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一、含义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二、性能功效本类药物味多甘淡,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三、适应范围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湿疮、泄泻、带下、湿温、湿痹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
四、配伍方法应用利水渗湿药,须视不同病证,选用有关药物,作适当配伍。如水肿骤起有表证者,
配宣肺发汗药;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湿热合邪者,配清热药;寒湿相关者,配祛寒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至于泄泻、痰饮、湿温、黄疽等,则应分别与健脾、芳香化湿、或清热燥湿药切配伍。
此外,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利水渗湿药还常与行气药配伍,以提高疗效。五、使用注意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宜慎用或忌用。
六、分类根据药物作用特点不同,将本章药物分为利尿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和利湿退黄药三类。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一、性能功效本节药物性味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泄,偏于利水渗湿,服药后能使小便通畅,尿量增多,故具有利尿消肿作用。二、适应范围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共同点:茯苓、薏苡仁、猪苓与泽泻四者均味甘淡,皆能利水渗湿。都可用治水肿、小便不利、泻泄、带下、淋证等水湿为患,临床常相须为用。如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常配伍白术桂枝。其中,茯苓、薏苡仁二者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具有利而兼补的特点,故脾虚湿盛者尤为适宜,常配伍人参、白术、山药等药。不同点:茯苓性平和缓,祛邪而不猛烈,扶正而不峻补,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其利水渗湿、健脾之力较薏苡仁为强。对于水肿,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使用。取其利水渗湿之功,又常用于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等症(脾虚停饮),常配伍桂枝白术甘草,为治痰饮病之要药。若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症,常配伍人参白术甘草。并能宁心安神,又常用治心悸怔仲、失眠多梦等症。此外,茯苓为寄生于松根的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所用部位不同,其作用亦异。①菌核的黑褐色外皮入药名茯苓皮,长于利水消肿;②皮层下的赤色部分入药名赤茯苓,长于清利湿热;③菌核内部白色部分入药名白茯苓,长于健脾利湿;④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入药名茯神,又名抱木神,长于宁心安神;⑤菌核中的松根入药名茯神木,长于平肝安神。薏苡仁性微寒,虽利水渗湿、健脾之力较茯苓为缓,但又能除痹,清热排脓。又常用治:1.风湿痹痛,筋脉拘急,尤宜于湿痹拘挛者。2.肺痈胸痛、咳吐脓血、肠痈腹痛;3.湿温初起,发热、胸闷不饥等症,常配伍杏仁、白寇仁等药。薏苡仁健脾止泻宜炒用,清利湿热、除痹宜生用。本品力缓,用量宜大。除入汤剂、丸散外,亦可作粥食用,为食疗佳品。注意:本品性质滑利,孕妇不宜使用。猪苓性平,作用单纯而利水渗湿之力较强,主治水湿为患。此外,现代研究本品所含猪苓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防治肝炎的作用。泽泻性寒,利水之力与猪苓相似,又能泄热,尤善于泄肾火与膀胱之热,故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并可用治:1.水湿痰饮所致的眩晕(痰饮病眩晕),常配伍白术。2.肾阴不足,相火亢盛之遗精盗汗,骨蒸潮热等症,常配伍地黄、山茱萸、山药等。茯苓/药材茯苓薏苡、药材薏苡仁猪苓菌核/药材猪苓泽泻、泽泻花、药材泽泻五苓散
〖方源〗《内经·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内经·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组成〗猪苓十八铢[9g]去皮泽泻一两六株[15g]白术十八铢[9g]茯苓十八铢[9g]
桂枝半两[6g]去皮
〖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方歌〗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
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主治〗
1.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等。
3.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病机〗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致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外有太阳表邪,故头痛发热脉浮;内传太阳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水液蓄而不行以致津液不得输布,则烦渴引饮,饮入之水不得输布则水入即吐,而成水逆。
君泽泻(重用)──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
臣茯苓──淡能利窍,甘能助阳,为除湿之圣药。猪苓──苦以泄滞,甘以助阳,淡以利窍,能除湿利小便佐白术──健脾而运化水湿。桂枝──即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又治脐下动悸。
使暖水──助人体之阳气,以资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
1.本方为利水之剂,所治诸证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证治要点。
2.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3.常用于肾炎、肝硬化所引起的水肿,以及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盛者。四君子汤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组成〗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各9g]甘草炙[6g]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15g),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方歌〗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益气虚饵,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气滞使。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白,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功用〗益气健脾。君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臣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
佐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使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效。1.本方是治疗脾胃气虚的常用方,亦是补气剂的基本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的方剂均从此方衍化而来。以面色白,食少,气短,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证治要点。
2.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可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枣仁以宁心安神;兼肾阳虚者,加附子以温肾助阳。
3.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均可用之。
香加皮赤小豆共同点:香加皮与赤小豆均可利水消肿,皆可用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不同点:香加皮有毒,偏于强心利尿,用治心性水肿。并能祛风湿、止痛,也可用治风湿痹证。赤小豆又能解毒排脓,利湿退黄。又可用治:1.痈肿疔疮,痄腮、乳痈,丹毒,烂疮。2.湿热黄疸等证。杠柳
/
药材香加皮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赤小豆100克,生山楂15克,大枣5枚。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水煎服,每日1剂。4周为1疗程,据报道,2个疗程即可获明显效果。肥胖病在我国是一种社会性慢性疾病,是指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常,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且脂肪百分率(F%)超过30%者称为肥胖。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20%者称为超重。肥胖病系指单纯性肥胖,即除外内分泌-代谢病为病因者。肥胖可见于任何年龄,40-50岁多见,女多于男。女性脂肪分布以腹、臀部及四肢为主,男以颈及躯干为主。第二节利尿通淋药一、性能功效本节药物性味多苦寒,或甘淡而寒性较著。主入膀胱、肾经。苦能降泄,寒能清热,走下焦,尤能清利下焦湿热,长于利尿通淋。二、适应范围多用治小便短赤,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证。淋证凡尿频尿急排尿障碍或涩痛,淋沥不断的证候统称“淋证”。“五淋”即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等五种类型。包括泌尿系感染、结石、结核、乳糜尿、前列腺炎等多种疾病。多属湿热积于下焦,渗入膀胱,或由于肾虚而湿浊下注,气化不利所致。五淋肿病因各不相同。气淋:主要症状见下腹至阴囊胀痛,小便涩滞或尿后疼痛,多因膀胱气滞所致。若久病不愈,反见少腹坠胀急痛,排尿困难,尿有余沥,则是脾肾气虚所致。膏淋:主要症状见小便浑浊如米泔,或如脂膏之物,尿出不畅。尿道热涩而痛属实证,不热不痛属虚证。实证多因湿热下注,蕴结膀胱,以致气化不行,不能约束脂液所致。虚证多因肾虚不能蒸化和制约脂液所致。劳淋:淋证日久不愈,遇劳即发,故名。主要表现:小便淋沥,尿后下阴部隐痛,肢倦腰痛,缠绵难愈。血淋:指血尿而伴有尿道热涩刺痛,下腹部疼痛胀急的病症。石淋:亦称“砂琳”。主要症状有脐腹拘急,腰部一侧疼痛,或有阵发性绞痛,痛连腹部及阴部,排尿不畅,或中断,或频急涩痛难出,有时尿中杂有砂石,尿色黄浊,或呈血尿,多因湿热蕴结下焦,使尿中杂质凝结而成属于泌尿系结石。车前子滑石共同点:车前子与滑石皆味甘性寒,均能利尿通淋。同可用治淋证,以及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因其性寒清热,故尤宜于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常配伍木通,瞿麦,扁蓄等药。两者入汤剂皆宜包煎。注意:两者性质滑利,故孕妇忌用。不同点:车前子又能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又可用治:1.暑湿泻泄。主要是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即“利小便以实大便”,故以湿盛于大肠之小便不利、大便水泻者为宜。2.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若配伍补肝肾明目药,也可用治肝肾阴虚之目暗昏花。3.肺热咳嗽痰多。此外,车前草为车前的全草,性味功用同车前子,且能清热解毒,又可用治热毒痈肿。滑石又能清热解暑,(外用)收湿敛疮。又可用治:1.暑热烦渴,小便短赤,常配伍甘草;2.湿温,暑温初起,胸闷不畅,以及湿热泻痢;3.外治湿疹、湿疮,痱子等症。车前/平车前滑石八正散[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9g)。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6g),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本方为治疗热淋之常用方剂,其证由于湿热下注膀胱所致。膀胱乃津液之府,湿热阻于膀胱,则小便不利,溲时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而小腹急满;邪热内蕴,故口燥咽干,苔黄脉数。治宜清热利水通淋之法。方中集木通、滑石、车前子、瞿麦、扁蓄诸利水通淋之品,清利湿热。伍以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大黄泄热降火,甘草调和诸药而止茎中作痛,而少量灯心可导热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效。方中木通、栀子、大黄、车前子、灯心等,具有泻心火,利小肠,使湿热从二便分消之效,故原书又以此方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烦躁不宁等证。
[运用]:
1、本方所治为湿热淋证。以尿频尿急,溺时涩痛,舌苔黄腻,脉数为证治要点。淋证日久,肾虚气弱者,不宜应用。
2、此为苦寒通利之剂,凡淋证属于湿热者均可用之。用治血淋,宜加生地、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石淋涩痛者,宜加金钱草,海金砂以化石通淋;膏淋混浊者,宜加萆解、菖蒲以分清化浊。
3、常用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等属湿热者。
关木通通草共同点:关木通与通草二者皆性寒凉,均能清热利水通淋,通乳。同可用治:1.热淋涩痛、小便短赤,以及水肿脚气。2.产后乳汁不下,常配伍穿山甲、王不留行。不同点:关木通味苦性寒,泄降力强,善于泄热,尤善于清泄心火与小肠之火,使湿热从小便而出,善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心热下移于小肠所致之心烦尿赤等症,常配伍生地、竹叶、甘草。且入血分,能通利血脉、关节及通经下乳,又治血滞经闭,湿热痹痛等症。注意:关木通60g水煎服,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故用量不宜过大,常用量3~6g。通草甘淡微寒,泄降力缓,善于清肺热,入气分,能通气上达而下乳(通气下乳)。又治湿温初起,发热、胸闷不畅等症。关木通通草瞿麦海金沙石韦共同点:瞿麦、海金沙与石韦均性寒凉,皆能利尿通淋用治淋证涩痛、小便不利,无论是热淋、石淋、砂淋、血淋,皆可配伍使用。不同点:瞿麦苦寒泄降,能清心火与小肠之火,导热下行,而有利尿通淋之功,利尿通淋之力较强,尤以热淋、血淋最为适宜。并能活血通经,又可用治血热瘀阻之经闭或月经不调。注意:孕妇忌用。海金沙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兼能利水消肿,用治湿热水肿,小便不利。注意:本品入汤剂宜布包煎。海金沙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兼能利水消肿,用治湿热水肿,小便不利。注意:本品入汤剂宜布包煎。同时,石韦尚能清肺止咳,又可用治:1.肺热咳嗽气喘;2.血热出血证。
瞿麦海金沙石韦扁蓄地肤子共同点:扁蓄与地肤子皆味苦性寒凉,均能清热利水通淋,杀虫止痒。同可用治:1.热淋涩痛,小便短赤,以及血淋、石淋等。2.湿疹湿疮阴痒周身瘙痒等皮肤病。不同点:扁蓄利尿通淋之力较强,淋证涩痛扁蓄尤为多用。也可用治虫积腹痛。地肤子则杀虫止痒之力较强,皮肤病地肤子尤为多用。萹蓄地肤子/药材地肤子第三节利湿退黄药一、性能功效本节药物多苦寒,入脾胃肝经。苦泄寒清而利湿、利胆退黄。二、适应范围主要用于湿热黄疸证。三、配伍方法若热盛火旺者,可配清热泻火、清热解毒药;湿重者,可与燥湿或化湿药同用。若阴黄寒湿偏重者,则须与温里药配用。
茵陈蒿金钱草虎杖共同点:茵陈蒿金钱草虎杖皆性寒凉,均能利湿退黄。都可用治湿热黄疸,皆为常用的利湿退黄药。不同点:茵陈蒿苦泄下降,清利湿热、利疸退黄的力量强,为治黄疸之要药。对于黄疸,无论是湿热阳黄,或者是寒湿阴黄,均可配伍使用。如治疗湿热黄疸热重于湿者,常配伍栀子、大黄;治疗湿热黄疸,湿重于热者,常配伍茯苓、猪苓;治疗寒湿黄疸,常配伍附子、干姜。同时,取其清利湿热之功,也可用治湿温,湿疹、湿疮瘙痒等症。金钱草甘淡微寒,又善于利尿通淋,排除结石,为治结石病之要药并能解毒消肿。又常用于:1.热淋,石淋,砂琳。2.肝胆结石。3.恶疮肿毒,毒蛇咬伤等证。虎杖又能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泻下通便。也可用治:1.淋浊带下。2.水火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3.血瘀经闭,跌打损伤。4.肺热咳嗽。5.热结便秘等证。茵陈蒿/茵陈蒿幼苗过路黄/药材金钱草虎杖/药材虎杖茵陈蒿汤[出处]《伤寒论》[组成]:茵陈六两(18g),栀子十四枚(9g),大黄二两(6g)。[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功用]: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腹微满,口中渴,小便短赤,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海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餐饮业大数据安全管理措施
- 2025年GPS高空探测系统合作协议书
- 民办学校招生办公室工作计划
-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计划
-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活动计划
- 离职合同范本
- 2025年新入职工职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轻巧夺冠)
- 2025厂级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突破训练
- 2025年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下载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耳鼻喉进修汇报
- DB33-1036-20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岩芯鉴定手册
- 快速排序算法高校试讲PPT
- 甘肃历史与甘肃文化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 SAP航空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优秀方案集)
- 江苏工业企业较大以上风险目录
- 《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课件(PPT 49页)
- 监理质量评估报告(主体分部)
- 锅炉爆炸事故演练方案(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