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处置_第1页
洪涝灾害处置_第2页
洪涝灾害处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洪涝灾害是指由于过量的降水、冰雪融化以及堤坝溃决形成超出天然水道和人工限制界限的异常高水位水流,引起江河湖水泛滥,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灾害。一、 洪涝灾害的特点及危害(一) 洪涝灾害的类型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就是洪水。洪水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潮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暴雨洪水这是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洪水,是由较大强度的降雨形成的,简称雨洪。山岳洪水系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融雪洪水主要发生在高纬度积雪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冰凌洪水主要发生在黄河、松花江等北方江河上。由于某些河段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气温上升,河流开冻时,低纬度的上游河段先行开冻,而高纬度的下游段仍封冻,上游河水和冰块堆积在下游河床,形成冰坝,也容易造成灾害。在河流封冻时也有可能产生冰凌洪水。溃坝洪水系指大坝或其他挡水建筑物发生瞬时溃决,水体突然涌出,造成下游地区灾害。(二) 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季节性我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部,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最基本、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就基本决定了我国洪水发生的季节规律。类似性近70年中,全国发生了多次特大洪水,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到与其成因和分布极为相似的特大洪水。普遍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具有产生多种类型洪水和严重洪水灾害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区域性我国洪水灾害以暴雨成因为主,而暴雨的形成和地区关系密切。破坏性我国主要江河全年径流总量中的2/3都是洪水径流,降雨和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洪水威胁严重。可防御性虽然人类不可能彻底根治洪水灾害,但通过多种努力,可缩小洪水灾害的影响程度和空间范围,减少洪灾损失,达到预防目的。(三) 洪涝灾害的危害性洪水涉及地域广我国受洪涝灾害威胁的地区总面积达73.8万平方千米,耕地5亿亩1亩=666.66平方米。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嫩江、辽河等八大江河的周边地区均受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水灾人员伤亡重大洪涝灾害往往造成江、河、水库堤坝溃决,造成遍地汪洋、堤坝溃决时,水量大,水势凶猛,往往导致大量城乡居民因无法及时逃生而遇难。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大洪涝灾害造成粮食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冲塌房屋,吞没财产;工矿企业单位被淹,被迫停产停业;毁坏铁路、公路和城镇基础设施;破坏水利设施等。道路桥梁损坏,交通中断洪涝灾害造成铁路、公路以及桥梁等毁坏,使地面交通基本陷于瘫痪,直接影响政治、经济以及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破坏性强,引发次生灾害洪涝灾害还常常伴随泥石流、滑坡、山崩,以及化工设施毁坏后所发生的化学事故和灾后出现的瘟疫,饥荒等次生灾害,使灾情趋于复杂化、扩大化。抗洪排险,救援困难由于洪涝灾害涉及地域广、受灾人数多、灾害周期长,道路交通、通信中断等,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二、 处置程序与措施洪涝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应根据灾情的急缓程度灵活地组织实施,力争在洪水泛滥成灾之前,将大部分群众转移至预定安置点。若洪水已泛滥成灾,则应全力解救遭洪水袭击的群众,基本原则是先救集团目标,后救漂散人员。(一)侦察检测通过实地查看和询问知情人,掌握洪涝的发生时间、危害区域、危险地段、受灾企业单位、受困人员,有无危险化学品及重要物资受威胁等情况。查看河堰、堤坝及道路、桥梁是否有决堤、垮塌的危险。救援准备1、 参加大型洪涝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的相关人员应当在抗洪应急总指挥部的同意领导下,研究制订应急救援方案,掌握灾情状况,领受任务并组织实施。2、 按照确保危、急、险、重和重点地区(区域)的原则,制订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确定救援力量部署,展开救援行动。3、 进行分工部署,强调安全纪律,提出行动要求。4、 确定转移疏散灾民和物资的路线。5、 做好水上个人安全防护,准备应急救援器材。救生排险转移疏散灾民当判定灾区可能被洪水淹没、或判断重要堤坝可能发生崩塌决口而人力无法阻止时,救援工作应集中主要力量协同地方政府组织灾区群众转移疏散。组织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要与地方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商定灾民安置点,共同研究解决转移方式和手段。多种手段并用,提高转移速度。若转移距离较远且运力充足时,应采取乘车转移的方式转移。可先安排老弱妇幼乘车转移,并组织青壮年徒步疏散至较安全地带,尔后再采取车辆倒运的方式逐批转移。维持好转移秩序,尤其要周密组织好转移行动的协同动作,在重要路口要派出调整机构,避免因抢道等因素造成堵塞现象。要组织清搜行动,防止个别遗漏人员滞留灾区。要注意协同地方安排好灾民在安置点的生活问题,并根据需要组织少量兵力协助地方维持安置点的秩序。灾区群众积极进行自救互救。解救受困人群当洪水已经泛滥成灾时,救援力量应以主要精力解救受困群众。要了解掌握群众被困的地点、性质、人数等情况,并按照先急后缓的程序组织救援。科学组织解救行动,力求形成救出、运送、转移一条龙。确保解救行动安全。搜救落水人员在解救受困人员的同时,应组织部分力量,利用小型舟艇搜救落水人员。在流速较快的水域,应考虑到水流对船只及待救者的影响;注意观察待救者的位置、情况;队员一定要着救生衣,并在作业中保持救生船的稳定性;向救生船上拖拉被救者时,原则上应在船的尾部进行。因此,在靠近后应调整船的位置,以便顺利救人;根据现场情况,队员可在水中划水配合救人。救助小组由两名以上人员组成,应使用救生圈等工具。对人数较多的落水人群,应先抛撒漂浮器材,使险情得以缓解,尔后再利用小型舟艇逐批救送。距离河岸较近时,可向待救者投掷带有绳索的救生圈或浮力较大的漂浮物,让待救者抓住救生器具,将其扯到安全地带。另外,河岸与水面有落差时,可让待救者紧紧抓住拉梯等工具爬到岸上。若落水人员较少且漂散范围较大时,应采取分片负责的方法组织搜救,条件许可时,可利用直升机协同寻救。搜救中,尽可能地利用绳索、钩杆将落水者拉、钩上舟(艇)。情况紧急时,也可组织水性较好的人员下水施救,但必须有两人以上共同实施,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禁止单人作业。待救者被淹没时的救助方法。根据目击者叙述的经过以及水面流速、风向等进行判断,确定搜寻范围和搜寻顺序搜寻时,应在水域全面开展寻找。由于水底沉有各种杂物,容易造成死角,应特别留心观察。另外,在泥浆状的河底搜寻时,注意不要搅起泥沙而遮挡视线;将绳索沉人水底搜索时,应将绳子直接拿在手里;潜水搜索时,一定要两人一组进行,并保证与地面人员联系。另外,根据水底情况,可用水中照明的方法进行寻找。溺水者救援技术施救者切不可从正面去拉溺水者,否则溺水者会牢牢抓住施救者的手臂,或楼住施救者的颈部而使其动弹不得。正确的方法是递给溺水者一截木棍或树枝,溺水者会死命抓住不放,施救者拉住另一端,尽快游泳将其拖带至岸边。如果溺水者已昏迷,施救者可拽住其两侧腋下,使其口鼻露出水面,仰泳拖带;或在其背后用一臂夹持其腋下,侧泳拖带。如果溺水者在水中体力较强,乱抓乱挠,救生者可在溺者不远处,面向溺者,抬一脚在水平面下,面对着溺水者,等待并对溺水者进行劝说(以防溺水者进行抓抱),待溺水者体力减弱时再进行施救。溺水者抓住救生者一手腕的解脱方法:如救生者一手被溺水者在上方两手同时抓住,被抓之手应紧握拳,另一手由下穿过溺水者两臂之间,紧握被抓之手向下抽动,迫使溺水者拇指松开,然后再进行救助。如救生员一手在下方被溺水者抓住,同样解脱,区别在于救生者一手由上方穿过溺水者两手之间,紧握被抓之手向上抽动。(4) 救生者被溺水者从后方抱住颈部解脱方法:救生者一手按住溺水者手背,另一手顶住溺水者同一侧手的肘部,身体下沉,并用力向上推其肘部,按住溺水者手背处用力下压,即可解脱。同时握溺水者手腕,顺势转动溺水者,使其背对自己,并进行拖运。(5) 救生者被溺水者从前抱住腰部的解脱方法:由于溺水者求生心理,往往会死死抱住救生者的腰部,并使脸部紧贴救生者的腹部,造成了解脱困难。此时,救生者应利用人体头部姿势反射的原理,只要以一手托住溺水者的下颌,另一手扶住其贴近自己另一侧头部,两手稍用力转动溺水者头部,即可使其松手并离开救生者,达到解脱的目的,救生者应从其背后从新接近溺水者,实行拖运。(6)救生者被溺水者从后面拦腰抱住的解脱方法:首先,救生者被抱住后,用手触摸溺水者手指,找其食指或无名指,并抓住它用力向外分开,再将溺者双手分别向上向下伸展,然后松开向下伸展之手,并立即退至其后,待溺水者冷静后再进行拖运。(7)救生者被溺水者抓住头发的解脱方法:如救生者头发被抓住,救生者应用与溺水者相同之手(体位交叉之手)按住溺水者之手,寻找溺水者之手的小拇指,身体下沉,同时用手向上掀其手,另一手用力推其肘部,使溺水者转动身体,被对自己进行拖运。(四)后勤保障洪涝灾害救援任务重、难度大、时间长,要及时补给各类水上救生装备和饮用水、食物、药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确保部队连续作战的需要。三、行动要求(一) 所有救援人员必须要加强安全防护意识,佩戴防护装具,正确操作及使用救生船艇和装备。要以组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