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排水设计说明_第1页
道路排水设计说明_第2页
道路排水设计说明_第3页
道路排水设计说明_第4页
道路排水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排水工程设计总说明设计原则(1)城市排水管道方案设计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要求。(2)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3)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4)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5)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设计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泸州市龙马潭区学士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我院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道路工程平面图、纵断面图。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2)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3)设计规模雨水量计算按泸州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V。污水按城市综合污水量(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的85%)和规划人口进行计算,规划人口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4)基本设计参数⑴最大设计流速:钢筋混凝土管道Vmax=5m/s;⑵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0.6m/s。雨水管道在满流时为Vmin=0。75m/s.⑶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管径最大设计充满度3000.554000。65500〜9000.70〉9000.75⑷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3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按下表:表6—2最小控制坡度管径最小控制坡度3000。0034000。0025000.0015三6000。0010⑸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4•雨水系统雨水量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F(L/S) q=167i暴雨强度(i)采用泸州市暴雨强度公式:i=10020(l+0.561gP)/(t+36) (L/s・ha)•暴雨重现期:道路P=5年;•设计降雨历时:t=t]+mt2(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0(min)•折减系数:暗管m=2、明渠m=1.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屮=0.6。•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a)。雨水管道设计功能:道路雨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道路路面、相邻地块及上游雨水管道转输之雨水流量。定线原则:雨水管道的布置考虑道路(包括人行道)路面及地块雨水收集的便利性。平面布置:本次设计道路标准路幅为16m。雨水管单侧布置于机动车道下,管道中心距道路中心线2。5m,具体布置位置详见《道路标准横断面及管位图》。雨水管道按道路坡向布置,自道路起点至终点敷设断面为d800〜dl200的雨水管道.雨水管接罗小公路雨水系统.为方便沿线地块雨水的收集,本次设计道路沿线按一定距离在适当的地方设置雨水支管。5o污水系统(1)污水酎算本设计污水量按城市综合污水量计算,城市综合污水量计算以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为基础,排污系数按85%考虑。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Qave><KZXKs(L/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S) 最高日平均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x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x3600) (L/S)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x85% (L/Cap.d)Kz: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Ks:雨水或地下水渗入系数,取1.1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21000总变化系数Kz2.32O0lo81.7lo61.5lo41.3⑵污水管道设计功能:道路污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相邻地块及上游污水管道转输之污水流量。定线原则:本道路污水管道沿道路布置,并考虑所服务地块污水收集的便利性.污水管道平面布置:本次设计道路标准路幅为16m.污水管单侧布置于机动车道下,管道中心距道路中心线2。5m,具体布置位置详见《道路标准横断面及管位图》。污水管道按道路坡向布置,自道路起点至终点敷设断面为d500〜d600的污水管道。污水管接罗小公路污水干管.6管材、基础及接口6o1管材本工程雨污水管道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雨水口接入管采用I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成品必须符合《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E/T11836-1999)要求。根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及《建设部推广应用技术管理细则》(建科[2002]222号)的要求,本设计优先采用国家推广的化学建材技术.本工程中排水管道、检查井井盖、盖座及雨水算在施工时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它材料,但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并经设计单位认可6O2接口钢筋碇排水管接口形式采用橡胶圈承插连接,做法详见图集06MS201-1/27;6o3基础钢筋碇管管道基础采用120。砂垫层基础及混凝土基础,详细作法参照06MS201—1/14;埋深<0.7m或〉6m的排水管及车行道下的雨水口连接管基础采用满包混凝土加固。埋深大于4.0米且小于6.0米的排水管采用180。混凝土基础。7检查井、跌水井及其它构筑物7O1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雨、污水检查井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检查井选用按下表:连接管径检查井尺寸参照图集备注Wd5004)100006MS201-3圆形钢筋混凝土检查井d600~d8004)125006MS201-3圆形钢筋混凝土检查井d800〜dlOOO4)150006MS201-3圆形钢筋混凝土检查井〉dlOOO-06MS201-3矩形钢筋混凝土检查井2)车行道下井盖采用重型0700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井座。车行道外井盖采用轻型0700新型复合材料井盖、井座。井盖、井座必须满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CJ/T211-2005)的相关要求,井盖应有相应的防盗措施,采购时必须重视质量。踏步采用塑钢踏步,具体安装详见图集06MS201—6/16>17.7o2雨水口1)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単篦雨水口和双算雨水口(聚合物基复合材料),H=l。0m米,另加深0.4米以便于沉砂清淤,做法详见图集06MS201-8/10o2)雨水口连接管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满包混凝土基础,管径为d300,坡度为1%,坡向干管检查井。道路竖曲线最低点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点,以保证有效的收水。7o3雨、污水接入井及支管道路上布置污水检查井均应在两侧预留接入检查井。污水接入井支管管径为d500,坡度为0。5%,坡向干管检查井。污水预留井外均预安装2米长的管道,端部用砖封堵.7.4跌水井跌水深度大于1.0米的排水检查井均应采用跌水井。d<600时采用竖槽式混凝土跌水井;d)600时采用阶梯式混凝土跌水井。做法参照国标图集06MS201—3O8管线施工8.1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涵洞坐标为中心轴线的交汇点。8.2现场复核本工程雨、污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8.3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1。5控制(详见管道及涵洞开挖断面图),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8.4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o2Mpao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o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8.5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HDPE双壁波纹管的安装主要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8。6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HDPE双壁波纹管双橡胶圈承插接口在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各自相关专业规范进行。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8.7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回填材料采用沟槽开挖的土石方就近回填,但回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0olm;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E50268—2008)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lo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9验收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泸州市工程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程序进行。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分部工程,应在该分部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进行之前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验收前施工单位应事先准备好必须的相关图表等技术资料,并有业主代表、监理、质监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行。10其他10o1本说明及设计图说未特别予以说明的内容,均应遵照相关施工规范及各种专业、行业技术规范、标准进行。10o2施工中发现问题,或设计资料之间、设计与现场情况之间有不符之处,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质监等部门共同研究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不得擅自进行处理。10o3本工程所采用管材和构筑物做法仅供参考,具体管材的选取和检查井等构筑物做法可根据泸州市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排水工程主要材料表子项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规格2号路雨水系统1国标I级钢筋混凝土管m373D3002国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