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与《娜拉走后怎样》_第1页
何其芳与《娜拉走后怎样》_第2页
何其芳与《娜拉走后怎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何其芳与《娜拉走后怎样》

1938年春到8月中旬,他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在生活道路上做出了重要的改变。由于好友方敬奔走和曹葆华的引荐,26岁的何其芳进入成都石室中学,登上了国文讲台。石室中学前身是成都府中学堂,是一个很有名气的老牌学校。因其“老”,陈腐气息也特别浓。《经史百家杂钞》和《古文辞类纂》成为该校通用的国文教材。而对于“五四”以来影响深远的白话文,不少人抱着不屑一顾甚至是深恶痛绝的态度。大量的“军训教官”涌入学校,“礼义廉耻”的匾额随处可见。不少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所谓圣贤书。为了改变这种沉闷、麻木的空气,何其芳认为文学的启蒙工作仍是十分必要的。他撇开惯用的经史类国文教材,自己编选活页文选,文选的第一章,就是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学生听后大受启发,如梦初醒。他从鲁迅、朱自清、茅盾等老一辈作家的名作,选到青年一代的佳作。他特别热心推崇报告文学这一迅捷便利地反映时事的文体,选了夏衍的《包身工》,讲述了当时活跃在抗战前线的曹白的报告文学;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了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他鼓励学生大胆用白话写作,脱去文言的枷锁。在他的得力引导下,学生们广泛地阅读各家风格不同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也读了不少译作,视野开阔了,思想受到很大启发。当学生们得知何其芳就是当时获天津《大公报》文艺奖金的散文奖《画梦录》的作者时,坚请他为他们讲那些华美艳、精致动人的散文,他却摇摇头说,现在已不是“画梦”的时代了。直到学期末,何其芳也未把自己的散文,诗歌选入教材,也未给学生讲过一次自己的诗文。在石室中学,老师喜戴中外古今各式帽子,学生则奉公一律剃为光头。何其芳是校内唯一不戴帽子而又留着分头的人。他很朴素,也很节俭,却洒脱而有风度,以其谦逊从容、热情诚恳赢得了学生们的信赖和爱戴。越来越多的学生聚集在他的周围,谈论文学、理想、社会、人生,不少人常常留连忘返。他单身居住的一间小小的斗室,成为学生们课佘的乐园。何其芳热爱自己的学生,只要有益于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他总是有求必应。在他的鼓励下,学生们大胆地创办了自己的刊物《学生文艺》半月刊。何其芳不仅为刊物写了刊头,而且替学生审阅、修改文稿,指导编排、校对工作,有时还替刊物代写“答读者问”。他约著名作家周文和刘盛亚为《学生文艺》写稿,使学生们大受鼓舞,刊物的水准日渐提高,发行量直线上升,影响也扩大了。何其芳身体力行,自觉承担起抗战中文学工作者的责任,以文学为启蒙的武器,打开了青年学生的心灵之窗,为沉闷的石室注入了清新的空气和新鲜的活力。何其芳是个追求甚高而又严肃、踏实的人。他并不满足于一般的教书。那时他的社会活动并不很多,课余及节假日最常去的地方,是“皇城”里的四川大学文学院。何其芳北京大学的老师朱光潜先生是文学院院长,他的挚友、诗人卞之琳也在那里任教。川大的罗念生、废名(谢文炳)、方敬那里也是何其芳常去的地方。师友相聚,新知旧识济济一堂,常常纵论国家大事,指斥社会时弊。抗战爆发后,全国城乡僻壤都在发生变化。但深居内陆、处在大后方的成都,抗战的风气并没有吹进来多少,甚至连“五四”以来的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也似乎在这里掀不起微澜似的。何其芳感到,他的启蒙教育思想不仅在学校而且在社会上也同样是适用的。何其芳和朱光潜、卞之琳、废名、方敬等商定,考虑创办一个宣传抗日战争、支持社会正义同时又进行启蒙思想教育的小刊物,为成都吹一些新鲜的气息。1938年春,《工作》半月刊于3月16日创刊了。何其芳是刊物的主力,《工作》的刊头是他写的,创刊号上第一篇文章就是他的《论工作》,以后差不多每期都刊有他的文章。至于编辑,校对、发行,全由何其芳和他的妹妹、方敬等人承担。何其芳一边教书,编印教材、批改作文、指导学生,一边自己创作,同时又包揽了《工作》半月刊的编辑、校对、付印等具体事务。他常亲自去印刷所校对刊物,送刊物到邮局或送到许多书店去,月底又自己带着折子到处去结算。刊物的印刷费用和纸张,何其芳和朱光潜,卞之琳、废名、方敬等每人自愿轮流出4块钱支付。《工作》一如当年何其芳与杨吉甫在北京大学编的《红砂碛》的格式。刊物主要登散文,有杂文,随笔、通讯、报导,偶而也登短篇小说。文章内容最初主要记述了一些人从沦陷区冒险出来到达成都的切身经历,也有对战区情况的目击报导,后来则主要以揭露社会的阴暗丑恶,抨击后方时弊为己任。除创办者之外,当时在成都的文教界人士邓均吾、周文、沙汀、陈翔鹤、刘盛亚、陈敬容、周煦良等人都为《工作》撰稿。作为主力的何其芳为刊物撰写了最直捷有力的文章。《论工作》、《论本位文化》、《论家族主义》、《论救救孩子》……他的文章尖锐、猛然地抨击着同血与火的时代极不相称的读经空气,歧视妇女和虐待儿童的封建思想,知识分子迂腐而自私的人生观……几乎不留情地扫荡了大后方的许多阴暗面。这时,他的笔头显得尖锐、雄辩了,一扫《画梦录》的忧郁、感伤情调。何其芳几乎完全放弃了他一向所擅长并已取得显著成就的抒情美文和诗的制作而专注于以杂文驱遣他的忧愤、不满与反抗了。初传周作人在北平下水了,这个消息对全国的文艺界都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工作》同人有的不信,有的惋惜。有的主张看一看。何其芳不顾《工作》同人的反对、劝阻,断然发表了毫不留情的《论周作人事件》,指斥周作人的附逆行为。朱光潜先生以他自己昔日与周作人的交往对周的印象以及一封北平来的友人书信为依据反驳何其芳的结论,对周作人是否下水持怀疑态度。后来何其芳又发表了《关于周作人事件的一封信》,说自己的意思和朱先生的“差不多”,自己也糊涂起来。山于当时处于战乱动荡时期,交通不便,邮路不畅,成都又深居内陆,信息闭塞,发生类似的误会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它也证明了何其芳的敏锐,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怀着寻找“同伴”愿望,希望在大一点的地方可以多做一些有利于抗战工作的何其芳,在工作中并没有得到他人的理解。他写杂文,办刊物,指斥时弊,却招来了“不搞正经的创作”以及所谓“青年活动家”、“社会活动家”的嘲讽,有人甚至根据他对周作人的批判断言他一定要短命。何其芳所接近的人包括一些朋友在内,几乎没有一个赞同他的,不是责他“刻薄”,就是责他“火气过重”。何其芳感到异常的寂寞与孤立。在激情难抑的心绪中他写下了《成都,让我把你摇醒》这首著名的诗篇。这是何其芳抗战以来写的第一首诗,也是他热心于写杂文和报告而“差不多放弃了写诗”后的“一个偶然的例子”。诗人不无悲凉地叹息“成都虽然睡着/却并非使人能睡的地方”。清醒的诗人意识到“这并非使人能睡的时代”。他想“大声地笑,又大声地叫喊”:“让我打开你的窗子,你的门,/成都,让我把你摇醒,/在这阳光灿烂的旱晨!”透过黎明的晨曦,诗人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象盲人的眼睛终于睁开,向我走来,向我的国家走来……在这抗战与奋争的时代,诗人看到了远处的光明,遂毫不犹豫地向光明奔逐。1938年春,何其芳的老朋友、时执教于云南大学的李广田邀他去中文系作教授,何其芳辞而不就。他要投奔一支奋战了十余年的大军,他选择的是陕北的窑洞而不是滇池的书斋。他不再热心于办刊物,而是积极托沙汀、周文联系出行事宜;一边每天清晨在少城公园练习骑自行车,做出行前的准备。宣传抗战、启蒙并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工作》尽管销路很好却由于编务乏人,便于第八期发表休刊声明停刊。何其芳先以自己的喉舌、文笔而后更以行动来“摇醒”成都“这沉睡的都市”。应该说,成都时期是何其芳投身抗战工作的鲜明起点,也是他全心全意投入进步和革命工作的重要转折点。经中共四川省委地下党负责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