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国情数据要求及汇交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地理国情数据要求及汇交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一、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要求二、成果资料汇交与归档报告大纲一、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要求二、成果资料汇交与归档报告大纲第一部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要求四、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成果五、基本统计成果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一、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第一部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要求四、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成一、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a)地理国情信息分类码(CC)地表覆盖的道路分类中,除铁路外的其他道路覆盖分类统一归为无轨道路路面,代码取0601。地表覆盖的水域分类中,河流、湖泊、库塘等水面覆盖范围统一赋代码1001,其中,水渠内的水面分类需分三种情况考虑:1)常年有水的水渠采集水面范围,赋代码1001;2)临时有水或无水渠道归入水渠类,赋代码1012;3)渠内水面宽度小于3米的可视为无水渠道,赋代码1012。其他未特别说明的类别按照相应定义赋值。b)生产标记信息(TAG)用于标记生产过程中与图斑状态有关的信息。取值范围为1~5,含义如下:“1”表示该图斑经内业判读确定其覆盖类型;“2”表示该图斑在内业判读中存在疑问或无法确定覆盖类型,需进行外业调查;“3”表示该图斑经过了外业核查;“4”表示该图斑类型目前处于变化中,需在后期时点统一时做重点核查;“5”表示该图斑已经过标准时点核准工作。该属性项默认值为“1”;属性值越大,优先级越高,当某个图斑可取多个值时,优先选择较大的属性值。一、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a)地理国情信息分类码(CC)一、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一、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道路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道路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道路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道路要素a)线路编码(道路编号)(RN)依据GB/T25344、GB/T917的相关规定填写。在遇到重复路段时,该属性项优先填写最高等级的线路编码(道路编号)(RN),同等级的优先填写编号小的线路编码(道路编号)(RN),重复路段的其他路段编号均填写在重复路段编号(RNP)属性项中。b)建成日期(BLDTM)格式为YYYY-MM-DD,精确到年,不确定的部分填充0。如“2011年”可表示为“2011-00-00”。c)是否高架(ELEVT)取值范围为0~6,含义如下:“0”表示不是高架;默认值为0;“1”表示高架,且高架两侧、下方均无并行的地面道路;“2”表示高架,且仅高架单侧有并行的地面道路;“3”表示高架,且高架两侧均有并行的地面道路,高架下方无并行地面道路;“4”表示高架,且高架两侧、下方均有并行的地面道路;“5”表示高架,且在高架下方及单侧有并行地面道路时;“6”表示高架,且仅在高架下方有并行地面道路,而两侧无并行地面道路。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道路要素a)线路编码(道路编号)(RN)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道路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d)重复路段编号(RNP)依据GB/T25344、GB/T917的相关规定填写;存在多个重复路段编号时,用“/”分开。e)路宽(WIDTH)包括车行道及应急车道的所有范围,含不宽于10米的隔离带宽度,不含两侧的人行道及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隔离带,不含路堤、路堑。f)车道数(LANE)按照实际划定的正规机动车道数填写,不含应急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不划车道的道路,按每车道3.5米的宽度标准进行推算,即用机动车道路面宽度除以3.5后,不做四舍五入,取商的整数部分作为车道数的取值。需注意,一般情况下,双向通行道路的合理车道数量为偶数。道路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d)重复路段编号(RNP)道路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道路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道路要素道路要素铁路数据属性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道路要素铁路数据属性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道路要素公路数据属性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道路要素公路数据属性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道路要素乡村道路数据属性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道路要素乡村道路数据属性道路要素城市道路数据属性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道路要素城市道路数据属性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属性说明a)实体编码(EC)对于1:50000地形数据库中存在编码的河流、湖泊、水库、干河床等对象,EC属性值与1:50000地形数据库保持一致;对于1:50000地形数据库中编码不存在的对象,不再自行编码,直接填写其属性项对应的缺省值。b)等级(GRADE)该属性项的值域范围为1/2/3/4/5/6/7/8/9/X,其中1-7表示河流等级,X表示等外河流,8表示沟渠,9表示运河。对于1:50000、1:10000地形数据库中已确定等级的河流、沟渠,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沿用原来等级,如果两者不一致,优先沿用最新的1:50000地形数据中的等级;对1:50000、1:10000地形数据库中均没有定级的河流、沟渠,直接填写该属性项对应的缺省值。c)流域(BAS)对于1:50000地形数据库中存在编码的河流、湖泊、水库、干河床等对象,BAS属性值与1:50000地形数据库中河流、湖泊或水库代码的前两位保持一致;对于1:50000地形数据库中河流、湖泊或水库代码不存在的对象,直接填写其属性项对应的缺省值。d)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码(GB)HYDA层中GB码按各要素类对应的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代码填写;HYDL层中河流、水渠结构线的GB码赋值为“999999”,中心线的GB码应依据河流、水渠的具体类型赋值,不应赋值为“999999”。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属性说明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e)实体编码依据说明(ECRM)补充说明实体编码(EC)属性项的填写依据,取值范围为1~4,含义如下:“1”表示EC沿用1:50000地形数据中的编码;“2”表示EC沿用1:10000地形数据中的编码;“3”表示EC为新增编码;“4”表示EC为临时编码。f)时令月份(PERIOD)填写河流、湖泊的有水月份。该属性项对于河流(1011)为可选项,仅时令河填写;对于湖泊(1020)为必选项。填写时,相邻月份用“-”(连字符)连接首尾月份,不相邻月份间用“/”(斜线)隔开,如时令月份为“4月、5月、6月、10月、11月”时,可表示成“4-6/10-11”。g)共享河段编码(SHRC)有共享河段的河渠,共享河段的几何信息只采集和存储一次,在实体编码(EC)属性项中记录最高等级河流的相应信息,其他共享该河段的河渠的代码在共享河段编码(SHRC)属性项中以“/”分隔列出。水域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e)实体编码依据说明(ECRM)水域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h)平均宽度(WIDTH)宽度小于20米的河流、水渠,河段、渠段宽度变化若超过10米,需要断开,以记录其不同的宽度属性值;对于宽度大于20米的河流、水渠,不需记录该值。i)水利行业编码(WRID)对应水利普查数据中“正式编码”属性项。对于水利普查数据中已有编码的对象,WRID属性项需与其保持一致;对于新增的对象,直接填写其属性项对应的缺省值。j)水利行业河流级别(WRGR)对应水利普查数据中“河流级别”属性项。对于水利普查数据中已有定级的对象,WRGR属性项需与其保持一致;对于新增的对象,直接填写其属性项对应的缺省值。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h)平均宽度(WIDTH)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水域要素构筑物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构筑物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构筑物要素属性说明不同构筑物要素的类型(TYPE)属性项依据不同的含义确定属性值取值范围。a)堤坝:属性值为堤坝类型,取值范围为“干堤/一般堤/滚水坝/拦水坝/制水坝”。b)闸:属性值为闸的用途,取值范围为“进水闸/退水闸/节制闸/挡潮闸/船闸/渠首闸/其他”。c)排灌泵站:属性值为泵站的用途,取值范围为“排水泵站/灌溉泵站/排灌综合泵站”。d)其他水工构筑物:属性值为水工构筑物类型。e)隧道:属性值为隧道运输类型,取值范围为“火车隧道/汽车隧道/输水隧道”。f)桥梁:取值范围为“人行桥/铁路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g)码头:属性值为构造分类,取值范围为“水运港客运站/固定顺岸码头/固定堤坝码头/栈桥式码头/浮码头”。h)车渡:属性值为车渡承载类型,取值范围为“火车渡/汽车渡”。i)高速公路出入口:属性值说明是出口或入口,取值范围为“出口/入口”。j)加油(气)、充电站:属性值为加油(气)、充电站的用途,取值范围为“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k)尾矿库:属性值为尾矿类型。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构筑物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构筑物要素属性说明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构筑物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构筑物要素SFCP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构筑物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构筑物要素SFCLSFCA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构筑物要素SFCA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属性说明a)流域代码(BAS)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BGBA层流域(1131)数据的采集,依据水利普查成果数据中的流域数据确定,无明显不合理之处可直接沿用。b)政区代码(PAC)依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填写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省、地、县、乡四级代码不足12位的用0补足,数据提交时需按照普查时点可用的最新版本更新。c)城乡代码(PAC)依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填写15位码,前12位为统计用区划代码,后3位为城乡分类代码,数据提交时需按照普查时点可用的最新版本更新。d)面积(AREA)社会经济区域单元(1120)及其下级类要素的面积(AREA)属性项,均来源于规划或统计资料。e)公告文号(ANNNO)填写通过国家审核公告的开发区、保税区的公告文号,可依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f)所在地(市/县)(ADMNGD)依据GB/T2260填写开发区、保税区所在地的市县级名称,格式为“XX省XX市XX区(县)”,存在多个区县时,用“/”分开。g)建筑年代(BLDTM)YYYY-MM-DD,准确到年份,不确定的部分填充0。如“2011年”可表示为“2011-00-00”。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a)流域代码(BAS)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属性说明h)类型(TYPE)不同要素的类型具有不同的含义与取值范围。开发区、保税区:取值范围为“开发区/保税区”。国有农、林、牧场:按农林牧场类型填写,取值范围为“农场/林场/牧场”。自然、文化遗产:按照遗产类型填写,取值范围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风景名胜区、旅游区:说明是风景名胜区还是旅游区,取值范围为“风景名胜区/旅游区”。行、蓄、滞洪区:取值范围为“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地貌类型单元:填写地貌类型编码。湿地保护区:依据GB/T24708-2009填写湿地保护区的主要湿地类型,取值范围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居住小区:按照小区的居住环境、设施情况分类,取值范围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工矿企业:填写企业所属的行业代码,依据GB/T4754-2011,填写至能合理确定的最详细的级别。单位院落:按照单位所属行业类型填写行业代码,依据GB/T4754-2011,填写至能合理确定的最详细的级别。休闲娱乐、景区:取值范围为“游乐园/公园/陵园/动物园/植物园/广场”。体育活动场所:取值范围为“高尔夫球场/体育馆/游泳场、池/其他”。宗教场所:按照宗教活动场所所属的宗教填写,取值范围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其他/综合”。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h)类型(TYPE)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属性说明i)界线范围准确程度(PRCTAG)说明该对象界线范围确定的准确程度,分为“概略”和“测量”两类,分别赋值为“概略”和“测量”。若对象不是实地勘测划界,而是根据其他资料编绘形成的,填写“概略”;经实地勘测划界,或依据的数据源是通过测绘手段获得且精度符合本次普查要求的,均填写“测量”。默认值为“测量”,即不赋值或赋空值均表示界线为通过测量获得,否则须赋为“概略”。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BOUA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BOUA行政区划与管理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BOUL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BOUL行政区划与管理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BOUP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BOUP行政区划与管理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社会经济区域单元,应参考有关资料按要求采集,空层较多。汇交时注意数据层应该有。社会经济区域单元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社会经济区域单元,应参考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自然地理单元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自然地理单元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城镇功能单元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城镇功能单元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城镇功能单元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单元要素城镇功能单元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FSV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FSV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BIIMDAC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BIIMDAC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DCEMDOP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DCEMDOP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IDC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IDC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PIDMQC1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PIDMQC1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QC2MRDR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QC2MRDR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RDSMRDUMRDW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RDSMRDUMRD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RLCMSID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MRLCMSID四、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成果四、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成果四、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成果四、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成果五、基本统计成果五、基本统计成果第一部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要求四、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成果五、基本统计成果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一、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第一部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要求四、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成四、汇交流程五、归档第二部分成果资料汇交与归档二、汇交内容三、汇交成果资料整理与组织一、引言六、成果资料质量要求60四、汇交流程五、归档第二部分成果资料汇交与归档成果资料汇交与归档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工作内容,按照《测绘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及《测绘科技档案建档工作管理规定》有关规定,测绘项目应归档的测绘科技资料不齐全,不能通过验收鉴定。61成果资料汇交与归档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工作内容,按照《测绘科GDPJ07—2014《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资料汇交与归档基本要求》规定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资料汇交与归档的内容、质量要求、整理组织要求以及工作程序等。62GDPJ07—2014《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资料汇交与归档基本汇交根据相关管理要求,普查任务承担单位完成普查任务并通过验收后,将全部普查成果资料提交至指定的成果资料接收单位的过程。63汇交63归档
根据相关管理要求,各级普查办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资料系统整理后按照归档要求向档案接收部门移交的过程。如:国务院普查办向国家测绘档案接收部门归档移交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最终成果资料,省级普查办向省级测绘档案接收部门归档移交本行政区域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资料。64归档64汇交内容文档资料普查成果其他成果或资料外业调查与核查成果等重要工序成果省级普查办规定的扩展普查成果省级普查办要求汇交的其他成果资料65汇交内容656666文档资料
资料清单数据接合图任务区专业技术设计技术总结工作总结检查报告验收报告其他相关公文及技术文件等67(需要提交文档资料的纸质文件(原件)和电子文件各2-3份)文档资料
67(需要提交文档资料的纸质文件(原件)和电子普查成果
整景及分幅正射影像数据成果、元数据及影像控制点数据文件。精细化DEM数据成果及元数据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库,包括: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及元数据遥感解译样本数据成果基本统计数据成果68普查成果
整景及分幅正射影像数据成果、元数据及影像控制点数据正射影像数据成果、元数据
及影像控制点数据69数据成果ZHENGJING、FENFU下级子目录结构同GDPJ05-2013《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正射影像数据成果、元数据
及影像控制点数据69数据成果ZHE精细化DEM数据成果及元数据
70精细化DEM数据成果及元数据
70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库71行政区划代码参照《G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执行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库71行政区划代码参照《GB中华人民共和遥感解译样本数据成果
72遥感解译样本数据成果
72基本统计数据成果
73基本统计数据成果
73外业调查与核查成果74外业调查与核查成果7475757676
省级普查办公室负责向省级测绘档案接收部门归档移交本行政区域内各类最终成果(包括扩展普查成果)、重要工序成果(包括外业调查与核查成果)、相关文档资料及其他重要成果资料。77省级普查办公室负责向省级测绘档案接收部门归档内容普查总体管理文档及资料分项成果与文档资料78内容普查总体管理文档及资料787979成果资料整理与组织归档纸质文档整理:排列、组卷、编制案卷目录归档数字文件目录组织:数字文档、数据成果80成果资料整理与组织80归档纸质文档整理纸质文档排列纸质文档应按照实施流程(如立项、设计、评审、实施、验收等)或工序的顺序进行排列。如任务包含多个分项工作内容,则文档资料首先应在总体上按照“总─分”的原则排列,即总体文件排列在前,各分项文件依次排列在后,然后再在总体和各分项部分分别按照实施流程或工序排列。纸质文档组卷归档的纸质文件应顺序装入统一的档案袋(盒),组成案卷。国家级归档组卷每卷文件厚度不超过6CM。每个案卷应编写案卷号,案卷号从1开始连续编制。案卷号书写在档案袋封面上。81归档纸质文档整理纸质文档排列纸质文档组卷81编制案卷目录
对所有案卷编制目录。只需交电子文件,不需打印。案卷目录数据项要求如下:案卷号:写在档案袋封面上从1开始的顺序号;案卷题名:与卷内目录上的案卷题名一致;立卷单位:立卷单位全称;立卷日期:YYYYMMDD格式;立卷人、检查人:与卷内目录上的立卷人、检查人一致;件数:卷内总件数;密级:卷内文件的最高密级。82编制案卷目录82归档数字文件目录组织83注:省级普查成果资料归档,可参照国家级归档目录结构进行组织,重要工序成果、扩展普查成果及其他成果资料组织见省普办的另行规定。数字文档在文件名前贯以顺序号命名,该顺序号与相应纸质文档移交清单编号一致。归档数字文件目录组织83注:省级普查成果资料归档,可参照国工作程序84工作程序84移交清单编制85移交清单编制85成果目录与元数据汇总表
所有归档的普查成果均应提交成果目录。凡有相应元数据的,成果目录以元数据汇总表代替,元数据汇总表是将该类数据的元数据在一张表格中汇总。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x公司智能门锁行业发展方案
- 音乐产业音乐人管理与推广平台建设方案
- 新解除劳动合同书范本(16篇)
- 2025-2030年中国压克力浴缸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吴江恒安建筑机械安装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 地质勘探和地震专用仪器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 2025年中国成核剂市场监测调查分析与投资战略咨询预测报告
- 高模量玻璃纤维布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 2025年建材钢铁市场调研报告
- 化学交联剂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
- 装修安全措施方案
- 大型商业综合体弱电智能化规划方案大型商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城市综合体弱电方案
- T-CITSA 20-2022 道路交叉路口交通信息全息采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护士行为规范及护理核心制度
- 在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中主题班会课的作用
- 中石化在线测评题库
- 跨学科护理合作模式
- 护理临床带教老师
- 机械设备润滑油基础知识(二)
- 妇幼保健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表
- 管理能力测试题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