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礼仪文化综述_第1页
东方礼仪文化综述_第2页
东方礼仪文化综述_第3页
东方礼仪文化综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方“大礼仪”文化最近有一个问题不断萦绕在我脑海中?中国为何被称为“礼仪之邦”?为什么现在必须要提“礼仪文化”?中国“礼仪文化”在现代社会到底要发挥哪些方面的作用?如此多的问题,归根结底,我们需要了解中国文化本身。可以借助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当中的论述来看,他认为中国人的“礼仪文化''就是一种最好的社会管理方式,宗教、法律、政治都通过礼仪来开展。中国古人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和培养这种“礼仪的意识”,“礼仪的思维"方式,满足之乎者也,离开了经典就无法找到为人处世的依据。这也就是孔子所说“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礼仪,没有办法立足。礼仪就是一个人必备的生存与发展的技能。在中国古代,礼数不周就是罪过,违反了“礼”,就跟犯法是一样的,要遭受到万人的唾骂。中国用“礼教”管理庞大的国家,造就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近代,面对枪炮弹药等现代科技的巨大冲击,这个长期坚守“以人为本”,重视人伦管理的思维方式遭到了巨大的批判。好像万恶之源就是“礼”,中国古人太迂腐,中国处处讲“礼''的方法落后了,成为阻碍中华民族迈步走入世界强国之列最大的障碍。一次次强烈的文化涤荡,不断强化的“科学技术全上”的观念,让中国人找到了“物质全上”的人生目标,快速的经济发展,崛起的城市,现代化的产品武装起来的中国似乎还是欠缺很多。缺信仰?缺人性化?缺民族自信心?其实,我们缺的就是“礼仪”,缺的就是中国人潜意识里面的“礼仪”。“礼仪之邦,并不只是因为衣着光鲜、待人接物有规矩,更重要的是潜藏在民族意识里面,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不学礼,无以立”,孔圣人的话又在我耳边响起。这个“礼"的学习内涵如此丰富,这个礼是要让每个人从心灵的最深处一直到所有的外在处事方式都能“表里如一”,让每个人因学礼而“达道”,正是“吾道一以贯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八纲目是每个中国人的自我塑造和成长的历程,“懂礼知礼守礼''贯穿其中,“礼乐之和"不仅体现在国家,而且体现在个人,在《中庸》当中提出“致中和"为目标。中庸之道乃和谐之道,和谐来自于礼仪的修行。礼者,天地之序也。礼通天人,中国的礼不仅是人际交往的规范,而且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体现,礼具有强烈的现实思维和人际关系实操处理的价值。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懂得“礼数”的人处处受欢迎。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很多所谓的“没文化”的人,在学校成绩不好的人,在社会上如鱼得水的也占比较大比例。礼还囊括了中国人建造自身居住环境、对待医学的思路。中国的建筑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苏州园林不仅是有艺术水准,更是中国人思维的直接体现,重视天地之礼,“敬天爱人”的中国人是将人作为大自然系统生动的一员来对待,从来没有把人单独列出来,所以在苏州园林让每个人的身心有回归的感觉,无尽的意味。中医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望闻听切”,重视保健,心理与生理的互动,这些只是让人们知晓人要“以礼待己”,任何一个人的生命系统都是关联度很强的,切不可“肆意发怒”,“怒伤肝”。生命系统庞大到与宇宙同步,所以“人皆有七情六欲,以礼节之”。每到过节的时候,要敬神,要祭祖,对待神灵和先辈要有敬畏之心,要有礼。对于长期接受科学教育的一代来说,总是感觉有些无所谓,这些礼仪的形式被教育忽略,正是导致这一代人肆意自己的情绪,忽视人的生命价值,乱用科学技术,制造毒奶粉,地沟油的根源。人心中没有了敬畏,就会疯狂,不要忽视了中国传统礼仪形式的教化意义。心灵回归,找到心灵的慰藉,完全不是吃美食,周游世界所能达到的。世界范围内,东方文明复兴,全世界最发达的“物性文化”已经达到了顶峰,人们可以上天入地,人的力量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自然开始报复科技,残酷的现实让人们必须找到“情性文化”,有那些精力和财富来研究下作为一个人的乐趣。中国文化是典型的“过日子”文化,“琴棋书画”的情趣不言而喻。孔子讲,“兴于诗据于礼游于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国艺术,从中找到平静,找到“中华礼文化”修身养性的巨大魅力。能安才能久,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必须首先寻求内心的平静,让心灵守“礼”,孔圣人“礼乐仁和”的理想将会在现代社会实现。东方“大礼仪”文化是建立在现代中国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在科学技术奠定的丰裕物质基础上,采用“中华原生态礼仪思维”来为现代社会进行“礼仪工程学”建设,让现代人树立“礼仪”的宏观观念。从内心出发,扩大心力,格物致知,将服务于人的“物”与直接的“人际交往”都纳入到一个“合乎礼”的规范当中。“大礼仪”不再局限于礼仪行为的培训,更重视礼仪文化的传播,礼仪思维的培养,各行各业的礼仪指导。相信一个真正心中有礼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做生产毒害生灵的产品,更不会不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为了将东方“大礼仪”文化的体系阐述得更加清晰,下面将“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西方科学做一个对比。某种意义上,东方礼仪是一个综合的系统观念,西方礼仪只是人际交往的规范;东方礼仪是一个文化概念,西方礼仪只是关涉人际交往的规范。东方礼仪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的代名词,西方礼仪是与西方科学技术、西方法律和西方宗教并列的一个分支。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文化是“礼”文化的模式,礼通天人,礼是易学思维的现实体现,这种模式可以称作是“文化模式”。这个与西方的“科学模式”相对应,可以让大家集中感觉到这个差别。中国人被认为是保守的,不敢释放,中规中矩,缺乏创新,敬畏之心,守礼,这就是这个文化范式下的体现。西方人,特指科技发达的国家,被认为敢于奇思妙想,挑战物的世界,创造新产品,这是一个生产性的文化模式。我们将这两个进行对比,就发现“东方礼仪”就是要给人类带来一种崭新的“情趣”生活形态,而不仅仅是沉醉在物质生产快乐当中的生活。在这种生活形态中,每个人都不把自己的全部人生和精力都奉献给如何制造更多物质的东西,更多物质的财富;也不再是以能不能挣到多少钱来作为衡量自己做事情的标准;多做一些修养身心的事情,看似和物质财富生产无关的事情;多做一些善事,多做一些有助于人类生存可持续的事情。“礼者,天地之序也”,每个心中守礼,让礼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成为我们驾驭物质技术,造就缤纷多彩世界的出发点。东方“大礼仪”文化将以社会工程学的思维,帮助从事各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