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的基本构造完整版本课件_第1页
墙体的基本构造完整版本课件_第2页
墙体的基本构造完整版本课件_第3页
墙体的基本构造完整版本课件_第4页
墙体的基本构造完整版本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墙体的基本构造

3.1墙体概述3.2砌体墙3.3轻质内隔墙与隔断3.4幕墙13墙体的基本构造3.1墙体概述3.2砌体墙3.33.1墙体概述一、墙体的类型

1.按位置:外墙和内墙

2.按方向:纵墙和横墙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横墙沿短轴方向;外横墙通常叫山墙。山墙山墙内横墙内横墙外纵墙内纵墙隔墙隔墙隔墙窗间墙:窗与窗或门与窗之间的墙。窗下墙(窗肚墙):窗洞下部的墙。23.1墙体概述一、墙体的类型山墙山墙内横墙内横墙外纵3.按受力: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骨架承重体系:墙体完全不承重

墙承重体系: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非承重墙:填充墙、隔墙、幕墙4.按墙体材料:砖墙、石墙、土墙、砌块墙、

混凝土墙33.按受力:承重墙和非承重墙3二、墙体设计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2)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等方面性能3)应满足防火要求4)应满足隔声要求5)应考虑防潮防水及经济等要求。

4二、墙体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43.2.1常用砌体材料及规格砌体墙所用材料主要分为块材和粘结材料。一、块材——刚性材料,抗压强度高1.种类:普通黏土砖、石材、混凝土砌块2.规格:普通黏土砖(标准砖)

混凝土砌块190×190×390、

190×190×290等3.强度等级(抗压强度):普通黏土砖:MU30、MU25、MU20、MU15、MU10、MU7.5;混凝土砌块:MU15、MU10、MU7.5、MU5、MU3.5

当砌体墙作为承重墙时,整个墙体的抗压强度主要由砌筑块材的强度决定,而不是由粘结材料的强度决定。240mm×115mm×53mm53.2.1常用砌体材料及规格砌体墙所用材料主要分为块材和二、粘结材料——砂浆1.种类:石灰砂浆——石灰膏、砂、水;气硬性材料,强度低;水泥砂浆——水泥、砂、水;水硬性材料,强度高,

适合地下潮湿环境;混合砂浆:水泥、石灰膏、砂、水;和易性和保水性

较好。2.规格:标准厚度10mm。3.强度等级:M15、M10、M7.5、M5、M2.5、M1、M0.47个等级。6二、粘结材料——砂浆1.种类:63.2.2

砌筑方式

一、标准砖1.实际尺寸:240×115×53mm2.砌筑砖厚(一道灰缝10mm):长:宽:厚=4:2:1=240:120:603.一皮砖的厚度——60mm一砖墙的厚度——240mm

一砖半墙厚——370mm73.2.2砌筑方式一、标准砖7二、砌筑砂浆底层室内地面±0.00以下——水泥砂浆

强度高,防水性能好;底层室内地面±0.00以上——混合砂浆

气硬性,不容易失水,和易性较好。砂浆是砌体墙中的薄弱环节,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砌体墙最先开裂的部分就是灰缝。8二、砌筑砂浆底层室内地面±0.00以下——水泥砂浆8三、砌筑原则

“灰缝横平竖直、错缝搭接、砂浆饱满、厚薄均匀”四、常见的砌筑方式丁砖:砖的长方向垂直于墙面砌筑的砖——砖的顶端

顺砖:砖的长方向平行于墙面砌筑的砖——砖的侧边

横缝:上下皮之间的水平灰缝竖缝:左右两块砖之间的垂直缝9三、砌筑原则9组砌方式:一顺一丁多顺一丁十字式(每皮丁顺相间)370墙砌法120墙砌法180墙砌法10组砌方式:103.2.3砌体的加固最易造成砌体墙开裂倒塌的原因:——在地震作用下墙体受剪、受弯。圈梁——沿建筑物的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

封闭的梁。作用: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

震力的影响。位置:屋盖及楼盖处、基础顶、门窗顶部。113.2.3砌体的加固最易造成砌体墙开裂倒塌的原因:11钢筋混凝土圈梁必须全部现浇而且全部闭合,并最好能在同一高度上闭合。当遇到门、窗洞口之时圈梁不能在同一高度闭合时,应设置附加圈梁。12钢筋混凝土圈梁必须全部现浇而且全部闭合,并最好能在同一高度上2.构造柱——设在墙体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立柱。作用:和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增强房屋整体刚度,加强房屋抗弯、抗剪能力,防止墙体开裂倒塌。位置:外墙和楼梯间四角;纵横墙交接

处;较大洞口两侧;较长墙体中部等。132.构造柱——设在墙体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立柱。13转角处构造柱

纵横墙交接处构造柱构造柱的设置位置14转角处构造柱纵横墙交接处构造柱构造柱的设置位置14构造柱与墙和圈梁的连结15构造柱与墙和圈梁的连结15构造特点截面≥240×180mm。一般为240×240mm。构造柱与墙体、圈梁必须用拉结筋连接。先砌墙,墙上留马牙槎,然后浇构造柱。芯柱:空心砌块在构造柱对应位置将相邻砌

块的孔洞配筋设置芯柱代替构造柱。16构造特点16芯柱17芯柱17构造柱不需设独立基础(不单独承重)18构造柱不需设独立基础(不单独承重)18圈梁与构造柱整浇19圈梁与构造柱整浇19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示意图20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示意图20提高砌体墙稳定性的措施:布置构造柱和压砖槛——降低高厚比压砖槛:每隔一定高度在墙身浇筑小梁斜砌21提高砌体墙稳定性的措施:布置构造柱和压砖槛——降低高厚比斜砌22223.防火墙作用:截断防火区域的火源,防止火势蔓延。具体要求见书P145页233.防火墙作用:截断防火区域的火源,防止火势蔓延。具体要求砌块材料及类型1、材料:砼、各种工业废料等2、类型:按尺寸分:大(h>980mm)中(h=350-980mm)小(h=180-350mm)按形状分:实心、空心24砌块材料及类型1、材料:砼、各种工业废料等24常见水泥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煤灰硅酸盐中型砌块:25常见水泥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25砌块墙的构造1、砌块墙的拼接:错缝搭接2、过梁与圈梁过梁:起联系梁和承受门窗洞口上部荷载作用,调节砌块圈梁:加强砌块建筑的整体性3、设构造柱:芯柱26砌块墙的构造1、砌块墙的拼接:错缝搭接263.2.4墙体的细部构造

——门窗洞口上的横梁。作用:支承并传递洞口上部荷载给窗间墙;装饰立面。一、门窗过梁273.2.4墙体的细部构造一、门窗过梁271.平拱砖过梁

——将砖侧砌而成,灰缝上宽下窄使侧砖向两边倾斜,相互挤压形成拱的作用。优点:钢筋、水泥用量少。缺点:施工速度慢,用于非承重墙上的门窗,洞口宽度应小于1.2m。有集中荷载或半砖墙不宜使用。281.平拱砖过梁——将砖侧砌而成,灰缝上宽下窄使侧砖向两边倾29292.钢筋砖过梁——在洞口顶部配置钢筋,形成能受弯矩、的加筋砖砌体。此过梁外观与外墙砌法相同,清水墙面

效果统一。但施工麻烦,仅用于2m宽以

内的洞口。302.钢筋砖过梁——在洞口顶部配置钢筋,形成能受弯矩、3031313.钢筋混凝土过梁矩形截面过梁施工制作方便,是常用的形式。过梁宽度一般同墙厚。跨度不受限,适用于门窗洞口的宽度较大或洞

口上出现集中荷载。323.钢筋混凝土过梁矩形截面过梁施工制作方便,是常用的形式。33333——窗下靠室外一侧设置的泻水构件。窗台须向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悬挑窗台和不悬挑窗台。二、窗台34——窗下靠室外一侧设置的泻水构件。二、窗台34不悬挑窗台悬挑窗台35不悬挑窗台悬挑窗台35——外墙身下部与室外地面连接处竖直部分。高度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作用:防潮、防机械碰撞,立面美观。三、勒脚36——外墙身下部与室外地面连接处竖直部分。三、勒脚36勒脚处外墙面处理:

采用强度较高、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保护抹面;石砌;贴面37勒脚处外墙面处理:

采用强度较高、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保护勒脚处防潮层水平防潮层

位置:一般室内地坪以下60mm

作用:隔绝地下潮气对墙身的影响 做法:油毡、防水砂浆、细石混凝土38勒脚处防潮层水平防潮层38垂直防潮层位置:当室内地坪出现高差或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面的标高时,应对有高差部分的垂直墙面采取垂防潮措施。作用:防止高地坪潮气侵入低地坪墙身。在墙身内设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并在土壤一侧设垂直防潮层。39垂直防潮层位置:当室内地坪出现高差或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面在墙——外墙勒脚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将屋面雨水排至远处。作用:迅速排走积水,防止

墙根受侵蚀——干燥地区

构造特点:宽度600-1000mm,

坡度3%-5%,边缘高出室外

地坪20-30mm。四、散水40——外墙勒脚四周将地面做成四、散水40——位于外墙勒脚四周或外墙散水四周的排水沟。作用:雨水管流出的

雨水有组织地导向地

下排水集井到下水

道——多雨地区构造特点:明沟纵向

坡度不小于1%。五、明沟41——位于外墙勒脚四周五、明沟413.3轻质内隔墙、隔断轻质内隔墙——非承重墙,自重较小隔断——不完全隔断空间的隔墙,起到局部遮

挡视线或组织交通路线等作用。按构成方式,可分为:

立筋类条板类可活动类423.3轻质内隔墙、隔断轻质内隔墙——非承重墙,自重较小43.3.1立筋类隔墙——面板本身不具有必要的刚度,难以自立成墙,需要先制作一个骨架,再在其表面覆盖面板。骨架(统称为龙骨或墙筋)

——木材或金属分为上槛、下槛、纵筋(竖筋)、横筋和斜撑。面板——材料可以是胶合板、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板等。433.3.1立筋类隔墙——面板本身不具有必要的刚度,难以立筋类隔墙的安装安装顺序:上下、槛两侧纵筋中间的纵筋、横筋和斜撑先固定上、下槛的实例44立筋类隔墙的安装安装顺序:先固定上、下槛的实例44为什么先固定上、下槛?方便连接;通过上、下槛来固定纵筋。

如果反过来先安装纵筋,为了达到隔墙的稳定性需要将纵筋上下撑紧,这时隔墙上方的荷载就有可能通过纵筋传递到其下方,使得轻隔墙成为承重墙,这是不合理甚至危险的。45为什么先固定上、下槛?方便连接;45轻钢龙骨立筋隔墙实例46轻钢龙骨立筋隔墙实例46FC板(纤维水泥板)面板立筋隔墙金属面板立筋隔墙47FC板(纤维水泥板)面板立筋隔墙金属面板立筋隔墙47轻质隔墙由于自重较小,隔声效果不理想。安装时可在骨架的空隙间填入吸声材料。或者——将纵筋错开布置采用两层面板板间接缝错开布置48轻质隔墙由于自重较小,隔声效果不理想。484949全石膏板立筋隔墙防火性能可靠,可用在消防通道的两侧。50全石膏板立筋隔墙防火性能可靠,可用在消防通道的两侧。50纸面石膏板墙的安装(a)单层石膏板隔墙构造;(b)双层石膏板隔墙构造

51纸面石膏板墙的安装513.3.2条板类隔墙材料:具有一定厚度和刚度的条形板材。安装时不需要内骨架来支撑。常用材料为水泥玻纤空心条板(GRC板)、空心

加强石膏板条板、内置发泡材料或复合蜂窝板的

彩钢板等。523.3.2条板类隔墙材料:具有一定厚度和刚度的条形板材GRC空心条板GRC条板隔墙53GRC空心条板GRC条板隔墙53安装方法下楔法连接件法54安装方法下楔法54下楔法安装时,先用粘结剂固定顶部,用临时木楔来固定底部,待粘结剂干后,去掉木楔,用细石混凝土灌缝。55下楔法安装时,先用粘结剂固定顶部,用临时木楔来固定底部,待粘连接件法安装时,先固定顶部和底部的连接件,随后安装板材,调节连接件的高度。56连接件法安装时,先固定顶部和底部的连接件,随后安装板材,调节轻质水泥复合墙板安装实例——下楔法57轻质水泥复合墙板安装实例——下楔法573.3.3活动隔墙——可分为拼装式、滑动式、折叠式、悬吊式、卷帘式和起落式等。其移动多由上下两条轨道或是单由上轨道来控制和实现。583.3.3活动隔墙——可分为拼装式、滑动式、折叠拼装式、折叠式59拼装式、折叠式59滑动式60滑动式60悬吊式61悬吊式61卷帘式62卷帘式62起落式63起落式633.3.4常用隔断隔断——不完全分隔空间,但可局部遮挡视线或组织交通路线。常用的隔断有屏风式、镂空式、玻璃墙

式、移动式以及家具式等。643.3.4常用隔断隔断——不完全分隔空间,但可局部遮屏风式隔断

65屏风式隔断65镂空式隔断66镂空式隔断66传统玻璃砖隔断67传统玻璃砖隔断67移动式玻璃隔断68移动式玻璃隔断68移动式竹编隔断69移动式竹编隔断69折叠式隔断70折叠式隔断701.幕墙材料幕墙面材

玻璃:玻璃必须是安全玻璃,如钢化玻璃

金属层板:铝合金和钢材

石材:花岗石等火成岩连接材料金属杆件系统、拉索以及小型连接件胶粘和密封材料

硅酮结构胶(粘结固定)硅酮耐候胶(嵌缝密封)711.幕墙材料幕墙面材71玻璃幕墙与石材幕墙幕墙连接构件72玻璃幕墙与石材幕墙幕墙连接构件72

1)有框式幕墙

2)点式幕墙

3)全玻式幕墙2.

幕墙分类731)有框式幕墙2.幕墙分类731)有框式幕墙明框幕墙

框格全部暴露出来。半隐框幕墙

水平或竖直两个方向的框格杆件只有一个方

向的暴露出来,竖框式和横框式隐框幕墙框格全部隐藏在面板之下741)有框式幕墙明框幕墙74明框玻璃幕墙75明框玻璃幕墙75半隐框玻璃及铝板幕墙76半隐框玻璃及铝板幕墙76隐框式幕墙+横向装饰带77隐框式幕墙+横向装饰带77有框式幕墙的安装:

现场组装式组装单元式78有框式幕墙的安装:

现场组装式78正在安装幕墙的建筑79正在安装幕墙的建筑79组装单元式——玻璃幕墙80组装单元式——玻璃幕墙80组装单元式——双层幕墙现场安装实例81组装单元式——双层幕墙现场安装实例81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杆件在连接处的细部处理82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杆件在连接处的细部处理822)点式幕墙

采用在面板上穿孔的方法,用金属“爪”来固定幕墙面板。832)点式幕墙采用在面板上穿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