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西洋河生态旅游康养综合体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天镇县西洋河生态旅游康养综合体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天镇县西洋河生态旅游康养综合体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天镇县西洋河生态旅游康养综合体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天镇县西洋河生态旅游康养综合体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公示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河道现状河道现状河道现状河道现状河道现状河道现状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天镇县西洋河生态旅游康养综合体项目项目代码2111-140222-89-05-503408建设单位联系人李磊联系方设地点河道治理段: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西洋河河段;康养综合体: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曹家湾村北260米处。地理坐标设计终点:东径:114°4′11.595″,北纬40°39′52.247″)。康养综合体:东径114°10′44.702″,北纬:,40°40′07.534″。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五十一、水利,128河湖整治(不含农村塘堰、水渠);用地(用海)面积(m2)/长度(km)全长10.2公里,总用地面积约3188260m2(4780亩);其中: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km面积约2668000m2(4000亩);康养综合体占地面积约520260m2(780亩)。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天镇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天行审备案【2021】46号天行审函【2022】11号.55000环保投资(万元)260环保投资占比(%)0.47%施工工期24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山西省天镇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天镇县人民政府,2019年3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2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依据《山西省天镇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0)》内容,天镇县全域旅游空间布局规划:通过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打造重点旅游项目,实现全域旅游发展的“全域空间落实”、“全域项目落地”,实现项目带动,旅游立县、旅游造乡、旅游兴村,实现全域旅游产品丰富。打造引擎带动、核心驱动、点状辐射的全域空间格局。以天镇县旗城区为引擎带动城市旅游,打造四条特色旅游带,实现景点串联,打造二区六点,实现带动全域片区发展,打造多镇多村,点状辐射全域。最终形成“一心四带,二区六点,多镇多村”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天镇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图见附图8。本项目位于北部旅游经济区新平堡镇,新平堡镇也将成为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西洋河湿地旅游景区:该景区位于西洋河,长约10.2公里,以曹家湾村为旅游服务点。建筑面积8000平米。加快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升生态旅游环境质量:开展全域旅游,急需开展旅游区生态建设,加快旅游区生态修复,建立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提升生态旅游环境质量,利于提供游客更好的生态休闲和度假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因此,本项目符合《山西省天镇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0)》中要求。其他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行业类别为E4822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H6110旅游饭店以及R9030休闲观光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的建设属于目录中的鼓励类水利:江河湖海堤防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产业政策。2、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根据环境保护部文《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三线一单”中的三线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一单是规划环境准入负面清单。1)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被纳入区域,禁止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从而有效保护珍稀、濒危并具代表性的动植物物种及生态系统,维护重要生态系统主导功能。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天镇县新平堡镇西洋河河段,本项目所在地目前尚未划定生态红线,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目标,不属于《建3设项目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中规定的环境敏感区。根据《天镇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本项目位于河道治理段位于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西洋河河段;康养综合体位于天镇县新平堡镇曹家湾村北260米处,与天镇县县城总体规划边界相距约25公里。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天镇县县城总体规划。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国家生态公益林、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法律明确的生态保护红线。因此,本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环办生态【2017】48号)规定的需划入红线内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禁止开发区及其它生态保护区内,且本项目为河道综合整治项目,本项目的建设对西洋河河道生态环境有改善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为了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评价收集了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关于2020年度全省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通报”(2021年1月20日)附件中大同市天镇县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根据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20年天镇县六项常规污染物SO2、NO2、PM10、PM2.5、CO及O3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要求。根据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报告判定,天镇县为达标区。本项目建设期以及运营期,对各类型废气污染源均采取了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可做到达标排放,尽可能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建设期以及运行期各类废水在采取环评中规定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后,全部进行回用,不外排;噪声经采取措施后也可做到达标排放;建设期以及运营期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合理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会突破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底线,符合环境质量底线标准。3)资源利用上线资源利用上线是各地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本项目为河道治理以及康养综合体项目,本项目建设依托当地优势,对西洋河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本项目的建设可对当地土地增加产值,因此,本项目符合资源利用上线原则。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的建设属于目录中的鼓励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产业政策,不违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要求。4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三线一单”的管控原则。3、项目与“同政发【2021】23号”文的符合性分析根据2021年6月29日,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同政发〔2021〕23号)文件,项目位于大同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中的一般管控单元(见附图7),一般管控单元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执行国家、省及我市相关产业准入、总量控制、排放标准等管理规定,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本项目西洋河河道整治工程,主要针对现有不合理的景观和生态环境进行改进,项目建成实施后,可有效改善区域环境。加强河道水生态建设,天然草地的植被盖度显著提高,拦截降水和风沙能力增强,同时考虑对大气污染物吸附性强和降噪效果显著的物种,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呈正影响。项目运营后能改善和提升现有区域的生态功能,为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发挥良好的生态屏障作用。本项目康养综合体运营期会有大气污染物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项目运营期运行期各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于景观用水以及绿化洒水,不外排;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置,一般固废得到合理处置,采取措施后各类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影响较小满足达标排放要求,且项目实施后植被盖度显著提高,拦截降水和风沙能力增强,同时考虑对大气污染物吸附性强和降噪效果显著的物种,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呈正影响,符合大同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4、天镇县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天镇县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2008年~2020年)的内容,天镇县将建设以中心城镇、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为主体科学合理的五级城乡居民点体系;建设配套设施完备、层次合理,以设施园艺农业基地、生态工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为主体的城乡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制性的国土空间管制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最终将天镇打造成为“环境宜居、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的和谐天镇。天镇县总体布局规划为“三区、两带”的发展模式,规划形成以工业区为主体,以乡镇驻地的工业据点为辅的生产力布局。“三区”为中部综合经济区、北部旅游经济区和南部农牧经济区,其中北部旅游经济区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也是天镇县城主要的发展方向;“两带”是以县城为中心,铁路、公路为轴线形成经济发展走廊,向外辐射扩散、发挥中心城市的多功能作用,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分别为301省道(现国道512线)-京包发展带和201省道经济发展。5本项目在规划中“三区”中的北部旅游经济区,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也是天镇县城主要的发展方向;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天镇县总体规划要求。天镇县城市总体规划见附图8。(1)县级水源地大同市天镇县共有2处县级水源地,分别为后备水源地、谷前堡水源地。静水位埋深11m,动水位埋深为30m,涌水量为2000m3/d,一级保护区以井口为中心,半径为120m的圆形区域,未设置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护区范围0.45km2,无二级保护区。(2)乡镇水源地大同市天镇县共有6处乡镇水源地,分别为米薪关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新平镇集中供水水源地、卅里铺乡集中供水水源地、南河堡乡集中供水水源地、南高崖乡集中供水水源地和谷前堡水源地。天镇县各集中式供水源地分布图见附图9a。本项目最近距新平镇集中供水水源地边界约8.2km,新平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水源井位置坐标为东径114°03'12.45",北纬40°36'31.01",水源地设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水源井上游200m,下游50m,宽150m的矩形区域,保护区面积为0.0375km2,二级保护区为水源井上游1100m,宽150m,保护区面积为0.135km2。本项目不在天镇县级水源地以及乡镇水源地内。新平镇集中供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区划图见附图9b。7、与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将我国沙化土地划分为5大类型区、15个类型亚区。其中半干旱沙化土地类型区位于贺兰山以东、长城沿线以北,以及东北平原西部地区,区内分布有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科尔沁和毛乌素四大沙地。行政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和宁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3个县(市、区、旗)。区域沙化土地面积25.95万平方公里,其中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4.34万平方公里。本区分京津及周边沙化土地治理区、科尔沁沙地及周边治理区、毛乌素沙地及周边治理区、呼伦贝尔沙地治理区4个亚区。本项目位于半干旱沙化土地类型区内的6京津及周边沙化土地治理区。本区的主要措施:通过实施人工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飞播造林种草、保护性耕作、退牧还草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措施,对沙化及潜在沙化土地进行保护和修复性治理,全面提高沙区林草覆盖率,减少地表扬沙飞尘。现有灌溉面积上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划定封禁保护区对适宜的沙化土地进行封禁保护;通过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和禁牧舍饲、休牧轮牧制度,保护和恢复草原植被;大力发展沙产业,增加沙区群众收入。本项目主要针对现有不合理的景观和生态环境进行改进,项目建成实施后,可有效改善区域环境。加强河道水生态建设,天然草地的植被盖度显著提高,拦截降水和风沙能力增强,同时考虑对大气污染物吸附性强和降噪效果显著的物种,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呈正影响。项目运营后能改善和提升现有区域的生态功能,为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发挥良好的生态屏障作用。因此,本项目符合《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的要求。8、本项目建设与《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内容:山西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包括国家级主体功能区的落实、省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两个层面,战略取向是形成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舒适、生态空间宜人、生产空间集约的合理空间结构布局。分别包括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区域。根据《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省级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位于桑干河河谷盆地农产品主产区,区域功能定位为山西省节水旱作农业重点实施区域,以肉、乳产品为主的畜牧业重点发展区域发展方向为①重点发展优质粮饲兼用、青贮及特用玉米以及优质小杂粮种植,积极发展油料作物种植。②依托农畜产品资源,联合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打造知名品牌。③因地制宜扩大牧草种植面积,推动养殖业发展,提高畜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④加强高标准旱作农田建设,加大盐碱化耕地综合治理力度,推进节水灌溉高产农田建设。⑤保护森林植被,禁止毁林毁草开垦,逐步退出陡坡耕地,提高水源涵养功能。协调性分析:本项目主要针对现有不合理的景观和生态环境进行改进,项目建成实施后,可有效改善区域环境。加强河道水生态建设,天然草地的植被盖度显著提高,拦截降水和风沙能力增强,同时考虑对大气污染物吸附性强和降噪效果显著的物种,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呈正影响。项目运营后能改善和提升现有区域的生态功能,为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发挥良好的生态屏障作用。这与《山7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大力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等的相关要求相符合。本项目与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位置关系示意图见附图6。9、与“同政发〔2021〕61号”文件符合性分析2021年12月16日,大同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大同市“十四五”“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依据规划内容,大同市将在全面总结分析“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经验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十四五”时期关于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任务。“十四五”时期,大同市仍将紧密围绕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力破解结构性污染难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十四五”时期,为进一步落实《大同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同政发[2016]27号)要求,预计到2030年,基本实现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的目标。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为总抓手,坚持协同推动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十四五”时期,大同市将抓好流域治理。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桑干河、大清河流域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统筹实施“五水综改”。推动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强化对重点涉水企业的监测监管,加大沿河企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大同市将严格按照“一河(湖)一策”方案系统推进河湖水域岸线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问题保护治理,实现从“治乱”到“治病”“治根”,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大同市还将进一步深度聚焦流域治理突出问题,将对十条主要河流(包括:桑干河、御河、十里河、南阳河、浑河、唐河、沙河、壶流河、甘河、口泉河等)进一步开展综合整治,完成全市22条流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推进泉域保护,重点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水源保护工程等。推进湿地生态治理,通过实施河湖沿岸绿化造林、削减面源污染等,改善河湖周边生态环境。完善监控设施预警,多种措施并行,大力保护良好水体,完成良好水体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针对现有不合理的景观和生态环境进行改进,项目建成实施后,可有效改善区域环境。加强河道水生态建设,天然草地的植被盖度显著提高,拦截降水和风沙能力增强,同时考虑对大气污染物吸附性强和降噪效果显著的8物种,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呈正影响。项目运营后能改善和提升现有区域的生态功能,为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发挥良好的生态屏障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大同市“十四五”“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9二、建设内容河道治理段: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西洋河河段(设计起点:东径114°11′05.412″,北纬:40°40′29.793″;设计终点:东径:114°4′11.595″,北纬40°39′52.247″);康养综合体: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曹家湾村北260米处。东径114°10′44.702″,北纬:,40°40′07.534″(综合服务中心位置)。本项目区域交通图见附图1;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2;本项目所在区域卫星影像图见附图3。1、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该项目全长10.2公里,总用地面积约4780亩。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10.2公里,面积约4000亩。水上乐园建设面积约700亩,综合服务接待中心约80亩,以及景观提升工程,水电通信等配套工程。工程项目范围:始于内蒙古兴和县与天镇县交界处,止于河北怀安县与天镇县交界处,全长10.2km,河道纵坡为0.6%~1.16%,末端与西洋河水库衔接处为平坡。为妥善解决河道行洪与壅水湿地建设以及北方河流洪水暴涨暴落、洪峰较大的矛盾,将河道修建成复式河槽,即由河道主槽和两侧滩地组成。河道总宽65~380m,主槽整理疏浚后宽25~300m。疏浚土方少部分用于堤防和滩面沙坑回填,大部分弃土结合政府的采砂规划和康养综合体的建设,资源化利用,不外弃土方,不设置渣场。主槽尽量根据现有主槽的蜿蜒形态整理疏浚,以恢复河道的生态自然肌理。根据《大同市天镇县西洋河生态旅游康养综合体总体规划》,天黎高速下游段河道位于康养综合体的核心景区,本次结合综合体南侧的水上游乐区和末端水上运动要求,将该段河道布置为涵养地下水的生态溪流湿地区和生态蓄水区两个区。天黎高速上游段河道蜿蜒曲折,维持河道的自然肌理,只对河道进行整治梳理、滩地绿化,恢复河道的防洪能力和生态功能。1)天黎高速上游段天黎高速上游段河道(桩号范围为Z0+000~Z6+800)为康养综合体规划的远期一般景区,长约6.8km,该段河道治理维持河道本身蜿蜒的自然生态性河道。河道断面采用复式断面,中间为主槽,两侧为滩地,外侧为新建堤防或堤岸。结合河道现状地形情况和康养综合体规划方案,主槽设计为自然蜿蜒主槽,根据防洪要求,适当在原来主槽宽度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处理。对局部私采乱挖破坏的滩面和堤岸,进行回填恢复,以恢复河道原来的防洪能力和生态功能。同时,在滩面种植对行洪影响小的植物,形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滩地绿化景观,滩地绿化面积约为23万㎡。该段堤岸边坡采用花草灌木防护,边坡采用1:3~1:5的缓坡。主槽采用1:5的缓坡,凹岸、支流对冲等险工段和桥梁附近的主槽采用格网石笼防护固槽,防护结构自上而下为0.3m厚种植土、0.5m厚格网石笼和反滤土工布。顺直段和凸岸采用草灌木防护,坡脚种植芦苇、菖蒲等易活的水生植物处理冲刷。2)天黎高速下游段天黎高速下游段河道(桩号范围为Z6+800~Z10+200)位于康养综合体的核心景区,长约3.4km。本次结合康养综合体规划的水上游乐区、水上运动和末端西洋河水库,将该段河道布置为涵养地下水的生态溪流跌水湿地区和生态蓄水区,两区分别长2.65km(溪流湿地向上游延伸了250m,方便与上游河底衔接)和1.0km。在突出壅水湿地的优势、涵养地下水的同时,将河道与治理段末端南岸规划的水上乐园和西洋河水库水面形成一体。根据康养综合体规划,水上运动要求长度不小于2km,水深不小于2m。而西洋河水库正常蓄水位974.1m的回水末端位于省界,也就是本次治理的末端,长度约为1.3km。因此,为留有一定的富裕度,康养综合体规划中利用西洋河水库,并向上游回水1.0km,作为水上运动赛道。因此,本次将桩号Z9+200~10+200段河道下挖,并Z9+200在处设置1座落差10m的1#多级跌水与上游衔接。为满足蓄水水位与西洋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一致,以及满足赛道2m水深的要求,该段河道主槽下挖至高程972.0m,蓄水位974.1m,蓄水深度2.1m,采用全槽蓄水,水面宽度为160~300m,蓄水面积21.8万㎡,蓄水量45.8万m³。该段采用复式河床,主槽深3m,采用1:5的缓坡与滩地连接,滩地与堤防之间采用多级缓坡消除高差影响。1#多级跌水采用多级跌瀑型式,每级落差分别为3m、3m和4m,每级之间设置15m长消力池和15m长海漫。消能的同时又可形成跌水瀑布景观。天黎高速和1#多级跌水之间采用溪流湿地连接,即在主槽的基础上通过下挖形成溪流槽。溪流槽岸线布置遵循现状河道主槽走向,按照“宜弯则弯”的原则进行梳理。溪流槽深度为1m,两岸采取土石笼袋进行防护,土石笼袋规格为1m×1m,土石笼袋基础采用2m深、1m宽C25混凝土。溪流湿地范围内每间隔约300m或250m设置一座低矮的壅水堰,共布置9座,分别为1#壅水堰(Z6+950)、2#壅水堰(Z7+250)、3#壅水堰(Z7+550)、4#壅水堰(Z7+850)、5#壅水堰(Z8+100)、6#壅水堰(Z8+350)、7#壅水堰(Z8+600)、8#壅水堰(Z8+850)和9#壅水堰(Z9+100),1#和6#~9#堰长均为40m、3#堰长为25m、2#和4#~5#堰长均为30m,堰高均为1.0m,水深为0~1m。堰体布置于溪流槽范围内,不降低主槽行洪能力。该段河道断面采用复式断面,中间为主槽,两侧为缓坡滩地,外侧为新建堤防,新建堤防结构型式采用梯形土堤,迎水侧为1:5的多级缓坡与主槽平台连接,缓坡高度超过5m时设置宽度不小于4m的马道平台。同时,在多级缓坡滩面种植对行洪影响小的植物,形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滩地绿化景观,滩地绿化面积约为25万㎡。主槽护坡采用1:5的缓坡入水,防护结构自上而下为0.3m厚种植土、0.5m厚格网石笼和反滤土工布,局部可根据综合体规划的景观调整防护结构型式,例如台阶式平台等河道断面设计:治理段河道防洪标准为:天黎高速上游段10年一遇;天黎高速下游段20年一遇。经计算,治理后的河道两岸现状岸坡高程大部分满足防洪要求。局部河段有当地村民自建的浆砌石岸坡,较为完好,但本次将硬质堤岸覆土绿化隐化,尽量恢复生态性堤岸。另部分堤岸由于挖砂被破坏,本次需新建堤防。同时为协调行洪安全与生态蓄水绿化之间的矛盾,根据河道现状地形,河道断面型式为复式断面,形成开敞式河道空间。复式断面由布置在中间的行洪主槽和两岸滩地组成。河道总宽65~380m,其中:行洪主槽深1.5~3.0m,宽25~300m,天黎高速上游段主槽行洪能力为97~139m³/s,天黎高速下游段主槽行洪能力为基本满足10年一遇的洪水;两岸滩地宽35~150m。当超过洪水标准时,参与泄洪。滩地外侧为新建堤防和堤岸,满足10年和20年一遇设计防洪标准。河道防洪设计治理段大部分没有堤防,多为高陡土坎,部分为村民自行修建的浆砌石挡墙和局部挖砂破坏的堤岸。本次经过行洪主槽整理疏浚和下挖处理后,大部分河道堤岸均满足设计防洪标准。局部沙坑和现状堤岸高度不够,需要新建堤防。新建堤防采用梯形土堤,内堤坡采用1:5缓坡处理,外堤坡为1:2.5,均采用草灌木防护,其中下游蓄水区由于堤防较高,故在堤坡中间设有4m宽马道。堤防等级为4和5级,根据规范要求堤顶宽不小于3m。根据上位规划,为与康养综合体更好的衔接,本次将天黎高速下游河道的堤顶路硬化,采用沥青路面,堤顶宽4m。天黎高速上游河段根据实际情况,暂时不进行堤顶硬化处理,堤岸高的河段不设置堤顶,新建堤防设置3m宽堤顶。堤防填筑土料采用河道开挖土料,优先选用开挖料粉土,堤段土方压实系数不小于0.91或相对密度不小于0.6。主槽整理疏浚设计西洋河素有“十里澄沙河”之称,泥沙淤积严重,河道纵坡陡,流速大,主槽摆动频繁、不固定。为满足康养综合体水上运动赛道的水深要求,本次将治理段末端1km长河道主槽下挖至高程972.0m,并将主槽拓宽,由原来的13~50m拓宽至80~300m。其余河段主槽按照设计河底进行整理疏浚,纵坡为0.60%~1.16%,疏浚宽度25~140m。治理段行洪主槽采用梯形断面,两侧为1:5的缓坡与设计河底和两侧滩地连接。天黎高速(桩号Z6+800)上游河段为一般治理段,遵循河道自然肌理,并且该段河槽平均流速为3.0m/s,本次行洪主槽边坡采用草灌木防护。只有弯道和支沟对冲段等险工段采用0.5m厚格网石笼护坡防护,石笼护坡下铺设反滤土工布,石笼上铺设0.3m后种植土。护坡基础采用2.0m深、1m宽格网石笼基础,基础外铺设6m宽、0.5m厚格网石笼护脚。天黎高速(桩号Z6+800)下游河段为康养综合体核心区治理段,该段为溪流湿地和蓄水区。区天黎高速(桩号Z6+650)至1#多级跌水(桩号Z9+200)段为溪流跌水湿地,主槽采用复式断面,中间为25~70m的溪流,深2m,两侧为复式岸墙与滩面衔接。复式岸墙下部为直墙,采用1m高土石笼袋防护,基础采用1m宽的C25F200W6素混凝土,基础埋深2m;上部采用1:5斜坡,防护型式为2m长、0.5m厚格网石笼+草灌木防护,石笼下铺设反滤土工布。1#多级跌水下游为蓄水区,主槽护岸采用0.5m厚格网石笼防护,石笼下铺设反滤土工布,主槽基础采用深1.5m、宽1m的格网石笼基础。基础外铺设6m宽、0.5m厚格网石笼护脚,护坡顶采用1m宽、0.5m厚格网石笼防护,石笼下均铺设反滤土工布。生态修复设计天黎高速和赛道蓄水区之间采用溪流跌水湿地景观,每间隔250m或300m设置一座低矮的壅水堰,共布置9座,分别为1#壅水堰(Z6+950)、2#壅水堰(Z7+250)、3#壅水堰(Z7+550)、4#壅水堰(Z7+850)、5#壅水堰(Z8+100)、6#壅水堰(Z8+350)、7#壅水堰(Z8+600)、8#壅水堰(Z8+850)和9#壅水堰(Z9+100),1#和6#~9#堰长均为40m、3#堰长为25m、2#和4#~5#堰长均为30m,堰高均为1.0m,水深为0~1m。在溪流槽岸坡边种植芦苇和菖蒲等湿地水生植物,形成连续的溪流跌水湿地景观。根据壅水堰的布置位置和康养综合体景观布置要求,7座堰的平面堰型分别设为直线、折线、曲线等多种形式,堰宽与河道溪流主槽同宽。1#、7#壅水堰采用C25素混凝土梯形断面,堰高1.0m,顶宽1.5m。堰长均为40m,位于桩号Z6+950和Z8+600。上、下游面铅直,在堰顶两侧各布置自然石汀步。形成自然、美观的景观跌水效果。2#、4#、8#壅水堰采用C25素混凝土梯形断面,堰高1.0m,顶宽1.5m,上游面铅直,下游面为1:5的斜坡,堰长分别为30m、30m和40m,位于桩号Z7+250、Z7+850和Z8+850。坡面采用直径0.2~0.5m的卵石和石材嵌面,激起小浪花。在堰顶两侧各布置自然石汀步,形成自然、美观的景观跌水效果。3#、5#、6#和9#壅水堰采用C25素混凝土台阶断面,堰高1.0m,顶宽1.5m。堰长分mmmmZZZZ铅直,下游面为深0.3m、宽1.2~5.2m的波浪形和折线形台阶。在堰顶两侧各布置0.6m宽条石汀步,形成自然、美观的景观跌水效果。生态绿化设计结合周边乡镇发展和康养综合体规划,确定需要对西洋河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结合具体自然条件、交通条件、人文经济状况,建设生态绿化工程,恢复滩地和堤坡绿化,以及主槽自然湿地面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并打造人水和谐生态空间。生态绿化工程主要包含:滩面绿化、溪流跌水湿地、岸坡绿化。两岸滩面绿化48万m2,岸坡绿化面积36万m2,主槽跌水湿地3.73万m2。生态绿化主要位于滩地上,滩地防洪标准为97~323m³/s,超过该标准洪水时,滩地行洪。洪水过后,需对滩地绿化植物进行清理恢复。溪流跌水湿地设计考虑北方缺水地区特点,丰水期为湿地,枯水期为草滩地。岸坡采用曲线形状,创造多样化的微栖息堤,并改善水文环境。利用堤内自然低洼滩地、人工采砂坑洼打造湿地,恢复当地植物群落、品种。种植成片成规模的水生植物,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创建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形成植被葱郁、水流清澈的田园风光。湿地建设以自然表流湿地为主,结合滩面深潭、浅滩种植成片成规模水生植物,以改善水质。湿地配置适宜当地生长水生植物香蒲、水葱、芦苇等,并考虑季相搭配,成片成规模种植。流经湿地的水体,通过土壤、植物及植物根系的吸附,以及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可一定程度上改善上游来水水质,以净化水质。根据西洋河实际情况、康养综合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生态用水需要,以维系河势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基本要求,现状裸漏的堤外边坡进行绿化。按照《河湖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根据治理段的不同类型,对蓄水方案比选:本可研设计针对康养综合体水上乐园段(南窑村乡道下游)是否与水库连通形成大水面,对该段蓄水方案进行比较,即比较连续蓄水和间隔蓄水两种蓄水方案。1)方案一:连续蓄水方案该方案初步考虑设3座壅水液压坝,末端结合利用西洋河水库的回水。南窑村乡道下游Z8+000处设置4m落差的多级跌水,下游连续布置3座液压坝,分别位于桩号Z8+500、Z9+200和Z9+850处,坝高分别为2.5m、2.5m和3m,坝后分别设置2m、2m和3m的多级跌水消能设施,即可调坡延长蓄水长度,又可以多级跌水消能,蓄水深度为0.2~3m。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河道纵坡陡,壅水坝较多,且蓄水长度短;壅水坝投资多;康养综合体水上赛道短。其优点是开挖量少,受西洋河水库调度运行影响小。2)方案二:溪流跌水湿地和蓄水水面方案该方案共设有9座壅水堰和1座多级跌水,9座壅水堰形成2.5km长溪流跌水湿地与下游的水上运动赛道蓄水水面之间采用多级跌水连接,同时可形成跌水瀑布景观。多级跌水落差10m,采用分级跌水。为了符合康养综合体规划和延长蓄水长度,本方案对将下游1km长河道主槽下挖至972.0m高程,利用西洋河水库的回水,形成满足2m深、长2km的水上运动赛区。优点:壅水坝少;与西洋河水库连通,可形成大水面,连续性好;满足规划的水上赛道要求。缺点:河道开挖量大,壅水区两岸堤岸高达10m以上,与岸边的连续性差。3)方案确定经比较,方案二能与西洋河水库连为一体,满足西洋河生态旅游康养综合体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开展水上运动的要求,且大水面连续好、投资较省的优点,故推荐采用方案二,即溪流跌水湿地和蓄水水面方案。依据《河湖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中:“3.4河流生态缓冲带修复要点及措施”内容:生态修复型缓冲带,根据河流与河岸带现状问题,首先应去除干扰。对于农田、养殖塘等侵占岸线情况,应按确定的缓冲带范围有序退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降低人为干扰对河流生态缓冲带生态功能的影响。进而按照河流生态缓冲带空间结构,从河流多年平均最低水位线至陆域范围实施生态修复,分区域可采用的修复措施主要包括:(1)水位变幅区生态修复,范围为河流多年平均最高、最低水位线之间区域,主要修复措施包括基底修复、水生植物群落修复与生境营造;(2)陆域缓冲区生态修复,范围为河流多年平均最高水位线以上陆域区域,主要修复措施包括基底修复、陆域植物群落构建与物种配置。另外,对有护岸需求的河岸带,应选择生态型护岸。缓冲带功能强化措施,主要包括湿地、生态拦截沟、绿篱隔离带、下凹式绿地、生态塘及生物滞留带等措施或组合技术措施,达到拦截初期雨水及阻控面源污染物的功能,提高缓冲带水质净化效果。本项目所设置的工程方案满足《河湖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中要求。2、工程建设内容本项目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河道防洪工程、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景观工程等;康养综合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上乐园建设工程、综合服务接待区建设工程以及景观提升工程等。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2-1。表2-1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名称工程内容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河道防洪工程(1)对现有河道的主槽进行整理疏浚,长9.2km;(2)对现有滩面进行清理整治,长10.2km;(3)新建堤岸20.4km;(4)新建行洪主槽20.2km,格网石笼防护11.56km,草皮护坡防护10.46km。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新建壅水堰9座,溪流湿地面积3.73万m2;(2)新建多级跌水1座,蓄水面积21.8万m2;(3)两岸滩面绿化48万m2。程结合河道及两岸地势、地形进行景观和造型的打造和提升。使河道成为连接水上乐园、湿地和长城文化旅游的长廊,打造河山相映,湿地鹅鹭游戏其中,天空万鸟齐飞的自然生态景观。同时新建双线慢行系统及桥梁系统,并延河道布置景观座椅、雕塑小品、张拉膜、城市雕塑、景观置石,休闲广场、设置灯光秀等康养综合体水上乐园水上乐园:建设水上游乐设施场所,夏季进行水上娱乐项目,冬季以冰上娱乐为主。综合服设有接待大厅、停车场、度假酒店及特色餐饮等设施,休闲体验务接待区区设有特色体验式酒店(开放式庭院、独栋本地特色建筑)、可采摘农业区、野生垂钓园等设施。该项目综合接待区占地面积80亩,其建筑面积约为64亩(43000平方米)。度假酒店:总床位数设置为1750床,其中酒店床位数为1000,营地床位数为750。同时配套餐饮设施。景观提升工程打造本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突出西洋河自然水系浇灌、纯天然农业种植。根据周边环境,种植具备观赏价值的农产品,使其形成独具观赏特色的景点。设置农业种植及采摘体验区。水面一体加观赏型水生植物的培育,打造具观赏及娱乐一体的沿河道野生水产垂钓园。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与康养综合体施工营地河岸附近空地上设置施工营地,施工营地四周采用围栏板围挡,围挡范围内全部用C15混凝土进行硬化,施工人员用水、用电依托周边村庄设施,人员生活污水可采用移动厕所,洗漱废水可就地洒水抑尘。施工临时料场工程所需要的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不设置拌合站。所需沥青全部外购,项目自身不设置沥青拌合站。其余施工用料全部在施工营地内进行存放。施工便道道路实施先后顺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置施工便道,设置施工便道按既能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又不影响社会车辆通行的原则进行。供水工程水源由自备井供给,可以满足项目用水需求。给水管网室外采用环网布置,给水干管主要沿规划道路敷设,管道铺设在人行道、绿化带或非机动车道下面。供电工程项目电源由周边变电站采用架空的方式引来二路10KV线路,分别接入区内设置的两个箱变,10KV侧不设联络。二级以上等级负荷互为备用。应急照明的备用电源采用灯具内自带镉镍蓄电池(供电时间不少于30min)供电,其余二级以上等级负荷为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自动切换。三级负荷为一路电源供电。冷热源系统运营期本园区内各个单体建筑夏季采用变制冷剂多联机的空调系统。本项目各个单体建筑冬天采用电暖气采暖施工期排水系统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本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排至化粪池进行处理后,就近排入项目区附近市政污水管网运营期排水度假酒店内不设置洗衣房,所有洗衣服务均为外包。康养综合体内景点各处设施排水均采用分流制。景点各处厕所均为水冲厕所,厕所下方设置化小型化粪池,定期由污罐车进行抽取,运输至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每座厕所均设一个10m3化粪池,化粪池采用玻璃钢成品化粪池。酒店及服务中心生活污水采用管道排放的形式,通过排水管网排至化粪池后,进行入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经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于景观用水,以及场地抑尘及绿化洒水,不外排。雨水通过地面径流排入雨水管网,再由暗管排入西洋河。施工扬尘施工期间对施工场地实施洒水抑尘,施工现场的材料如水泥、砂砾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运输车辆采用篷布遮盖。道路扬尘道路运输扬尘采用降低车速,外部运输车辆采取封闭措施,运输路线选择硬化好的道路来降低道路扬尘。施工施工单位加强管理,保证各机械正常运行,暂时不使用的机械设尾气备及时关闭,减少待机时间;减少运输车辆停留时间。污水站恶臭生产污水处理站均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污水设备排气口安装一套生物滤池+光氧催化装置进行二级处理后通过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食堂油烟酒店餐饮厨房内安装一台风量为15000m3/h的油烟净化装置,经屋顶专用烟道排放。施工废水施工废水经1.5m×1.5m×0.5m的钢结构可移动沉淀槽沉淀后可全部回用于拌料用水,不外排;施工运输车辆及设备冲洗水经简易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地面洒水。生活污水生活废水排入施工营地的旱厕,施工结束后,进行清掏用于农田施肥。旱厕应远离河道,并进行防渗处理。运营期生活污水康养综合体内景点各处设施排水均采用分流制。景点各处厕所均为水冲厕所,厕所下方设置化小型化粪池,定期由污罐车进行抽取,运输至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每座厕所均设一个10m3化粪池,化粪池采用玻璃钢成品化粪池。酒店及服务中心生活污水采用管道排放的形式,通过排水管网排至化粪池后,进行入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经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于景观用水,以及场地抑尘及绿化洒水,不外排。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化粪池。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后,进入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施工声采用低噪声设备,运输车辆减速慢行,禁止鸣笛;施工机械保养维护、设置临时性的噪声隔挡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临近村庄施工时,建筑工地周围设2.5m高的围挡,使用低噪声施工机械,优化布置,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计划及进度,高噪声设备远离敏感点,加强管理。运营声通过居民区处设置限速、禁鸣标志;绿化带隔声降噪,康养综合体内严格控制各类型广播的音量。生态环境避开占用绿化带,且项目完工后,将按原状对所有临时占地进行恢复,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施工原有道路弃渣及铺设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送至当地指定建筑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后,送往环卫部门,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生活垃圾设置封闭式垃圾收集箱,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污水站污泥经处理含水率小于60%后,与生活垃圾一并交由环卫部门处理。三、项目功能设计方案1、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设计方案根据河道治理工程建设范围和任务,建设内容如下:1)河道防洪工程(1)对现有河道的主槽进行整理疏浚,长9.2km;(2)对现有滩面进行清理整治,长10.2km;(3)新建堤岸20.4km;(4)新建行洪主槽20.2km,格网石笼防护11.56km,草皮护坡防护10.46km。2)河道生态修复工程(1)新建壅水堰9座,溪流湿地面积3.73万m2;(2)新建多级跌水1座,蓄水面积21.8万m2;(3)两岸滩面绿化48万m2。河道治理工程总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a。本项目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10.2公里,面积约4000亩。根据河道两岸原生植物、水生植物,恢复河道自然生态环境。在西洋河中下游葫芦口区域,恢复河道湿地,结合本地植物选取具备观赏和净水价值的优良品种进行湿地自然景观打造,同时为野生动物和迁徙鸟类提供栖息和修养地。具体设计如下:生态修复工程主要为包括湿地植被种植工程,其中包括景观类植物种植、景观造型等工程。河道治理工程主要为:渠道清淤、新建护坡、新建气盾坝等工程。(1)渠道主要进行清淤、疏浚,清除影响过水的障碍物。清淤疏浚时按照设计渠底高程进行清障、疏浚。(2)护坡工程拟在迎水面进行C25钢筋混凝土贴面;新建挡墙采用重力式混凝土结构。(3)新建蓄水建筑物采用HYQD-1.0型气盾坝。2、景观工程设计方案结合河道及两岸地势、地形进行景观和造型的打造和提升。使河道成为连接水上乐园、湿地和长城文化旅游的长廊,打造河山相映,湿地鹅鹭游戏其中,天空万鸟齐飞的自然生态景观。同时新建双线慢行系统及桥梁系统,并延河道布置景观座椅、雕塑小品、张拉膜、城市雕塑、景观置石,休闲广场、设置灯光秀等。①设计原则(1)功能性原则:设计以功能性为主,结合场地特点及使用者的需求,使河岸两侧空地在具备功能性的基础上增添特色化、人性化等元素。(2)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考虑使用者休息、活动的需求,以人的行为需求,活动轨迹为主导,进行布局场地及各类设施;合理利用植物进行空间的分隔,营造出一片自然舒适的休闲活动空间。(3)生态性原则:绿色植物以乡土植物为主,在硬质场地设计中,选用透水性好的铺装材料,结合路侧的卵石集水沟和雨水花园,收集利用雨水。(4)节能环保原则:照明设施均选用太阳能发电产品,不仅减少了管线的敷设,也降低了投入使用后的维护成本;苗木的选择多为大同常用树种,一方面可利用现有林带间苗树木,另一方面方便在周边购买,减少了长途运输的费用,也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②植物设计绿化工程设计66亩,主要是延河道进行绿植美化。(1)沿河岸便道两旁栽植成活率高的绿色植物,适当点缀色彩斑斓的花卉,提高规划区可观赏性。在选择植物造景时应符合“适地适树”原则,应以本地的乡土植物来体现地域特色。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要积极探索在景观设计中利用本土树种来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极且特色丰窗多彩的现代城市景观。(2)加大水底种植面积,提供微生物生长的附着空间,与睡莲、菖蒲、水生鸢尾等等挺水植物一同,构建出水下森林,增加水体氧气含量。能供生物栖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3)游憩场地宜选用冠形优美、形体高大的乔木进行遮阴。游人通行及活动范围内的树木,其枝下净空应大于2.2m。(4)种植选型主要为:白蜡、国槐、新疆杨等。③硬化及铺装设计根据功能不同,结合景点整体风貌,采用不同的铺装形式:主要有灰色平滑铺装、花岗岩(磨光)、塑木户外地板、条状广场砖等。)路基碾压,压实度≥93%。④场地景观装饰物设计根据场地功能不同,结合考虑相关文化因素,采用不同的装饰物,例如可以增置石雕艺术品、仿古木桌凳等。⑤其他配套设计该项目配套工程主要设计景观照明、灯光秀、喷灌、广播、安防等基础配套工程。项目景观照明灯采用太阳能灯具。喷灌主要为绿植养护,采用节水的景观和绿化浇灌设计,景观用水尽量利用中水、收集的雨水或再生水,喷灌设备采用节水等措施。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内容一览表见表2-2。表2-2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内容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工程规模1河道治理长度kmk2生态修复面积河道总面积生态蓄水面积21.82)滩地绿化面积48溪流湿地面积3.73主要建筑物1新建堤岸长度kmk20.4两岸2新建行洪主槽长度kmk格网石笼防护kmk两岸2)草皮护坡防护kmk0.46两岸3新建溪流槽kmk2.55溪流主槽防护kmk5.33两岸4多级跌水座1型式钢筋混凝土+景观石2)落差m宽m垂直河道5壅水堰座9型式重力式2)堰长m25~40堰高m3、水上乐园及综合服务接待区设计方案本项目康养综合体不设置医疗类相关的康养科室设置,本项目所设置的康养科目仅为娱乐休闲养生类项目。①水上乐园和冬季滑冰场建设:夏季进行水上娱乐项目,冬季以冰上娱乐为主。为北京及周边区域提供夏季避暑、冬季游乐等服务。②综合服务接待区及休闲体验区建设:设有接待大厅、停车场、度假酒店及特色餐饮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休闲体验区设有特色体验式酒店(开放式庭院、独栋本地特色建筑)、可采摘农业区、野生垂钓园等设施,为游客提供深度体验服务。该项目综合接待区占地面积80亩,建筑容积率为0.8,其建筑面积约为64亩(43000平方米)。4、水上乐园及综合服务接待区与西洋河水库的位置关系本项目位于西洋河水库上游,本项目与西洋河水库位置关系图见图2-1。20图2-1本项目与西洋河水库位置关系图四、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55000万元,其中服务中心接待及游乐中心区域建设工程投资金额为34955.92万元;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投资金额为20044.08万元。五、劳动定员及工作度本项目建成后,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共需290人。年工作日为365天。营业时间为每六、公用工程(1)给水水源由自备井供给,可以满足项目用水需求。给水管网室外采用环网布置,给水干管主要沿规划道路敷设,管道铺设在人行道、绿化带或非机动车道下面。(1)给排水:本工程水源由城市供水管网供给。本项目用水环节包括浴室、洗衣房、客房、厨房用水和生活用水、办公用水等环节。本工程日用水量为238.17m3,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详见表2。水平衡见图2-2。表2-2项目用水量一览表序号名称用水定额使用人数或其它用水时间h/日用水量m3/d备注1客房417床(常年平均)24212服务人员290人83厨房餐厅864人+290人34.623餐/日4洗衣房80L/kg干衣417床833.361kg/床5办公826移动厕所等47小计216.488未预见水量量10%21.65合计10008.3.9234.6227.70216.48新鲜水污水处理站33.3626.69绿化及景观用水0.43.24.0本项目用水包括:办公用水、商业用水、餐饮用水、洗浴用水及绿化用水。项目总体最高日总用水量约为238.17m3,全年总用水量约为8.69万m3。生活污水和废水经化粪10008.3.9234.6227.70216.48新鲜水污水处理站33.3626.69绿化及景观用水0.43.24.025.02客房用水3.48服务人员用水6.92厨房用水6.67洗衣房用水办办公用水0.8移动厕所用水22(2)排水康养综合体内景点各处设施排水均采用分流制。景点各处厕所均为水冲厕所,厕所下方设置化小型化粪池,定期由污罐车进行抽取,运输至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每座厕所均设一个10m3化粪池,化粪池采用玻璃钢成品化粪池。酒店及服务中心生活污水采用管道排放的形式,通过排水管网排至化粪池后,进行入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经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于景观用水,以及场地抑尘及绿化洒水,不外排。雨水通过地面径流排入雨水管网,再由暗管排入西洋河。(3)供电项目电源由周边变电站采用架空的方式引来二路10KV线路,分别接入区内设置的两个箱变,10KV侧不设联络。二级以上等级负荷互为备用。应急照明的备用电源采用灯具内自带镉镍蓄电池(供电时间不少于30min)供电,其余二级以上等级负荷为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自动切换。三级负荷为一路电源供电。七、施工期原辅材料消耗项目所需建筑材料均由天镇县及周边市场供应;工程所需材料市场货源丰富,项目实施后可以根据质量要求和价格水平择优选购,完全满足本项目实施需求,供应有保障。本项目施工所需的碎石、砂子等由当地料场提供,储量丰富,从质量、数量上均可满足本项目需求。所需混凝土均为外购商品混凝土,由当地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主要材料汇表3-1本项目主要材料汇总表序号目单位数量注1柴油kg32233302汽油kg77013钢筋t94块石m3m5m3m241006泥t4687碎石m3m8砂卵石m3m6852表3-2施工机械汇总表序号名称及规格数量一土石方机械1单斗挖掘机液压1m35232单斗挖掘机液压2m30345kW6kW7kW58W9W振动碾12~14t0刨毛机5蛙式打夯机2.8kW0二混凝土机械1混凝土搅拌机0.25m342混凝土搅拌机0.4m343混凝土泵30m3/h84混凝土喷射机4~5m3/h85振捣器插入式1.1kW6振捣器插入式1.5kW7平板振动器2.2kW8变频机组8.5kVA9风水枪三运输机械125354三轮卡车405胶轮架子车6机动翻斗车1t07螺旋输送机168×5八、施工设计方案①施工场地布置根据工程的特点,在项目区左右岸共布置4个施工区。每个施工区分别布置生产和生活24设施,设置进场道路,施工区内设置仓库、加工厂、机械停放场、块石料堆放场地及生活本工程设生活用房3400m2,其中新建1400m2,租赁2000m2;修建仓库1200m2、工棚1200m2。据地质调查,河道内水对混凝土及钢筋具有弱腐蚀性,所以生活用水及混凝土养护用水从附近村庄购买,其余施工用水利用河道水。施工用电及生活用电采用自备电源,在各施工区需配置2台50kW柴油发电机作为施工本项目河岸附近空地上设置施工营地,施工营地四周采用围栏板围挡,围挡范围内全部用C15混凝土进行硬化,施工人员用水、用电依托周边已建市政设施,人员生活污水可采用移动厕所,洗漱废水可就地洒水抑尘。本项目施工营地附近为空地,本项目施工驻地夜间禁止施工,并且定时对场地进行洒水降尘,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驻地对周边敏感目标的不利影响较小。施工驻地按照优先选择已有空地的原则进行选址,可以少占用绿地。本项目施工用料石、水泥、沥青等均为外购,不设沿线筑路材料均就近购买,不占用其他用地。经以上分析,本项目临时工程的设置,已最大限度的考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可接受范围,本项目施工营地的设置是合理的。施工便道为保证施工期间社会车辆能正常通行,建设单位将根据道路处红线范围、现场拆迁情况以及道路实施先后顺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置施工便道,设置施工便道按既能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又不影响社会车辆通行的原则进行。3、混凝土拌合站及沥青拌合站工程所需要的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不设置拌合站。所需沥青全部外购,项30目自身不设置沥青拌合站②施工方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本项目施工方式为同时施工,施工期为24个月,施工人员为200人。本项目河道治理主要为驳岸的修建,驳岸起点、终点需要进行打坝围堰抽水,围堰呈圆弧状,从已砌好挡墙到未砌好挡墙,先进行便于施工段施工,施工结束后将河道开挖好后,如上述方法进行另一侧挡墙施工。九、施工周期1、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工程总工期为24个月。本工程建设分为3个施工阶段。其中:工程建设筹建及准备期1个月,主体工程施工22个月(含绿化工程),工程完建期1个月。25(1)施工准备工作第一年9月,完成主体工程各项准备工作;(2)主体工程施工第一年10月~第三年6月主要完成行主槽疏浚、滩面整理、新建堤岸、新建行洪主槽、壅(跌)水建筑物及绿化工程等。河道内工程施工应避开汛期施工(汛期为7、8、9月份)。施工时应加强与上游联系,做好洪水预报及防洪预案,如有紧急情况,人员及设备撤至河道堤防及以外,以保证人员设备安全。(3)扫尾工程第三年7、8月完成绿化补栽工程及工程扫尾。2、康养综合体工程工程总工期为24个月。本工程建设分为3个施工阶段。其中:工程建设筹建及准备期1个月,主体工程施工18个月,主体工程完工后,内部装修期5个月。(1)(2)康养综合体平面布置情况根据用地环境和功能特点,康养综合体度假区分为四个功能分区:1)接待服务区设置管理中心、游客接待中心、酒店、餐饮等功能。2)游乐运动区垂钓中心、水上乐园、越野障碍、场地赛车、丛林探险等项目,冬季项目为湖面工程。3)康养休闲区康养休闲区主要为游客提供旅游生活的场所。该区域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在规划上引入生态节能和智能建筑的先进建筑设计理念,充分配合生态度假区的规划主题。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b。(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河岸附近空地上设置施工营地,施工营地四周采用围栏板围挡,围挡范围内全部用C15混凝土进行硬化,施工人员用水、用电依托周边村庄设施,人员生活污水可采用移动厕所,洗漱废水可就地洒水抑尘。26本项目环境影响期包括施工期和营运期:一、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主要包括河道改造工程(不含清淤工程)、道路施工、景观工程及其他零星施工。道路工程3、景观、基础建筑施工工程、绿化工程二、营运期项目建成后运营期主要是游客及本地人员的观赏,以及游客服务中心和酒店产生的环境影响。运营期游客服务中心和酒店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图见图3-2。人员、设备噪声27局部噪声、加强管理局部环境人员、设备噪声27局部噪声、加强管理局部环境 采购运输车辆噪声局部噪声、加强管理局部环境清洗废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储存冷冻制品冷柜清理其它储藏间垃圾垃圾箱垃圾垃圾箱垃圾清运委托环卫部门加工烹饪制作厨房炉灶厨房油烟 油烟净化经排气筒排入大气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厨房废水除渣隔油池废油专人回收废弃边角料餐厅垃圾集中收集、储存、外售食物残渣集中收集储存、外售,食物残渣垃圾清运生活垃圾垃圾垃圾清运生活垃圾垃圾箱28图3-2运营期康养综合体酒店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图二、施工时序及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工期为24个月,从2022年4月开始至2024年3月完工。无29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1、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4年4月11日,山西省政府发布了《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山西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包括国家级主体功能区的落实、省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两个层面,战略取向是形成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舒适、生态空间宜人、生产空间集约的合理空间结构布局。分别包括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区域。根据《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省级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位于桑干河河谷盆地农产品主产区,区域功能定位为山西省节水旱作农业重点实施区域,以肉、乳产品为主的畜牧业重点发展区域发展方向为①重点发展优质粮饲兼用、青贮及特用玉米以及优质小杂粮种植,积极发展油料作物种植。②依托农畜产品资源,联合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打造知名品牌。③因地制宜扩大牧草种植面积,推动养殖业发展,提高畜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④加强高标准旱作农田建设,加大盐碱化耕地综合治理力度,推进节水灌溉高产农田建设。⑤保护森林植被,禁止毁林毁草开垦,逐步退出陡坡耕地,提高水源涵养功能。协调性分析:本项目主要针对现有不合理的景观和生态环境进行改进,项目建成实施后,可有效改善区域环境。加强河道水生态建设,天然草地的植被盖度显著提高,拦截降水和风沙能力增强,同时考虑对大气污染物吸附性强和降噪效果显著的物种,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呈正影响。项目运营后能改善和提升现有区域的生态功能,为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发挥良好的生态屏障作用。这与《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大力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等的相关要求相符合。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图以及桑干河河谷盆地农产品主产区区划图见附图6a及附2、与《天镇县生态功能区划》、《天镇县生态经济区划》的符合性分析(1)天镇县生态功能区划根据《天镇县生态功能区划》(见附图10),本工程位于Ⅰ采凉山山地丘陵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亚区,生态功能类单元为ⅠA西洋河流域及北部双山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小区。该区主要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为土壤保持。保护措施:①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绿化体系建设②加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复土造田、还林加强对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力度,禁止乱排乱弃,避免污染。加强南洋河流域的保护,对其水体定期监测③加强对农田周围、乡村以及西洋河两岸的绿化,农田宜交叉种植其他农作物,减轻土壤盐碱化推行生态友好型化肥,培育土壤肥力,减轻土壤侵蚀④道路两旁应注意绿化,形成绿色隔离带,避免对周围环境带来破坏加固河道两旁的路基,避免运输对河30流域造成危害。本项目西洋河河道整治工程,主要针对现有不合理的景观和生态环境进行改进,项目建成实施后,可有效改善区域环境。加强河道水生态建设,天然草地的植被盖度显著提高,拦截降水和风沙能力增强,同时考虑对大气污染物吸附性强和降噪效果显著的物种,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呈正影响。项目运营后能改善和提升现有区域的生态功能,为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发挥良好的生态屏障作用。本项目康养综合体运营期会有大气污染物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项目运营期运行期各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于景观用水以及绿化洒水,不外排;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置,一般固废得到合理处置,采取措施后各类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影响较小满足达标排放要求,且项目实施后植被盖度显著提高,拦截降水和风沙能力增强,同时考虑对大气污染物吸附性强和降噪效果显著的物种,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呈正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天镇县生态功能区划要求。根据《天镇县生态经济区划》(见附图11),本项目位于Ⅳ重点开发区中ⅣA天镇北部重点开发区中的ⅣA-l天镇背部矿产开发及文化旅游业发展生态经济区。本项目为西洋河河道整治以及康养综合体建设项目,为天镇县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该生态经济区划发展要求。3、生态现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要求并考虑本工程的特点,确定陆生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为工程整治护岸沿线及施工道路沿线两侧200m内的区域。水生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为西洋河。(1)陆生生态环境根据现场调查,评价区内的陆生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是河道两侧河漫滩灌丛草地、河流生态系统。(2)植物资源现状项目区规划绿化总覆盖率约42%,但现状场地植物种类较为单一,以杨柳榆槐为主,品种较少,景观略显单调。自然与人工植被景观割裂明显,景观协调性差,河道两侧乔木茂密,远离河道处人为干扰较大,现状农田、村落拆以及大片裸露地,植被覆盖率较低。(3)动物资源现状拟建项目沿线主要以人工系统为主。野生动物主要为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啮齿类动物,如家鼠,及常见的鸟类及爬行类,如麻雀、壁虎等。现场踏勘期间没有发现属于国家和地方保护的野生动物,结合对当地居民的访问和资料分析,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4)水生生态环境31本工程评价区域内西洋河基本处于断流状态,河道内目前有部分种植的农田作物及杂草分布。工程在河道内施工时间避开了汛期,对水生生态产生影响较小,西洋河个别月份也会出现断流状况,因此其水生生态系统相对简单,河内水生生物主要为小草鱼以及各种小浮游生物等,其分布也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经调查,本工程范围内无重要鱼类越冬场、产卵场和觅食场。工程的实施不会改变河段的水文情势,施工过程过程中产生的SS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是暂时的,待施工结束后一段时间,河流可通过自身的净化能力恢复其生态功能。项目施工期应尽量选在枯水期。(5)卫星图解译遥感解译使用的信息源主要为中国中巴卫星遥感影像,多光谱波段的空间分辨率达5m,全色波段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达3m,数据获取时间2021年9月,解译时间为2022年3月。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地类判读,并进行野外核实调查。影像各谱段具体用途见表3-1。表3-1卫星各谱段具体用途表序号分辨率功能1PA0.49-0.695m几何制图2B00.43-0.47绘制水系图和森林图,识别土壤和常绿、落叶植被3B10.49-0.61探测健康植物绿色反射率和反映水下特征4B20.61-0.68测量植物叶绿素吸收率,进行植被分类5B30.78-0.89用于生物量和作物长势的测定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项目占地范围以及评价范围(占地边界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土地利用分为7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情况见下表,土地利用现状图见附图13。项目占地范围内土地利用情况见表3-2.表3-2占地范围内土地利用情况一览表土地利用面积(公顷)草地25.484.89%耕地203.7839.15%工矿仓储用地8.761.68%林地25.604.9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53.3248.66%0.680.13%住宅用地2.960.57%32总计520.58100.00%根据图表显示,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主,面积分别为203.78hm2,253.32hm2,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39.15%和48.66%;其次是草地,面积25.48hm2,占评价区4.89%;林地面积25.60hm2,占评价区面积4.92%;工矿仓储用项目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情况见表3-3。表3-2评价区土地利用情况一览表土地利用面积(公顷)草地68.696.88%耕地522.3752.31%工矿仓储用地13.781.38%交通运输用地0.530.05%林地44.114.4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26.2132.67%6.050.61%住宅用地16.841.69%总计998.57100.00%根据图表显示,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园地为主,面积分别为522.37hm2,326.21hm2,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52.31%和32.67%;其次是草地,面积68.69hm2,占84hm2,占评价区面积1.69%。2)土壤侵蚀现状调查(2)土壤侵蚀现状调查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见下表:表3-1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级别平均侵蚀模数[t/(km2·a)]平均流失厚度(mm/a)微度<1000<0.74轻度200,500,1000~25000.15,0.37,0.74~1.92500~50001.9~3.7强烈5000~80003.7~5.9极强烈8000~150005.9~11.1剧烈>15000评价区水土流失现状遥感解析判断结果见下表,土壤侵蚀现状图见附33。表3-2占地范围内土壤侵蚀现状侵蚀程度面积(hm2)例(%)微度侵蚀229.2644.04%轻度侵蚀279.5953.71%中度侵蚀2.25%合计520.58100.00%评价区主要土壤侵蚀类型为微度、轻度和中度侵蚀,分别占评价区面积的5.87%、44.04%、53.71%、2.25%,土壤侵蚀已中度侵蚀为主。表3-2评价范围内土壤侵蚀现状侵蚀程度面积(hm2)例(%)微度侵蚀591.06轻度侵蚀376.3737.69%中度侵蚀合计998.57100.00%评价区主要土壤侵蚀类型为微度、轻度和中度侵蚀,分别占评价区面积的5.87%、3)植被覆盖现状调查评价区植被类型主要分为落叶阔叶灌丛、温性落叶灌丛、草丛、无植被区等。评价区内生态系统类型及特征见下表。表3.3-1项目占地范围内植被类型面积及比例植被覆盖面积(公顷)草丛25.484.89%果园0.68农田植被203.78其他265.0450.91%针叶林25.604.92%总计520.58100.00%根据图表显示,评价区植被类型主要以农田植被和其他为主,面积为203.78hm2,265.04hm2,分占评价区总面积的39.15%和50.91;其次是针叶林和草丛,面积分别为hm68hm2,占评价面积的表3.3-1评价范围内植被类型面积及比例34植被覆盖面积(公顷)草丛68.696.88%果园6.050.61%农田植被其他522.3752.31%针叶林357.3535.79%总计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