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以S师范附属小学为例》10000字(论文)】_第1页
【《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以S师范附属小学为例》10000字(论文)】_第2页
【《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以S师范附属小学为例》10000字(论文)】_第3页
【《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以S师范附属小学为例》10000字(论文)】_第4页
【《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以S师范附属小学为例》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以S师范附属小学为例目录TOC\o"1-2"\h\u13119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以S师范附属小学为例 131316关键词: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家庭教育 121223一、前言 228072(一)问题的提出 226157(二)研究意义 216307(三)概念界定 220880(四)研究方法 318848(五)文献综述 332170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对比 423887(一)S师范附属小学基本情况 46597(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对比分析 49766三、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632745(一)依赖成性,缺乏独立性 726973(二)性格孤僻,不善于交际 711897(三)贪图享受,生活上懒惰 827055四、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811163(一)家庭原因 84508(二)学校原因 82302(三)自身原因 924727五、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行为的解决对策 912991(一)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对策 1015067(二)对学校教育的建议对策 1019064(三)对学生自身的建议对策 1130912六、结语 11摘要:过去为了防止人口过快增长,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许多家庭都只生育一个子女。在独生子女家庭中,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通常在心理健康上更容易因为受到家长的过度宠爱而缺乏分享意识,更自我,不爱劳动,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障碍,有必要通过研究来持续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本文以S师范附属小学为例,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的方法,对其当前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从独生子女的日常行为、学习行为和家庭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研究发现,当前S师范附属小学的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对父母的过分依赖,缺乏独立性,性格孤僻,不善交际,以及缺乏感恩等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以此帮助独生子女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关键词: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一、前言(一)问题的提出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只生育了一个子女,故而相比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于独生子女会更加宠爱,部分父母将独生子女交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家庭中所有长辈都对独生子女极为宠爱,甚至是溺爱,这样很容易导致独生子女性格上的娇生惯养。比如,可能让独生子女产生自负、自我的心理,缺乏分享精神和感恩意识,甚至从小产生了好逸恶劳的错误观念,部分独生子女养成了饭来张嘴、衣来伸手的坏习惯,从小缺乏对劳动的喜爱,这对于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二)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对于丰富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理论,并促进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目前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许多还是就其家庭环境、学习某个方面的研究,缺乏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综合性研究,这就使得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综合性研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来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丰富关于独生子女健康的相关理论成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对策,这对于帮助独生子女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其独立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三)概念界定1.界定小学小学,又称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因此又被称为经学的附庸。2.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是指一对夫妻生育的唯一孩子,换句话说,没有一个亲兄弟姐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具有同样的身心发展规律。但亲兄弟姐妹关系会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一定作用。独生子女除了有亲子关系外,没有亲兄弟姐妹这层关系,因此其社会化带有自身的特点,但是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都能学会交朋友。独生子女政策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而实施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一项政策。3.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研究方法本文以S师范附属小学为例,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的方法,对其当前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五)文献综述目前在关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改善策略等进行了研究。关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重要性的研究。刘云霞(2018)认为,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与非独生子女存在差异,特别是部分独生子女由于受到父母的溺爱,缺乏其他兄弟姐妹的分享,容易缺乏分享意识,缺乏感恩精神,因而加强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研究,分析独生子女所处的环境对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更好促进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刘会娟、赵章留(2017)认为,只有确保独生子女拥有健康的成长环境,才能够避免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其他兄弟姐妹共同生活所导致的缺乏陪伴、分享观念不足等问题,让独生子女能够在一个更加健康良性的环境中成长。关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樊林峰、俞国良(2019)认为,当前在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成为了许多家庭面临的问题,值得人们关注。由于独生子女在生活中往往独享长辈关爱,可能会认为他人的付出一切都理所当然,自小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并没有刻意去培养他们的劳动精神和对劳动的热爱,部分独生子女从小感觉到孤僻,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也容易导致独生子女产生心理上的问题,不利于保持独生子女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刘松涛、张晓娟、芦珊等(2018)认为,在独生子女成长方面,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关注,部分学校依然应试教育为目标,忽视了独生子女的独特成长环境,并未在教育中对独生子女给予足够关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缺位容易导致独生子女心理不健康问题。关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改善对策的研究。刘毛娟(2020)认为,要想更好促进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需要关注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父母亲需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长辈一方面要给予独生子女关爱,但另一方面更多要从沟通方面与独生子女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教会他们一些生活上的技能,学会分享感恩,同时要多带独生子女与其他小朋友一同玩耍,帮助他们学会分享与合作,打开心扉,这样有助于独生子女摆脱由于缺乏其他兄弟姐妹所带来的个人生活情感及心理上的问题,从而促进其成长。廖友国和连榕(2020)认为,要想确保独生子女在更加健康的环境中成长,除了家庭需要做好相关教育,多让独生子女学会分享和懂得感恩、热爱劳动之外,还需要学校重视独生子女问题,并在教学方面多安排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合作、分享的情景和游戏活动,更好促进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对比(一)S师范附属小学基本情况安徽省S师范附属小学,于1982年09月01日在S挂牌成立,我学校迄今已经成立39年,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我学校主要经营小学教育,我学校本着制度与人文相结合的管理思想,凭借美丽的校园环境,舒适的住宿条件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已成为每年S评价很好的学校之一。该校历来坚持发扬优良传统,持续进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立足于素质教育来进行教书育人。目前该校共有专职教师31位,其中大多数都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19位,省级骨干教师3位,特级教师1位,师资力量比较雄厚。该校共有学生300多位,其中包括了独生子女近200位,在独生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对比分析为了更好了解当前S师范附属小学在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方面的状况,笔者特对其中的90位独生子女和90位非独生子女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了解当前该小学的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下文中将从日常行为、学习行为和家庭行为表现三个方面,探讨当前S师范附属小学的调查样本中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与非独生子女存在的差异。1.日常行为体现通过调查发现,在目前S师范附属小学的独生子女样本中,独生子女在日常行为中比非独生子女更加自我,缺乏分享和合作意识,存在一定的偏执问题。比如,在90位独生子女样本中,有37位显得更加自我,而非独生子女中只有21位显得更加自我;在独生子女中,有42位缺乏分享意识,但是非独生子女样本中只有12位缺乏分享意识,其中主要体现在独生子女在玩具、零食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分享意识,而非独生子女的分享意识更加良好。在合作方面,独生子女的合作意识也不如非独生子女,样本中有19位独生子女缺乏合作意识,但是只有8位费非独生子女缺乏合作意识。比如,在日常行为中、小组讨论、分享中,独生子女往往更加自我,不能很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游戏,非独生子女在游戏方面更加愿意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分工更加明确,更能通过游戏等方式完成活动,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此外,也有部分独生子女还存在自闭、孤僻倾向,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而非独生子女往往更愿意自主加入团队中,更愿意进行表达,敞开心扉,其产生孤僻和偏执的可能性更小。表2-1S师范附属小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日常行为表现统计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更加自我3721缺乏分享4212偏执2311缺乏合作意识198其他问题1662.学习行为体现在学习行为体现上,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首先,独生子女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一个人进行思考,而非独生子女通常更加愿意与其他同学互相讨论并积极分享。独生子女在学习方面对于团队讨论、合作显得不是特别积极和热心,这样容易影响学习效果。第二,在学习的压力方面,独生子女由于在家独自学习,缺乏他人辅导,在个人学习习惯上缺乏模仿的对象,往往自制力比较强,但是也存在来自于学习方面的压力,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对独生子女的学习要求更高。在学习习惯上,独生子女的学习课业负担比较重,感受到学习上的压力。部分独生子女在学习上有小动作,上课不专心听讲,比较爱调皮,容易随便讲话。而且年龄越小的独生子女自觉性越差,学习习惯越差。另外,还存在独生子女作业抄袭情况,抄袭痕迹明显,在独生子女中,不复习和不预习的独生子女占比超过了15%,有20%左右的独生子女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13%的独生子女出现了厌学情绪,在学习上会有烦恼,感到情绪低落,这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随着年级的增加,学习压力加大,部分独生子女的畏难情绪高于非独生子女。3.家庭行为体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家庭行为方面的差异也是存在的。首先,在家庭成员结构上,独生子女并没有其他同胞兄弟姐妹一起玩耍和共同学习,平时的家庭生活时间更多是独自玩耍,或者由长辈抚养,在调查样本中有28%的独生子女是隔代抚养。而非独生子女有其他兄弟姐妹一同玩耍和共同学习,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习惯。同时,受访的S师范附属小学独生子女中,懂得分享的仅为33位,有责任意识的为16位,懂得感恩父母和长辈的为23位,分别占受访独生子女的36.67%、17.78%和25.56%,远远低于非独生子女。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家庭成员往往围绕着独生子女开展相关活动,父母、爷爷奶奶不愿意让独生子女做任何家务活动,往往只要求其完成作业,事事顺着独生子女,生怕他们吵闹和哭泣,对于独生子女过分溺爱,其实这不利于独生子女的成长,使得有部分独生子女不热爱劳动。表2-2S师范附属小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行为表现统计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会承担一定家务1173懂得分享3382有责任意识1669懂得感恩父母和长辈2378调查中S师范附属小学中,有73位非独生子女会承担一定家务,但是只有11位独生子女会承担一定家务,表示从未干过家务的占受访独生子女的87.6%;认为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会尽其所能满足自己要求的有73.26%的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的独生子女缺乏同理心和感恩之心,不了解父母的辛苦,显示出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较大心理差异,也显示出在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可能对他们心理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学习上,往往非独生子女可以互相进行讨论,有的非独生子女有一个哥哥或者姐姐,而且学习成绩不错,让独生子女在学习上有一定的榜样。有的非独生子女有弟弟、妹妹,他们在生活上会负担更多的责任,父母会从小训练他们的学习意识和责任感,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承担更多责任,比如承担更多的家务,使得他们更懂得谦让,拥有更多同理心,学会照顾他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好成长。三、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根据前文分析可知,目前在S师范附属小学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方面,容易产生依赖成瘾,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性格比较孤僻,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际,过分自我,不懂得感恩和分享,在生活上贪图享乐,好逸恶劳,影响自身健康成长。(一)依赖成性,缺乏独立性S师范附属小学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在个人的心理健康方面,由于父母及其他长辈过分溺爱,事事代替他们做。比如,孩子已经十岁,读小学四级,具备了从事一定家务的能力,但是依然不让他们做任何家务,包括穿衣、拖地等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干,孩子从小就产生了对他人的依赖。表3-1S师范附属小学独生子女缺乏独立性问题统计独生子女(人生)占比(%)自己不会穿衣穿鞋,爸妈包干6370.00吃完饭不收拾碗筷7280.00从不扫地拖地7785.56从不主动做作业6875.56调查显示,有63位受访的S师范附属小学独生子女完全由爸妈帮助穿衣服和鞋子,占受访独生子女的70.00%,有80%受访独生子女吃完饭不收拾碗筷,85.56%受访独生子女从不扫地拖地,从不主动做作业的独生子女占比也为大多数。所有事情父母都会为他们包办,这样容易使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对于他人过分依赖,甚至产生好逸恶劳的想法,不懂得学习和成长,认为别人有义务为自己做任何事。这并非独生子女自身的心智问题或者个人智力问题,而是长期以来由于父母对他们的事项都包办了,不让他们有尝试和自己动手的机会,这样就容易影响独生子女的观念,会让他们觉得别人把一切生活事项都安排好是理所当然的,自己也就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和能力,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能力,未树立劳动光荣思想。(二)性格孤僻,不善于交际在S师范附属小学的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在家庭内往往只能跟父母长辈交流,没有其他同胞兄弟姐妹可以一同玩耍,与其他同龄人接触的机会较少。这使得他们在性格上表现出比较孤僻,有什么事宁愿自己一个人沉思默想,不愿与他人进行必要交际,容易形成他们性格上的孤僻,表现出不愿与他人进行必要交流的问题,遇到事情自己通过写日记或者其他方式思考,容易钻进死胡同。在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中,往往随着小孩长大,他们的这一习惯保留了下来,要么就对父母或其他长辈撒娇哭泣,随意要玩具或零钱,不听话,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也不愿意向父母透露自己的心事。而随着独生子女的长大,即便到了小学高阶段,这一习惯继续延续,依然保持比较孤僻,不能很好的调节,这就容易产生他们的性格内向、不善交流问题。(三)贪图享受,生活上懒惰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方面容易贪图享乐,在生活上比较懒惰。S师范附属小学的独生子女平时除了必要课业之外,并不会做家务,基本上所有家务活动都有其他长辈来做,独生子女坐享其成。尤其是独生子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会产生轻视劳动的负面情感,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就会在学校内与他人沟通交流中不懂得交流和分享,产生生活上的懒惰。比如,在班级卫生中,不积极参加劳动,在植树节不积极进行植树,在小组活动中往往不积极参加讨论,甚至课后作业也不愿意做,而是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使得他们的成长会受到障碍,产生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四、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家庭原因家庭在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家庭对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不关注或者错误引导,会直接导致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部分父母由于只生育了一个孩子,将对未来所有的期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丝毫不敢有任何怠慢,将自己所有的最好的都给了孩子,在孩子面前不敢暴露任何情绪,面对独生子女把生活上的劳累全部放下,只为哄孩子开心。对于孩子喜欢的玩具、零食等,即便自己没有钱,或者刚刚买过,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正是这样的家庭教育,会让独生子女认为他们在生活中所想要的都能得到,不能接受“不可能”的反馈,容易产生自负问题。在家庭中,由于家务活会有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全部包干,甚至孩子已经很大,但是父母依然喂饭、帮其穿衣、穿鞋袜,不让独生子女自己做任何事,这虽然是怕独生子女自己干不好,但是也让独生子女缺乏成长的机会,使得他们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基本的日常家务活都不会干,这会影响其能力的提升。他们会认为,父母和其他长辈对他的一切好都是理所当然的。另外,有的家庭对于独生子女的管教比较严格,期待过高,独生子女自身能感受到,会产生学习上的过分压力和孤独心理,不敢向父母倾吐心事。(二)学校原因S师范附属小学目前在小学中更多还是强调义务教育和应试教育,以教授课业知识为主,强调对所有学生的无差别教育,只重视考试成绩,缺乏对独生子女的关注,以及对他们合作、分享观念和能力的培养。调查中,S师范附属小学的受访者多数认为,学校和教师缺乏对独生子女教育的特别关注,未注重针对独生子女的分享、合作和全面素质教育,忽视了针对独生子女教育的家校联动。表4-1S师范附属小学教师对独生子女教育重视情况选择人数(人)占比(%)未给予独生子女特别关注8190.00未注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合作与分享教育7381.11应试教育为主,忽视了独生子女全面素质的提升8695.56未做好独生子女教育的家校联动7987.78学校和教师并没有针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没有认为他们在生活和教育方面会存在一些特殊之处,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这容易使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剧,不利于促进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在班级授课或者活动中,将独生子女和其他非独生子女无差别对待,并没有考虑独生子女的特殊性,未对其分享意识、感恩精神等加强教育。部分独生子女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抚养,学校和教师缺乏对于他们的足够重视,在家访、春游或者其他时候,并没有做有针对性的教育安排,不利于改善独生子女的成长问题。另外,在学校方面也缺乏针对独生子女的必要亲子活动,在教师教学活动方面更多还是关注考试,强调应试为主,忽视了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足够重视和科学引导。(三)自身原因从独生子女自身而言,缺乏与其他兄弟姐妹的共同相处时间,部分独生子女隔代抚养,缺乏与其他小朋友的共同玩耍时间,使得他们在情感方面往往容易独自思索,从而形成孤僻性格。同时,有部分独生子女自身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缺乏必要的沟通意识,比较任性,缺乏团队协作精神,不能在生活中积极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也影响了其心理健康,不利于促进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五、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行为的解决对策为了更好促进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与成长,需要重视从家庭、学校、社会和独生子女自身方面同时采取措施,更好的加强家庭对于独生子女的正确、科学引导,学校需要重视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也需要加强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关注,独生子女自身也需要积极主动融入班级群体,培养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避免因为独生子女的身份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一)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对策家庭需要重视对独生子女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心态,促进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首先,家长不能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因为过分溺爱不仅不是爱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在独生子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需要严词拒绝,并且说明理由。比如,有的独生子女自小就是熊孩子,想要的东西必须得到手,否则就躺在地上哭闹不起来,这样会让父母很难堪,总是向独生子女屈服,这不利于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此时家长需要保持原则性,向独生子女说明道理,不能事事顺着独生子女,避免过分宠溺而导致独生子女的骄横和过分自我。同时,家长需要重视适当给予独生子女从事家务活动的机会,根据独生子女的年龄和个人成长情况,适当让其分担必要的家务,让其可以自己动手,比如对于三四年级的独生子女,已经具备了从事扫地、擦桌子等方面的能力,此时家长就可以安排其擦桌子、拖地等任务,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其从事必要的家务劳动,并且给予一定奖赏。例如,当完成了这项工作并且表现良好时,可以满足其一个小小要求,或向其储存罐内存入一元钱,这样还可以培养独生子女的理财观念。最后,家长需要重视与独生子女多多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对于部分外出务工的家长而言,独生子女由爷爷奶奶照顾,对其过分宠溺,此时家长和爷爷奶奶都需要重视与独生子女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让其敞开心扉,避免其产生内向和孤独等不良心理。(二)对学校教育的建议对策学校需要重视对独生子女的关注,对小学阶段的独生子女给予科学引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首先,学校和教师需要重视对于学生的家庭情况有一定了解,比如学校班级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家长会或者平时的班级活动、家访等方式来了解哪些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其有一定的关注,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第二,适当给予独生子女学生必要培养,特别是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了解父母的辛苦。对于比较专横、不懂得感恩的独生子女,需要引导他们学会感恩,利用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让独生子女表达对父母家人的爱,让他们感受到长辈的付出,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第三,多培养独生子女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团队活动中对于独生子女加以重视,特别对于部分独生子女缺乏必要的分享的观念和沟通意识,要鼓励他们积极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分享,从而帮助独生子女在小学阶段能积极成长,解决其缺乏团队协作及分享观念的问题。此外,还需要学校对独生子女引导方面适当安排适当活动,比如,给予其劳动委员等方面的职务,培养他们的劳动光荣意识,有助于他们摆脱过去的好逸恶劳错误观念。(三)对学生自身的建议对策小学阶段的独生子女自身需要注意,随着自身的成长,慢慢会知道哪些事可做、哪些不可做。特别是高阶段的小学生,已经学会了很多知识,拥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此时一方面要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了解父母工作的不容易,了解到家长对自己的关心,要懂得知恩图报,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感恩。其次,需要尽自己力所能及来帮助父母。比如,可以自己按时完成作业的就不需要父母频繁叮嘱,可以自己收拾书包、穿衣服、穿鞋子,就没有必要让父母帮忙系鞋带,提升自身能力。第三,积极学会分享,多与同学进行交流,敞开心扉,提高团队协作意识,了解自己虽然是独生子女,但是在学校内可以多与其他同学共同相处,需要培养友谊。关心其他同学,比如其他同学借橡皮的,当自己有橡皮时可以借给其他他们,给予其他同学必要的关心。最后,独生子女需要学会自强自立,在心理上和行动上表现得更加积极,自觉维护心理健康,积极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六、结语由于独生子女从小出生的环境比较受到宠爱,会受到父母亲人的更多关爱,有相当一部分的独生子女由爷爷奶奶及父母共同抚养,从来不用干家务,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了他们,使得独生子女可能会缺乏分享精神,不热爱劳动,备受家长溺爱之后容易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这容易影响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本文以S师范附属小学为例,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对当前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状况进行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