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优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优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优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优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优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赏美图猜诗句第1页小池作者: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第2页咏柳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3页游园不值作者: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第4页赠汪伦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5页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6页饮酒作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第7页

——边塞诗明月古今伴烽烟醉卧沙场看征云第8页学习目标1、掌握边塞诗独特意象。2、掌握边塞诗常表示思想感情。3、经过经典习题,让学生利用边塞诗相关知识去鉴赏边塞诗。4、经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第9页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诗,到了

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 派”,反应边塞征战生活诗作逐步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一束奇葩。

边塞诗产生

边塞诗第10页品味意象第11页

解读意象:意

诗人思想感情象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意象: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客观物象第12页找《使至塞上》《渔家傲·秋思》两首古诗中意象?

归纳边塞诗中意象特点?

第13页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1,属国过2。出汉塞3,入胡天4。

直,圆。逢候骑5,在6。1.单车:单车独行。问边:慰问边防。

2.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3.征蓬:随风飘飞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4.归雁:因季节是夏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5.萧关:古关名6.都护:官名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萧关都护居延燕然第14页

秋来风景异,1

衡阳去无留心。2

四面连起,3

千嶂里,4

闭。5

浊酒一杯家万里,

未勒归无计,6

悠悠满地。7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

作者:宋范仲淹

1.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一样。2.衡阳雁去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3.边声:马嘶风号之类边地荒寒肃杀之声。角:军中号角4.嶂:像屏障一样并列山峰。5.长烟:荒漠上烟。6.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勒:刻石记功。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7.羌管:羌笛。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边声角长烟落日孤城羌管霜燕然塞下雁第15页归纳边塞诗中自然意象边塞诗中常见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边塞诗中常见战事: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第16页边塞诗中常见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边塞诗中常见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第17页这些边塞意象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第18页

题目形式1、诗中有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画面?

2、景物有何特征及景物描写作用?第19页真题演练《使至塞上》

用自己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千古壮观”。第20页答题技巧---画面答题步骤1、先找名词2、加修饰语3、合理想象(符合句意)4、连词成句第21页第22页答案范例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黄河边,沧茫地挂着一轮圆圆落日。第23页景物描写作用第24页真题演练----景物描写作用《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案:

描写景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作用①内容上:此句形象描绘了一幅壮丽奇特塞外风光图,渲染了苍凉壮观气氛,这两句诗不但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且把诗人孤寂情绪融入在辽阔景象中。②结构上:承上启下第25页答题技巧----景物描写内容上:经过对景物描写,写出景物(),渲染了(),衬托人物()结构上:和上下文关系特点气氛、气氛情感第26页直击中考《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意境深邃,请分析“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景物描写作用。本句利用环境描写,视听结合手法,用悠悠羌笛声和满地白霜表现了边地严寒,侧面表示了戍守将士们艰辛生活,渲染了一个悲壮气氛,同时表示了作者思乡之情,也为下文“人不寐”作铺垫.第27页体味边塞诗五味情感第28页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4.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驰骋疆场,奋勇杀敌报国激情。思想感情之一第29页5.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6.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对建功立业渴望。思想感情之二第30页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独特景观表现诗人乐观开阔豪迈胸襟

思想感情之三第31页12.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13.天山雪后海风寒,军中遍吹行路难。14.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边塞环境恶劣、生活艰辛。以此反衬将士们英勇无畏爱国主义精神。思想感情之四第32页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16.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7.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18.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表示征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情感。思想感情之五第33页

应该注意是,边塞诗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往往是几个感情交织在一起。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了几方面内容:边塞壮丽风光,边塞环境艰辛恶劣,和朋友离别不舍之情,对故乡思念。第34页归纳特征(1)内容

边塞风光

艰辛生活情统治者——穷兵黩武(批判)将士报国豪情(杀敌豪情)思乡念亲(柔情婉转)友人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景第35页

拓展延伸第36页从军行

杨炯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⑤,胜作一书生。

【注】①西京:唐朝都城长安。②牙璋:古代皇帝调兵符信。③凤阙:皇宫代称。④龙城:匈奴名城,泛指敌方要塞。⑤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第37页合作探究1、描绘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所展现画面。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描绘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第38页

描绘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

声。”所展现画面。

天昏地暗,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狂风咆哮,与雄壮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边塞环境十分恶劣,写出了战斗激烈和悲壮。第39页“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描绘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描绘了雪、旗、风、鼓声。内容上:诗人采取环境描写,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