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解析版)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_第1页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解析版)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_第2页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解析版)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_第3页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解析版)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_第4页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解析版)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A.巨鹿之战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天京事变【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C项正确;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朝末年,排除A项;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排除B项;天京事变发生在太平天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2022•天津中考)下图中东汉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主要原因是()A.频繁战乱B.北人南迁C.自然灾害D.统治残酷【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起,军阀混战是导致东汉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人口大量死亡或流徙,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000000000000000000OOOOOOOOO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示意图烈下降烈下降,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2.(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唐玄宗统治后期,一场叛乱揭开唐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争斗的序幕,唐朝从此由盛转衰。这场叛乱史称()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嘎尔丹叛乱【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后期,755年,安禄由借门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C项正确;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时期,排除A;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排除B;喝尔丹叛乱,发生在清朝时期,排除D。故选C。3.(2022•贵州铜仁中考)下图是某班王同学整理的历史资料,请为他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主题:♦隋唐的统一与灭亡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盛唐气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答案】D【解析】根据历史资料内容可知,这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的史实。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盛世局面,政府采取对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因此隋唐时期的基本特征是繁荣和开放,D项正确;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排除A顼;明清时期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排除B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排除C项。故选D项。4.(2022•西藏中考)隋唐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国家强盛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危机与探索B.繁荣与开放C.屈辱与抗争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对外开放,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B项正确;危机与探索是近代社会特征,排除A项;屈辱与抗争指的是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排除C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5.(5.(2022•甘肃金昌中考)“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材料评述的是()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C.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D.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方镇”是指藩镇,材料描述的现象是唐末至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节度使在藩镇中的权力非常大,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权的信息,排除AB项;东汉中期以后以后,继位的皇帝多年幼,掌握大权的太后重用亲戚,外戚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为亲自执政,依赖宦官,造成宦官专权现象,这样形成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6.(2022•甘肃天水中考)“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A.八王之乱B,安史之乱C,官吏冗余D.宦官专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节度使……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可知,节度使有很大的自主权,随若实力的增强,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最终演变为叛乱,唐朝节度使实力的膨胀,就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B项正确;唐朝时出现节度使,西晋末年爆发八王之乱,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吏冗余”“宦官专权”方面的信息,排除CD项。故选B项。1.(2021•山东荷泽中考)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A.八王之乱B.安史之乱匡削届北朝J①-回匡削届北朝J①-回—医代十国IT匕困A.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B.大一统局面的开创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907年,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因此,①为隋朝、②为唐朝。隋唐时期,我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对外贸易活动频繁,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因此,隋唐时期阶段特征是繁荣与开放,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指春秋战国时期,B项是指秦汉时期,C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均与题干“①②(隋唐时期)”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4.(2021四川德阳中考)学习历史应掌握历史发展的分期及其阶段特征。下图所示时间轴中①处对应的时期是C.黄巢起义D.藩镇割据【答案】B【解析】根据诗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一反映的是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B符合题意;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A排除;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C排除;安史之乱之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D排除。故选择B。2.(2021•山东青岛中考)公元907年,一个在东方屹立了近三百年的庞大帝国轰然倒塌,中国进入了又一个分裂割据的乱世。这个“乱世”是A.春秋战国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辽宋夏金元时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公元907年,一个在东方屹立了近三百年的庞大帝国轰然倒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07年藩镇将领朱温篡唐,唐朝覆亡,唐朝灭亡后,中国开始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分裂时期,C项正确;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而非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辽宋夏金元时期,排除ABD项。故选C项。3.(2021-湖南常德中考)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中①②的阶段特征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①p-公元前221年公元首220年581年907年1368年C.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618年灭亡,同年唐朝建立,907年被大将朱温所灭,所以时间轴上的①处是隋唐时期。故选B;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到220年,A错误;宋元时期从960年到1368年,C错误;明消时期从1368年到1912年,D错误。5.(2021*江西中考)“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A.东汉末年社会动荡B.隋朝灭亡C,唐朝由盛转衰D.金与南宋对峙【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故选C。6.(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请问这场动乱是()A.大泽乡起义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黄巾起义【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唐朝由盛转衰”并结合所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