企业与处于相同行业、生产同类产品或工艺相近企业实现联合。实质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集中,目标是实现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实现垄断2.纵向一体化——也称为垂直一体化,企业与原生产活动上游和下游生产企业联合与扩展。-----实现区域化3.多样化——不相关产品多样化,即企业多部门、多区位发展联合。第二节企业增加空间轨迹(二)企业增加战略与方法46/93二、企业空间扩张(一)企业空间增加过程普通过程--由近及远模式;特殊过程--不一样增加形式空间扩张(二)企业空间增加阶段阶段1:单一化阶段:形式、产品、结构和功效单一阶段2:专门化阶段:组织劳动地域分工阶段3:多样化阶段:企业走向集团化、跨国企业化(三)企业空间扩张规律1.社会经济现象地理扩散规律:接触扩散;等级扩散2.企业扩张规律:a接触扩散;b迁移扩散;c等级扩散3.中国特殊环境企业空间扩张——通道扩张第二节企业增加空间轨迹47/93第三节
企业空间演变模式一、沃茨市场区扩大模式二、泰勒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三、哈坎逊全球扩张模式四、迪肯全球转移模式48/93▲企业空间演变四大模式比较:(一)四个模式共同特点:均展示了企业从单厂到多厂、单区位到多区位扩张过程。在企业扩张中,销售起先导作用——其次生产机构建立(按最低风险标准扩张)。——市场占领促进企业扩张。是据少数企业实例得出模式。(二)差异性迪肯模式愈加详细地描述了企业由跨国经营走向多国经营,并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合理化调整过程。49/93第四节企业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空间特征一、企业组织结构主要类型
1.功效部结构2.产品部结构3.区域部结构4.用户部结构5.矩阵结构二、企业组织结构空间特征50/93复习题1.企业增加原因、主要采取战略、企业空间扩张遵照规律各是什么?2.企业空间演变四大模式有何相同和不一样之处?3.企业组织结构主要类型及特征有哪些?51/93第六章跨国企业区位第一节跨国企业概述第二节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第三节跨国企业不一样组分区位选择第四节跨国企业对投资区经济发展影响52/93弗农产品周期理论:市场、利益、投资寻租邓宁折衷理论: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二、跨国直接投资原因53/93▲地理学与经济学观点:跨国投资主要受利益驱动成本、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企业战略取向四、跨国投资宏观(国别)区位选择54/93外国直接投资区位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模仿邻国边界区——可进入性文化社会关系亲密地域——血缘、地缘、亲缘五、跨国投资微观区位选择55/93一、企业总部区位选择(一)企业总部区位要求交通运输便利信息获取便捷及时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二)实例研究实际区位——企业总部选择主要大城市区
(三)企业总部改变56/93二、R&D机构区位特征(二)区位要求近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信息数码中心近人力资源中心——数量足、素质高劳力供给地近新潮消费中心——新产品使用者三、企业生产单位区位特征(一)区位要求:其分布比企业总部和R&D机构分散(二)实际区位类型全球集中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跨国横向一体化生产型57/93市场地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跨国一体化生产型三、企业生产单位区位特征——区位类型全球集中生产型58/93二、跨国企业对投资地经济发展影响特点广泛性层次性区域性多面性差异性时间性59/93(一)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特点
①阶段性②市场主导性③合资经营性④发达国家主动性⑤工业部门主动性⑥项目大规模性。(二)跨国企业空间布局
①东重西轻②南多北少③区域改变(区位集中性、地缘邻近性、社会政治性)四、跨国企业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60/93
(三)跨国企业对中国影响①跨国企业进入,深入加紧了沿海地域经济增加,并进而影响中国区域格局改变。②跨国企业投资影响区域内技术应用和开发。③跨国企业对投资地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影响。④跨国企业对区域产业结构影响。四、跨国企业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61/93复习题用产品周期理论解释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原因。折衷理论基本内涵是什么?跨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何特征?企业总部和研发部区位选择有何异同之处?试说明跨国企业对投资区经济发展影响。62/93第二篇经济活动区域分析第七章区域结构与组织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九章区域之间空间组织63/93第七章区域结构与组织第一节区域科学概论第二节区域经济结构第三节区域空间结构第四节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第五节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64/93第二节区域经济结构一、基本概念区域经济结构——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络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加主要原因之一。区域经济结构——包含产业结构、全部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区域空间结构——包含地域空间关键(中心城市)、外围地域(腹地、市场区)、网络地域(通道:交通线、信息线)。65/93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内在联络和百分比关系。二、区域产业分类——各种分类,下是功效分类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加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产业。在区域经济增加不一样阶段或不一样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络,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产业基础产业:为区域经济增加、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产业。66/93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加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产业。潜导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加影响有限,不过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辽阔。三、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主导产业选择高比较优势系数(乘积):比较集中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比较利税率系数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综合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67/93四、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Petty-Clark定理,1940)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产业库兹涅茨法则:农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下降,工业上升(国民收入上和劳动力不变或升),服务业综合上升(劳动力上和国民收入不变或升)68/93四、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霍夫曼定理:关键思想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百分比呈下降趋势,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进程。雁行形态说产业遵照“进口-国内生产-出口”演变模式69/93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一、基础理论区域空间结构——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空间分布情况及空间组合形式。二、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及演变空间结构四大模式:极核式(点-增加极-极核模式);点轴式(极核式-轴线模式);网络式;区域城市对称分布——叶大年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增加极理论;关键-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协同演化理论70/93三、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区位指向集聚与扩散机制空间邻近效应第四节
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农村工业化:当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流,是农村工业兴起与发展并推进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过程。农村工业化对区域空间结构影响71/93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作用处理了农村剩下劳动力问题;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农区产业结构改变,农村一体化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区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促进新型城镇布局,加速城市化进程,高度分散农村工业区位微观布局形成。72/93复习题1、经济地理学中区域概念和内涵是什么?2、依据区域产业在经济中作用和联络可分哪几类?3、解释主导产业、佩蒂-克拉克定理、雁行形态说、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技术创新、支柱产业、潜导产业、弗里德曼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4、主导产业特征是什么?怎样选择主导产业?5、怎样进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评价?6、农村工业化对区域发展有何作用?7、请说出区域空间结构四个模式和三大形成发展机制。73/93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经济增加理论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第三节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第四节经济区与区域管制74/93第一节区域经济增加理论一、区域发展观传统观点;协调发展观点;连续发展观点二、区域经济发展三、区域经济增加原因四、区域经济增加机制佩鲁区域增加极理论;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卡恩、凯恩斯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75/93五、区域经济增加阶段理论(一)经济增加次序阶段论——胡佛和费希尔(二)经济成长阶段论——罗斯托(三)我国区域经济增加阶段理论——陈栋生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域服务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经济集合体。76/93第三节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一、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生产某种产品若干个同类企业,以及这些企业配套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规制管理机构高度地聚集在一定地理区域范围内,共同组成功效群体。二、产业集群类型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卫星型产业集群;高级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高级卫星型产业集群;首创高技术产业集群77/93课后习题1.简述区域经济增加影响原因(P205-206)2.简述区域经济增加机制(区域经济增加理论)3.区域经济发展主流理论观点(增加阶段论)4.经济地域综合体特点与类型5.产业集群类型主要有哪些?6.解释名词:增加级、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乘数原理、加速原理、经济地域综合体、区位商、专业化指数、经济区、区域管制、产业集群7.罗斯托划分经济增加各阶段主要经济特征分别是什么?78/93第九章区域之间空间组织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第二节区际经济联络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79/93一、赫希曼极化-涓滴效应学说二、梯度推移学说三、中心-外围理论——弗里德曼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80/93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络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二、区域分工理论理论与学说: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比较(相对)成本说;要素禀赋学说(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新贸易理论(同一产业内贸易);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三、区域合作理论81/93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声器件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纤维表面的功能化处理考核试卷
- 肉制品加工企业的品牌推广与消费者体验提升考核试卷
- 绢纺与丝织品企业品牌塑造与传播考核试卷
- 个人物品清理协议
- 室内设计工装就业指南
- 稀有金属在磁性材料领域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机组件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考核试卷
- 粮食仓储企业绿色经济国际合作考核试卷
- 玻璃制造流程及应用考核试卷
- 连云港2025年连云港市赣榆区事业单位招聘3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武汉四调)
- 食堂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 2025年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第27届联考 生物学(含解析)
- 新中考考试平台-考生端V2.0使用手册
- 《诗词五首渔家傲(李清照)》优秀课件
- 初中数学北师大七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三角形《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 现浇箱梁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分析
- 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页PPT课件
- 环境土壤学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