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1:昌盛的秦汉文化_第1页
习题1:昌盛的秦汉文化_第2页
习题1:昌盛的秦汉文化_第3页
习题1:昌盛的秦汉文化_第4页
习题1:昌盛的秦汉文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综合能力测试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A.一些封建贵族信佛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C.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D.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2.道教之所以被统治阶级尊奉,是因为它()A.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C.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D.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3.下面对《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C.《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

D.《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4.《史记》叙述了()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5.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6.秦汉时期杰出的雕刻作品是()A.马王堆汉墓画B.秦始皇兵马俑C.龙门石窟D.敦煌莫高窟7、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8.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A春秋时期

B、秦朝末年

C、西汉末年D、东汉末年9.下列说法中属于道教精神的是:A、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长生不老。B、人的肉体是要死亡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C、灵魂能够转生来世。D、今生忍受一切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10、如果你对商朝的历史感兴趣,想印证甲骨文所反映的商王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应参考下列哪部史书?

A、《春秋》B、《资治通鉴》

C、《汉书》

D、《史记》11.为麻醉人民,统治者欢迎与扶持佛教的主要原因是下列教义中的哪一点

()A.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转生来世B.人的今生忍受一切苦难,来世可以得到幸福C.修身养性,得道成仙D.修炼方术,炼制丹药道教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是()A.西汉B.战国C.东汉D.唐朝

(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回答:①这是什么时候谁的名言?②作者写过什么书?③该书有何成就?2.阅读材料:“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阅读材料回答:①这是谁在什么著作中的言论?②你是否同意王充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三)、问答题1.

简述两汉时期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情况,以及它对我国的影响。2.

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了怎样一种精神风貌?3.

佛教和道教为什么都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四)、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到目前为止,秦兵马俑已发掘的四个俑坑,代表了古代军队编列的左军、右军、中军和指挥部。其中一个中军俑坑未建成,里面什么也没有。结合秦末的形势,想想看,这是为什么?

(五)学术动态佛教是什么时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佛教是何时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历来说法不一,有三代以前、春秋、战国、秦始皇时和两汉之际诸说,至今迄无定论。众所周知,佛教是公元前6至前5世纪创立于古印度,到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时期被奉为国教。前256年,阿育王发起并派人主持佛教的第三次集结后,佛教始走出印度,向周围国家传播。持秦代以前佛教已传入我国中原的几种说法,时间或在佛教创立之前,或早于佛教外传之时,而难以成立。至秦始皇时,尽管佛教正从印度向外传播,但连接中原与中亚、南亚的丝绸之路尚未开通,说当时佛教已传入中原地区,也难令人置信。上述种种说法,显然是一些佛教徒为了与道教争夺地位而编造的,不足为信。史学界和佛学界一般都支持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原的说法。根据史书的记载,公元前2世纪至前1世纪,西域的大月氏、安息、康居、龟兹、于阗等地,佛教已广为流行。此时,连接西域与中原地区的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为佛教的东渐创造了条件。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大月氏派使臣伊存入汉,曾向博士弟子秦景宪(景卢)“口授浮屠经”。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一说十年,公元67年)遣蔡愔、秦景等赴天竺问佛求法,至大月氏迎回中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等(《魏书·释老志》),返归洛阳后建白马寺以居之。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四川、江苏、山东等地都发现过东汉的佛像,表明佛教已在中原一些地方流传开来。第17课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C2.B

3.B

4.B

5、A

6、B

7、D

(二)、材料分析题1、(1)这是西汉时司马迁的名言。(2)司马迁写过《史记》一书。(3)《史记》的成就: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社会的面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①王充、《论衡》

②同意王充的观点。因为他用无神论的思想,批判了鬼神迷信的思想。他正确地指出,人的精神是依附于肉体的,肉体消灭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从而也就否定了鬼神的存在。(三)、问答题1..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皇帝派人到西域求佛法,佛教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影响;政治上,统治阶级利用其作为工具来麻痹、统治人民。经济上,佛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文化上,同佛教有关的建筑、雕刻、绘画、文学盛行,反对佛教的唯物主义思想也得到发展。外交上,佛教的传入与外传,加强了中外的文化交流。2.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当年秦国军队统一六国的宏大场面和威武雄姿,生动地表现了秦始皇的煊赫军势,展现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3.道教和佛教,一个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一个是外来宗教,教义也各不相同,但本质上都对人民有麻痹作用,不主张反抗压迫,因而受到中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历史上统治者均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