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素养教育的内涵素养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素养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进展的教育;素养教育是促进学生共性进展的教育;素养教育是以培育学生的创精神和实践力气为重点的教育。2、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和进展的促进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当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教学与争论的关系看,教师应当是教育教学的争论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当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3学生是进展的人:①学生的身心进展是有规律的;②学生具有进展潜能;③学生是处于进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4、个体身心进展的规律规律 表现 启发挨次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进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洁到简洁、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进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冲突,面临着不同的进展任务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进展不匀速;个体内部不同方面的进展不同步生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可以互补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进展具有差异性

循序渐进分阶段教学,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抓住关键期扬长避短因材施教5①爱国守法:宠爱祖国,宠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②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③关爱学生:关心疼惜全体学生,敬重学生人格,公正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安康,维护学生权益。不挖苦、挖苦、卑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④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养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育学生良好品德,激发学生的创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进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⑤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言语标准,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敬重同事,敬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抗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⑥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学问视野,更学问构造。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解读:①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根本要求:教师处理其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②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教师处理其与教师事业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③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师处理其与学生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关爱学生的范围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某一局部。关爱学生的核心是敬重学生人格。关爱学生的关键是做到对学生公正公正。④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教师在处理其与职业劳动的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要求。教师的头脑中必需明确,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是教师职业行为明确制止的。⑤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在处理其与自己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⑥终身学习——教师专业进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在处理其与自己进展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一般认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关爱学生是最根本内容。6、教师的主要权利可能考察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记忆内容:教育教学权;学术争论权;指导评价权;酬劳待遇权;民主治理权;进修培训权。7、学生的主要权利可能考察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记忆内容:参与教育教学权。获得学业证书权。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隐私权: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任凭对学生进展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污辱人格尊严的行为。8、不同主体担当法律责任的情形【学校】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供给应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担忧全因素的。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治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觉察学生行为具有危急性,但未进展必要的治理、告诫或者制止的。【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力气应当知道具有危急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学生行为具有危急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订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9、规律推理力气题假言命题推理规章前推后,否后推否前;否前、肯后不能推。真假话问题直言命题常见冲突:全部是——有些非;全部非——有些是;某个是——某个非。复言命题常见冲突:AB——非A且非B;AB——非A或非B;AB——A且非B。10、学生心理争论的方法〔2〕试验法——自然试验法:试验法是依据争论目的,转变和把握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提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4〕调查访问法:调查访问法是争论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生疏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一、关于赏识教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赞扬其显著的劣迹超群。教育孩子的全部惊奇在于:信任孩子,解放孩子。 ——陶行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觉察美的眼睛。一句话,一盏灯,或许转变人一生。了解一滴海水,就是了解大海的前奏;了解一个孩子,就是了解生命的前奏。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无形生命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确定。——威廉•詹姆士培育人就是培育他对前途的期望。——马卡连柯二、关于因材施教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牵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公正,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觉察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进展供给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深其深,浅其浅,益气益,尊其尊。——《墨子》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关于创与实践教育是学问创、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精神和创人才的摇篮。 ——江泽民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盛兴盛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手脑双全,是制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四、关于抱负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五、关于师爱宠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要敬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气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制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糊涂;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巴特尔教育植根于爱。——鲁迅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波普六、关于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要想学生好学,必需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使学生对教师敬重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七、关于挫折通向人类真正宏大境地的道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爱因斯坦斗争是把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贺拉斯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方法是从那些荆棘上快速跨过。——伏尔泰期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困难的患病里百折不挠。——贝多芬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来。逆境是通向真理的第一条路。——拜伦八、关于德育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当追求学问和美德。——但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别林斯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恃人在才智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当是清白的,身体上应当是清洁的。——契诃夫道德可以弥补才智的缺乏,而才智却无法弥补道德的缺乏。——但丁九、关于教书育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先生不应当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由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陶行知十、关于爱岗敬业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爱因斯坦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宏大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教师进展劳动和制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寻常积存的学问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是抑制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泼而乐观的成员,是过去历史全部高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马卡连柯十一、关于抱负信念思想是根基,抱负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忱、激情的大树。——苏霍姆林斯基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分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抱负和对于崇高而惊奇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没有信仰,则没知名副其实的品德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知名副其实的国土„——美国诗人惠特曼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车尔尼雪夫斯基十二、关于教学方法最有价值的学问是关于方法的学问。——达尔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学问,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育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十三、关于自我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制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者的共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宝,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把握自己的力气。——苏霍姆林斯基追求抱负是一个人进展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善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任何人假设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需要有格外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敬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一、周朝武王伐纣确是真是存在的.殷商末年纣王无道,天下皆为之苦,周武王姬发继承父亲遗志讨伐纣王推翻商朝,开头了周朝!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后秦汉开头成为具有从中心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周朝分为“西周”〔11771年〕与“东周”〔770256年〕周武王姬发创立,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局部。二、春秋篇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家,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之首”,是郑国第三位第三任国君,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郑庄公在位4311年庄公去世,22年中,他的事迹在《左传》中是有很多记载的。他是这段时间内《左传》记载的最活泼的一个人物“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更是成为耳熟能详的名句和策略!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越国国君。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年〕即位,同年在檇李大败吴师。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被吴军起来。越王勾践处在春秋末期,当时吴越正在相爱相杀,互为世仇,发生了很多传奇事故,至今流传度都很高,有史上四大美女的西施溪边洗衣鱼儿痴迷其美貌遗忘游泳,渐沉水底;有进能辅佐勾践灭吴退能富甲天下的范蠡;以及至今仍是不放弃的典范勾践,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1]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大事,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史书总是说鲁什么公几年〕春秋时期开头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头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295年。三、秦朝篇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秦朝创立帝制及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心官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心对地方的把握,又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文化风俗,加强了大一统的分散力,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根底,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5]。秦朝完毕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心集权制国家。四、汉朝篇刘询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贤君,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富强、四夷宾服,史“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史家称前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在以制定庙号、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一朝,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汉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公元2年,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兴盛,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华夏族自汉朝以后渐渐被称为汉族,两汉为华夏文明的连续和直立千秋做出了巨大奉献。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制造之一,张衡制造了地动仪、浑天仪等。五、三国时期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刘备,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根底。蜀汉开国后,被封为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意,布公正,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光复大汉的政治抱负,数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将而失败,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189年,董卓把握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郭汜把握东汉王朝。此后各地诸侯开头各自为战,最终剩下三个诸侯并各自称帝,是为蜀汉、东吴和曹魏。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头。次年刘备在成都连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屡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转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独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完毕,进入晋朝时期。六、南北朝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451年在位,同时也是精彩的军事统帅。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七、隋唐篇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其次位皇帝,精彩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隋唐时期581—907年,为隋朝58618年〕和唐朝61—907年〕两个朝代的合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是经受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两个大一统皇朝。在民族思想上比较开放。两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到达前所未有的进展,隋唐两朝君主在治国政策上较为开明,也影响了周边诸国向中国朝贡、学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在二百八十多年的战乱之后重统一了中国。隋末大乱严峻分裂,经过九年的统一战斗唐朝建立。所以史学家常把“隋唐”并称。在这三百多年间中国的封建社会得到很大的进展。隋朝鼎盛时期北至东北辽宁一带,西至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东临东海,南至越南北部一带。唐朝鼎盛时期北至贝加尔湖以北和外兴安岭,西至中亚的咸海,东至库页岛,南至越南北部。隋唐时,典章制度方面多有建树,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两税法等,对后世影响深远。科举制萌发于南北朝,真正成型是在唐朝。李隆基685年9月8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618907年被朱温灭掉,共存在了289年。唐朝分前期和后期,中间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前期是兴盛期,后期则是衰亡期。唐高祖建立了唐朝,而唐太宗李世民领兵用十年时间完成了统一大业。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成功登位后,励精图治使唐朝在中国封建社会空前富强,消灭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国强民富,升平之世再次消灭。但同样也是在唐玄宗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从今唐朝走向了衰亡。唐德宗李适ku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779612日―805225日在位。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后任用卢杞等,政局转坏。建中四年783年,李适出逃奉天,后依靠李晟等平乱。执政后期,李适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在全国范围内增收间架、茶叶等杂税,导致民怨日深。对藩镇多事姑息,使其势力日渐增加。他在位时期,对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成功扭转对吐蕃的战略劣势,为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制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八、宋朝篇1022〔1033年〕始亲政。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斗”,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期间,辽朝趁机重兵压重熙增币。庆历三年1043年,改善政局,但因反对势力浩大,改革旋即中止。嘉祐八年1063年,赵祯崩逝,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开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实行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心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斗,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高度富强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GDP265.5亿美元,占世界22.7%GDP450400“积贫积弱”,但宋开明,且没有严峻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快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12600万。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李元昊1003年6月7—1048年1月19日字嵬理,党项族,西夏开国皇帝。祖籍银州〔今陕西榆林米脂县。李元昊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时因功再次被赐李姓。李元昊继西平王之位后,弃李姓,自称嵬名氏。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年〕改回李姓。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修建宫殿,设立文武两班官员,制造西夏文,并公布秃发令。先后派遣军队攻击并占据了瓜州、沙州〔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酒泉、嘉峪关一带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中,西夏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河曲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1115年金朝兴起,三国鼎立的局面被破坏,辽朝、北宋先后被灭,西夏经济被金朝掌控。后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并拆散金夏同盟,让西夏与金朝自相残杀。西夏内部也屡次发生弑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斗而趋于崩溃。最终究1227年亡于蒙古。九、元朝篇孛儿只斤·〔1162531日—1227825日“成吉思汗”〔GenghisKha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今蒙古国肯特省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1271年—1368年〔今北京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头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1279〔至元十六年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斗、元越战斗、元缅战斗、元爪战斗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冲突与阶级冲突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除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诸色户计、投下制、驱口制、匠籍制、籍没制、人殉、宵禁、海禁等,中断了唐宋变革的进程,深刻地重塑了宋后中国的历史。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富强,但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在文化方面,期间消灭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十、明朝篇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与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抵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朱元璋在位期间鉴于元末的混乱,对各个方面都进展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明孝陵。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在老家凤阳时对民情颇有所知。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屡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1402年在南京称帝。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维护了中国幅员的完整;屡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的统治起到了格外乐观的作用。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富强、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诞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汉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打算,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朱厚熜通过大礼议逐步把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做了很多大事,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后期虽然好道教,然而照旧牢牢掌控着朝廷官吏,也可以称得上是位有作为的皇帝。嘉靖帝在位期间稳固了明代的统治,为隆庆政与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根底。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60岁。嘉靖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他为人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同时也特别敏感,但是也格外勤奋,批阅奏书票拟常常到后半夜。虽然清人编纂的《明史》说他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但是却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明朝的政治、财经、军事和民生大权。史书评价嘉“。朱聿键16021646年,字长寿,南明其次位君主,为明太祖朱元璋其次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1644年,崇祯帝在北京自缢,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了南明,同年福王朱由崧建立的弘光政权。次年弘光帝被清军俘获亦死,郑芝龙、黄道周等1646年,清军入福建,隆武帝在汀州被掳,绝食而亡,享年44岁。隆武帝是南明政权中的一位较有作为的帝王,只惋惜个人的力气缺乏以转变整个局势。十一、清朝篇·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即清太宗,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精彩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其次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展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心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制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承受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减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崇〔1636年〔今沈阳〔1642年〔1643年17年。他在位期间,进展生产,增加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快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根底。·胤禛1678年12月13—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隐秘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方法制度化,也在确定程度上避开康熙帝晚年诸皇子相互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传位于第四子弘历。清高宗爱觉罗·弘历,171192517992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把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其次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一七九九年乾隆皇帝在睡梦中离开人世,享年八十九岁。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稳固多民族国家的进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他修建了壮丽宏大的圆明园,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进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奉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清朝〔1644年—1912年〕[1],享国二百六十八年。康雍乾而清朝又把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顶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鸦片战斗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峻丧失。也开头了近代化的探究,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斗和八国联军侵华战斗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2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例如张勋复辟和伪满洲国,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伪满洲国彻底灭亡。十二、民国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今安徽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冯玉祥戎马一生,由士兵升至一级上将,所部从一个混成旅进展成为一支拥有数十万人的浩大军队。在其50余年的军事生涯中,以治军严、善练兵著称。在作战指挥上强调知己知彼,速战速决,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借助夜暗和恶劣气候,运用侧后突袭战术,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人称“布衣将军”。〔换章意即打麻将换牌之意以挖苦其常常倒戈的行为。他还有「倒戈将军」的称号。对于冯玉祥的倒戈次数,目前已经有很多历史学家和争论者进展更正,冯玉祥一生倒戈的次数准确的应当是九次,依次为:一、滦州起义倒满清;二、护国运动倒袁世凯;三、武穴停兵倒段祺瑞;四、北京政变倒吴佩孚;五、反奉战斗倒张作霖;六、五原誓师倒北洋;七、国共分裂倒共产党;八、中原大战倒蒋介石;九、国共内战倒蒋介石。对冯玉祥的个人评价不一,有人赞扬其为爱国将军,也有人斥其为彻头彻尾的军阀。纵观其一生,在军阀混战时期屡次下野又屡次起兵,绑架暗杀政敌,布满对军队地盘的执着和对权力的渴望,是典型的旧军阀行径。抗战爆发后,虽然在军事上不再有大的作为,但其始终坚持着抗战的主见,并且为民族大义不再执着于个人得失,乐观拥护国民政府,奔驰于各种抗日活动,不失为一个爱国军人。周恩来总理在悼念冯玉祥将军时称:“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决的民主主义战士;虽然和全部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行避开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将军为中国民主事业的奉献,将是永垂不朽的。”中华民国〔1912——1949〕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为其次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乱担忧,孙中山南下1926年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1928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首领。统一之后,民国进入黄金十年建设时期,此间社会稳定,教育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1949年后因国共内战失利而迁台。依据《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未列明何为固有之疆域。假设包1141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其次大国〔仅次于俄罗斯。国民政府实施军政期,训政期,宪政期,抗战后召开国民大会,确定了总统制。民国时期外交呈现了一个国际化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遵循国际规章与维护国家利益、法理上的独立与事实上的自主等。十三、中国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首领,马克思主义者,宏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1976年,毛泽东担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展、军事理论的奉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奉献被称为毛“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20100人之一。1949〔己丑年〕10123个省、542个特别行政区,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族占总人口的91.51%。中华人民共和9601.81.4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470760035798平方千米。陆地146国海上相邻。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世界第一大人口国,与英、法、美、俄并为联合国安理睬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是世界其次大经济体,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世界第一大外汇贮存国,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业国,世《综合素养》教育法律法规考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依据?是依据宪法和我国实际状况确定的。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进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根本原则?义务教育必需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进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养,培育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根底。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承受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如何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承受义务教育的权利。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一般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根底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10、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赐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有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德不良、污辱学生,影响恶劣的。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13、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依据?应当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进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14、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别教育学校〔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6、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气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实行什么政策?国家鼓舞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气,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治理下,依据国家规定的根本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17、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城市和农村建设进展规划对义务教育是怎么保护的?城市和农村建设进展规划必需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18、义务教育法对承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收费是怎么规定的?国家对承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19、义务教育法规定,谁担当“必需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承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20、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别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谁申请?由谁批准?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21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当承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是如何规定的?制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当承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22、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根本建设投资是如何规定的??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常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是如何规定的?各级人民政府实行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承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24、义务教育法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有何特别规定?国家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予以补助。25、义务教育法对各种社会力气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是如何规定的?国家鼓舞各种社会力气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26、义务教育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有何特别规定?国家在师资、财政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27、义务教育法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有何要求?国家实行措施加强和进展师范教育,加速培育、培训师资,有打算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需依据规定从事教育工作。国家鼓舞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师应当宠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28、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权利是如何保护的?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赐予嘉奖。29、义务教育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承受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是如何要求的?30、依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承受义务教育的,承受什么惩罚措施?除因疾病或者特别状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承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31、依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承受什么惩罚措施?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赐予批判教育,责令停顿招用;情节严峻的,可以并惩罚款、责令停顿营业或者撤消营业执照。3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财产是如何保护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对违反规定的,依据不同状况,分别赐予行政处分,行政惩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3、义务教育法对保障义务教育教学秩序是如何规定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对违反规定的,依据不同状况,分别赐予行政处分,行政惩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4、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财产是如何保护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35、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在宗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不得利用宗教进展阻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36、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由谁制定的?什么时间实施的?1992314日实施的。3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承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别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哪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状况确定?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状况确定。38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承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39、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是如何具体确定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治理本行政区域内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4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担当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机构有那些?地方人民政府设置或者批准设置的全日制小学,全日制一般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种形式的简易小学或者教学点〔班或者组,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工行实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需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41、依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实施义务教育,应当具备那些根本条件?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他根本教学设施;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具有确定的经济力气,能够依据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应当乐观实行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42、依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应如何办理?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报省级人民政府打算或者依照地方性法规规定办理。【综合素养】课改考点归纳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是“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屡次。上世纪末,、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