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PPT全面版课件_第1页
直肠癌PPT全面版课件_第2页
直肠癌PPT全面版课件_第3页
直肠癌PPT全面版课件_第4页
直肠癌PPT全面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肠癌第1页/共16页直肠癌第1页/共16页1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第2页/共16页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我国直2一、病因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饮食习惯: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有关。(二)直肠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三)直肠腺瘤癌变:以家族性腺瘤和绒毛腺瘤癌变率为高。(四)遗传因素。第3页/共16页一、病因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第3页/共16页3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术后1周进少渣饮食,2周左右普食。(2)吻合口瘘。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至癌肿增大并有溃疡时,症状方明显(4)饮食指导: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腹泻。(二)定期检查,疑有直肠癌或有家族史及癌前病变者,应行筛选性及诊断性检查。3)除使用一次性造口袋外,病人可备3-4个造口袋用于更换。1、腺癌约占直肠癌的75—85%;3、血行转移;(一)大便潜血试验:有利于早期诊断,可作为大规模普查或高危人群初筛检查二、病理和分型直肠癌多发生在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壶腹部(一)大体分型:

1、溃疡型占直肠癌50%以上,分化程度低,较早转移。

2、肿块型恶性程度较低。

3、浸润型分化程度较低,转移早。(二)组织学分类:

1、腺癌约占直肠癌的75—85%;

2、粘液癌;

3、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4、其他如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少见。(三)扩散和转移方式:

1、直接浸润;

2、淋巴转移:是最主要的转移途径;

3、血行转移;

4、种植播散较少见。第4页/共16页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我国直4三、临床表现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至癌肿增大并有溃疡时,症状方明显(一)直肠刺激症状:癌肿刺激直肠产生频繁便意,致排便习惯改变,便前感肛门下坠,有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晚期有下腹痛。(二)粘液血便:癌肿破溃时,大便表面带血及粘液。血便是直肠癌病人最常见的症状,85%病例早期出现便血。(三)肠腔狭窄症状:随肿瘤增大,肠腔变窄,粪便逐渐变细,癌肿造成肠管部分梗阻时可有腹胀,痛或阵发性绞痛,排便困难。(四)晚期症状:癌肿侵犯前列腺、膀胱,可发生尿频、尿痛;侵犯骶前神经则发生持续性剧烈疼痛,出现肝转移时有腹水、肝肿大、黄疸等恶病质。第5页/共16页三、临床表现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至癌肿增大并有溃疡时,症状方明5四、辅助检查(一)大便潜血试验:有利于早期诊断,可作为大规模普查或高危人群初筛检查(二)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主要方法,75%以上直肠癌为低位。(三)内镜检查:是诊断直肠癌最有效、可靠的方法(四)影像学检查:

1、X线钡剂灌肠;

2、B超;

3、CT检查。第6页/共16页四、辅助检查(一)大便潜血试验:有利于早期诊断,可作为大规模6五、诊断要点(一)症状:中年以上病人出现便血及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加,里急后重。(二)体征:直肠指检,多数病人可触及直肠肿块。(三)直肠镜等辅助检查: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和大小。第7页/共16页五、诊断要点(一)症状:中年以上病人出现便血及大便习惯改变,7(4)因控制饮食及服用肠道杀菌剂,使维生素K的合成及吸收减少,故目前有主张直肠癌术前不灌肠而只服泻剂。(4)饮食指导: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腹泻。2、淋巴转移:是最主要的转移途径;7、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至癌肿增大并有溃疡时,症状方明显(2)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3)除使用一次性造口袋外,病人可备3-4个造口袋用于更换。4、留置导尿管的护理。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2、加强营养:术前应多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2、姑息性手术:晚期直肠癌病人发生排便困难或肠梗阻时,可行乙状结肠双腔造口。(2)清洁肠道:现在采用甘露醇、泻盐作肠道准备。(2)清洁肠道:现在采用甘露醇、泻盐作肠道准备。1、腺癌约占直肠癌的75—85%;2)避免进食胀气性或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1、X线钡剂灌肠;(三)直肠腺瘤癌变:以家族性腺瘤和绒毛腺瘤癌变率为高。六、处理原则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一)手术治疗:1、直肠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包括癌肿,足够的两端肠段,以侵犯器官的全部或部分,四周可能被浸润的组织及全直肠系膜和淋巴结。根据癌肿在直肠的位置不同,有以下几种术式:(1)局部切除术;(2)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3)经腹腔直肠癌切除术(Dixon手术);(4)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Hartman手术)。第8页/共16页(4)因控制饮食及服用肠道杀菌剂,使维生素K的合成及吸收减少8六、处理原则2、姑息性手术:晚期直肠癌病人发生排便困难或肠梗阻时,可行乙状结肠双腔造口。(二)非手术治疗:(1)化疗和放疗(2)局部治疗:对低位直肠癌造成肠管狭窄且不能手术者,可电灼、液氮冷冻、激光烧灼等治疗(3)其他治疗:基因治疗、导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第9页/共16页六、处理原则2、姑息性手术:晚期直肠癌病人发生排便困难或肠梗9七、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根据病人情况作好安慰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紧张焦虑的心理,提供最新的医疗信息,增强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2、加强营养:术前应多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3、肠道准备:(1)控制饮食:术前2-3日进流质饮食,有肠梗阻症状者,应禁食补液;(2)清洁肠道:现在采用甘露醇、泻盐作肠道准备。但术前有肠梗阻、年老体弱及心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3)口服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红霉素、甲硝唑;(4)因控制饮食及服用肠道杀菌剂,使维生素K的合成及吸收减少,故目前有主张直肠癌术前不灌肠而只服泻剂。4、手术日晨放置胃管和术中留置导尿管第10页/共16页七、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第10页/共16页10七、护理措施(二)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2、体位。3、饮食:禁食、拔除胃肠减压后,进流质饮食,若无不良反应,改半流质饮食。术后1周进少渣饮食,2周左右普食。给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低渣食物。4、留置导尿管的护理。5、骶前引流管的护理。第11页/共16页七、护理措施(二)术后护理第11页/共16页11七、护理措施6、结肠造口的护理:(1)造口开放前的护理: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结肠造口。(2)保持腹壁切口: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2-3天开放,开放后取侧卧位。(3)正确使用造口袋,保持造口周围皮肤:1)选择袋口合适的造口袋。2)更换造口袋,当造口袋内充满三分之一排泄物,须及时更换。3)除使用一次性造口袋外,病人可备3-4个造口袋用于更换。(4)饮食指导: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腹泻。2)避免进食胀气性或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3)避免食用引起便秘的食物。(5)预防并发症:1)造口处拆线愈合后,每日扩肛一次,防止造口狭窄。2)若进食后3-4天未排便,可尊医嘱给予石蜡油或果导。7、预防和处理并发症:(1)切口感染。(2)吻合口瘘。第12页/共16页七、护理措施6、结肠造口的护理:第12页/共16页12八、健康教育(一)积极预防和治疗直肠癌的癌前期病变,如直肠息肉,腺瘤。预防和治疗血吸虫病。(二)定期检查,疑有直肠癌或有家族史及癌前病变者,应行筛选性及诊断性检查。(三)指导病人做好结肠造口的护理,出院后可每1-2周扩张造口一次,持续2-3个月。(四)合理安排饮食,参加适量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建议病人出院后参加造口病人协会。(五)定期随访。第13页/共16页八、健康教育第13页/共16页13

谢谢第14页/共16页谢谢第14页/共16页14一、病因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饮食习惯: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有关。(二)直肠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三)直肠腺瘤癌变:以家族性腺瘤和绒毛腺瘤癌变率为高。(四)遗传因素。第15页/共16页一、病因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第15页/共16页15四、辅助检查(一)大便潜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