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1页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2页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3页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4页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1.1回填土沉陷1、原因分析这是由回填土的土质及施工方法引起的质量问题。比如在填料过程中采用了不合格的土料,填料含水量不认真控制,压实机具不合适,施工规范未严格执行等,完工后造成过大的沉降。2、防治措施(1)管槽回填时必须根据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夯)实机具。(2)管槽较窄时可采用微型压路机填压或人工和蛙式打夯机夯填。不同的填料和填筑厚度应选用不同的夯压器具,以取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3)填料中的淤泥、树根、草皮及腐烂植物既影响压实效果,又会在土中干缩、腐烂形成孔洞,这些材料均不可做为填料,以免引起沉陷。(4)控制填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必须先排干水再分层随填随压密实,杜绝带水回填或水夯法施工。根据沉降破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1)不影响其它构筑物的少量沉降可不做处理或只做表面处理,如沥青路面上可采取局部填补以免积水。(2)如造成其它构筑物基础脱空破坏,可采用泵压水泥浆填充。(3)如造成结构破坏的应挖除不良填料,换填稳定性能好的材料,经压实后再恢复损坏的构筑物。1.1.2管道渗漏水1、原因分析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2、防治措施(1)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2)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3)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坑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4)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5)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硬物轻敲管壁其响声清脆悦耳。(6)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直接退场。(7)砌堵前应把管口0.5m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洗干净,涂刷水泥原浆,同时把所用的砖块润湿备用。(8)条件允许时可在检查井砌筑之前进行封砌,以利保证质量。(9)预设排水孔应在管内底处以便排干和试验时检查。(10)对细小的缝隙或麻面渗漏可采用水泥浆涂刷或防水涂料涂刷,较严重的应返工处理。严重的渗漏除了更换管材、重新填塞接口外,还可请专业技术人员处理。处理后再做试验,如此重复进行直至闭水合格为止。1.1.3阀井部位变形、下沉1、原因分析构配件质量差。检查井变形和下沉,预制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铁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2、防治措施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来进行垫层和基层的施工,如杜绝带水浇筑严格控制阀井基础的质量,防止因地基问题引发的井体沉降。检查井盖和井座要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且要配套,要严格控制井圈、井盖的安装质量,安装时座浆要饱满,此外要选用外形较美观的井盖,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1.1.4箱涵伸缩缝渗漏水1、原因分析混凝土浇筑不到位、振捣不密实而出现空鼓串孔等现象;伸缩缝未按照规范要求施工;由于地基处理不到位导致沉降引起的伸缩缝变形。2、防治措施(1)模板安装必须精密,牢固,将止水带位置固定在混凝土墙中间位置,使之不松动、不移动。(2)混凝土浇筑前先将伸缩缝内的杂物、积水及止水带表面附着物清除干净。1.1.5箱涵水平施工缝渗水与接缝不平整1、原因分析水平施工缝凹槽宽度、深度未按要求施工;第2次浇筑混凝土前,凹槽内杂物未清理干净、浮浆未凿除净;第2次浇筑混凝土时接浆未按要求做,或混凝土未振捣密实;模板第2次拼装时尺寸未控制好,使模板与墙壁间隙内的杂物难以清除于净,接缝不平整。2、防治措施(1)施工前事先用模板做成设计规定的尺寸,施工时按要求嵌入,待混凝土终凝后取出,这样可控制凹槽的尺寸。(2)第2次浇注混凝土时,一定要先用2cm厚同强度的水泥砂浆接缝,然后按要求浇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3)为使接缝平整,在箱涵底部混凝土浇注好后,施工缝两侧的接缝模板先不拆,脚手架也不松动,仍按原来定型尺寸不变,这样,在浇注上部混凝土前,后拼装的模板与原来的模板拼装接缝易于控制,尺寸也易于调整。待浇注结束后拆除模板,经外观检查与复测,水平施工缝基本看不出,同时箱涵内、外尺寸均得到保证。1.1.6石灰土路基工程质量通病1、原因分析路基的质量通病主要是基础不均匀沉降、摊铺厚度过大、含水量过大、填料粒径过大等。2、防治措施(1)路基的填筑,必须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摊铺厚度和最佳含水量,分层填筑、压实才能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规定要求。施工中不得随意加大填土厚度,含水量必须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和其允许的幅度之内。否则予以酒水或晾晒。(2)路基的填筑,随填、随摊,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完成压实。每一层的

表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避免路基表面积水,形成局部“弹簧”路基,造成质量隐患。(3)为防止地基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地基处理(包括深度横向宽度),路基填筑时从低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对于填挖交界处,填、挖台阶搭接按规范施工,碾压密实无拼痕。1.1.7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蜂窝麻面,保护层厚度等1.1.8顶管工程质量通病1、管道轴线偏差较大(1)原因分析由于地层正面阻力不均匀,形成导向偏差,造成管道轴线偏差;顶管后背发生位移或不平整,使顶力合力线偏移,造成管道轴线偏差。(2)防治措施顶管施工前对管道通过地带的地质情况认真调查。通过仪器,指导纠偏。纠偏按照“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的操作方法进行。加强顶管后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后背不发生位移,并使后背平整,以保证顶进设备安装精度。顶进过程中随时绘制顶进曲线,以利指导顶进纠偏工作。重新调整千斤顶行程、顶力、顶速,或重新调整千斤顶的安装精度。对顶管后背进行加固,防止位移扩大,并确保后背平整。纠偏前认真分析顶进曲线的发展趋势,采取适当的纠偏量,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适得其反。2、顶管顶力突然增大(1)原因分析土层塌方,或机头前端遇障碍物,使摩阻力增大管道。轴线偏差形成弯曲,使摩阻力增大影润泥浆配比不当或注入不及时,或注入量不足,减阻效果降低,使摩阻力增大。顶进设备油泵、油缸、油路发生故。障顶进施工中,因故停顶时间过久,润滑泥浆失水后,使减阻效果降低。(2)防治措施顶进过程中严格执行“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糾”的操作要求,使管道轴线被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不同地质条件配置适宜的泥浆,保证足量的泥浆储备与循环。顶进施工前对顶进设备进行认真的检修保养。停顶时间不能太久,发生故障及时加以排除。发生顶力过大的情况时,立即停止顶进,泥浆循环系统保证正常,查找原因,判明情况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3、顶管叩头(1)原因分析大多发生在粉细砂土中。由于泥水平衡顶管机比较重,而且机器转动起会相起震动,这种震动会使粉细砂土很快液化,从而降低了它的承载力,就会使顶管机产生往下沉的趋势。或者是遇到了上下两层不同性质的土,由于下面一层土较软,而使顶管机往下偏。泥水压力控制不好。(2)防治措施首先仔细阅读土质资料,如果在粉细砂土层中顶进偏低,可调低进泥的泥浆浓度,减小顶进速度。如果是遇到两层软硬程度不一样的土时,应注意让顶管机的头部略微往上翘一些,同时把前三至四节管与顶管机后壳体联成一体。4、泥水管内产生沉淀、堵塞现象(1)原因分析在泥水管内产生沉淀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砂土层中。一是由于排泥泵效率低下流量不足,在泥水管内的流速小于临界流速使泥砂产生了沉淀是在顶管机停止推进以前对管内冲洗力度不足致使泥砂产生沉淀。如果是粉细砂,一旦沉淀在泥水管内,时间持久后板结起来就比较难冲洗干净。在含水量少的粘土层中,粘土会变成如同鸡蛋一样的泥团,如果泥团过大,它在管道的弯头和阌门处会把管道堵塞。无论是哪一种管道堵塞,都会影响顶管机的正常推进,时间拖长,顶管机就会往下沉,从而影响到顶管的质量。(2)防治措施如果排泥泵达不到所需的流量要求时,就应该更换。停止推进前必须对排泥管道进行较为彻底的清洗。如果是在含水量小的粘土中推进,应减小刀盘每转一圈时所切削泥土的厚度同时适当加大送水量。另外在排泥管道与基坑旁通之间加一只沉淀箱,可让土块或卵石在该箱里沉淀下来,过一段时间只需打开箱底排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