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淮安区2019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
欢迎参加中考模拟测试,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一种(委曲委屈)的情绪使他忍不住泪水盈
kuàng。他停在路边的一棵白杨树下,把烫热的脸颊帖在冰凉的树干上,两只粗糙的手抚摸着光滑的杨树皮,透过朦胧的泪眼惆怅地望着黑糊糊的远山。公路下面,东拉河的細流发出耳语似的声响。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改动)
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括号里的拼音写汉字。(2分)
kuàng似
②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1分)
改为
③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1分)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划线句都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①由淮安、常州两市联合共同举办的“淮安常州书法作品展”近日在淮安报业艺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121幅两地书法家的优秀作品。作品主题鲜明,极具时代气息。②这是两地文化交往史上的新篇章,必将进一步提升两地的书法艺术发展。
修改①:
修改②:
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8分)
【甲】“可是陛下,我希望您打消这个念头,历史上有多少因为把别人掳为奴隶而导致无尽战争的例子,您真不该作此决定。”我鼓起勇气,竭力说服国王。国王的
脸立刻拉得好长,怒道:“那达克,你竟敢指责我?”
(节选自《格列佛游记》)
【乙】“在国王面前打哈欠,违反礼节,是不允许的。”国王说道。小王子感到
很抱歉地说:“我不是有意的。我旅途劳累,没有睡眠……”“这样的话”,国王
对他说,“我命令你打哈欠,”“我觉得打哈欠挺好玩的,而且我好久没见过别人打哈欠了,快!打吧!这是命令。”
(节选自《小王子》
①【甲】选文中的“这个念头”指什么?(2分)
答:②【乙】选文中的国王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答:
③【甲】【乙】选文的作者塑造两位国王各有怎样的用意?(4分)
答:4.诗、文名句填空(①-⑤题为必答题;⑥-⑨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
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
必答题: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②,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④,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⑤淮安区中学生“诗词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校园古诗词学习的热潮,这种景象真可谓“,”。(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空)
选答题:
⑥,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⑦四面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
⑧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⑨非学无以广才,。(诸葛亮《诫子书》)
二(66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6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2分)
答: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在写作手法上有何共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20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矣,余挐一
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
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释】①霁:雨过天晴。②参廖、辨才:人名。③并湖:沿湖。④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⑤普宁、寿圣院:寺名。⑥殆:大概。
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③濯足于惠因涧④明日乃还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文: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
③是夕,天宇开霁,林问月明,可数毫发。
译文:
10.【甲】文中舟子说作者“痴”,你是怎么理解作者的“痴”的?(4分)
答:
11.【甲】【乙】两选文画线句都描写了西湖美景,请简析写景方法的不同之处。(4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18分)
拉花绝艺摇曳香
①檀香扇是用檀香木制成,其木质坚硬。白者白檀,皮腐色紫者紫檀,白檀为胜。有天然香味,轻轻摇,馨香四溢。此扇有“扇存香存”的特点,保存十年八载后,扇起来依然幽香阵阵,沁人心脾。
②檀香扇制作要经过锯片、组装、锼拉、裱糊、绘画等十多道工序,尤其以“四花”(拉花、烫花、绘花、雕花)的装饰手法见长,拉花即在扇骨上锼拉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使扇面玲珑刷透、轻盈如纱。烫花又称火笔画、烙画,是用特制的火笔在扇骨上烙出深浅浓淡的图画。雕花分浅刻、浮雕、镂雕等,在大骨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或博古等画面;绘花,即在绢面上绘仕女、花鸟等,色彩艳而不俗、富丽大方,有的在泥金扇面上重彩绘画,更是显得华丽害贵、耀目生辉。
③檀香扇源于苏州,始于明末清初,是从折扇演变而来的。开始,它是以30根薄如竹篾的香木片作为扇骨,在扇骨上裱糊纸面,后来改为裱糊绢面。早在20世纪20年代,苏州的“张卿记”等几家作坊就专门以生产檀香扇著名。
④除苏州外,广州也是工艺檀香扇的发源地,曾辉煌一时。
⑤檀香木大量输入广州始自鸦片战争后,广州艺人最早用它精工制造手工折扇,远销东南亚、欧洲等地。上海、杭州等地大扇庄一直都大量在广州订购转销,那时,扇子作坊扇庄集中在大新路、状元坊、德星路、长寿路一带。名贵的拉花檀香扇香气隽永,有“扇存香存”的美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又创制了枣檀木扇、仿象牙扇和熨花扇。
⑥广州檀香扇以拉花为特色,就是用特制的锯条拉锯出花纹图案。这种极薄的锯条只有两张纸叠起来那么薄,要在植香木扇叶片上拉出20-200多个洞目作表现图纹,真是巧夺天工。锯、拍、拉、磨各工序都须认认真真地去做,“如有一处败笔,整把扇就会报废”。⑦广州檀香扇技艺一直在不断发展,图纹从蝴蝶、通菊、秋蝉等,到通雕人物、花鸟、风景等,大量精品获国家、省、市级奖项。
⑧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不再统销国外,加上国际经济不景气,一些旅游城市的私人作坊大量粗制滥造、廉价倾销,冲击了市场。有高芑术价值的工艺拉花扇反受冷落.1999年,广州檀香扇生产陷入停顿。2000年,广州唯一一家生产檀香扇的企业被收编,百多名工人大部分被遣散。目前,广州已无企业再造这种手工精美的檀香扇了。
⑨檀香扇2014年被列为广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檀香扇的制作技艺目前仅有一位传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余润明,也是广州第一位檀香扇工芑大师,已77岁高龄。但余润明已多年未制作过檀香扇,目前广州也无一人可制作檀香扇。
(选自《中国手工艺文化》呼志强编著)
12.请说说本文的标题“拉花绝艺摇曳香”有何妙处?(5分)
答:
13.试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5分)
答:
14.本文③-⑨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概括说明思路。(4分)
答:
15.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淮剧,是江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淮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表现悲剧的优势,能充分体现民间的道德观念和民众的精神追求。
近些年来,由于受到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淮剧已处于瀕危状态。为保护淮剧这一文化遗产,淮安市做了大量工作。淮安市淮剧团新招收20名学员,以加强淮后备人才的培养,他们还抽调专人,搜集整理西路淮剧的相关影音资料,建立淮剧档案资料馆。他们还通过复排经典传统戏,举办“周周淮剧”演出活动,扩大淮剧的影响。但願淮剧这朵乡野“奇葩”将常开不败,永远芬芳。
“淮剧”在保护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请结合链接材料和原文,给广州檀香扇的保护和传承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22分)
我们的裁缝店
①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冋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②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別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夭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③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凊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晃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鰭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④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⑤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们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⑥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⑦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⑧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⑨【A】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
⑩“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⑪“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⑫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⑬【B】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⑭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⑮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捏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⑯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料、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锁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⑰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
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⑱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滋——”地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
⑲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⑳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马蹄袖”。
㉑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
16.仿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再概括两个关于做衣服的具体故事。(4分)
(1)
(2)我们免加工费让凑不够钱,又每天看、摸新衣的小姑娘领走花衬衣。
(3)
17.品味第⑥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小姑娘”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60字以内)(4分)
答:
18.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从文中【A】【B】两处任选一处加以赏析。(4分)
答:
19.有人认为文章第③④段可以删去,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答:
20.文章结尾作者写道“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谈谈你对加点部分的理解。(6分)
答:
三作文(60分)
21.写作。(60分)
请以“不能再忽略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不得抄袭、套作;②除诗歌、戏剧外,其它文
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4分)①眶shì(2分)②“帖”改为“贴”(1分)③委屈(1分)
2.(4分)①“联合”“共同”重复,去掉一个。②“提升”改为“促进”或“推动”,或在“发展”后加“的水平”。
3.(8分)①彻底灭掉不来夫斯库帝国,强迫那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打破鸡蛋的小端,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君主(2分)。②崇尚权力、自以为是、荒唐无理(答出两点,意对即可)(2分)③《格列佛游记》中写“因王”的形象,讽刺英国政府殖民政策与贪婪野心(2分),《小王子》中写“国王”批评那些醉心于权利、自以为是的大人(2分)
4.(8分)①铜雀春深锁二乔②海内存知己③长河落日圆④衣带渐宽终不悔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⑥天时不如地利⑦八年风味徒思浙⑥春江水暖鸭先知⑨非志无以成学(每句1分,错一字不得分。)
5.(2分)冰塞川雪满山
6.(4分)示例一:两首诗都运用比喻的手法。【甲】中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对未来的执着追求和强烈的信心。【乙】诗句以浮云比喻“保守势力”,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反映诗人作为政治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示例二:两首诗都运用用典的手法。【甲】中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乙】诗句”浮云遮望眼”,用典,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这里指“保守势力”,反映诗人作为政治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7.(2分)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分)①消失②勉力、尽力③洗、洗涤(《爱莲说》)④第二天(《赵普》)
9.(6分)①雾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天上和地下全都是白色。②西湖中怎么还有这样(兴致高雅)的人?③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10.(4分)我认为作者的“痴”是执着、迷恋自然美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1分),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1分),像作者这样执着,率真,特立独行,卓尔不凡的个性十分难得(2分)。
11.(4分)【甲】文多层次写景,视线由远而近,景物由大而小,(由面及点),让人在阔大背景下感到渺小,有一种苍芒静寂之感。【乙】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既写了西湖夜景的静寂幽深,也表现作者内心的抑郁悲伤之感。(手法各1分,分析各1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注:山沟)洗脚(注:意为赤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谒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
12.(5分)暗示本文的说明对象“檀香扇”及其“轻轻播,馨香四溢”的特点(2分);“拉花”突出广州禮香扇以拉花为特色的制作工艺(1分)。“绝艺”突出了作者对“榿香扇”辉煌一时的赞叹之情(1分),(或表达了对“檀香扇”传承乏力的冷峻现实的无奈和惋惜。)标题富有文学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
13.(5分)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登山杖店合作经营合同
- 推动集中供水规模化的可行性分析与前景
- 冻库设备转让合同范例
- 人形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市场潜力分析
- 交旅融合趋势与市场潜力深度解析
- 海水淡化行业发展动态与市场前景分析
- 劳务门店转让合同样本
- 买期房不给合同范例
- 内部运输合同标准文本
- shebei拆除施工合同范例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 【辅助投篮机器人设计7600字(论文)】
- GB/T 6739-2022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PPT
- 2022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
- GB/T 12759-1991双圆弧圆柱齿轮基本齿廓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设计 省赛一等奖
- 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11
- 立式加工中心操作指导书
- 禁毒学校青少年预防远离毒品教育模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