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选修4单元整合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_第1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4单元整合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_第2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4单元整合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整合知识建构一、孙中山1.走上革命道路(1)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未获成功,从此他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转向走上革命道路。(2)1895年,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了早期的革命活动。2.组建同盟会(1)1905年,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使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新的面貌和姿态进行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3.缔造民国和维护民主共和(1)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回到祖国,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在独立各省召开的临时大总统选举会议上,被选为临时大总统。(2)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3)辛亥革命失败后,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不懈斗争。4.寻求革命的新出路(1)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1924年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走上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2)中国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领导组建了黄埔军校和新式革命武装,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二、甘地1.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和初步实践(1)在南非期间,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思想,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主张。并积极投身于当地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废除了歧视印度人的法律。(2)回到印度后,甘地周游各地宣传非暴力抵抗的思想,并倡导了旨在抵制英货的土布运动。2.领导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1919年,第一次提出了“不合作”主张,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席卷印度。(2)1930年,“食盐进军”揭开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序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发起第三次不合作运动。3.调解教派冲突(1)为消弭教派争端,避免印度分裂,到处奔走。(2)《蒙巴顿方案》公布后,甘地再次以绝食为武器,希望唤起人们的良知,平息教派冲突。三、凯末尔1.领导民族独立战争(1)1919年,积极筹备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开始了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的历程。(2)1919年,大国民议会选举凯末尔为大国民议会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并组建了国民议会政府。(3)从1920年到1922年,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1922年,与希腊签订停战协定。1923年,与英、法等国签署《洛桑和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中的一些不平等条款,收回了土耳其海峡的领土主权。(4)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2.领导建立现代化土耳其(1)倡导“国内和平,世界和平”的宗旨,实现了稳定的国际环境。(2)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研究学习研究课题:比较辛亥革命和土耳其民族革命。活动建议:1.结合教材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辛亥革命和土耳其民族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成果。2.结合革命后两国的社会性质及状况,判断革命对两国历史发展的影响。3.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从领导阶级及其力量、策略或手段、群众基础、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造成上述不同影响的原因。相关指导:1.有无军队建设成为两国革命成败的重要环节。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凯末尔本来就是军人出身,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1919年他将分散于各地的农民游击队改编为国民军,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由凯末尔直接指挥,这对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辛亥革命却缺乏一支这样的军队,不是依靠封建会党,就是依靠清政府的新军,这都不是革命党人自己的武装力量,所以最终必将失败。而凯末尔政府还巧妙地利用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最终瓦解了帝国主义的反土耳其阵线。2.两国革命中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截然不同。土耳其民族革命对帝国主义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中的不平等条款,而南京临时政府则对帝国主义妥协。3.群众基础是否深厚也影响到革命的发展。土耳其在一战中战败,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和帝国主义的武装占领,激起了土耳其人民的强烈反对,很多游击队都被凯末尔收编到国民军里,没有被收编的游击队也在后方积极地配合了国民军的战斗。而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并无两样。同时在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中,也没有提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农村中实行的依然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辛亥革命缺乏广大农民的拥护,影响了革命的深入发展。4.有无国际援助也是导致两国革命结果不同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