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社会学毕业论文_第1页
环境社会学毕业论文_第2页
环境社会学毕业论文_第3页
环境社会学毕业论文_第4页
环境社会学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阳学院本科毕业论文PAGEPAGE2目录题目:环境社会学视野下的河流污染治理探析 2一、环境社会理学的相关理论概述 3(一)研究领域 3(二)环境社会学的理论 31.生态学解释 32.结构功能主义模式 43.建构主义模式 4(三)环境问题的产生 5二、当前拖长江的污染现状和主要治理措施 5(一)拖长江流域的自然及社会概况 5(二)拖长江的功能与服务价值 6(三)污染源 6(四)污染种类 6(五)河流污染导致了严重后果 7(六)拖长江现有在行的治理措施 7三、环境社会学视野下的拖长江污染治理的对策 7(一)拖长江污染原因构成分析 71.拖长江污染问题的原生因素 82.拖长江污染问题的次生原因 8(1)直接原因 8(2)根本原因 8(二)对拖长江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 91.技术方面的措施 92.管理方面的措施: 10小结 12主要参考文献 13环境社会学视野下的河流污染治理探析——以拖长江为例杨令东摘要环境问题仅靠技术措施是解决不了的。环境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是一个社区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到人类社会文明的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包括对经济目标,社会结构以及民众意识的根本变革,因此,环境问题的阐释和解决必须从调控人类的社会行为入手,才能根本解决。由此,关于环境与人类社会行为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就应该得到应用,“环境社会学”就是一门研究环境与人类社会行为关系的学科。目前拖长江河流的污染治理重心还只是在技术措施层面有所涉及,然而对社会性行为尚未进行研究,这正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词环境社会学拖长江河流污染对策Abstractenvironmentalproblemscannotbesolvedbytechnicalmeasures.Theenvironmentalproblemisadevelopmentproblem,isacommunityproblems,moreisrelatedtoahumancivilizationproblem.Tosolveenvironmentalproblemsincludingtheeconomicgoal,socialstructureandpublicawarenessofthefundamentalchange,therefore,environmentalissuestoexplainandresolvemuststartfromtheregulationofhumansocialbehavior,can’tsolveit.Thus,thetheoryandmethodab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environmentandhumansocialbehaviorshouldbeapplied,"environmentalsociology"disciplineisastudyoftherelationshipofenvironmentandhumansocialbehaviour.PollutioncontrolfocusnowdragthetuochangjaingRiverriverisjustintechnologylevelisinvolved,butonsocialbehaviorhasnotbeenstudied,whichisthepapertosolvetheproblem.KeywordEnvironmentalSociologyThetuochangjiangRiverpollutioncountermeasure(2)存在能够把环境主张和科学连结起来的“科学普及者”;(3)把环境问题描绘的新颖且重要,以受到媒体的关注;(4)用形象化和视觉化的形式将环境问题生动地展现出来;(5)对环境问题采取积极的行动必须有经济刺激;(6)需要有确保环境问题建构合法性和持续性的制度化支持者。建构主义并不否认环境问题的客观存在,但它更进一步探讨了以下类型的问题:为什么一些环境问题早就存在,但只是到了特定时候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什么有些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注意,而有些环境问题却是默默无闻;宣称某种环境状况是“问题”的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又是如何使其宣称合法化的。(三)环境问题的产生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所出现的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问题。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类=2\*GB3②。有自然因素作用所产生的问题,成为原生环境问题;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源生环境条件变异而产生的各种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按其性质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灾害等问题。环境问题是一种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具有成为社会问题的四个基本要素:1.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这种失调进而导致了人与人关系失调;2.它影响到了社会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正常生活,如全球变暖的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地球人能够避免;3.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已逐步成为全人类大多数人首要关注的问题;4.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它需要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合作。因此,环境问题从产生开始,就与社会问题密不可分,进而深刻的影响这社会的发展。二、当前拖长江的污染现状和主要治理措施(一)拖长江流域的自然及社会概况流域构成:火铺镇、红果镇、两河乡和断江镇。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沟壑纵横,地势陡峭。厂矿分布:火铺镇辖区内有年产200万吨以上的国有大型企业盘江煤电(集=2\*GB3②王新沈欣军.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论北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9年9月第一版团)火铺矿、火铺洗煤厂、火铺矸石电厂;红果镇境内有21对乡镇煤矿,6个焦化厂、4个洗煤厂、2个优煤加工厂;盘江镇现已有国有大矿山脚树矿、老屋基矿、地方四对有证矿进行开采。(二)拖长江的功能与服务价值拖长江发源于盘县亦资乡平川梁子西麓旧屋基,流经四个乡镇至下游,在断江镇与老龙潭汇合形成清水河。人类有“择水而居”的传统,拖长江沿岸也不例外,同样居住着十来万人。拖长江使得流域内形成了红果东湖湿地公园和沿河湿地(水田),这局部调节了流域内的气候,从而形成舒适的人居环境。从上游至下游,沿河分布有大小企业数十家,包括洗、选煤厂,焦化厂,洗车场,矸石砖厂,沙石厂以及盘江煤电下属的火铺矿、老屋基矿、三脚树矿等。拖长江不仅为这些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水源,还为沿岸居民提供重要的农业灌溉用水和饮用水,不过如今因为受到严重的污染,灌溉和饮用功能已经丧失了。尽管如此,这个重要的水源还是和该流域的经济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三)污染源1.工业污染有煤矿开采产生的污水、矿渣,煤炭加工产生的污水(以洗煤、选煤、焦化、机焦为主),煤炭仓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遗落物;2.生活污染有煤炭的燃烧产生的煤灰,生活用水产生的污水,居民养殖牲畜排放的污水,日常生活消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等;3.农业方面主要是使用化肥和农药带来污染,其中农药容器(药瓶)形成固体污染,并带有残留农药。(四)污染种类1.生活垃圾的倾倒。从上游河段一直到清水河段都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倒入河道(图2-1),这不仅造成了河水水体的污染,产生白色污染,还使河道淤塞,改道,断流等。主要污染物包括玻璃、塑料、煤灰等。2.生活污水的流入。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原本清澈见底河水开始变得浑浊不堪,并开始散发出难闻的臭味。主要包括物品洗涤污水、牲畜养殖污水。图2-13.工业污染。按直接和间接分,可分工业污水排放和工业固体物污染两类。污水的排放直接导致了河水的污染,而固体污染则形成了间接性污染。其中直接性的污水污染有矿区采矿、洗煤厂、选煤厂的“黑墨水”,焦化厂、机焦厂和矸石砖厂的冷却水等,此外还有各个洗车场、砂石厂排放的泥砂水。间接性的污水包括煤炭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散落后被雨水带入河水里,矿渣、沙石被雨水冲入河道,这些都会造成严重的河流污染。按不同的特性有不同分类,以次生污染为主,包括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这些污染物有液体污染物和固体物体污染。(五)河流污染导致了严重后果1.水资源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沿河居民的生活质量;2.沿河的农田灌溉因严重的水质污染影响到无公害农作物种植;3.大量的垃圾、粪污和动物尸体的倾倒抛入,不仅污染河流,还构成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4.拖长江河流是珠江的源支流,其污染程度直接影响珠江水资源治理保护的质量和成效。(六)拖长江在行的治理措施 1.直接污水处理。污水排水管道一条(从红果蛾螂铺村至红果污水处理厂,长约18km);污水处理厂一个(红果污水处理厂,主要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各个厂矿的处理设施数个(多数设施达到国家标准,但都形同虚设,只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时启用)2.间接性措施有:城镇环卫建设,环保制度建设等。虽然河流污染没有得到彻底的根除,效益并不明显。但这已经使得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焕发,对于日后的环保工作的开展拉开了帷幕。三、环境社会学视野下的拖长江污染治理的对策(一)拖长江污染原因构成分析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均衡。认为社会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由对社会系统发挥功能的、相互联系的各个子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子系统的变化会引发其他子系统的相应变化。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阐释环境问题的要点:(1)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价值观的扭曲,因为人们对于环境的看法指导着其针对环境的行动,从而导致环境状况恶化;(2)环境问题是某种社会过程的自然结果,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结构功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运行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联。=3\*GB3③建构主义认为:解决特定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利用科学知识、大众传媒、组织工具以及公众行动成功地建构环境问题,使之为其他人群所接受,并进入决策议程,最终转变为政策实践。综合相关理论,拖长江的污染原因可以作如下分析:1.拖长江污染问题的原生因素流域内多为喀斯特溶岩山地地貌,泥土较为疏松(图3-1),水土流失严重,这就加剧了河道阻塞。同时因为该河流径流量小,属于雨水不给型河流,自净能力较差,这就导致水体更容易被污染。2.拖长江污染问题的次生原因(1)直接原因eq\o\ac(○,1)河流枯水期径流量小,自净能力差。在污染排放不变的情况下,河流经流量越小,被污染的程度越深。图3-1eq\o\ac(○,2)城镇污水处理率较低,污水处理力度不够。在拖长江流域内,仅有一个小小的“红果污水处理厂”,这对于巨大污水量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eq\o\ac(○,3)排水系统不完善,管理有待提高。大部分污水没有排水管道,有排水管道的河段由于没有充分利用,还有很多污水没有流入管道,而是直接污染了河水。(2)根本原因一是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文化素质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农村人口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差。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不重视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缺=3\*GB3③左玉辉环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1年05月第一版乏遏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有意无意的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是重经济利益,轻环境保护。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农民为追求高产,明知有害但还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膨大剂,自己不吃污水菜却卖给别人;地方政府为保财政收入,对污染现象或视而不见。具体表现:eq\o\ac(○,1)人口的持续增长。由于该河段的人口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急剧增加,这就构成了日后不断消耗拖长江自净能力的基本要素。eq\o\ac(○,2)人类“征服自然”的态度。随着人口的增加,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人们开始进一步的改造自然,并认为可以“征服自然”,这就使得人们从思想态度上忽视了环境污染,更看不到如今狼藉不堪的后果。eq\o\ac(○,3)科学技术的异化所带来的影响。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人们都沉浸在高科技所带来的幸福里,却不知科学技术的副作用正加速了对环境的破坏。eq\o\ac(○,4)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在国家追求高增长的发展的要求下,拖长江流域的各大厂矿都无一例外的陷入高消耗的陷阱,不惜高污染,导致如今还无法快速摆脱“三高”的发展模式。而且“三高”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着拖长江的治理,这正是治理拖长江的难题所在。eq\o\ac(○,5)资源利用的不平等。资源的利用不平等主要是指由于拖长江流域是我国“江南煤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煤炭资源在社会的巨大需求下,不得不大力开采,这就形成了不可避免的污染源。(二)对拖长江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1.技术方面的措施(1)污染源的控制技术点污染源主要是指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尾水(水质远劣于地表水)。对点污染源的控制措施是:减少废污水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并相应按各类废污水的排放标准排污。非点污染源也称面污染源,指较大范围内污染物在降雨径流等作用下造成的污染.其控制方法主要是,在各污染源发生地采取措施将污染物截留下来,从而避免污染物在降雨径流的输送过程中进行溶解和扩散。城市河流周边地区绿地、道路、岸坡等不同源头的降雨径流的控制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缓冲带、生态护岸等。(2)污染河流水体治理技术污染河流水体治理技术=4\*GB3④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3类方法。物理方法包括曝气复氧、底泥疏浚、调水;化学方法有化学除藻、絮凝沉淀;生物-生态方法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造价低、耗能低、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主要包括生物强化技术、生物强化技术、生态修复技术。2.管理方面的措施:(1)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企业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节水方法。(2)经济发展形式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是在流域内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尽量少建或不建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二是加强对老企业的改造和管理,降低其能耗和污染,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三是采取″分散集团式″的产业布局原则;四是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以此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压力。(3)加强科研:加强监测、评价、技术、设备等方面的科研开发,开展国内外交流。结合自身实情,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水环境恢复技术,通过生物技术与物理、化学手段的结合,充分利用水环境的自净能力,加速水环境恢复的进程。(4)建立统一的管理、价格体系:逐步形成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于一体的企业化管理体制=5\*GB3⑤。另外,还要改变原有的水资源无偿使用的局面和观念,明确水资源的产权,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逐步推行排污总量控制,应用市场机制,有偿使用环境容量。(5)提高人们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让碧水蓝天再现,需要深入、持久、广泛地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各阶层人士热爱并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事业。=4\*GB3④徐祖信河流污染治理规划理论与实践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第一版=5\*GB3⑤文传浩等.流域环境变迁与生态安全预警理论与实践——以珠江上游流域为例科学出版社·北京2008年9月第一(6)完善河道控制的法律、规章和制度:依法治水,严格实施现行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对河流水资源管理的内容。以法律形式明确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性质及在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中的地位、责任和权利。必须逐步完善水污染控制的法律、规章和制度,对于违法排放污染物,造成极大危害的责任者要严格实施刑事惩处。不断修正和完善向河道中排放的废水标准,全面严格地贯彻和实施有关法规和标准。小结总之,要制订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在规划中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