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叮咬的危害_第1页
蜱虫叮咬的危害_第2页
蜱虫叮咬的危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蜱虫叮咬的危害蜱虫叮咬的危害

蜱虫叮咬人时会散发一种麻醉,将头部埋在皮肤内吸血的同时还会分泌有害物质。被蜱虫叮咬后会造成发热伴血小板减削综合征在内的多种疾病。其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削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是近年来在河南、安徽、湖北、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等省份,发觉的以发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削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新发传染病。个别重症病例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目前讨论发觉,导致该综合征的病原体主要为新布尼亚病毒。

蜱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发热伴血小板减削综合征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高危人群主要为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该综合征发病时间为4~10月,5月~7月为流行高峰。

疫源地常为有蜱等病媒传染病分布的丘陵、山区、森林等植被掩盖丰富的地区。病人多为疫源地居民,尤其是从事农林业生产的劳动者,40岁~70岁年龄组的病人居多,低年龄组也有发病,部分患者有蜱叮咬史。农民和中老年人是发病高危人群。

埋伏期7天~9天,长者可达2周。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发热,多在38.5℃以上,伴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酸痛、头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症状,后期常涌现心、肝、肾等脏器损害的表现。病情较重者可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晚期可有皮肤瘀斑、吐血、黑便。

蜱虫叮咬后的考前须知

1、被蜱虫叮咬后不能径直用手强行拔除。首先应查找乙醚、煤油、松节油或者旱烟油涂在蜱虫的头部,也可以在蜱虫叮咬处旁点蚊香,过几分钟蜱虫会被熏晕,那时会松口,之后实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2、由于蜱虫头部有倒钩,在叮咬时头部会钻入皮肤,越拉越紧,到时候自行取出简单将头留在皮肤内继续感染,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当然也不能立即打死它。

3、当涌现有全身中毒症状时可予以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详细应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运用。

4、在一些蜱类较多的地方,可以喷洒倍硫磷、毒死蜱、顺式氯氰菊酯等杀虫剂,或对家畜进行定期药浴杀蜱。

5、在日常生活中,应着重清洁家中的卫生死角。地毯、沙发、床垫、被褥等地方,而且拖鞋也最简单成为细菌滋生繁殖的“温床”。

外出活动考前须知

发热伴血小板减削综合征在每年的4-10月为流行季节,在户外活动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外出的过程中肯定要高度重视,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蜱虫一般隐蔽在山林草丛这样的地方,草越高就越简单有蜱虫,到菜地、农田等野外环境时要穿长袖、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暴露的部位建议涂抹驱避剂等药物。如被叮咬禁忌拍死或硬拔,用酒精涂抹蜱虫的身体,使蜱虫放松或者死亡用镊子取出;或者用烟头烫蜱虫身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