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滞留池研究综述_第1页
生物滞留池研究综述_第2页
生物滞留池研究综述_第3页
生物滞留池研究综述_第4页
生物滞留池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地表径流净化研究综述众所周知,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不透水地表所引起的降雨径流量增加,同时高密度的人口和产业对水环境的需求逐渐增加,对水环境的影响和改变也越来越强,使得水系不断萎缩,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逐渐加重,城市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而中国又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这就需要我们充分的利用雨水,个别地方由雨水排放不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因此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就成为了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研究背景与意义在我国,随着点源污染得到有效的解决,面源污染成为了水体恶化的重要贡献者。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面积迅速扩展,大量天然绿地被不透水下垫面取代,可渗透地表面积越来越少,城市面源将成为重要污染源,将严重威胁城市水体、海岸线、河口等水体环境[1]。城市降雨径流不经预处理,直接排进受纳水体,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而磷是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磷酸盐被认为是水生植物大量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所以由暴雨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城市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2]。不透水面积的增加使得很小的雨量就会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冲涮沥青路面上的工业废水、汽车尾气、生活垃圾和建筑材料等造成含有悬浮物、耗氧物质、营养物质、有毒物质、油脂类物质等多种污染物的城市地表径流污染,不经过净化处理的城市地表径流极易引起富营养化、水华等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2,3]。城市地表径流污染已成为仅次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面源污染,其中氮、磷被认为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原因[4,5]。据统计,我国主要湖泊处于因氮、磷污染而导致富营养化的占统计湖泊的56%,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水中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造成水体感官性能变差、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供水成本提高和湖泊沼泽化,影响食物链,使人类、动物、家畜等中毒死亡等等[6]。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上游的经济快速发展,重庆的经济地位更加突出,经济的发展对水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加。两江新区快速发展,土地覆盖/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更,大片农田、林地成为城市建设用地,不透水地表显著增加,排水管网快速形成,改变河道水文条件,雨水快排快泄,必然带来地表径流水量和污染物量急剧增加,对水体的瞬间冲击力加强,也带来长久的水体污染隐患。因此开展生物滞留池对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对解决快速城市化下山地城市水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2研究现状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来源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是指地表沉积物与大气沉降物等在降雨的淋溶和冲刷作用下,以广域分散的形式进入河湖而引发的水体污染[7],它主要有不透水屋顶表面、不透水地面和部分暴露的表面三个来源[8]。不透水的屋顶表面可以作为将大气中污染物传播到水体的传播途径,即屋顶在干气候条件下,作为污染物的汇,累积大气沉降的污染物,在降水过程中又有效地将污染物传递到城市径流中,有机质等污染多来自大气沉降;另外,构建屋顶需要用到金属材料如铜、锌等也是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之一。不透水地面的径流污染主要来源是道路交通和大气沉降:来自道路交通的污染主要包括汽车尾气、轮胎、刹车垫、道路表面磨损、机车油剂泄露以及腐蚀产物等;大气沉降包括以降尘为代表的大气干沉降和以降雨、降雪、降雾为代表的大气湿沉降。部分暴露的表面包括长满植物的庭院、城市绿化场地和多孔的砂石地面。大气沉降所带来的污染仍存在于该种表面上,如污染物可以附集在植物叶片上,在降雨过程中进入到地表径流中;另外,与农业面源污染相似,农药化肥的施用会带来新的污染,同时还存在土壤中的病菌被转移到城市水体中的风险。城市地表径流污染及其特征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是指在降雨过程中雨水及其径流流经城市地表(如商业区,居民区,停车场等),聚集一系列的污染物(如氮、磷、重金属、有机物等,)最后直接排入水体从而造成的水体非点源污染[9,1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不透水地面越来越多,使得由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流量增加,峰值加大,洪峰出现的时间提前,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发生。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密集度增加,人类各种频繁的活动使得城市地表累积了较多的不同污染物质,这为城市地表径流污染进一步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在城市不透水地表积累的各种污染物,在降雨及其所形成的径流的冲刷、溶解和运移作用下就形成了城市地表径流污染。城市地表径流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产生的,是人类过度活动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的表现。城市降雨径流,尤其是降雨初期径流[11,12],不经过初期净化处理,就直接排进受纳水体,会对水体产生污染,极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水华等问题,威胁着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活用水的安全。影响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因素包括:降雨特征、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大气污染状况、城市地表的卫生管理状况、排水系统的状况等[13],他们一起影响着地表污染物的产生、运移、累计和转变等方面,且许多因素是随机因素,所以地表径流的污染也具有随机性。赵子成等也认为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具有随机影响因素多、污染物的含量高、成分复杂、径流的偶然性较大、发生时机具有潜伏性和滞后性等特点[14]。降雨径流污染除了空气质量的影响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屋面材料、道路类型及路面污染状况、气温、降雨强度、降雨量和降雨间隔时间等。城市降雨径流对地表水的污染是一种非点源污染[15],这类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国,后来在西方国家受到普遍重视,然而在中国,关于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方面的研究开展得相对较少[16]。城市地表径流是影响城市水环境质量的第二大污染源,也是仅次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非点源污染源,随着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点源得到了有效控制,城市地表径流污染问题将越来越突出[15]。城市降雨径流污染作为水体恶化的一大主要原因[17],如果不进一步控制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1990年美国进行的有关水体污染的调查表明,地表水体中约30%的污染物超标是由面污染源所造成的[18]。国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即使在点源污染达到零排放的情况下,仍然不能保证城市的水环境质量达到满意,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地表径流在水环境质量的恶化中占了很大的比重[19]。从国外一些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面积扩展迅速,城市面源将成为重要污染源,对城市水体、海岸线、河口等水体环境构成严重威胁[20]。在国内,李立青等对武汉市汉阳城区降雨径流污染进行了连续3年的监测研究,发现在降雨期由降雨径流向受纳水体输入的污染负荷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引起城市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城市集水区尺度上,由城市降雨径流输出的TP占集水区总污染负荷的10.1%[2i]。车伍等对1999年和2000年雨季数十场降雨的天然雨水、屋面雨水和路面雨水水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降雨中污染指标浓度较低,水质基本良好,而城市雨水径流的水质很差,初期径流的污染程度甚至超过城市污水[22]。由次可见,由降雨径流引起的面源污染是水体恶化的一个重要贡献者,通过降雨径流,将不透水地面上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受纳水体,从而使水体产生富营养化[23],由于氮、磷等营养元素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的影响因素[24],以及降雨径流的径流量很大,所以每年通过降雨径流进入受纳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的污染负荷就不容忽视。磷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磷酸盐被认为是水生植物过量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城市降雨径流中的磷主要来源于生活、洗涤剂和庄家施的肥料、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尽管磷是植物生长过程的必须营养,但过量进入水体,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和藻类的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经专业人士研究认为,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8]:第一,具有面源和点源的双重性,城市地表径流污染属于面源污染的范畴,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城市地表径流兼具面源和点源的双重特征,主要表现为污染物在晴天时在城市地表累积,在降雨时随地表径流而排放,具有面源间歇式排放特征,同时污染物自城市地表经由排水系统进人受纳水体,具有点源排放形式,即集中排放的特征;第二,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影响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因素很多,且许多为随机性因素,在地表污染物的累积和冲刷两个主要环节中都有随机性因素起作用,如两场降雨之间的间隔时间、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大气污染状况、地表清扫状况等;第三,具有污染负荷时空变化幅度大的特点,由于随机性的存在,城市地表径流的污染负荷并不是稳定不变的,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其人类活动的方式与强弱不同,相应的地表沉积物的数量和性质也不同,产生的径流污染负荷差异较大,污染负荷在时间上也存在一个明显的初期效应,即在一场降雨过程中,占总径流20%或25%的初期径流,冲刷排放了径流排污量的50%污染物。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控制措施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就雨水径流造成的城市面源污染问题开展了较全面的研究,近年来美国提出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LID)设施,对雨水进行分散控制,强调在雨水径流产生的地方尽可能地就近蓄存和处理雨水,从而通过降低管道中雨水流量峰值来减少合流制管道溢流(CombinedSewerOverflow,CSO),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管道排水能力不足导致的积水或内涝问题,同时降低城市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浓度[25]。LID作为新兴的雨洪资源调控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雨洪资源调控的理念,通过一系列分布在整个区域上的措施从源头上对雨洪进行调控,可以使径流在大小及频率方面恢复到该区域开发前自然状态下的水平[26]。LID的主要措施包括生物滞留池、绿色屋顶、透水性路面和草皮沟[27],均是通过减少不透水面积、增加雨水渗滤实现可持续雨洪管理。我国落后的雨洪管理体系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雨水、污水处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4],考虑到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占地面积很大的面源污染控制设施难以应用,因而水力负荷较高的生物滞留设施在我国的低影响开发建设中具有重要发展潜力[28]。国内对该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在其研究现状、作用机理、影响因素、设计方法、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综述性报道较多,近年来也开始出现一些小试试验及模型模拟的研究,甚至是实际的工程实例,但总体上研究未形成系统,对某些设计参数、系统运行效果等诸多方面仍需长期、大量的研究。城市降雨径流污染严重,国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了研究,尤其是较发达的欧美国家,环保意识较高,在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的研究做得比较全面[29,30]。尹澄清等研究指出,生态工程技术是解决面源污染的根本途径之一[31],但由于面源污染的随机性,以及污染物来源和组成的复杂性,使得污染的控制比较困难,目前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措施还不够完善,还处于不断地研究和更新中,控制措施的机理研究、经济效益还在深入和广泛的进行。在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的措施中,还是美国的暴雨最佳管理措施(BMPs-Bestmanagementpractices)最为全面和系统,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低影响发展技术是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控制中的新一代最佳管理措施,对城市地表径流的污染源区水质和水量有严格的控制[32]。BMPs是针对降雨径流水质水量的管理,是一种方法、技术和工程性的控制措施。美国环境保护局把BMPs定义为:“为预防和减少水体污染而采取的预防措施、维护方法及操作程序”[33]。BMPs主要包括非工程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两大类。非工程性措施是指通过加强管理来控制污染,具体方法包括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无害化农药的使用、路面清扫等[34]。非工程性措施是强调源头控制[33],因而常被称为源控制措施。工程性措施是通过建造各种工程型措施或工程手段,来减少降雨径流的排放量,进而减少和控制污染负荷排放的一种措施。经常用于径流的流动过程中,因而也被称为径流控制措施。目前,在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中比较广泛应用的工程性措施是生态工程,具体有过滤系统、渗透设施、植被过滤带、人工湿地、生物滞留池等技术[35]。这些工程性措施在应用过程中各自都有突出的特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过滤系统过滤系统是指用碎石、砂粒、卵石或者其混合物作为过滤介质来控制污染物的一种措施。由于介质的多种多样,这种过滤系统可以依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材料费用、出水水质的要求等条件,来调整系统的介质组成。过滤系统有的是多室的,前面的室主要用于对沉降大颗粒物和短期存储径流,后面的室主要用于进一步处理细小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有研究表明,用土壤作为过滤系统的介质来处理降雨,其对有机物、病菌有较好的去除效果[36]。过滤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径流的水质,去除径流中的大颗粒物,若过滤系统与控制水量的措施结合使用,会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通常在过滤系统前加设对径流有控制作用的措施,如人工湿地、滞留塘等,以减少基质堵塞。渗透设施渗透设施是指在下凹的沟渠内填砂石或者卵石而形成的。渗透设施主要由覆盖层、细砂过滤层、碎石过滤层、多孔管等组成,其设计深度一般为0.9〜3.6m,长宽根据场地条件和地表径流量而定[37]。渗滤系统是通过将地表径流暂时存储起来,在暴雨过后再使其慢慢渗透到地下的一种暴雨径流控制措施。渗透系统通常包括透水路面、渗井、渗渠等,主要用于可溶性污染物的去除,其去除机理主要是过滤、吸附和离子交换等,大部分污染物在流经过滤层时被过滤,减少了径流量,同时也削减了径流峰值,因此,渗透系统既可控制地表径流的水质,也可控制径流的水量,还可减少径流中的污染物负荷,减弱下游的洪峰流量,补给地下水和附近的河流。渗透设施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定期的清理,以防堵塞渗透渠,降低雨水的渗透率。土壤的渗透率直接影响着渗透设施的渗透效率,因此渗透设施不适合建在黏土地区。另外,渗透设施的净水能力有限,也不适合建在径流污染较严重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由于渗透设施的尺寸可以根据场地条件而进行调整,因此适用于小面积排水和用地较局限的地区,如商业区、停车场、广场等地方。植被过滤带植被过滤带是指设置在污染源与受纳水体之间由密集植物覆盖的带状区域,利用地表植物对污染物进行截流,使进入受纳水体的径流水质得到改善,从而能够保护受纳水体[37,38]。植被过滤带对片流处理效果好,对径流较集中的处理作用不大,因而常与导流装置配合使用。苏天杨等研究表明,由于植被过滤带主要由植物构成,为了保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要求其宽度不应小于7.5m[39]。长度不应小于4.5m,纵向坡度应不大于5%[40]。植被过滤带是一种天然的净化措施,对悬浮固体颗粒和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土壤的渗透性要求不是很高,基建费用较低,并能降低径流的流速、过滤悬浮固体、减轻径流对土壤的侵蚀、减少水土流失,起保护土壤的作用。植被过滤带的沉积、过滤、入渗和颗粒吸附等作用,也可使一部分的污染物得到去除。其主要适用于小面积的平坦区域,不适用于坡度较大的区域,可建于居民区、公园等不透水场地、道路周边。2.3.4人工湿地近十几年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被广泛用于暴雨径流的处理,其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实用有效的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湿地是由土壤-植物-微生物组成的系统,当降雨径流进入湿地时,径流中的有机质以及氮、磷等营养成分就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转化作用,从而达到降低径流中营养物质污染负荷的目的。在城市地表径流的处理中,湿地技术可以和其他技术进行灵活的组合使用,在径流流入湿地前,可通过修建过滤塘来拦截颗粒物,径流流经湿地后,可通过渗透措施来强化处理。人工湿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植被、湿地的长宽比、湿地面积等都影响着污染物的去除,其去除机理主要包括颗粒物的过滤、沉淀、分解、吸附、离子交换、微生物代谢以及植物的摄取等[41]。与日常污水相比,暴雨径流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其水质水量变化很剧烈,因而用人工湿地技术对暴雨径流进行处理时,必须根据暴雨径流的实际特点来进行适当的调整、设计[42-44]。由于暴雨径流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比较高,因此,径流在进入人工湿地前应该进行一定的处理,以去除大颗粒物,防止其堵塞湿地的基质。在雨季,湿地的最高水位应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植物被长时间的淹没。在旱季,湿地应保有足够的水量,以确保植物的生存。人工湿地所选的植物应是耐旱或耐淹的。2.3.5生物滞留池生物滞留池又被称为雨水花园,或者生物入渗池,是指种有植物(通常是耐水淹的植物)的下凹洼地,其结构一般包括植物层,种植土层,过滤层和排水管等4个组成部分,为保证较高的渗透率,一般在排水管和种植土层之间铺设粗、细两种粒径大小的碎石过滤层各一层。生物滞留池一般建于流域上游,主要通过植物、微生物以及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来进行污染物的去除的,从而达到水质水量的控制[45]。生物滞留池有较强的水文功能,能够减小雨水径流量,降低雨水的温度,还能通过植物、土壤的吸附作用过滤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生物滞留池是发达国家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措施[32],在美国,大部分园林设计都采用生物滞留池来解决降雨径流问题,因为滞留池造价相对较低,施工较简单。实际上,滞留池所起到的功能就是暂时储存雨水,再以一定的流量排出,这样一来,既保证了雨水下泄量不超过一定的数值,又起到了雨水过滤的作用[46]。居民可以在自家庭院中设置小型的生物滞留池,来调控自家及邻居屋顶雨水的水质水量,最后通过排水系统排走。生物滞留池是一种实时实地对径流进行调控的措施,旨在打断城市不透水地表径流的连续性,从而降低径流的集中性,延长径流时间,增加了地下水的入渗。生物滞留池可根据地表径流的调控目标而设计,通过模拟区域在天然条件下的水文径流情况,来将其作为生物滞留池的调控依据,从而使该区域通过生物滞留池的调控,最终会恢复或者接近天然状态下的水文条件。生物滞留池的基建费和维护费用都较低,但所占面积较大,可与城市的景观规划相结合,在植物选择和配置上进行精心的设计,还要防止蚊虫的滋生,这样便起到了美化和绿化环境的作用。生物滞留池的径流控制效果与面积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37],因此其适用于公园、低密度的居住区等用地空间较大的地方,生物滞留池还可与道路、停车场等景观相结合。尹澄清等研究表明,生态工程技术是解决面源污染的根本途径之一[35],而选择合适的基质是提高生态工程处理效果的关键。生物滞留池旨在从源头上控制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成为了最有效、最广泛应用的城市暴雨最佳管理措施(BMPs)之一,国外通过实验室模拟和野外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能有效去除降雨径流中的氮、磷以及TSS、重金属等污染物[47-49],生物滞留池不仅在改善城市雨水水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地表的洪峰和径流,达到水质水量双重控制的目的,生物滞留池是控制由降雨径流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较好的工程性措施,它的设计灵活多变,易与市政规划相结合,后期的运行维护费用低,是城市降雨径流治理与绿化的首选措施,因此用生物滞留池来改善城市暴雨径流水质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3生物滞留技术对氮、磷的控制生物滞留作为LID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又称“雨水花园”,于20世纪90年代发源于美国马里兰州[50],其在径流量削减、径流污染控制、地下水回补及景观方面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51]。生物滞留设施主要通过腐殖质、土壤、微生物、植物、填料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净化雨水,包括过滤沉淀、物理吸附、离子交换化学吸附、微生物吸收转化与降解、植物同化吸收、挥发、蒸发等[52],具有基建费用低、运行维护简单、应用灵活、不受场地限制、生物多样性丰富、易由城市绿化带改造而成等优点,可应用于城市道路、停车场、庭院、各类建筑小区等诸多场合[53]。生物滞留技术诞生20年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挪威、瑞典等世界各地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有关其水文效应及水质改善效果的研究非常丰富,已成为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地方最为常用且应用形式最多样化的雨水最佳管理实践(BMP)措施。3.1生物滞留技术对氮的控制生物滞留设施对氮的去除主要通过同化作用、吸附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三个途径[54]:氮的同化作用是将无机氮(氨氮、硝氮、亚硝氮)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的吸收固定作用转化为有机氮,其中氨氮最易被微生物同化;氮的吸附作用是污染物中的氮被填料捕获,颗粒态氮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无机氮中氨氮也能被带负电荷的土壤移除;氮被植物或微生物同化或者被填料吸附都只是临时地去除了氮,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可将no3-转化为n2释放到空气中永久去除。截留在生物滞留设施中的氨在干期有氧条件下可发生硝化反应转化为no3-,反硝化反应将no3-作为终端电子受体,发生no3-^no2-^no^n20^n2一系列作用去除硝态氮。生物滞留系统对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硝化作用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经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成硝氮的过程,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都是化能自养型细菌,硝化反应需高度好氧条件和中性至微碱性的pH值;反硝化作用是在缺氧的条件下,经反硝化细菌,将硝氮转化成氮气的过程,反硝化细菌有自养型也有异养型,反硝化反应需足够的碳源和厌氧的苛刻条件以及足够的厌氧作用时间,反硝化反应最适宜pH值为7〜8。相对于溶解性磷,溶解性氮迁移性更强,控制难度更大,生物滞留设施对氮尤其是硝氮的去除效果很不稳定。有研究发现生物滞留设施对总氮去除效率为-312%〜58.4%,对硝氮的去除效率为-650%〜84.6%[52]。针对生物滞留设施对氮去除效果不显著这一情况,有研究发现,通过在设施底部设置淹没厌氧区和投加碳源,可使生物滞留系统对硝态氮的去除率提高至75%,无这种设置时对硝态氮的去除率仅为13%[55]。3.2生物滞留技术对磷的控制生物滞留设施主要通过反应介质的渗透、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以及微生物摄取等联合作用去除雨水径流中的磷,可概括为以下两方面[4]:反应介质的作用。物理化学反应吸附磷的过程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快反应发生在介质表面,以可逆吸附反应为特征,或被填料捕获,或由于沉降、吸附等作用被去除。除此之外,反应介质中的铝、钙和铁会与PO43-反应而沉淀,形成自由能、可逆性和溶解性均很小的钙、铁、铝磷酸盐,即慢反应。微生物和植物的吸收固定作用。微生物能够对径流中的悬浮物、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进行降解。根据微生物种类和形成生物膜的不同,分为好氧过程和厌氧过程:在土壤表层氧含量较丰富易形成好氧膜,聚磷菌附着在其表面吸附大量的磷,从而达到去除效果;在远离植物的根部或土壤深层,氧含量较少形成厌氧环境,厌氧微生物将难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易降解无机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利用反应介质中的磷,剩余的磷残留在植物中,通过植物的收割得到去除。参考文献赵建伟,单保庆,尹澄清.城市旅游区暴雨径流污染过程中的不透水面效应[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12):50-53.李家科,刘增超,黄宁俊,张佳扬,李怀恩,沈冰,低影响开发(LID)生物滞留技术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14,31(3):431-429。潘国艳,夏军,张翔,王红萍,刘恩民,生物滞留池水质效应的模拟试验[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3):97-101。李海燕,罗艳红,马玲,生物滞留设施对地表径流中磷去除效果的研究述评[J],中国水土保持,2014,(6):26-31。⑸王书敏,何强,徐强,宋力,生物滞留系统去除地表径流中的氮素研究评述[J],水科学进展,2015,26(1):140-150。⑹孙华,梁伟,我国水体磷污染及其监控管理技术的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2):201-205。陈玉成,李章平,李章成,许红艳,城市地表径流污染及其全过程削减城市地表径流污染及其全过程削减[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3):133-136。张蕾,周启星,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来源的分类与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1,29(11):2272-2279.贺缠生,傅伯杰,陈利顶.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及控制[J].环境科学.1998(05):88-92.李立青.汉阳地区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过程与控制措施研究[D].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7.刘勇华,高超,王登峰,等.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初始冲刷效应对BMPs选择的启示[J].水资源保护.2009,25(6):29-32.蒋海涛,丁丹丹,韩润平.城市初期雨水径流治理现状及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9(03):33-36.TsihrintzisVA,HamidR.Modelingandmanagementofurbanstormwaterrunoffquality:areview[J].WaterResourcesManagement.1997,11(2):136-164.赵子成,禹华谦.我国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相关探讨[J].四川建筑.2012(02):259-263.陈玉成,李章平,李章成,等.城市地表径流污染及其全过程削减[J].水土保持学报.2004(03):133-136.赵剑强,孙奇清.城市道路路面径流水质特性及排污规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2):21-23.马英.城市降雨径流面源污染输移规律模拟及初始冲刷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WuJS,AllanCJ,SaundersWL,etal.Characterizationandpollutantloadingestimationforhighwayrunoff[J].Journal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SCE.1998,124(7):584-592.LeeJH,BangKW.Characterizationofurbanstormwaterrunoff[J].WaterResearch.2000,34(6):1773-1780.赵建伟.城市旅游区面源污染特征及工程控制技术研究一以武汉动物园为例[D].北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李立青,尹澄清,何庆慈,等.武汉市城区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对受纳水体的贡献[J].中国环境科学.2007(03):312-316.车伍,欧岚,汪慧贞,等.北京城区雨水径流水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01):33-37.CarpenterSR,CaracoNF,CorrellDL,etal.Nonpointpollutionofsurfacewaterswithphosphorusandnitrogen[J].EcologicalApplications.1998,8(3):559-568.LazzarottoP,PrasuhnV,ButscherE,etal.PhosphorusexportdynamicsfromtwoSwissgrasslandcatchments[J].JournalofHydrology.2005,304(1):139-150.李平,王晟,生物滞留技术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作用与机理[J],环境工程,2014年,(3)75-79.孙艳伟,魏晓妹,C.A.Pomeroy,低影响发展的雨洪资源调控措施研究现状与展望,水科学进展[J],2011,22(2):287-293.赵林波,李龙,陈新,徐涛,城市雨洪管理新模式-低影响开发(LID)[J],价值工程,2013,24:147-148.朋四海,黄俊杰,李田,过滤型生物滞留池径流污染控制效果研究[J],给水排水,2014年,40(6):38-42.HouseMA,EllisJB,HerricksEE,etal.Urbandrainage-impactsonreceivingwaterquality[J].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1993,27(12):117-158.MarsalekJ.Evaluationofpollutantloadsfromurbannonpointsources[J].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1990,22(10-11):23-30.尹澄清,毛战坡.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农村非点源水污染[J].应用生态学报.2002(02):229-232.DavisAP,HuntWF,TraverRG,etal.BioretentionTechnology:OverviewofCurrentPracticeandFutureNeeds[J].Journal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SCE.2009,135(3):109-117.王兴钦,梁世军.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及最佳治理方案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03):50-53.BrauneMJ,WoodA.Bestmanagementpracticesappliedtourbanrunoffquantityandqualitycontrol[J].WaterScienceandTechnoligy.1999,39(12):117-121.BrauneMJ,WoodA.Bestmanagementpracticesappliedtourbanrunoffquantityandqualitycontrol[J].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1999,39(12):117-121.IsenseeAR,SadeghiAM.Quantificationofrunoffinlaboratory-scalechambers[J].CHEMOSPHERE.1999,38(8):1733-1744.严立军.基于LID的雨水径流管理初探[D].西南大学,2012.李怀恩,邓娜,杨寅群,等.植被过滤带对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0(07):81-86.苏天杨,李林英,姚延梼.不同草本缓冲带对径流污染物滞留效益及其最佳宽度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0(03):121-124.唐颖.SUSTAIN支持下的城市降雨径流最佳管理BMP规划研究[D].清华大学,2010.[41]黄德锋.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景观水的效果及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徐丽花,周琪.暴雨径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J].给水排水.2001(08):32-34.徐丽花,周琪.人工湿地控制暴雨径流污染的研究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1(08):401-402.崔保山,刘兴土.湿地生态系统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