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竹节人课件(共18张PPT)_第1页
10 竹节人课件(共18张PPT)_第2页
10 竹节人课件(共18张PPT)_第3页
10 竹节人课件(共18张PPT)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10竹节人课件(共18张PPT)(共18张PPT)

竹节人

鲁迅先生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相信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买了很多好玩的玩具。可是你知道吗?以前的孩子想买一件玩具是很困难的,他们的玩具大都是自己做的。“竹节人”就是其中比较好玩的一种。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以前的孩子是怎样制作和玩竹节人的吧!

新课导入

1.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3.感受竹节人游戏给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学习目标

豁开

凛冽

疙瘩

冰棍

雕刻

筹划

颓废

沮丧

词语解释

前功尽弃: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指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吃茶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技高一筹: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

弄巧成拙: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地盯着,随时准备掠夺。

风靡:草木随风而倒,形容失误很风行。

化为乌有: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范锡林1950年生,江苏无锡人。1968年赴靖江

市靖南村插队务农,后历任靖江团结中学教师。

著作有中篇传奇集《鱼肠剑之谜》,中篇小说集《秘道》,短篇小说集《避邪铜钱》,散文《幼年的故事》,短篇小说《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等。

简介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们”小时候痴迷于玩“斗竹节人”游戏的事情,反映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儿童的童真童趣,表达了对儿时美丽时光的怀念之情。

课文主要内容:

段落划分

第二部分(3-19):描写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乐趣,表现出“我们”着迷于此,表达了孩子们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第一部分(1-2):“我”和同伴们迷上了竹节人。

第三部分(20-29):描写课上老师没收了竹节人但也偷偷玩竹节人的趣事,表现了孩子们从失落到心满意足的情感变化。

第1、2段概述“我们”当时全都迷上了斗竹节人。这两段统领全篇,奠定了愉快的感情基调,全文围绕“迷”这个词展开。

第3段中“就是”“就成了”,写出了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及其简单,所需材料极其易寻,从中可以感受到对简易的儿童玩具的满意与自得。

第5自然段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课桌的裂缝说成“黄河长江”,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

“嵌入课桌裂缝”、“一拉一紧”,首先用简单的三言两语就把竹节人的玩法告诉大家。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不知疲倦”“永不会倒下”,表面上写的是竹节人,实际上写的是“我们”对玩竹节人的兴趣浓厚,只要“我们”一直玩下去,竹节人就会一直站立着。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这两段短句,拟声绘形,连环的招式,密集的鼓点,不是战场,胜似战场,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什么要交代老师与竹节人这一部分内容

交代这一部分内容是为了突出竹节人游戏给童年时代带来了太多乐趣,甚至都引起了老师的青睐,表达出了“我们”内心的满足与自豪。

学完本文,你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

只要热爱生活,即使物质条件匮乏也能找到开心、体会到快乐,生活中处处充满新奇,贵在学会发现。

本文通过写制作竹节人、玩竹节人的情形,以及写它不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