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思想文化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王辉第1页考纲解读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主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形成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知道儒学是怎样成为正统思想第2页百家争鸣春秋战国西汉时期宋明时期明清之际董仲舒创建新儒学程朱理学(程颐、程颢、朱熹)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李贽“异端”思想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经世致用思想君主批判思想儒学正统受冲击但仍为主流发展到理学新阶段(成熟)确立正统思想地位儒学创建和发展形成儒、墨、道、法各家春秋:孔子创建儒学战国:荀、孟发展儒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争鸣、一统到教义化第3页一、“百家争鸣”局面:形容学术流派纷杂,将其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相互辨论、相互吸收1、原因:☆☆☆☆☆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快速发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2、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主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基础第4页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一)儒家学派:1、孔子:(1)孔子生平: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尊为“至圣”。自小勤奋好学,受到良好教育。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五十多岁担任司寇(最高司法长官)。后仕途失意,周游列国达十四年;晚年,从事文化教育活动: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晚年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为“六经”,即儒家经典。第5页(2)孔子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①思想政治思想:“仁”与“礼”☆☆☆☆☆A、“仁”思想——关键①含义:“仁者爱人。”三层内容:a、爱自己亲人;b、爱他人;c、统治者实施仁政②方法:“忠恕”子贡问曰:“有一言能够终生行之者乎?”(有没有一句话能够终生奉行呢?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生说:“大约就是‘恕’了,自己不想要东西,不要强加给他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第6页③“仁”表现: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民本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礼”思想:①礼实践:“克已复礼”
a、于社会:
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会秩序
b、于个人: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第7页教育思想:☆☆☆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②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③教学方法:——因材施教④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第8页怎样对待孔子政治思想主动性与保守性
孔子政治思想关键是“仁”和“礼”
其中,“仁”思想,对于缓解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含有主动作用,对当代所提倡“人本”理论也含有一定借鉴意义,其改良政治主张也表达了与时俱进精神。不过孔子主张“仁”是站在统治阶级角度,要求统治者珍惜民力,不要过分压迫百姓,以免引发社会动荡,而非普遍意义上仁爱。
孔子主张“礼”是指西周时奴隶社会等级名分制度,带有认可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消极性。以后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思想工具第9页2、孟子:★
①把孔子“仁”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②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反应了孟子什么思想?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这一标准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思想基础。另外孟子还提出了什么主张?孟子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大丈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伦理观:人性本善第10页3、荀子:A、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法家和道家)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内容。B、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对后人认知产生一定影响★
①把孔子“仁”思想发展为“仁义”思想★
②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君舟民水”★
③伦理观:性恶论4、评价: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它学派主动合理成份,使儒学体系愈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蔚然大宗第11页思索: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1)形成:从孔子创建儒家思想提出学说,经孟子、荀子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愈加完备。(2)特点:①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理想化色彩;②没有严密理论,大多是关于思想涵养方面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治国标准;③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第12页从诸子百家思想中,你认为哪些思想对我们今天治理国家有借鉴意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儒学思想中哪些含有现实意义?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个人涵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第13页(二)道家学派:1、老子①世界万物本原是“道”②提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政治主张③哲学上辨证思想2、庄子世间万物都是相正确(三)法家学派:1、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法治理论2、影响:把君主权力提升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历史发展趋势第14页“兼相爱、交相利”
2、思想主张:非攻
尚贤尚同节用3、墨家风气:②提倡刻苦简单精神;③含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④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精神。
1、关键思想:(四)墨家:①学术团体以纪律严明著称;墨翟第15页怎样了解道、儒、法、墨各家学派阶级属性及关键主张?阶级派别代表人物评价评价没落奴隶主贵族道家老子、庄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情绪儒家孔子关键思想“仁”、“礼”缓解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第16页新兴地主阶级儒家孟家主张实施“仁政”调和阶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荀子“制天命而用之”表示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朝气和信心法家韩非张加强君主专制,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主张表示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迫切愿望第17页小生产者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任人唯贤,过俭朴生活反应了广大小生产者要求和平、稳定愿望第18页1、(广东,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是()
A.人与人关系B.人与自然关系
C.国与国关系D.夷夏关系A2、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友好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友好、人我友好、矛盾友好、君民友好以及身心友好。其中表达“人我友好”思想是()
A.天人合一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贵君轻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第19页3、以下两图中历史人物分别是东西方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在孔子石像下写下了:“他是唯一有益理智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世界也如此。”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
A.孔子思想中含有尊重理性、道德,排斥迷信、暴力原因
B.孔子思想含有民主性
C.儒家所宣扬“仁政德治”与“开明君主制”有共同之处
D.孔子思想一些内容符合启蒙思想家反封建需要D第20页4、儒家思想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一直落实一条思想根本是()A.从个人道德涵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D.经过学习和实施法则,能够使小人变成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A5、(09海南)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B6、(08山东)《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思想家是()
①孟子
②荀子
③告子
④苏格拉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第21页7、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日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了解正确是()①是对孔子思想体系关键部分继承与发展②其主张有利于当初社会生产发展,有进步意义③客观地反应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渴望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思想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C8、(08上海,5)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D第22页9、(重庆,15)“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认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应了战国时期()
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A10、(10年浙江卷)13.儒道思想如同中国古代思想双璧。以下言论中,最能表达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A11、(10年山东文综9题)“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B第23页12、(年高考上海单科4题)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它各家不一样,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B1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理想人格相对应排列组合()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A第24页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经济:汉经过六十多年休养生息,社会繁荣,国力日盛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吞并猛烈、匈奴为患2、董仲舒新儒学:☆☆☆☆☆①起源: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②内容: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发挥“仁政”:实践德政,推行教化等——缓解阶级矛盾提出“三纲五常”——维护君主专制、巩固社会秩序第25页3、汉武帝推行新儒学举措:☆☆☆①起用儒学家参加国家大事②儒家经典为教科书,设置“五经”博士②兴办太学和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4、影响:☆☆☆①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正统思想①儒家思想逐步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第26页儒家学说为何到汉代才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1)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变革中,儒家学说不能适应该初需要。(2)西汉建立后,需要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3)汉武帝时期重用儒生,确立察举选才制度,兴办太学等,使天下文士都学习儒家经典,推进了儒学传输与发展。第27页儒家学派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社会地位有何改变?(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剧变,百家争鸣。儒家主张仁、仁政,反对苛政,不能适应中央集权、国家统一时尚。儒学遭到冷遇,未受到重视。(2)秦始皇完成统一,以法家思想治国,采取“焚书坑儒”政策,儒家学派为统治者所不容,遭到沉重打击。(3)汉武帝推行大一统,董仲舒“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主张,适应了当初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权和巩固国家统一需要,被汉武帝采纳,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统治正统思想。(4)隋唐时期,科举制实施使儒学全方面影响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同时儒学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工具。第28页1.首先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关键“三纲五常”、政治上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2.另首先是因为儒家含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改变而不停自我更新。1.儒学属于农业社会产物,它所反应是古典精神,是农民意识。在以工业文明为追求当代化时期,儒学不可能依然占据社会主流地位,不可能成为社会价值系统标杆。2.当代民主政治和科学精神传输和广泛认同。第29页1.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两者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是()
A.政治上统一确保思想上统一
B.董仲舒学说适应汉初政治需要
C.汉武帝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
D.思想上统一为政治上统一服务D第30页2.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就是 ()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解析克己复礼是要恢复周礼,是一个等级名分制度。这有利于统治稳定,故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B第31页C第32页B第33页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儒家思想考纲解读1、列举宋明理学代表人物,说明宋明理学发展2、列举李贽、黄宗曦、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代表第34页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九渊王阳明程颐朱熹程颢第35页一、程朱理学:1、理学基本内涵:理学是一个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新儒学。道、佛儒(根本)(目标)第36页2、二程思想:☆☆☆☆①天理是宇宙万物本原,理先物后②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络起来③提出“格物致知”认识论3、朱熹思想:☆☆☆☆白鹿洞书院、《四书章集注》①理之源在于天理②天理就是“三纲五常”,要“存天理、灭人欲”③“格物致知”目标在于明道德之善4、特征: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为关键第37页程朱理学材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朱子语类》“理”是世界本原——理学关键思想第38页程朱理学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朱文公文集》材料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弟兄、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四书章句集注》天理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第39页程朱理学材料四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二程遗书语录》方法论:格物致知第40页程朱理学材料五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朱子语类》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第41页4、地位①成为南宋以后长久居于统治地位官方哲学②《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教科书③朱熹学术影响到日本、朝鲜及欧洲第42页第43页D第44页B第45页3、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程朱理学是新兴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二程是()
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D第46页二、陆王心学:1、陆九渊思想:☆☆☆☆①“心”是宇宙万物本原②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2、王阳明思想:☆☆☆☆①宣扬“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命题②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第47页陆王心学材料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守仁《答顾东桥书》有一个叫杨茂聋哑人听王守仁讲,人人都能够成为圣贤,就以写字问王守仁。王问:“你嘴巴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到声音,那你心能分得清是非吗?”杨答:分得清是非。王说:“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你就是个聋哑型圣贤啊。”“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第48页陆王心学材料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思想关键:“致良知”第49页王守仁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良知在哪里?”当初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何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良知!”第50页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比较表二程理学朱熹理学阳明心学理不一样了解“天理”是万物本原,主宰万物,先有理而后有物理和气浑然一体,不可分离;主张理先气后“心即理也”,人心是万物本原,提出“致良知”学说理共同认识“理”和“天理”表示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仁、义、礼、智等相同本质根本目标是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意义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强调人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重视气节、品德,重视人主观意志作用。第51页1、(广东文综卷)“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应了()
A.孟子“仁政”B.董仲舒“独尊儒术”
C.王阳明“心学”D.顾炎武“经世致用”C2、(湖南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观点是()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认为道”A第52页3、(浙江卷)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理学家辨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以下各项中,属于当初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是()
A.格物致知B.创造本心
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4、(·江苏,)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BD第53页BA第54页6、(10年上海历史卷)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角度来思索人世间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事万物根源出发D.从人本性出发CC第55页A第56页三、明清之际儒家思想: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条件:☆☆☆☆☆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妨碍商品经济发展政治:君主专制深入加强,政治黑暗腐败思想:理学束缚人们思想,扼杀人天性第57页2、李贽进步思想:内容:①破除对孔子思想迷信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说教,强调人正当私欲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要求3、黄宗羲思想:☆☆☆☆☆内容: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②主张“工商皆本”著作:《明夷待访录》意义: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主动推进作用第58页4、顾炎武思想:☆☆☆☆内容: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②重视社会实际情况,形成经世致用思想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意义: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5、王夫之思想:☆☆☆内容:①世界是物质,是不停改变,改变有规律可寻②一切事物经过考查研究都是能够认识,含有朴素辨证法思想意义:启示了近代人们思维方法,含有划时代意义第59页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有哪些?(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含有时代特色新思想体系。第60页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特点及不足有哪些?特点:①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政治。②反对浮夸空谈风气,讲求经世致用。③有一定民主色彩。④指出“工商皆本”,反应出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不足:①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主张。②所提出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依然没有跳出“修齐治平”儒家传统思想范围,所以决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第61页明清之际反封建思想与近代西方启蒙思想比较(1)中国明清时期反封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要求,但这时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严重妨碍,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还未突破封建思想束缚,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新政权方案,对当初封建专制有一定冲击,但还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理论基础(2)欧洲启蒙思想则反应了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快速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彻底批判封建制度与封建神学要求,并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理论体系,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做了充分思想动员。第62页儒家思想现实意义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有主动作用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利于构建友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涵养,有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4、儒家提倡“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容机构营销活动方案策划
- 吉林建筑动画方案设计公司
- 吐鲁番工程顶管施工方案
- 营销推广咨询报价方案
- 改造小型超市建筑方案设计
- 移动服务站营销模式方案
- 编写施工方案思路怎么写
- 抖音营销方案是什么
- 商业街年度营销活动方案
- 常州整合营销报价方案
- 2025-2026学年赣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6)
- 2025年度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流感疫苗接种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氧化钪行业需求状况及未来趋势前景研判报告
- 题型专攻: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八大题型】(原卷版)
- 奇瑞试乘试驾协议书模板
- 宠物洗澡美容免责协议书
- 食品生产监管培训课件
- 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大型项目合同评审与风险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