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 课件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 课件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 课件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 课件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四大趋势一、落实立德树人,鲜明体现时代主题二、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三、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四、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转变

教育部考试院:《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试题材料呼应教材,题干设问、答案设计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增强和教材的关联度;并充分考虑新旧教材更替的因素,优先选择新旧教材中都有的传统经典课文为关联对象,灵活运用显性关联和潜在关联两种方式,引导教学重视教材、用好教材,将功夫下在课堂内,以提升课堂质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成绩。

高考直接关联教材:古代诗歌阅读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比较阅读:

比较鉴赏因其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比较分析能力)而逐渐成为新宠。

从大方面看,比较鉴赏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

(2022年·全国甲卷)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2022年·全国乙卷)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022年·浙江卷)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2020·浙江).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2019·全国3卷)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2019·北京)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知识回顾——读懂诗歌知人论世注意注解抓关键词语。(直接或间接表达出喜怒哀乐)积累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读标题。(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命题考点:《京诗新考案》P2382诗歌内容、情感基调、思想感情比较3表达技巧比较(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篇章结构)1诗歌形象比较(意象、意境、人物、事物、景物形象)

4诗歌语言比较(炼字、炼句、语言风格)

题型特点题型: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给出一首诗词和学过的课本上的诗词篇目或诗句,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给出一首词,对其上下片感情、手法等异同进行分析评价。辨析一首诗词不同版本各自的妙处。相同作家相同题材课内外比较不同作家相同题材不同情感(手法等)比较合作探究1.每组完成一道题目2.归纳总结这个角度比较鉴赏题的答题思路。例题演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始闻秋风①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晚年时期。②飕飗(sōuliú):象声词,形容风雨声。③拳毛:蜷毛,马毛拳曲貌。④眄:斜视。同为感秋之作,此诗与杜甫《登高》中的诗人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分析。1参考答案:相同点:都塑造了一位年老多病的诗人形象。此诗中的“颜状”体现了诗人的年老,“扶病”体现了诗人的体弱多病。《登高》中的“繁霜鬓”“百年多病”体现了诗人的年老多病。不同点:此诗塑造了一个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诗人形象。诗人虽已年老多病,但依然有战马从征、飞雕击空的壮志。《登高》塑造了诗人长年漂泊、穷愁潦倒、忧国伤时的形象。“常作客”体现了诗人正漂泊他乡,“独登台”“潦倒”体现了诗人的孤愁潦倒,“艰难苦恨繁霜鬓”既指诗人的处境艰难,又指时世艰难,同时写出了诗人已经两鬓斑白、青春不再的窘态。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①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注]①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美眉。②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两首词营造的意境有什么不同。例题演练篇目主要意象意境情感减字木兰花金炉、篆香、黛蛾、危楼、飞鸿等冷落凄清孤寂苦闷减字木兰花∙竞渡高举的红旗、如雷的鼓声、欢声震地、龙舟破浪飞出、衔标而归的壮阔场景等紧张激烈积极向上,豪迈乐观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两首词营造的意境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秦观词用“回肠”“金炉”“篆香”“黛蛾”“危楼”“飞鸿”等意象,营造出冷落凄清的意境,表达出女主人公独处怀人的孤寂苦闷情绪。黄裳词描写龙舟赛红旗高举、鼓声如雷、欢声震地、龙舟破浪飞出、衔标而归的壮阔场景,营造出紧张热烈的氛围,赞扬了划船健儿们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表达出积极豪迈的情怀。比较角度一形象比较鉴赏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意象(主要指景象和物象)内涵的比较,一个是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比较。对于前者,先要看在意象选取上有何不同,再看意象在自身特点与表情达意两方面的异同,或者表层义与深层义有何异同。对于后者,要注意从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品质两方面比较,兼及人物身份的比较。形象作用异同的比较主要在写景、状物、造境、抒情、结构方面展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题目: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首诗最后一句中的“独”字都很有表现力,但内涵不同,试作分析。参考答案:李诗:“独”字是说此将领独自一人率领残部突破重围、夺路而归。一个“独”字凸显了此将领的勇武过人,似有千钧之力,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对这位将军的英雄气概,竭尽了赞颂之能事。柳诗:“独”字是说在空灵雪飘的世界,万物皆退缩隐匿,只有此老渔翁独自一人寒江垂钓。一个“独”字,突出了蓑笠翁清高孤傲的形象。而写此形象是为了自喻,表现诗人在长期流放过程中特立独行、不甘屈服的精神。比较角度二语言比较鉴赏语言比较鉴赏题主要分“字词句”比较题和“语言风格”比较题两类,这两类比较的方式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品字析句:①解说字词的字面义②分析字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效果)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比较两首诗表现手法的不同。

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断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归雁(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注释①京华亲故:指在京城长安的亲人与友朋。②二十五弦:一种弦乐器,初发于西域之地。参考答案:①柳诗以形象的比喻和奇特的想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②钱诗以生动的拟人和丰富的联想,借写充满客愁的归雁,婉转地表达了诗人久居异地的思乡之情。比较角度三表达技巧比较鉴赏表达技巧的比较主要从三个角度考查: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其中抒情和描写居多),表现手法(包括对比、衬托、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有的明确了表现手法,有的没有明确表现手法,但都需结合作品分析、比较。比较手法技巧解题方法:审清题干,明确考查的表达技巧的类型。熟知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结合诗句比较分析各自的表达技巧及效果。

《泊岳阳楼下》《登高》主要意象意境手法情感篇目岸风夕浪、舟雪寒灯、鲲鹏壮阔、凄冷对动荡时局的担忧,但也有着鲲鹏般远大的报国热情借景抒情、对比、用典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萧瑟、悲凉老年多病漂泊西南的感叹,凄凉孤独的无力感借景抒情《泊岳阳楼下》抒发的情感与《登高》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泊岳阳楼下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参考答案: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2分)异:①本诗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仍饱满高涨,仍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2分)。②《登高》则更侧重于抒发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句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2分)比较角度四:思想感情知人论世,注意注解。抓关键词语。(直接或间接表达出喜怒哀乐)积累常用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