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用药和急救_第1页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_第2页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_第3页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_第4页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3、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教学难点: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三、教学过程一、请同学回忆一下自己或家人的一些亲身经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不适,诸如感冒、腹泄、手不小心被刀切伤等一些小毛病怎么办?刚才同学们说了,有一些小毛病一般都不去医院,而是直接吃几片药就好了,即节省时间又能及时治病,不耽误工作和学习,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什么?(生讨论回答)前提是我们需要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能够对轻微病症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用药,否则,我们不能冒然用药,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何种药治何种病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习一些用药的常识,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些常用药:大青叶、牛黄解毒片、小柴胡颗粒、荆防颗粒、阿莫西林……它们都是用来干什么用的?这些药物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买到?医院、药店、超市等。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象上述这些药我们可以不用医师开药方,直接去买到,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这一类药称为非处方药,简称OTC(是英文overthecounter缩写),非处方药用于治疗一些消费者容易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病症。比如,同学们有时觉得自己在发烧、流鼻涕等症状,就判断自己患感冒,便自己去购买一些感冒药,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经常发生,也体现了非处方药的优越性,质量稳定,疗效好,使用方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会患有一顽疾,仅凭我们所掌握的一些医学常识,不能够做出病情判断,也不能决定用何种药物,这时我会怎么办?治疗这些病的药物我们是怎样获得的?需要医生给我们开出药方,然后按照药方去抓药,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这类药和我们刚才学的非处方药不同,我们称为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学生小组讨论:资料分析的讨论题1、2、3、4。讨论完成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各有讨论的结果。在药物说明书上有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片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批号等。生产批号:国产的药物生产批号一般有6-8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生产年份,紧接后二位表示生产月份,最后2-4位表示该药是第几批;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保证药品质量的期限。一般来说药品的有效期为1-5年,没有规定或表明有效期一般按5年来算,失效期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其质量不符合国家认可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不能继续使用的日期。举例:1、批号为970521,有效期为2年,表示该药是1997年5月生产的第21批药,则该药可使用至1999年5月31日。2、“有效期为1999年7月”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7月31日。3、“失效期为1999年7月”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6月30日。4、“有效期990701”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7月1日。我们掌握了以上的常识也是安全用药的必备,我们购买了非处方药必须严格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要求进行服用,而处方药则必须在医师的具体指导下方可使用。在生活中,有时候会突发性的出现一些小毛病,如感冒、腹泄等,这时候如果家中早已准备好了那就方便多了,因此家中配备一个科学的家庭药箱或旅行药箱,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家庭药箱,在设计时,你首先要考虑家庭中常备的药物有哪些?家庭成员中是否有特殊情况,这些药物的保存方法你了解吗?如何将这些药物摆放?学生进行小组设计,设计完成后小组交流。教师作总结:根据同学们的设计可以归纳为小药箱内有四类药具:医疗用具、外敷药、内服药、急救药。尽管我们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小药箱,我们还要能够对其进行合理使用,所备用的药物不能让其过期、霉变。否则易造成浪费。课后训练:现在五一长假,小明一家人准备去蒙山旅游,小明的母亲晕车,其父亲有高血压病,为确保全家旅途愉快,平安顺利,请你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具体操作方法。分清外出血的三种情况,学会对出血进行初步的止血处理。教学重点:掌握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1)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具体操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假设有人溺水了,恰巧你在事故现场,如果让人对溺水者进行急救,你能利用有效的方法对其求助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急救的方法,有些方法同学们刚才提出来了,但说的并不是很恰当,希望通过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出其合适的方法。首先是“120”紧急呼救,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对病人来讲时间尤为重要,千万不能耽搁,否则就可能会发生生命危险。假设,现在有一同学在教室里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晕倒,昏迷不醒,让你去打“120”急救电话,你会怎样拨打?刚才这几位同学在表演时都注意到了打“120”时应注意的问题,语言表达要简洁流畅,并准确的说出事发地点、病人的症状,能够让别人很快听明白。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首先拨打“120”电话,在等医生到来的时间里可以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进行急救。怎样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最常用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实质上就是被动的使病人的肺进行舒张和收缩。因此要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首先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第二、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证呼吸道通畅。第三、救护者一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吹气完后,要松开病人的鼻孔,救护者的嘴离开,每分钟大约进行15-20次,如此反复进行。直到病人自行呼吸。事实上有些病人往往心脏也停止了跳动,因此在做人工呼吸时,也要对病人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救护者双手重叠,用力迅速地挤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cm,然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大约进行70-80下。此法在医院里医生常用心脏起搏器,实质就是帮助病人的心脏恢复其自动节律性收缩,我们进行救护时发现病人的颈脉有搏动,并且脸色较为红润,能自主呼吸时,证明抢救有效。学生练习:在生活中,有时可能会造成体表受伤,发生流血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出血多少来决定是否送医院救护,不管怎样,我们都应先采取措施。那我们就应该先了解有关出血的常识,出血可以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两种情况。内出血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不易诊断,应该立即送医院救治,外出血指体表出血,一般可分为三种: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三种。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回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有关特点。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血流速度较快,管腔大。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流速度相对慢些,管腔大。毛细血管非常细,血流速度非常慢。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现在有人前臂某血管出血,汩汩地流出了大量鲜红的血液,请你诊断,他是哪种血管出血,利用止血带应扎住伤口的上方还是下方?根据流出大量鲜红的血液可以判断,应该是动脉出血而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向全身各处运送的血管。说明此伤口流出的血液是从伤口上方流向伤口下方,因此应该在伤口的上方用止血带应扎住伤口,切断血液的来源。如果是静脉出血会有何特点?应该怎样止血?对于伤口小,出血不多的毛细血管出血或小静脉出血,可以将伤口冲洗干净,贴上创可贴即可。而大动脉或大静脉出血我们不仅是要自己进行止血处理还要及时拔打“120”急救电话,避免出血过多造成危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关于急救的一些方法,现在在某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你放学回家恰巧遇到。当时有一人被玻璃划伤了前臂,流血比较多,请你说一下你的急救措施。(3个同学回答)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意外事故发生突然,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急救的方法,解决一些突发事故。减少危险的发生。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2)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3)说出保持好身体、保持好心情的方法。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会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方法(3)学会调控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情感目标(1)关注健康问题。(2)培养关爱健康、珍惜生命的情感,认识到体育锻炼、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维护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关系对增进健康的重要意义。重点与难点重点: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难点: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一引入:大众话题:明星之死高秀敏:精彩小品《卖拐》,2005年死于心肌梗死张国荣:2003年4月1日抑郁症自杀。这些明星都在事业的巅峰时由于健康问题不幸去世。二、什么是健康健康是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方面良好三、你健康吗?(心理测试告诉你)《一》、测一测,给自己的健康打分《二》、议一议评价选项分别属于健康的哪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对自我健康的评价应该是综合的,多角度的。四、调节方法试一试引导学生说出保持好身体、保持好心情的方法。并且进行归纳,有助于学生的对调节方法的掌握通过图片进行归纳总结1.保持好身体秘诀(1).科学锻炼身体适度、适量、适合自己(例:饭后百步走是否适合每一个人)(2).养成良好的习惯早睡早起、合理膳食、讲究卫生等2.愉快心情的方法(1).注意转移法(2).合理发泄法(3).自我安慰法(4).意志控制(5).情绪升华法五、随堂小结1.狂喜盛怒等情绪,对健康极其有害,甚至会导致死亡。2.换个角度看问题可以调节心情。3.健康要多纬度综合判断

总结:1.狂喜盛怒等情绪,对健康极其有害,甚至会导致死亡。2.换个角度看问题可以调节心情。3.健康要多纬度综合判断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知识目标

1.理解生活方式的概念,认识到生活方式对健康有影响。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而认识到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间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情感目标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和热爱科学的精神。珍爱生命,关注自己和他人健康。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以“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为核心任务,结合学生课前收集的关于烟酒与健康的资料,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教学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设置问题情境:你见过别人喝醉酒后的表现吗?请描述他们的醉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酗酒的人初始心跳加快,面颊红胀,进而①走路不稳,再而②说话不清,接着③出现幻觉,最后④思维混乱,失去知觉。(1)①现象出现,说明酒精使小脑中毒。(2)②现象出现,说明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3)③现象出现,说明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4)④现象出现,说明酒精已使整个大脑皮层中毒教师小结:酒精进入人体后,当浓度达到0.05%时出现兴奋感和快乐感,达到0.1%时丧失自制力、达到0.2%时已酩酊大醉、达到0.4%时丧失知觉昏迷不醒甚至死亡。本节课我们将以水蚤为实验材料,看看它们对酒精会有什么反应?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具体过程如下:介绍背景知识①教师与学生交流关于水蚤的情况,并提出以水蚤心率在酒精溶液中的变化为探究对象。设计探究实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发给学生探究活动设计,让学生了解探究的基本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1)讨论提供的背景材料,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做出假设;(3)设计实验步骤,注意分工合作;(4)设计实验记录表。交流实验设计(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评价)(1)学生分组派代表介绍本组设计。(2)学生自由提问,教师鼓励学生相互解答并点评。(3)教师对其他问题进行指导。如:注意观察的间隔时间;注意合理分工以提高实验效率等。(4)学生修改完善实验设计。进行探究实验(1)教师强化操作要点。如:如何吸取水蚤;如何识别水蚤的心脏;吸水纸的使用;观察时显微镜的调整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