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王艮的平民儒学思想
“阳明先生的研究吸引了泰州和龙溪,也吸引了全世界。……泰州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龙蛇,传至颜山农、何心隐一派,遂复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矣。”这段绪言中,引起我特别注意的是“泰州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龙蛇,传至颜山农、何心隐一派”这一句。黄宗羲在这里把颜山农、何心隐视为泰州王艮“传至”后的一派,这是否是说泰州之后仅为颜山农、何心隐一派?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学案之中,黄宗羲已非常明白地称其所列者如方学渐“在泰州一派,别出一机轴矣”。侯外庐先生也指出:“王艮以后,泰州学派分成了几个不同的派别,有些人程度不等地继承并发扬了王艮的`异端'思想,成为公开的封建叛逆和有影响的思想家,有些人则只是单纯地承受王艮类似一种异端的宗教形式,而流为比较保守的学者。”笔者无意在此文中对王艮后继者们的派别划分进行探讨,但以为搞清王艮与继承者们的思想形成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才能判明泰州学派平民儒学思想的真正方向,从而也才能澄清长期以来人们对泰州学派的一些模糊认识。一、“和和水”:清“和”立“清”“国”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1483—1540)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人,灶丁出身。据《年谱》载,他7岁始“受书乡塾,信口谈说,若或启之,塾师无能难者。”(下同)11岁因“贫不能学,辞塾师就理家政”。19岁始奉父命往来江淮、山东之间经商贩运私盐。23岁客居山东时,因生病而促其“究心医道”。25岁,他“谒孔圣及颜曾思孟诸庙,瞻拜感激,奋然有任道之志”,归后“日诵《孝经》、《论语》、《大学》”,开始了从一个灶丁、盐贩而向一个学者的转变。27岁上,他“默坐体道,……寒暑无间,务期有所得,自是有必为圣贤之志。”到29岁上,他做了“托天之梦”:一夕,梦天坠压身,万人奔号求救,先生独奋臂托天而起。醒则汗溢如雨,顿觉心体洞彻,万物之体,宇宙在我之念益真切不容已。自此行、住、语、默,皆在觉中。题记壁间,先生梦后书“正德六年间,居仁三月半”于座右。时三月望夕,即先生悟入之始。30岁时,王艮“筑斗室于居后,暇则闭户坐息其间,读书考古,鸣琴雅歌。”到32岁上,他“讲说经书,多发明自得,不泥传注。……及各场官民遇难处事,皆就质于先生。先生为之经划,不爽毫发。”34岁上,他均分诸弟妇妆奁,“令各出所有置庭中,错综归之,家众贴然。”37岁上,他“按《礼经》制五常冠、深衣、绅绖、笏板”,并张贴告示“此道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不以老幼贵贱贤愚,有志愿学者传之”以招徕听众。同年,他制止了武宗南巡时嬖幸佛太监、神总兵到盐场索要鹰犬打猎的行为。38岁上,听人说王阳明的学术观点与他相似,“不可不往见之,吾俯就其可否,而无以学术误天下。”他入南昌城时,一身古式衣冠并赋诗二首见王阳明,与之“相与究竟疑义”。在“言及天下事”时,“阳明曰:君子思不出其位”,他以“某草莽匹夫,而尧舜君民之心未尝一日忘”予以回答。在就“致良知”问题与王阳明反复辩难后,认为其“简易直截,予所不及”,拜入阳明门下。40岁上,他坐招摇车,穿古冠服,打作“入山林求会隐逸,过市井启发愚蒙”的标语北上倡学。后阳明以其“意气太高,行事太奇,欲稍抑之,及门三日不得见。”在长跪认错并厉言“仲尼不为己甚”后,“阳明公揖先生起。”41岁上,因“淮扬大饥”,他“从真州贷其米二千石归,请官家出丁册给赈。”42岁上,“多指百姓日用以发明良知之学。……未几,阳明公谢诸生不见,独先生侍左右,或有论,诸生则令先生传授。”44岁上,会讲安定书院,作《安定集讲说》。“先生以为身且不保,何能为天地万物主”,作《明哲保身论》。作《乐学歌》。45岁上,他会讲新泉书院,作《天理良知说》。46岁上,“集同门讲于书院。先生言百姓日用是道。”阳明去世后,王艮主要在家乡授徒讲学,并往来会稽、金陵、金山、海陵等地参与讲会活动。54岁上,“作《勉仁方》”。55岁上,“玩《大学》,悟格物之旨”,“是以有`出为帝者师,处为天下万世师'云。时有不谅先生者,谓先生自立门户,先生闻而叹曰:某于先师,受罔极恩,学术所系,敢不究心以报。”56岁上时,“御史陈让按维扬,访先生至泰州。病目不得行,作歌呈先生曰:`海滨有高儒,人品伊傅匹'云云。……时安丰场灶产不均,贫者多失业,奏请摊平,几十年不决。会运佐王公、州守陈公共理其事,乃造先生谋。先生竭心经划,二公喜得策,一均之而事定,民至今乐业。”57岁上,“时先生多病,四方就学日益众。先生据榻讲论,不少厌倦。”作《大成歌》。58岁上,王艮“病将革,犹集门人就榻前,力疾倾论”。从以上《年谱》摘录,我们可以发现王艮之所以成为一派宗师,其思想形成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王艮学术思想独特的形成轨迹。王艮虽出身灶丁,但自幼聪明能干。19岁奉父命外出经商,到21岁上就“家道日裕”,“推其所余以及邻里乡党”。这说明他的心中早已装着百姓。23岁上的“究心医道”,25岁上的“奋然有任道之志”,27岁上“夜以继日,寒暑无间”的“体道”,终成29岁上拯救天下苍生的“托天之梦”。所以,30岁上闲暇时“读书考古,鸣琴雅歌”的悠然,与32岁上“讲说经书”的适意,33岁上“子弟于宾客不整容不敢见”的肃穆,包括其后《年谱》所录均分诸弟妇妆奁、撤神佛像等的断然以及“止猎之行”的果敢,促成了38岁上“信有斯人论学如我讶”的惊异。江西之行古冠服打扮的“出位之举”和与王阳明“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辩的“出位之思”以及其后的拜师反复之举,与40岁上北上倡学的招摇和作《鳅鳝赋》表达理想社会追求的言志紧密相联。但“及门三日不得见”的“稍抑”之后“仲尼不为己甚”的激烈言辞与41岁上因赈灾被误关时而言“道理已备于《大学》”的坦然,以及44岁上“时同志在宦途,或以谏死,或遣逐远方”的残酷现实引发的“何能为天地万物主”而作《明哲保身论》的感叹等,最终促成他55岁上“悟格物之旨”故而“有不谅先生者,谓先生自立门户”。可以说,从灶丁到学术大师的思想形成过程,正是王艮不懈追求经世救民路径的心路历程。第二,王艮学术思想独特的组成内容。这个问题主要从师事阳明前后两段情况看。王艮在拜师王阳明前,主要是尊崇和吸收了孔孟思想,并加以一定程度上的理论创新。这一是从他“日诵《孝经》、《论语》、《大学》”上看。尽管明洪武八年(1357)就有规定,乡村子弟8至14岁要入社学读四书五经、《大诰》等儒家经典进行三纲五常启蒙教育,但王艮只是在7到10岁之间读过乡塾,而且还是“信口谈说”,故可研判其受朱子学思想影响不大。二是从他的“此道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告示上看,王艮明确说明自己的思想是承其上而来。三是从“居仁三月半”这一句看,孔子曾对颜子有“其心三月不违仁”之誉赞,王艮认为自己是超过颜子的。由此也能佐证他是承继孔孟思想。四是从服古冠服、坐招摇车,“行则规圆矩方,坐则焚香默识”等的讲学形式看,是形式反映实在的原儒思想内容。王艮的学术创新思想总的说来,一是取其“良知说”之长,补己“百姓日用之学”之短。如他在42岁上的“指百姓日用以发明良知之学”。二是借阳明“良知说”之名,扬己“百姓日用即道”之旗。如他的46岁上“集同门讲于书院。先生言百姓日用是道。”49岁上“四方从游日众,相与发挥百姓日用之学。”当然,王艮在学术上更是不断创新,如44岁上作《明哲保身论》,45岁上作《天理良知说》,54岁上作《勉仁方》,55岁上“悟格物之旨”,在57岁上作《大成歌》,完成了自己的平民儒学思想建构。第三,王艮学术思想独特的实践过程。《年谱》载其“推其所余以及邻里乡党”、“究心医道”、“日诵《孝经》、《论语》、《大学》”等的行为,是王艮早期探索救助平民百姓的道德实践;果敢的“盐场止猎”,是王艮不畏权势、以平民百姓为天地间“至尊至贵者”思想主张的成功实现;去江西阳明处“俯就其可否,而无以学术误天下”的行动,是王艮救世主式的思想态度的体现;打着“不以老幼贵贱贤愚,有志愿学者传之”以及“入山林求会隐逸,过市井启发愚蒙”等标语,并穿一身古冠服进行的讲学招摇,是王艮吸引广大平民听众的教育形式;58岁上“病将革,犹集门人就榻前,力疾倾论”的矢志不渝的“不泥传注”讲学以及各地的讲会活动,是王艮教化万民的教育写照;“均分诸弟妇妆奁”及晚年帮助地方官盐场的“均分灶产”“经划”,则是王艮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实验。正是由于王艮思想中“为天地万物主”的“出位之思”,使其一生不断产生经世救民的“出位之举”。第四,王艮学术思想独特的宣传方式。《年谱》上有三段关于王艮以“异服”吸引平民听众的活动记载:一是37岁上在家讲学,二是38岁去南昌见阳明,三是40岁上北上倡学。这三次穿古式冠服、坐招摇车、打标语的宣传记载以及后来王艮对自己的学说传播强调“面会口传心授,未可以笔舌谆谆”(卷二《诗文杂著》),大概就是侯外庐先生所说的“异端的宗教形式”。但我们要注意的是,王艮在其后的讲学就因为“及门三日不见”的裁抑及“身且不保”等的压力少了形式的招摇,而多了内容的成熟、心理的自信以及方法上的出神入化。按《年谱》记载,他在41岁上因赈灾被羁,“时廨中有就羁有司三二人。先生坐其中,惟与三二人讲究理学,暇则弹琴自娱,绝无一言及外事。”这份沉着、冷静以及后来抚公“将树牌坊表扬先生,……固谢之”的谦逊,与以前的招摇表现判若二人。到52岁上时,学生说:“先生教人,大率在言外令人自觉自化。”这份洒脱、踏实与慎重,与56岁上御史呈歌颂扬“海滨有高儒,人品伊傅匹”时,笑对门人说“伊傅之事我不能,伊傅之学我不由”的自谦,达到了简易化的儒学思想内容与大众化的讲授形式的完美统一。二、王巽从“得州之传”“受王学之影响”的学术可以传配方,且王艮55岁上时,“有不谅先生者,谓先生自立门户”。说他“自立门户”,除了其独树一帜的“格物之旨”等内容外,恐怕还有他从49岁上时其门已“四方从游日众”的原因。人是第一位的要素,没有了“四方从游”者,就无师承;没有了“格物之旨”等内容,也就无彼此联结的思想纽带。泰州学派的形成,正是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此,“四方从游”者,则成为“泰州之后”学派思想发展向何处去的关键因素之一。从王艮的思想宣传方式中我们看到,他对学生的教育基本上采取的是“大率在言外令人自觉自化”的方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王艮还有对极少数学生“未可以笔舌谆谆”的“口传心授面会”情况。王艮57岁上时“作《大成歌》”,并把自己的学术思想称为孔子之后“将绝二千年”的“大成之学”。他写信给徐樾说:“我心久欲授吾子直大成之学,更切切也。但此学将绝二千年,不得吾子直面会口传心授,未可以笔舌谆谆也。”这说明王艮在教学中对学生还是有一般和特殊之分的。正如侯外庐先生指出的:“泰州学派的师弟传承关系,有一般的关系,也有比较特殊的关系。大成之学的传授,只能在比较特殊的关系中进行。被传者,在同门中的地位就较一般门人有所不同,即所谓`得泰州之传'。”王艮认为徐子直“信道之笃,乃天下古今有志之士,非凡近所能及也”而传其“大成学”。王艮的可传条件还有哪些,待另文探讨。但由此,我们可以说,首先是王艮对从学者的选择制造了学派思想水平的高下。这应是其后学派思想发展变化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我们在《泰州学案》里,常见到某人“得泰州心斋之传”的说法。而从袁承业撰《王心斋先生弟子师承表》收录的王艮一传弟子148人的情况看,有字、号、事实、住址的79名可考者中有当过官者27人,其中得真传者为以下8人:徐樾、王栋不用说。陈芑算一位,表中称“闻师道深”;董高算一位,表中称“少闻心斋学……游历数载”;周良相算一位,表中称“所得于心学者粹矣”;朱锡也可算一位,表中称“师事心斋,居四年”,且王艮使四子王補为其徒;程弘忠算一位,表中称他“得心斋学为最深切,倡学湖南”;张峰可算一位,以他后来两刻《心斋语录》为由。为平民者52人(亲属加师生关系6人,师生关系46人)中,除6名亲属外,还有明确记载的是朱恕、季宦、胡秉观等3人取得真经。特别是胡秉观,在学成归去时“心斋以诗送之,谓`闻尧舜之道,明孔孟之学'”。后来,他果然在广西“毅然以倡学自任”,以至“生徒日盛,达官显贵者送门延礼无虚日”。以笔者观之,正是由于王艮的这些“得泰州之传”弟子在全国各地的讲学传道,才使王艮学术思想的星火不断燎原,以至出现了不完全记载的“下传五代弟子四百八十七人”。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些“得泰州之传”弟子对王艮学术思想的不同理解,从而导致后人难以准确界定学派的平民儒学思想走向。以颜钧、罗汝芳事迹为例:颜钧字子和,号山农。颜钧小时候因智力发育较晚,而被人看成是“痴儿”。他称自己“生资淳庞,十二岁始有知识。十三至十七岁,随父任常熟教谕,习时艺,穷年不通一窍。”17岁上,其父病死常熟任上。从此家道中落。他深感“立身鲜术,寸步不前,兼际时势冷暖,烝然如激。”由此,“二十以后,贫废文业。”25岁上时,他读到《传习录》,“遂自醉心启,津津溯穷。……嗣是,日新又新。”由于颜钧内心本有着与王艮一样迫切的救世动机,故而受到王学启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家乡倡导建立了“三都萃和会”,进行理想社会的试验。他招集亲属、家族及乡闾间男女老少七百多人,讲耕读孝弟之学。但正当“萃和会”蓬勃兴起时,其母病逝。而他也深感“力学年浅,未有师传”。从26岁到33岁的七年间,他在江西吉安本地遍访王门弟子学道,但都没有什么收获,甚至还受到讥讽。深受刺激之下,他北上访学。到北京后,他遇见了徐樾。徐樾对他“先授三教活机,后大成仁道”。之后,他又直接到王艮处求教,从而“得泰州之传”。在回到江西后,他立即在南昌城到处张贴“急救心火榜文”招揽听众。榜文内容显示,他要“翊赞王化,倡明圣学”,以教化人心。这种做法与王艮打告示语以及北上倡学的招摇,同样具有轰动效应。他的讲会听者云集,“得千五百友”。与王艮类似的是,颜钧讲学始终带着一种教主式的自信。他申明自己“敢曰`不俦宣尼忍自己',复曰`不续杏坛肯甘死'”,并说“杏坛也,邱隅也,创始自孔子,继袭为山农。”他“不仅把王艮的`大成仁学'上升为`大成仁道',发展了王艮哲学的主体性,把王艮的`王道'、`仁德'社会理想实践化,而且建立起自己的平民儒学体系———大中之学。”不仅如此,王艮的“面会口传心授”被他改造成“神道设教”:“上格冥苍,垂悬大中之象,在北辰圆圈内,甚明显,甚奇异。”颜钧讲学的影响非常之大,在泰州、如皋等地讲学时,不仅周围士人聚集,而且山、陕、江、浙一带的平民信众也来赴会。据称,当时受其旨而未记录姓名者,就有“几千百众”。可见,作为泰州学派重要传人的颜钧不仅在思想内容上发展了王艮思想,而且还从形式上加以宗教化,具有明显的“左”的色彩。罗汝芳是颜钧的弟子。他15岁起有志于道学,受到程朱派理学家薛垣影响而久“病心火”。在25岁上,他偶见有《急救心火榜文》,“以为名医访之,则聚而讲学者也。”在听颜钧讲学后“如大梦得醒。此后,罗汝芳便开始了他的讲学传道活动。他不仅到处参加会讲,如“曾与颜钧讲学于北京的灵济宫,听者数千人”,后又“与门人南游江、浙、闽、广,到处讲学,`所至弟子满座'”,还在家乡“建从姑山房以待讲学”。他出守宁国府时,其主政特点是“联合乡村,各兴讲会”。时人以“龙溪笔胜舌,近溪舌胜笔”来形容罗汝芳的讲学水平。他后来因在京讲学,引起当权者张居正不满而辞官归里。作为“泰州”四传重要弟子,他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资格行业从业证明(6篇)
- 2025年非金属相关成型、加工机械项目发展计划
- 农业机械化合作协议
- 中英双语采购合同
- 行政管理自考跨界学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 行政管理的融资渠道与策略试题及答案
- 创意科技玩具的魅力-玩具设计师
- 行政管理自考未来展望试题及答案总结
- 2025建筑材料采购的合同范本
- 2025购销合同书范本专业版
- 《康复医学》第四章 常见疾病的康复 第二节 肿瘤康复课件
- 61850报文解析-深瑞版-131016
- 2016年度高考全国3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 SIPOC培训教材学习教案
- 江西新定额2017土建定额说明及解释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2018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 部编版三下语文《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课件PPT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文
- 育种学 第6章杂交育种
- 附件一∶ 教育部专家实地评估案头必备材料
- 火灾扑救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