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_第1页
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_第2页
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_第3页
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_第4页
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圈中的动物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生物圈中的动物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1

我国具有多种气候条件,从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到热带,以及西部高原的东原带,植被随气候条件相应变化,动物生活的外界环境极为多样,因而,动物种类非常丰富,特产种类也比较多。世界现有哺乳动物20个目,4010种,而我国有14目,430种,约占全球种类的10.72%,其中有些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据统计,我国有脊椎动物6400种,占世界动物种类总数的13.7%,其中哺乳类450多种,鸟类1300种,爬行类有300种,两栖类200种,鱼类3000种。下面是对我国哺乳动物资源的简单描述:注:(当代全球陆生哺乳动物的分布,依据其亲缘关系以及动物扩散的主要阻限划分为六个区域:古北界(欧亚大陆)、新北界(北美洲)、旧热带界(非洲),新热带界(中/南美)、东洋界(东南亚)和澳洲界(澳洲)。

我国具有多种气候条件,从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2

吉林、辽宁以及阿尔泰山一带的典型种类有驯鹿、驼鹿,狼獾,雪兔,马鹿,白鼬、伶鼬、猞猁、棕熊、狼、狐及仅见于新疆阿尔泰山地的河狸。还有林旅鼠、普通田鼠、蝙蝠、飞鼠、松鼠、狍、艾鼬、狗獾,小型兽如须鼠耳蝠,大棕蝠、褐家鼠等。

我国东北邻近的苏联、朝鲜、日本附近分布的种类有鼠兔科的鼠兔、紫貂、原唇、花鼠、大林姬鼠、狭颅田鼠,长尾黄鼠。以及缺鼠鼹、东北兔、东北鼢鼠,沼地田鼠等。

南抵秦岭、淮河、西起西倾山,东临黄、渤海的华北区包括西部黄土高原,北部的冀热山地及东部的黄淮平原。气候属温带,冬寒夏热。属本区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本区的种类为大仓鼠、棕色田鼠、林猬和麝鼹等少数种类。本地区的主要特点是南北耐湿动物在本区互相渗透。主要有猕猴和果子狸、黄喉貂等。横贯欧亚大陆湿润地带的种类如狍、班羚、花鼠、北方田鼠、大仓鼠、长尾仓鼠等在本区也有分布。黄淮平原为开阔的农耕区,动物种类贫乏,主要为几种仓鼠、中华鼢鼠、刺猬、麝鼹等。吉林、辽宁以及阿尔泰山一带的典型种类有驯鹿、驼鹿,3

内蒙和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河西走廊、塔里木、紫达木、准噶尔等盆地和天山山地等地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属荒漠和草原地带,主要有黄羊、达乌尔鼠兔、达乌尔黄鼠、小毛足鼠、草原鼢鼠、长爪沙鼠、草原田鼠、草原旱獭等动物。西部荒漠地区属于典型的荒漠种类,与蒙古接壤的砾质和砂质戈壁地带分布了如栓柳沙鼠、短耳沙鼠,红尾沙鼠,大沙鼠、子午沙鼠、五趾心颅跳鼠、三趾心颅跳鼠、肥尾心颅跳鼠、长耳跳鼠、五趾跳鼠、小五跳鼠、巨泡五趾跳鼠、羽尾跳鼠、三趾跳鼠、小耳跳鼠等典型荒漠种类,食肉类广布种中有虎鼬、漠猫、兔狲和沙狐。有蹄类有野生双峰驼、野驴以及几种羚羊,为本区代表件种类。天山山地森林种类有马鹿、狍等。

青海、西藏和西川西部,东由横断山脉的北端,南由喜马拉雅山脉,北由昆仓、阿尔金和祁连山各山脉所围绕的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4500m以上。气候属长冬无夏的高寒地带。植被包括高山草甸,高山草原和高寒荒漠。

羌塘高原动物贫乏,主要种类为野牦牛、藏羚、野驴等,青海西藏地区,自然条件垂直变化比较明显,气候随海拔降低而较温暖。高山带以下主要是草原环境。东南部有高山针叶林,动物区系中包括出现于针叶林或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的种类,如自唇鹿、马踌、松田鼠、马鹿。其中狭颅鼠兔,川西鼠兔,木里鼠兔只在本区出现。其它的种类如大耳鼠兔,藏鼠兔,间颅鼠兔,红耳鼠兔、黑唇鼠兔和灰鼠兔等在其它区域有一定程度的扩展。这个地带为现代鼠兔最繁盛的中心。雪豹、白鹿鹿、藏狐、藏原羚、岩羊、盘羊、喜马拉雅旱獭、藏苍鼠等为广泛分布的种类。内蒙和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河西走廊、塔里木、紫达木4

西南区包括四川两部,昌都地区东部;北起疗海、甘肃南缘,南抵云南北部,即横断山脉部分,西至喜马拉雅的南坡针叶林带以下的山地。境内布满高峡谷,地形起伏大,自然条件的垂直差异显著。因而本地区动物也以明显垂直变化为特征。大熊猫和小熊猫为本地区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大熊猫科为我国特有,大熊猫分布于横断山脉的中部和北部,并向东延伸至秦岭南坡,小熊猫分布于整个横断山脉,并向西伸至喜马拉雅山,以及缅甸等国。食虫目的(鼠句)鼹、多齿(鼠句)鼹、长尾(鼠句)鼹、甘肃鼹、川(鼠句)、蹼麝(鼠句)等单型属种类和非单型属中的背纹(鼠句)(鼠青)、四川水麝(鼠句)和几种长尾(鼠句)等,种类的分布范围,与大熊猫分布范围大致相同,均从横断山脉为分布中心,故横断山脉是较古老的动物保存得最多的地区。因而可能是物种保存中心或形成中心。类似于大熊猫分布范围的还有白臀鹿,啮齿类中包括鼯鼠、灰鼯鼠、掠足鼯鼠、侧纹岩松鼠、四川田鼠、沟牙田鼠以及多种绒鼠。类似于小熊猫分布范围的有羚牛、林麝、在啮齿类有丽鼯鼠,黑白鼯鼠。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有塔尔羊、锡金松田鼠、锡金长尾(鼠句)和印度长尾(鼠句)。此外还有长尾叶猴、红斑羚和菲氏鹿。以上种类中,大多为我国所特有。

四川盆地以东的长江流域:西半部北起秦岭,南至西江上游,除四川盆地外,主要是山地和高原。东半部为长江中下游流域,并包括东南沿海丘陵的北部,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北界自秦岭、伏牛山,大别山向东,大致沿淮河流域南部,而终于长江以北通扬运河一线。本区特有的种类不多。在东部丘陵平原区分布广泛的种类有穿山甲、短尾猴、小灵猫、食蟹檬、金猫、黄鹿、毛冠鹿、水鹿、鬣羚、赤腹松鼠、中华竹鼠、大鼯鼠、红白鼯鼠以及多种家鼠。限于本区特有种类有黑鹿、樟、白鳍豚,此外只分布于西部山地高原地区的种类尚有金丝猴、羚牛和扫尾豪猪。西南区包括四川两部,昌都地区东部;北起疗海、甘肃南缘5

华南区:包括云南、与两广南部、福建省东南合海一带,以及台湾、海南岛和南海各群岛。在我国范围内动物中,主要代表性动物有:几种长臂猿、懒猴、熊猴、几种叶猴、亚洲象、熊狸、大斑灵猫、椰于猫。广布科中的毛猥、背纹鼬、豚鹿、鼷鹿、野牛、兰腹松鼠、巨松鼠,笔尾树鼠、长尾攀鼠等等,其中有许多只限于云南最南部。在亚南热带地区代表性科中有树(鼠句)、棕果蝠、银星竹鼠等。

华南区:包括云南、与两广南部、福建省东南合海一带,以6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四川、陕西的少数地区,目前仅有1000只左右,杂食性。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大熊猫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称为“国宝”。中国国宝——大熊猫一、我国的动物资源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四川、陕西的少数地区,7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不足1万头。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西藏、陕西等地。雌雄均具角,成年期角形呈扭曲状,因此得名。雌牛在孕期有个特点,爱到有盐碱的岩洞舔食天然盐碱,嗜盐。所以也叫它“食盐兽”。

食盐兽——扭角羚一、我国的动物资源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不足1万头。主要分布在四川8褐马鸡为我国特产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山西省省鸟。目前约有2000只。褐马鸡性情粗暴、健勇善斗,有“鸟中斗士”之美誉。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山脉和河北部山地。鸟中斗士——褐马鸡一、我国的动物资源褐马鸡为我国特产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山西省省鸟。9扬子鳄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爬行动物,有7千万年的历史,生活在我国长江下游一些地区,目前已不到500条。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进化,都有重要意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长江特产——扬子鳄一、我国的动物资源扬子鳄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爬行动物,有7千万年的历史,生活在10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11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12栖息地(habitat):能够提供给某种动植物生存所必需条件的地方。例如:海洋、河流、森林、草原和荒漠等。栖息地的范围因种类而异,可大可小。栖息地(habitat):13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14分布区(distributionarea):某一动植物科、属或种或群落类型,在地表的整个分布范围。按分布区的形状,可分为连续分布和间断分布等。分布区(distributionarea):15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16根据动物分布区的范围大小和连续性,动物的分布可以分为连续分布、隔离分布、局限分布和偶然分布等四种主要类型。根据动物分布区的范围大小和连续性,动物的分布17连续分布(continuousdistribution):一个物种或类群(如属或科)的分布区连成一片的分布状态。隔离分布(discontinuousdistribution):也称间断分布,不连续分布。一个物种或该类群的分布区不是连续而是间断的,它们的分布区是由两个或几个相距很远的地区或水域所组成,在中间地区里没有该物种或类群的存在。

连续分布(continuousdistribution):18局限分布(localdistribution)的种类,存在脊椎动物的各类群当中。我国大熊猫的分布类型就是属于局限分布。偶然分布(occasionaldistribution)现象,主要是发生在一些鸟类当中。如分布于澳洲的鹭科白鹭属鸟类——白脸鹭(Egrettanovaebollandiae)偶见于厦门,属于偶然漂泊而至的迷鸟。

局限分布(localdistribution)的种类,存在19根据动物分布区的地理位置,我国许多陆栖脊椎动物可以划分为南方型和北方型两大类。在鸟类方面,这种分布类型的划分主要以其繁殖区为标准。例如,松鸡科等9个科为我国鸟类的北方代表科,而和平鸟科等25个科我国鸟类南方代表科。

根据动物分布区的地理位置,我国许多陆栖脊椎动物可以划分为南方20根据动物分布区的局限性和起源情况,还可以把动物划分为:固有种(indigenousspecies,也称为土著种nativespecies)特有种(endemicspecies)移入种(immigrantspecies)引入种(introducedspecies)根据动物分布区的局限性和起源情况,还可以把动物划分为:21固有种:每一物种只能起源于地球上某一地区,这个地区称为该物种的发生中心(发源地),相应地,这种动物便是该发源地的固有种。

特有种:只自然地局限分布于某一地区而不见于其他地区的某种生物。

移入种:一个由邻近地区扩散、迁移到另一新地区的物种。

引入种:被人类有意识地引入并生存在某一新地区的某种生物。

固有种:每一物种只能起源于地球上某一地区,这个22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23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24动物区系(fauna)是指有关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和在现今生态条件下所生存的动物群。动物区系的地区差异,构成动物地理区划。因此,动物地理区划的目的是为了表明动物分布的区域差异。动物区系(fauna)是指有关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和25区划主要是依据不同区域所分布动物类群在亲缘关系上的远近程度。哺乳类和鸟类的分布是动物地理区划的主要依据类群。它们的散布能力强、适应性大、分布广泛。水域环境的动物地理区划,也将鱼类一起加以考虑。区划主要是依据不同区域所分布动物类群在亲缘关系上的远近程度。26整个地球表面先分为大陆动物区系和海洋动物区系,然后再按区划依据划分为若干动物地理区域。大陆动物区系一般分为古北界、新北界、旧热带界、东洋界、新热带界和澳洲界,各界又可再细分为若干区和亚区等。海洋动物区系一般分为沿海带和远海带,各带又可分为若干区。

整个地球表面先分为大陆动物区系和海洋动物区系,然后再按区划依27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28北方大陆(即古北界和新北界)是主要动物类群的发生中心。北方大陆(即古北界和新北界)是主要动物类群的发生中心。29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30大陆漂移理论图解大陆漂移理论图解31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32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界亚界区亚区

东北亚界Ⅰ东北区

ⅠA大兴安岭亚区1ⅠB长白山亚区2ⅠC松辽平原亚区3Ⅱ华北区

ⅡA黄淮平原亚区4ⅡB黄土高原亚区5

中亚亚界Ⅲ

蒙新区

ⅢA东部草原亚区6ⅢB西部荒漠亚区7ⅢC天山山地亚区8Ⅳ

青藏区

ⅣA羌塘高原亚区9ⅣB青海藏南亚区10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界亚界区亚区

Ⅰ东北区ⅠA33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续)

界亚界区亚区

中印亚界Ⅴ

西南区

ⅤA西南山地亚区11ⅤB喜马拉雅亚区12Ⅵ

华中区

ⅥA东部丘陵平原亚区13ⅥB西部山地高原亚区14Ⅶ

华南区

ⅦA闽广沿海亚区15ⅦB滇南山地亚区16ⅦC海南岛亚区17ⅦD台湾亚区18ⅦE南海诸岛亚区19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续)界亚界区亚区

Ⅴ西南34我国的动物地理区划,除了以动物区系及其起源为根据以外,在进行动物地理区划时,还应当综合考虑古环境的演变、我国的自然区划、生态动物地理群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自然区划、生态动物地理群。我国的动物地理区划,除了以动物区系及其起源为根据以外,在进行35动物地理区划与自然条件的区域分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区划的分界线与相应的自然分界线相当或大体相当。根据环境温度、湿度、降雨量以及植被等条件的不同,中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季风区、蒙新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在季风区内,又可分为五大温度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及热带。自然区划动物地理区划与自然条件的区域分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区划的分界36生态动物地理群根据动物对大区域气候条件适应的共同性,可以将我国的动物分为七种基本的生态动物地理群,它们与动物地理区划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生态动物地理群37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38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中国自然区划

界亚界区亚区自然区生态地理动物群

界东北亚界Ⅰ东北区

ⅠA大兴安岭亚区1

季风区北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ⅠB长白山亚区2温带森林—森林草原、农田动物群ⅠC松辽平原亚区3Ⅱ华北区

ⅡA黄淮平原亚区4ⅡB黄土高原亚区5中亚亚界Ⅲ

蒙新区

ⅢA东部草原亚区6

西部高原温带草原动物群ⅢB西部荒漠亚区7温带荒漠、半荒漠动物群ⅢC天山山地亚区8高地森林草原—草甸、寒漠动物群Ⅳ

青藏区

ⅣA羌塘高原亚区9ⅣB青海藏南亚区10表5-3.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与自然区划的关系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国自然区划界亚界区亚区自然区39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中国自然区划

界亚界区亚区自然区

生态地理动物群

中印亚界Ⅴ

西南区

ⅤA西南山地亚区11

季风区南高地森林草原—草甸、寒漠动物群ⅤB喜马拉雅亚区12

亚热带森林—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Ⅵ

华中区

ⅥA东部丘陵平原亚区13ⅥB西部山地高原亚区14Ⅶ

华南区

ⅦA闽广沿海亚区15

热带森林、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ⅦB滇南山地亚区16ⅦC海南岛亚区17ⅦD台湾亚区18ⅦE南海诸岛亚区19

表5-3.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与自然区划的关系(续)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国自然区划界亚界区亚区自然区40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41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42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43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44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45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46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47中国淡水动物地理分区

淡水动物的地理分区,主要以鱼类组成作为区划依据。地球上的淡水鱼类种类和数量虽很多,但其中绝大部分是鲤形目的种类,故通常以它们为主索。中国淡水水生动物分布区可以划分为5个区:北方区(或称为北方山麓区)、华西区(或中亚高山区)、宁蒙区(或宁蒙高原区)、华东区(或江河平原区)、华南区(或岭南山麓区)。

中国淡水动物地理分区48世界海洋动物地理分区海洋分为沿海带和远海带等生态带(ecologicalzone)。生态带的划分根据主要是海洋深度及其相应变化的生态条件。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压力逐渐增大,光线逐渐减弱,温度逐渐降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相应发生变化。

世界海洋动物地理分区49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课件50沿海带(coastalzone)是指自海岸至水深200m的海区。分为潮间带(intertidalzone)和浅海带(littoral或neriticzone)。潮间带是指大潮高潮线和大潮低潮线之间的沿岸海滨地带。浅海带为自潮间带以下至200m水深的沿海海域。

沿海带(coastalzone)是指自51潮间带生物(intertidalorganism):栖息、生活在潮间带的各种生物。潮间带生物属于底栖生物的一部分。潮间带生物的种类繁多,包括藻类、高等植物、无脊椎动物的许多种类和少量的鱼类。如:软体动物的滨螺、牡蛎等腹足类和双壳类;甲壳动物的藤壶、蟹类、龟足;以及沙蚕、海葵等。潮间带生物(intertidalorganism):栖息、52底栖生物(benthonicorganism)是指生活于水域(包括淡水、海洋等)底面、底上和底下的动植物。远海带(pelagiczone)是指沿海带范围以外的全部海洋水域。其水体自上而下根据深度分为3个带:上层带(〈200m)、半深海带(200~4000m)和深海带(〉4000m)。

底栖生物(benth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