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本单元以“祖国河山”为主题,包含《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精读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4篇精读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本单元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地阅读,理解段落的意思。教学本单元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壮美山河,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思想感情。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如“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在进行本单元习作教学时,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语文园地”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古诗三首3《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出的不同风姿;《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1.认识36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51个字,会写46个词语。2.能结合注释,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背诵3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3.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文中的景物或场景。4.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5.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富饶的西沙群岛2本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海滨小城2本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了海滨小城既美丽又整洁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美丽的小兴安岭2本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习作1这儿真美1.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语文园地2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所处的位置,以及关键语句的作用。2.认识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3.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4.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5.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17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中教云平台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望天门山课时目标: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的视频,视频时间大概一分钟左右,先播放全貌,然后是天门山的近景),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被叫作“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生:天门山雄伟壮观。生:我通过课前预习,还知道天门山是“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的合称。东梁山在今芜湖市,西梁山在今马鞍山市。天门二山中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2.师:同学们通过预习掌握的知识真多!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谁来把课前预习的资料和同学们分享一下?(生简介李白)中教云平台课件出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最擅长的体裁是绝句。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可以通过查字典确定读音,读通诗句。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男女生对读。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中教云平台课件出示: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5.指导生字的书写。(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断孤帆楚至(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左右结构:断孤帆上下结构:楚至(3)易错字指导:“楚”下面部分不是“定”;“孤”右边部分是“瓜”,不是“爪”。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6.朗读古诗。(1)自读:请读3遍,前两遍读准字音,第3遍读出节奏。(2)个读:指名读。注意听他是怎样读出停顿的。(3)有节奏地读:同学们,写景诗是“望”出来的,所以要读得慢一些,读出自己的感觉和味道。7.师: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诗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三、理解诗意,体会意境课件出示天门山、楚江的图片,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课件出示: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断开。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出现。孤帆: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中教云平台课件出示前两句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1.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2.你认为哪些字词用得生动、形象?(断、开、回)“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是冲开、撞开的意思。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课件出示后两句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3.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壮美的景色的?(在船上看到的)4.“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妙在何处?“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蕴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5.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学生全诗一起说一说。6.指导朗读:读出水的气势,山的磅礴。(指名读、赛读。)四、品古诗,悟感情1.同学们,请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把古诗读一读,结合课文插图,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色彩鲜明的景物。(板书:碧水青山孤帆日)2.中教云平台出示课件:(出示有天门山、绿水、白帆的图片)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你们看,青的山、绿的水、白白的帆、红红的太阳,构成了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呀!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体现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板书“雄伟壮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4.一边配乐一边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背景音乐:前一部分是笛子《姑苏行》,后一部分是古筝《高山流水》,大约2分钟)5.背诵并默写古诗。五、总结方法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这首古诗时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呢?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总结。(1)读:读通古诗。(2)解:理解诗意。(3)想:想象古诗画面。(4)悟:感悟作者感情。板书设计第2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课时目标:1.认识“亦、宜”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会写“饮、初”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中教云平台课件出示导语并配西湖的图片: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宋代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教云平台课件出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水调歌头》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谈话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古诗,从而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古诗学习中去。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1.中教云平台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学习。(1)读:先自由读一读古诗,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读一读。(2)解:结合书中注释,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3)想:说说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悟: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2.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检查学生读诗情况。(2)出示划分的节奏提示,指名读、学生齐读。中教云平台课件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指导生字的读音。(1)“亦”和“宜”发音相似,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区分声调。(2)多音字“抹”,通过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在词语中分辨其读音。4.易错字指导。“初”左边是“衤”,不是“礻”。学生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5.精读诗歌,学生汇报,教师点拨。(1)中教云平台课件出示第一、二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理解“潋滟”“空蒙”。“潋滟”写出了晴天西湖波光闪动的特点;“空蒙”写出了雨天西湖云雾迷茫缥缈的特点。②指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象的画面。(课件出示:雨中西湖图片)生: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此时的青山犹如仙境。③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和赞美之情。(2)中教云平台课件出示第三、四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①理解“西子”。(即西施)这两句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西湖是景,西子是人,一个景,一个人,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西湖”和“西子”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西”字;“西湖”景美,“西子”人美,二者都有天然美的资质,所以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这是多么奇妙的比喻啊!“淡妆浓抹”指什么?(联系实际理解:老师平时化淡妆的样子和同学们上台表演化浓妆的样子。)课件出示图片:西施淡妆浓抹对比图,思考:西施到底是淡妆好还是浓抹好?生:都好。因为西施本来就很美,所以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板书:总相宜)②师小结: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生齐读第三、四句。正因为这个美妙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这个人景合一的美称。(3)有感情地配乐朗读。(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4)背诵古诗。三、课外延伸搜集并阅读描写西湖美景的诗词,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望湖楼醉书》。板书设计第3课时望洞庭课时目标:1.认识“庭、未、盘”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磨”,会写“镜、未、磨、遥、银、盘”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雄伟的天门山,“游览”了妩媚的西湖,现在我们一起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湖的美景。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指名说。课件出示洞庭湖的相关资料和图片。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景点。生: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3.中教云平台课件出示洞庭湖的画面。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4.过渡: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湖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教师板书课题:望洞庭)中教云平台课件出示: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主要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二、质疑问难,自悟诗意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读通诗句。2.指导生字的读音。(1)注意“庭”是后鼻音的字,课件出示“廷”“蜓”等同音字,帮助学生认读。(2)教学多音字“磨”时,通过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在词语中分辨其读音。3.聆听教师范读,体会本诗的停顿之处。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4.同桌合作读,个人汇报读,齐读。在朗读中感受古诗的节奏。三、精读古诗,体会诗意1.引导学生自学,理解古诗大意。(1)自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借助书上的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2)小组交流汇报。(3)课件展示画面——洞庭湖秋月图,教师讲述古诗的大意,学生对出诗句。师: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宁静、和谐。生接:湖光秋月两相和。师: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有被磨过的镜子。生:潭面无风镜未磨。师:远远望去,君山碧绿如翡翠,山点缀着水,水环抱着山。生:遥望洞庭山水翠。师: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在白银盘里放进的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生:白银盘里一青螺。2.再读古诗,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哪些词?说一说。(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镜未磨:未被磨过的铜镜。遥望:远望。)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四、再读诗句,品读悟情中教云平台课件出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1.引导学生交流:中教云平台课件出示:(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2)说说你眼前见到了哪些景物,这里藏着一个比喻句,找一找,再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3)“两相和”的“两”是指谁与谁?“和”是什么意思?2.学生交流汇报。(1)从“秋月”可以看出是秋天的夜晚。(2)诗中作者把潭面比喻成未磨的镜子,这样的比喻突出了洞庭湖的柔和美、朦胧美。(3)“两相和”的“两”指的是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7 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新人教版
-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说课稿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全一册-统编版五四学制2024
- 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短视频音乐推广策略-洞察及研究
- Module 5 Unit 2 You can buy everything on the Internet 说课稿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 织梦系统性能优化技术-洞察及研究
- 环境治理中的公共选择问题-洞察及研究
- 内衣电商平台竞争分析-洞察及研究
- 第四单元 亚洲弦歌-演唱 樱花(说课稿)-2025-2026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
- 2022-2023学年东莞市高三上学期化学月考试卷及详解
- 8.1《革命先驱孙中山》(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及护理
-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
- 2002版干部履历表(贵州省)
- DL∕T 1396-2014 水电建设项目文件收集与档案整 理规范
- 行路难课件8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比赛一等奖课件
- 不忘初心混声四部合唱谱孟卫东编
- 防欺凌隐患排查和矛盾化解记录表
- 建设单位给施工单位的通知函范本
- 附件1建设工程项目超限判定表
- 食品安全自身检查记录表
- 2022年丽水市缙云县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