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_第1页
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_第2页
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_第3页
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_第4页
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二)

1、试述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成功,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因为:

(1)帝国主义不容许。

①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不是要使

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从而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对它

们来说,一个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半殖民地的中国,乃是极其广

大的倾销商品的市场,理想的资本输出的对象,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

②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也不愿意看到中国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对

手。所以,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派无论怎样虔诚地向西方国家学习,怎样热烈地向它们表示

友谊,还是不能得到它们的同情和支持。

③事实上,袁世凯就是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2)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根本的原因。

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的压迫、官僚买办资本的排挤、封建

生产关系的束缚、封建官僚政府的压榨,不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地主

农业经济和个体农业经济占着明显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只占很小部分;

②在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比重较大,缺乏重工业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

的工业体系,不得不依赖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

③相当多的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其资本由地租转化而来,有的继续从事封建

剥削,兼有地主身份,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相当密切。(3)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族

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

一方面,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矛盾,是

革命的力量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

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

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因而在革命中充分暴露出与生俱来的弱点:

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脱离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内部涣散而无法形成坚强

的领导核心;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力量等等。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决

定它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试述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中国革

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性飞跃具备了政治、

经济和思想条件。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中国近代民族工

业从诞生之日起,发展一直很慢,但在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比较

迅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品输入量减少,出口量增

加,中国外贸逆差额逐年下降;中国近代工业,其中主要是轻工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重工业也有所发展;资本集中趋势日益明显,拥有千万元以上的大企业开始形成。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

①中国无产阶级是在中国社会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代表先

进生产力的新的社会力量。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在中国沿海开办企业,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

业工人;60年代起,在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企业中,诞生了中国第二批产业工人;到1919

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已达200万人。

②中国工人阶级比资产阶级资格更老,反帝反封建更坚决。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

工人群众觉悟的提高,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发展。一是罢工次数增加,规模扩大。二是同

盟性罢工日益增多,工人阶级的组织能力有很大提高,开始成立"工团"组织。三是罢工斗争

由经济斗争向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发展。

(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指导。

①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

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政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

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废除文言文,给封建主义以

空前沉重的打击,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发挥了思想启蒙运动的作用,增强了

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观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

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对中国最深刻的影响是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开

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中国的问题。五四运动以后,马

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③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实现。

3、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到1921

年,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宣传新文化的报刊大量涌现;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纷纷建立;马克思主义课程开始登上高等学校讲坛;马克思主

义的一些基本著作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陆续翻译出版;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逐渐形

成。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者与

反马克思主义者开展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批判了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不断

扩大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前夕,

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五四运动中,他们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巨大威力,实现

了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五四运动以后,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表明中国无产阶级

建立自己政党条件日趋成熟。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

上的准备。五四运动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

主义。从1920年起,他们开始着手建党活动。在中国最早筹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是陈独秀和李

大钊。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在上海成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成立中

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

(4)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

然一新: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中国人民从此在党的领导下,推动日益

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②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指导思想,就能够制定出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

的方针政策,保证中国革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直到胜利;

③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

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纲领。

毛泽东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同时,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

化纲领,作为贯彻执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1)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

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一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的集中

体现。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是:

①"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

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②"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就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

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③新民主主义政治既与欧美式的三权分立有本质区别,又与苏联无产阶级苏维埃制度不

同,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2)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

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具体说来:

①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问题,首要的

是土地问题。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主要内容,而

且也是解放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步骤。

②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官僚资本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收官僚资本具

有双重性质,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从而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

基础。③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

实际上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指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不同于封建文化,也不同于社会

主义文化,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具有以下特征:

①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这种文化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②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它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这种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

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③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这种文化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

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而也是民主的文化。总之,新民主主义政治、经

济和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5、试述中国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难以担当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来应充

当中国民主革命的,他们为此也曾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终究不能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缺乏正确的指导

思想,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总之,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没有能力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求有新的领导阶级。中国无产阶级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成为中

国革命的领导阶级。这是由中国工人阶级本身的特点和优点决定的。中国工人阶级虽然人数

较少,但是它除了具有国际工人阶级的一般优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

性和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之外,还有特殊的优点:

①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和剥削,因而最富于革命的坚定性和

彻底性,中国没有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

②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海的大中城市,并相对集中在外国资本和官僚买办资本的大型企

业中,易于形成统一和强大的力量。

③与广大农民具有天然的联系,便于和农民结成天然的联盟,比较容易得到占有全国人

口80%以上的农民的支持。

④在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总之,在中国社

会各阶级中,只有工人阶级是最有觉悟、最有远见、最有革命性的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不

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充当。

6、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及党在这一问题上的历史教训。

(1)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不再是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

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划分了新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同于社会主义革

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②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革命的进程必须

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

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③只有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又认清两者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

地领导中国的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

命的必然趋势。"

(2)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上,党内曾经流行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陈独

秀的"二次革命论",割裂两个革命之间的衔接,只看到了两者的区别,没有认识两者的联系,

要在中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二是以王

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混淆两个革命的界限,主张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

于一役",搞所谓"无间断"的革命,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这两种错误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在实践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7、试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1)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他们一方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

缚,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因而他们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

和政治上的软弱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没有彻底地反

帝反封建的勇气。革命性和妥协性就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身而二任的特性。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原因是植根于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之中。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自产生起就受到多方阻碍,不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①是外国姿本的压迫。它们

在中国倾销商品和直接投资经营企业,致使中国的市场为它们的廉价的商品所占领。

②是官僚买办资本的排挤。它们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占据垄断地位,其工业在资金、

技术设备、原材料供应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

③是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农村生产力十分低下,农民购买力极其微弱,致使国内市场

显得非常狭小。

④是封建官僚政府的压榨。它们所实行的苛捐杂税等政策,使民族工商业获利变得十分

困难。所以,在国民经济中,地主农业经济和个体农业经济占着明显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

只占很小部分。

⑤在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比重较大,缺乏重工业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

的工业体系,不得不依赖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相当多的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其

资本由地租转化而来,有的继续从事封建剥削,兼有地主身份,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相

当密切。

(3)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但在某一特定时期,又有跟在买办大资产阶级后

面,作反革命的助手的危险。因此,民族资产阶级只能是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军,

对他们要采取极为慎重的政策。

8、试述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

中国半殖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

命。

(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

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旧民主主

义已经让位于新民主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任务

都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的阶级压迫,但两者之间有着原则区

别。

①是革命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是资产阶级,工人阶段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

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则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的根本区别。

②是时代条件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

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③是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

义革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④是革命目标与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

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只有认清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9、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及党在这一问题上的历史教训。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一般来说,这一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

制度。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民主革命已经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将由无产

阶级领导,其前途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

主义。

(2)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旧民主主义已经让位于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

主主义革命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两者之间有着原则区别。一是革命领导权

不同;二是时代条件不同;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因而,革命目标与革命前途也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

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

到社会主义社会。

(3)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同于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包括新民主

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

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只有认

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走

向胜利。两种革命的关系是"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

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4)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上,党内曾经流行过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陈独秀

的"二次革命论",割裂两个革命之间的衔接,只看到两者的区别,没有认识两者的联系,要

在中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二是以王明

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混淆两个革命的界限,主张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

一役",搞所谓"无间断"的革命,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这两种错误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在实践中造成了巨大损失。

10、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毛泽东在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过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后又在《目前形

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把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明确概括为:"没收封建阶段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

工商业。"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一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①农民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因为旧中国是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不到农村人口10%的地主、富农掌握了70%~80%

的土地,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劳动者只有20%~30%的土地。②

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是中国长期贫穷落后的根源。因

此,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实现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这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

务。

③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消灭封建的生产关系,广大农民获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翻身;

这将解放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人民革命战争提供物质基础;也使

工农联盟得以巩固,推动农村人民政权的建设;并为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发展农业合作

经济,创造必要的前提。(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①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在土地革命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