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练习题_第1页
六国论练习题_第2页
六国论练习题_第3页
六国论练习题_第4页
六国论练习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国论练习题一、选择训练1.下列黑体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洎(jì)牧以谗诛不得下咽(yàn)奉之弥(mí)繁B.弊在赂(lù)秦弃之如草芥(jiè)率(lǜ)赂秦耶C.暴(bào)霜露革灭殆(dài)尽之际

小则获邑(yì)D.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2.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李牧连却之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D.渔人甚异之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B.赵尝五战于秦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D.洎牧以谗诛4.下列各句中黑体的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5.对“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6.下列各句的诵读,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秦击赵者/再B.六国/破灭,非/兵不利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B.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C.暴秦之欲无厌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二、阅读训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②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③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⑤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⑧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⑨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⑩此言得之。1.对下列各句黑体的词的用法及指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诸侯之所亡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③奉之弥繁④侵之愈急A.①与②句相同,③与④指代的对象相同。B.①与②句相同,③与④指代的对象不同。C.①与②句不同,③与④指代的对象相同。D.①与②句不同,③与④指代的对象不同。2.文中引用“犹抱薪救火”来形象证明的观点是(

)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六国破灭,弊在赂秦D.不赂者以赂者丧3.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4.“举①以②予③人④”是个省略句,请将指代土地的“之”字填进原句恰当的位置。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D.④四、简答题: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一语出自哪里?

2.表现六国祖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什么?

3.这一段论证的观点是什么?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二、填空训练1.《六国论》的作者是,他的儿子、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2.《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两个分论点是和。3.苏洵写作《六国论》的目是。4.唐宋八大家指。5.《六国论》中的“六国”指。国家灭亡的历史证明第一个分论点;国家的灭亡的历史证明第二个分论点。(9),千金散尽还复来。(10),但愿长醉不愿醒。(11)安得广厦千万间,,?(12)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13)(14)(16),相逢何必曾相识?(17)大江东去,,。1.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所通之字。

①孝公既没②合从缔交

③倔起仟陌之中④赢粮而景从2.《过秦论》的作者是,他是(朝代)杰出的家、家“过秦论”的意思是。3.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句子填空。

第四段写陈涉起义。

①其出身地位是“瓮牖,,也。蹑足,之中。”

②其个人素质是“才能,,之富。”

③起义队伍的组成是“率,将。”

④其武器装备是“斩木,为旗。”

⑤起义的影响是“天下,景从。”

⑥起义的结果是“。”4.默写上句或下句。

①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③,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④然而成败异变,。3.填写上句或下句。

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王道之始也。

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孟子》是一部记录言行的体散文集,由记载。

(2)合称为“四书”。

(3)是记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4)出自《寡人之于国也》的两个成语是、。16.锲而舍之,朽木不舍,,。(出自《劝学》)1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出自《诗经》)22.《我的空中楼阁》作者是台湾作家。23.《荷花淀》的作者是,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这篇小说选自《》。2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三部分。14.《洛阳诗韵》是一篇情思悠悠、文意深长的优美散文。作者是,从、、、四个方面入手,选取典型材料,描绘洛阳这座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5.阅读下面节选内容,回答问题(6分)①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③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以上句中加横线部分指的对象分别是①,②,③。四、文言文阅读(23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3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空2分,共8分)范增数目项王因击沛公于坐若人前为寿常以身翼蔽沛公34、翻译下列句子。(共8分)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