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深圳宝安区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广东深圳宝安区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广东深圳宝安区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广东深圳宝安区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广东深圳宝安区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广东深圳宝安区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50.0分)1.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手史料A.元谋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答案】C2.山顶洞遗址下层墓地发现三具遗骨,骨架周围有赤铁矿的圆圈。红色的赤铁矿象征着鲜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在死者的周围撒赤铁矿粉,祈求给死者以新的生命,显然是原始灵魂不灭观念的反映。该考古发现说明山顶洞人()A.已有宗教意识 B.具有爱美意思C.手工技艺高超 D.过着集体生活【答案】A3.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琮,具有浙江省良渚文化玉琮的风格因素。据此推测这两个区域()A.经济发达贸易频繁 B.存在文化交流C.手工业的技术精良 D.农耕技术先进【答案】B4.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中国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A.小麦、稻、粟 B.稻、粟、黍C.玉米、小麦、粟 D.花生、稻、黍【答案】B5.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其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钻孔技术、历法知识的发展、打制石器的发展、人工取火B.农作物种植、渔猎技术的发展、陶器制作、青铜冶炼技术C.物品交换、铁器制作技术的发展、文字出现、建造宫室D.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答案】D6.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答案】C7.美国学者布雷伍德指出:“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而不是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把食物储藏在粮仓里和牲圈里,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材料说明()A.农业和畜牧业分离使人类走向定居B.定居生活限制了人类的活动距离C.人类在采集和狩猎中学会储存食物D.农业兴起是定居生活的重要前提【答案】D8.房屋形式的差异,一方面反映了各地区不同的气候特点,另一方面也是人类智慧的重要反映。地处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居住的主要是()A.洞穴 B.干栏式建筑C.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木结构水井【答案】C9.“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翼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发生在()A.阪泉 B.涿鹿 C.鸣条 D.牧野【答案】B10.传说中,下表的发明都来自()1教民开垦耕种6教人们交换物品2制作生产工具7制作陶器3种植五谷蔬菜8制作乐器琴瑟4制作陶器9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5发明纺织10煮盐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答案】A11.(原创)据顾颉刚先生考证,禹治水的传说最早见于《诗经•商颂》,《诗经》是春秋时代的作品,提到禹只有简单几句。战国时,《尚书•禹贡》设专门的篇幅详细记载,说禹的贡献不仅治水,还划分“九州”“五服”,扩大统治疆域,是华夏族的共同祖先。这是因为()A.大禹治水只是传说完全没有史学价值 B.不同编者对历史人物的记载详略不同C.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记载内容难免有误 D.制造祖先同源的神话顺应统一的趋势【答案】D12.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年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这种推举首领的办法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答案】A13.下图的三字经反映了()A.尧舜禹禅让 B.夏商的兴亡C.春秋的争霸 D.秦汉的更替【答案】B14.徐宏在《二里头的“中国之最”》一文中指出:二里头发现了最早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宫殿、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这段文字在强调二里头()A.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遗址 B.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C.已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D.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答案】D15.关于夏朝建立后的王位传承,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帝禹以天下投益,益让帝禹之子启。”而《战国策•燕策》则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启用武力夺取王位 B.益将王位让于启C.启最终继承了王位 D.禹直接传位于启【答案】C16.关于商朝的存在时间,史书上有不同的记载。这说明文献史料()《史记集注》六百余年《汲冢纪年》四百九十六年《三统历》六百二十九年孟子五百余年A.能够相互印证 B.需要谨慎考证C.经常难辨真伪 D.没有史料价值【答案】B17.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答案】B18.青铜器“克盉”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地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A.周王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 B.诸侯可以在封地内再分封C.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封 D.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答案】A19.周王朝对礼器使用有严格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这一规定表明西周时期()A.青铜种类繁多 B.等级界限分明C.社会矛盾尖锐 D.诸侯势力崛起【答案】B20.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分封制A.强化了诸侯权力 B.扩大了统治范围C.加速了西周灭亡 D.确立了君主专制【答案】B21.司母戊鼎采用组芯方法,用21块陶范铸成;除双耳外,鼎身都是一次铸成。据此可知商朝A.铸造工艺先进 B.农业技术创新 C.青铜器种类多 D.商品经济发展【答案】A22.考古学者发现,殷墟各遗址出土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显跪坐姿势形成的痕迹,且年龄越大越明显。甲骨文中亦有众多和跪坐姿势相关的文字(图)。据此推测,这种跪坐姿势是A.礼仪规范的结果 B.狩猎生活的需要C.战斗训练的要求 D.刑罚残酷的表现【答案】A23.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祖先崇拜的消失 B.私有土地的出现C.生产方式的变革 D.兼并战争的影响【答案】C24.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公元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据此可知,当时A.社会动荡 B.政治安定 C.百家争鸣 D.经济繁荣【答案】A25.春秋期间,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族先进而自称华夏。进入战国后,内迁的各族部落逐步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社会转型完成 B.生产工具革新 C.社会变革剧烈 D.民族交融加速【答案】D26.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A.中央集权加强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和平稳定 D.儒学居主导地位【答案】B27.有学者对东周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人进行了研究,发现春秋时期出身微贱的人占26%,而战国时期增加为55%。这一变化的原因有()A.分封制度逐渐瓦解 B.文化教育得到普及C.井田制度得到推广 D.民族交融得到加强【答案】A28.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并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人格的思想家是A.墨子B.韩非C.庄子D.荀子【答案】C29.如果把“商鞅变法”“铁器牛耕推广”与“百家争鸣”作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奴隶制繁荣 B.诸侯争霸 C.思想活跃 D.社会大变革【答案】D30.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对如下表所含的历史内容,解释最为准确的是()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器铁农具、牛耕采集渔猎原始农业奴隶和奴隶主阶级,井田私田,新兴地主阶级A.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经历了漫长的蒙昧时期B.国家的产生,标志人类社会由蒙昧进入文明C.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社会变化发展D.统治力量的变化,引起了社会变革【答案】C31.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周平王【答案】A32.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A.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郡县制必然取代分封制C.战争不断,统一趋势加强 D.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崛起【答案】C33.以下关于都江堰的叙述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它是秦国兴修的水利工程 B.它由李冰父子在岷江修建C.它由飞沙堰、鱼嘴等构成 D.它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智慧【答案】D34.中国古代人民以其非凡的创造力,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对图中所示工程,命名和标注正确的是()A.①——郑国渠 B.②——都江堰C.③——秦长城 D.④——灵渠【答案】D35.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司马牛、孟懿子等,也有来自平民家庭的子路、颜回等,这表明孔子的教育原则是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循序渐进 D.严慈相济【答案】B36.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答案】A37.“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C.道家的“无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答案】C38.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答案】D39.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C.强调社会尊卑等级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答案】B40.成语“率兽食人”,比喻虐政害民。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也。”这说明孟子主张()A.消除社会不平等 B.选贤能治理国家C.树立君主的权威 D.统治者仁政爱民【答案】D41.著名学者弘亿指出:“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为后世两千年打下了两个生存基础—思想基础与制度基础。以后的两千年,中国主要思想皆从这里发源,主要制度皆由此时奠定”。据此可知百家争鸣()A.推动了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B.反映了中国处于大变革时期C.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D.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答案】C4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公元前356年是()A.公元前3世纪50时代 B.公元4世纪50年代C.公元前4世纪50年代 D.公元2世纪50年代【答案】C43.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着一方《峄(yì)山刻石》,其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文帝 D.光武帝【答案】A44.“如果没有一种通行的文字,中央政令不能通行全国,中国将分成多个国家……我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大国我们这个综合国力来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汉字是不可缺少的联系纽带。”这反映了()A.汉字是传达政令的唯一途径 B.汉字是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C.汉字是我国所有民族的文字 D.汉字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D45.《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秦始皇实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思想统一 B.加强经济管理C.巩固国家统一 D.恢复社会经济【答案】C46.如表是不同历史人物对秦始皇的评价,据此得出的正确认识是()人物评价司马迁(西汉)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李贽(明)是圣是魔,未可轻议。毛泽东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A.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准确B.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C.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客观公正的标准D.对人物的评价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答案】D47.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孔子后裔孔甲率一批儒家士人携带孔门礼器往投陈胜、吴广,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一大批这样知识分子,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材料说明()A.秦朝因文化专制政策付出代价B.儒家力图去争夺主流意识形态C.儒家士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D.秦朝文化专制为西汉提供借鉴【答案】A48.“这场战役发生在秦朝末年,是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是()A.牧野大战 B.陈胜、吴广起义C.垓下之战 D.巨鹿之战【答案】D49.下列名言,与下图画圈人物有关的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C.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答案】C50.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A.晋楚争霸 B.齐魏争霸 C.秦赵之争 D.楚汉战争【答案】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0分)51.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于1921年,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以来,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发现的人类化石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层可达4米。——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接壤的区域。到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上中下游和辽河流域。——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诸侯都尊奉轩辕为天子,轩辕取代了神农氏,他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他们,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居过。——译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材料四:材料五:图4: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5:商鞅铜方量 图6:帛书《老子》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北京人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生活技能?(2)王国维先生提倡“二重证据法”,即“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依据此研究方法,材料二、三告诉我们什么历史信息?(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耒耜可能用于栽培哪种农作物?图3是出现于什么时期?其广泛应用,壮大了哪一阶级的力量?(4)“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请你从材料五中,选一件文物对这句话进行说明。【答案】(1)会使用石器,会捕猎野兽,会使用火,会保留火种。(2)黄帝部落向周围地区施加文化影响;中原地区的彩陶文化影响了周围地区;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交流;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3)水稻;春秋;地主阶级;(4)图4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使我国从商朝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图5商鞅铜方量:是研究商鞅变法的重要资料,它是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的有力证据。商鞅变法增强了强国的实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图6帛书《老子》:《老子》是道家经典著作,集中反映了老子的学说。该文物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详解】(1)根据材料一“10万多件石器”可归纳出会使用石器,根据“100多种野兽化石”可归纳出会捕猎野兽,根据“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层可达4米。”可归纳出会使用火,会保留火种。(2)根据“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他们,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居过”可归纳出黄帝部落向周围地区施加文化影响;根据材料二“到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上中下游和辽河流域”可归纳出中原地区的彩陶文化影响了周围地区;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交流;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3)根据“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耒耜可能用于栽培水稻。根据“商鞅铜方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是战国时期的人物。商鞅变法时期统一度量衡,使用铜方量,其广泛应用,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4)开放题,任选图中一张图片内容进行说明,体现“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即可,如:图4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使我国从商朝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图5商鞅铜方量:是研究商鞅变法的重要资料,它是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的有力证据。商鞅变法增强了强国的实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图6帛书《老子》:《老子》是道家经典著作,集中反映了老子的学说。该文物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提供了重要的材料。5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夏本纪》记载:“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百姓以怠工相抵制,并愤怒地说:“时日曷丧?予与汝皆亡!”意思是:“这个太阳为何不快灭亡,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三分之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满足)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材料三:(刘邦入咸阳)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惟恐沛公不为秦王。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