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日照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日照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日照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日照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日照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因为经济不独立,爱情也无所附丽的子君形象出自()

A.《失败了以后》B.《围城》C.《春之声》D.《伤逝》

2.《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A.A.小品文B.说明文C.记叙文D.议论文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A.悼亡词B.中秋词C.端午词D.爱情词

4.《报刘一丈书》中“权者”的形象特征是()

A.狐假虎威B.贪婪虚伪C.奴颜婢膝D.才德称位

5.《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

6.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发表在()

A.《彷徨》B.《呐喊》C.《野草》D.《朝花夕拾》

7.《我爱这土地》中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

A.鸟B.暴风雨C.土地D.河流

8.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

9.屈原的《国殇》选自他的()

A.《九章》B.《九歌》C.《离骚》D.《天问》

10.

14

《沙滩上的脚迹》一文中“他”用来照亮路的心火指的是()。

11.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A.王安石B.韩愈C.柳宗元D.欧阳修

12.孟子在《民贵君轻》中表达的政治主张是()

A.无为而治B.仁政王道C.顺其自然D.依法治国

13.《渭南文集》的作者是

A.杜牧B.李商隐C.陆游D.苏轼14.《日出》的背景是()A.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农村

B.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城市

C.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城市

D.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乡村

15.《选择与安排》一文出自朱光潜的()A.A.《文艺心理学》B.《谈美》C.《诗论》D.《谈文学》二、填空题(10题)16.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_________人。

17.高适和______齐名,并称高岑,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18.在本文中,作者提出的论点是__________

19.巴金,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

20.辛弃疾《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________,________。

21.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__。

22.《八声甘州》作者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________派词人。

23.宗臣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其著作为__________。

24.1921年,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__________》

2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

三、判断题(5题)26.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27.《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28.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29.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30.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概括这段文字的论据。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2.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然后回答下列小题。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首词上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3.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逆:就:滋:淫辞:五、现代文阅读(3题)34.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纳的眼睛不安而又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姚纳的胸膛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这种苦恼竞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

这一段文字是写了什么?

查看材料

35.这几段文字对于表现赵七爷性格有什么作用?(4分)

36.阅读鲁迅《风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痛一拐的往来。在小说的结尾的场面描写中,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六、作文(1题)37.题目:气节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B.不能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D

2.D

3.B

4.B

5.A《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土风、风谣,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有160篇。

6.B

7.A

8.C

9.B

10.C

11.A

12.B

13.C

14.C

15.D

16.绍兴绍兴

17.岑参

18.“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19.李尧棠;芾甘

20.无人会登临意。无人会,登临意。

21.辛弃疾辛弃疾

22.婉约

23.明,《宗子相先生集》

24.女神

25.愁云惨淡万里凝

26.Y

27.N

28.Y

29.N

30.Y

31.这段文字用的是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历史事实论据。对比的方法。主要是历史事实的兴与衰、成与败的对比,和“得之难而失之易”与“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两种观点的对比。

32.这首词的上片通过写景和直接抒情,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开头“楚天千里清秋”到“断鸿声里”,都是写词人登高望远所见。清秋美景给词人带来的不是愉悦,而是无限的忧愁和遗憾,而失群的孤雁,正是他这位“江南游子”的形象写照。后面几句由描写景物转为描写人物形象,一个报国的志士,拍遍栏杆,也没有人能理解他的志向,报国无门的悲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33.逆:事先转移。就:接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