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燕歌行教案10篇
燕歌行教案10篇。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学难点一定要写到教案之中,才能更加清晰明了,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您是否在寻找有关“燕歌行教案”的文章小编为您推荐这篇,希望我的意见能够对你有所启发记得收藏哦!燕歌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读8个生字词,会写7个字,学习一个多音字。2、读古诗,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3、通过理解诗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理解、想象的能力。4、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1、认读生字词,学习一个多音字。2、理解诗意,并从中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教学手段: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指导阅读教学方法:讲读、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质疑揭题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今买不到。2、学生猜出后,老师借机板书:时间。3、质疑:你们知道时间是什么吗?你们听过有关时间的故事吗?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珍惜时间的诗,板书课题:长歌行。5、认读生字“歌”,学习多音字“长”。二、图文结合,自渎课文1、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自渎课文。(根据自己选择看图和读课文的顺序)2、提示:(1)看图,要仔细观察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2)读文,可以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3)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渎课文。(1)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字读一读。(2)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词读一读。(3)谁愿意来把整首诗读一读。4、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5、你们也想读一读吗?(要求读出诗歌的节奏及韵律来。)三、再读诗歌,理解诗意。1、训练按下面的节奏读。长歌行百川/到东海,何诗/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小结激趣:诗歌读得太好了。能说说它的意思吗?想说说吗?好!读P28页的小短文,再来说吧!3、自渎小短文。4、试着说诗意。(要求不要过高)(1)在小组里试着说一说。(2)质疑问题: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3)试着逐句说出诗的意思。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1、在书里画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努、徒、伤、悲。2、抽读卡片。3、指导写字。(1)观察字型:“歌”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川”独体字。(2)观察如何写漂亮这些字。(3)板演,评价。五、布置作业:背诵诗歌。燕歌行教案篇2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诵读,继续引领掌握诵读古诗文方法,了解大意并体会意境。2、积累经典名句,受到“惜时”教育。2、适度拓展,引发诵读古诗兴趣,扩大积累。教学流程:一、复导引入——调动积累引趣诵读读本中的目,会背哪?背一背或读一读。二、诵读新目——方法指导诵读(一)以难度挑战激趣独立诵读1、调研:希望自己独立读正确还是希望和小伙伴一起读好这首诗?2、自主读正确、通顺3、交流互助正确、流利诵读[请你们推荐1一2位读书比较好的人,说推荐理由。]4、范读引领,难点指导[师生交互诵读](二)通过了解内容赏读品趣1、了解古诗文大意的方法指导:1)看看书中有关资料,说说你从诗中明白了些什么?2)一般读古诗或古文,可以通过“看注释”的方法,了解大概意思。出示本课“注释”,同桌互助,了解大意——你又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进一步准确了解大致内容——直译古诗并增加师生个人的理解2、古诗欣赏式诵读指导:1)自由读一读,看看哪句诗最有画面感,可以让你眼前出现一幅生动的画面?划“曲线”。2)想象画面,眼睛放得远一些——体会着诵读或背诵。3)指名读,闭目感受是中的画面和意境。3、名句积累式阅读法指导1)请再次自由美读古诗,把你最像记住的句子划“双横线”并背下来。2)交流积累的著名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三、扩大积累——学用结合,拓展诵读1、你最想把你背下来的名句告诉谁呢?准备怎样说?[读-背-说]2、看看这课的一组诗,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谁知道?[板书:惜时]3、自由读一读后边的诗———指明读一遍到两边。4、你还知道哪些劝人珍惜时间的名句吗?[后一课;生活中的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等]布置:诵读《长歌行》读好《明日歌》《惜时》燕歌行教案篇3教学过程:1.导入语:历史上的每一个著名人物都有人去评判,当然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的作者,有的人说他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也有的人说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而这个人确实是集英雄、奸雄、枭雄于一身,一个雄视古今的人物,同学们他是谁啊?(曹操)对!这个人就是曹操,在我们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曹操的《龟虽寿》、《观沧海》,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曹操的另一部作品《短歌行》,来看看曹操的人才观是怎样的。板书:短歌行曹操2.作者:说起曹操,大家都不陌生,而且也学过他的作品,那么就请同学来说一说曹操,好!同学们说的很对,说明老师以前讲的没有白讲,老师在明确一下,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代表作品:《龟虽寿》、《观沧海》。3.背景:而我们今天所学的《短歌行》这首诗是写于建安十三年,当时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在赤壁之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乌鸦向南飞鸣而去,曹操由此创作了《短歌行》。接下来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读一读这首诗,明确字音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哪位同学来读一下。首先我们来看标题《短歌行》,汉乐府的曲调名,乐府有“长歌”、“短歌”之分,四字句就称为“短歌”,其中“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题材。我们来齐读一遍古诗,短歌行1、2我们读完了这首是,我们能体会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我想问同学们,我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忧。文中直接表现“忧”的句子有哪些?明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接下来我们就结合诗句分析思考曹操在“忧”什么?1)“对酒……去日苦多”译。引导明确:忧人生苦短,功业未成人生苦短,人生就如同朝露一样易逝(比喻)诗人只有借着杯中之酒来消愁解愁绪,那么我想问同学们,就真的能为诗人消愁么?不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那么什么才能真正消解诗人的愁绪啊人才,我们接着看2)青……笙忧人才难得,贤才难得要想成就功业,必须有贤才的辅助,曹操在诗中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慕之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表姑娘对情人的思念之情,曹操将此句嫁接到这里,实际上表达的是对贤才的渴慕之情,运用了“用典”这一艺术手法用典:指在诗句中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任的成句,故事作用:言简意丰,以少胜多,富有书卷气3)“呦呦鹿鸣……鼓瑟吹笙”这一句诗人又假设人才如果来了,自己将热烈欢迎的场景好,我们同学齐读第一节,注意读出“忧”的情感。第二章的一开始诗人看到了明月,不由的“忧”从中来这里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经时讲过,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诗人在此处用明月比喻品行高洁的贤才,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之心,那么请问:为什么曹操如此渴求人才思考半分钟案:前面我们说到时间的流逝使曹操充满了紧迫感,但真正忧的并不仅仅是岁月的流逝,曹操知道时不待我,靠自己的个人努力是难以实现心中的“治世之梦”,所以要依靠人才,但人才如天上的月亮一样难求,所以曹操才会在这个问题上苦苦追求。而接下来的四句“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是诗人想象贤才归来“陌”、“阡”都是指田间小路,东西向叫“陌”,南北向叫“阡”,如《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枉”枉驾,屈驾。“用”以。“存”探问,问候“契阔”久别重逢。“”通“宴”。“旧恩”指往日的情谊。这四句是:客人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驾来访,主人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忧思不绝,仰慕贤才。最后八句同样运用了比兴和用典的手法先用比兴的手法,“乌鸦”比喻“贤才”“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接着运用典故,表明自己对贤才抱着来者不拒的态度,最大限度的接纳贤才,并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又委婉的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点拨学生注意,是人情感的变化)贤才择主,天下归心齐读整首诗小结:《短歌行》是一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然而他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了浓郁的抒情意境当中,全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兴,用典等手法,来表达寓情于理,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人以貌似颓废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渴慕人才和一统天下之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最后,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本诗。燕歌行教案篇4教学目标: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介绍诗人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三、学习《长歌行》。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练一练: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四、布置作业:1、背诵古诗。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燕歌行教案篇5教学内容:学习古诗《长歌行》教学目标: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2、学习生字“葵”、“衰”,新词“华叶衰”、“待日晞”、“布德泽”。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教具:flash教具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1、播放歌曲《长歌行》,激发学生兴趣。2、板书课题:长歌行(汉)乐府民歌查阅并出示相关资料: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二、学习古诗1、老师范读,学生自读。要求:把古诗读正确,读准确。2、学习生字新词。出示:长歌行汉乐府民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意指导以下字词:葵:冬葵、冬寒菜,古代的一种蔬菜。衰:从强到弱,在文中衰败,枯萎的意思。华:同“花”。花和叶子都变黄了,然后衰败凋谢了。待日晞:很快要被太阳晒干。布德泽:给予恩泽,恩惠。3、出示:学习向导:⑴朗读法:朗读全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出重音节奏。⑵绘画法:从诗中圈出美好的诗词并作画,照图解说。⑶领悟法:对自己感兴趣的词或诗句做深入研究,仔细体会。4、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受吗?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12、让学生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把古诗读正确,读准确。结合注释,了解大意。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三、总结1、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想一想。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出示:《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莫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2、同学们的收获很多。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3、出示:作业:抄写并背诵古诗。找劝学勤学的词句诗篇积累。设计成劝诫人们及早努力的公益广告建议在我们的校园里能挂上这首诗。附:板书设计汉乐府长歌行珍惜时间燕歌行教案篇6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长歌行》。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诗文的大概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诵读、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熟读会背。教学难点:背诵诗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前几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家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现在大家将收集的句子大声读出来。2、生展示句子并大声朗读。3、师: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小朋友要学会珍惜时间。4、板书课题。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5、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长”和“乐”都是多音字。二、学习《长歌行》一读古诗,读准字音。1、自由读2、抽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二读诗,划节奏,读出韵味。1、划上节奏依节奏读。(提示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2、练习读自由练读古诗。指名朗读,比赛读(个人、分组、男女),师生评议。师生合作朗读。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你们欢迎吗?生生合作朗读。咱们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请同桌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读一读这首诗。3、齐读全诗。三读诗,了解代乐府民歌,明诗意。1、老师简介乐府诗2、学生自学诗后注释、译文、简析3、师生合作读诗歌和译文。(师一句,生一句,交换读)4、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来说出一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几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师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大家猜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一句?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这眼前的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呢?生自由读。指名读,学生点评。3、理解第三、四句。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它们的起点一样。猜猜这是哪两句诗的意思。指名猜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为什么?5、从刚才同学们的深情诵读中,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情景?感受到了什么?四读诗,背诵积累课件逐步去掉字、句、整首诗,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背诵采用指名背、小组背、全班背等形式。三、朗读古诗,背诵古诗。1、大家刚才在理解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看图找诗句”的游戏。2、课件播放画面:春天百花盛开、阳光灿烂;秋天草木枯萎,河水向东奔腾;一个小小孩在家中埋头苦读的画面。请你为每一个画面配上相应的诗句朗诵。3、“你读大家评”。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出自己的体会到的感情,其他同学点评他读得好不好。指名读,集体评议。4、古诗学到这儿,你们能背诵了吗?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地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5、学生自由背诵,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6、学生展示背诵情况。五、作业朗读、背诵本单元三首古诗燕歌行教案篇7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葵”,掌握字形、字音、字意。2、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入情入境,理解诗人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的道理。教学流程:一、激情创境,引入诗题。(1)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古诗就像一朵独具馨香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2)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位诗人?什么朝代的?(3)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诗人的了解(课件出示)二、初读诗文,感知韵律。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展开想象。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指名朗读,大家评价。3、课件出示诗,齐读。4、教师范读全诗,让学生体会诗的韵律。三、自读诗文,感悟意境。1、这首诗最能表达作者感受的是哪一句?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直奔中心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领略出诗的主题)2、出示“自学向导”,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目的: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按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向导”引路,让学生自学自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自学交流,理解诗意。)学习向导:(1)读一读,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这首诗?(2)结合上下文说说每句诗的意思。(3)假如请你为这首诗画幅画,你会画些什么?(4)选择你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3、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自学。4、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5、交流反馈,相机指导。并抓住重点进行考察。(课件出示“练一练”)(1)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2)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太阳一出来露水就干了?(3)诗人为什么害怕秋天?你从中体会到什么?(4)根据诗意,应该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说一说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6、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再朗读一下诗歌。(突出诗歌教学的特点,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在读中体会、领悟诗意。)四、研读诗文,想象意境。1、和诗文对话。(1)诗人由“园中葵”时光的易逝,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听!春天的凌晨,菜园里“葵”和“露珠”妹妹在说着悄悄话,它们会说些什么呢?(课件创设情境)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替它们说出心里话。①小组讨论,和文本对话。②集体交流,教师相机点拨。③还可任选两种事物,进行对话。(2)如果你是“朝露”,此时你会想些什么?2、和诗人对话。诗人还看到了哪些景物?由此产生了哪些联想?用了什么作比喻,说明怎样的道理?(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深入领会诗的意境。)3、此时此刻,我们大家一定有不少感想,请大家畅所欲言。五、拓展延伸,升华中心。1、时光易逝,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名人志士,都用诗句表达这一共同的心声,你知道的有哪些?2、学生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一方面多角度感受时间的宝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3、课件出示朱熹的《偶成》总结: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古人说“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希望我们大家从今以后: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六、唱诗过渡:乐府诗是可以和着音律唱的,请同学们把这首诗配上你熟悉的音律唱一唱,再一次领略诗歌的意境。1、学生自由试着唱诗。2、请小组为大家表演唱诗。3、放《青青河边草》配乐,师生齐唱。(此环节以唱的方式,增强古诗教学的趣味性,体现学科间的整合。)总结:同学们的歌声感染了我,老师也想放声唱一曲。“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唱)可是有一样东西却是一去不复返――时间,让我们牢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古训,从小珍惜时间勤奋学习。1、比一比。看谁读的有感情。2、画一画。展示自己根据诗意画的画。燕歌行教案篇8教学目标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教学方式:指导法、讲授法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介绍诗人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三、学习《长歌行》。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3、学习要求:(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要求”进行学习。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1)学生看书中插图,边看、边听、边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按照“学习要求”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四、巩固练习:1.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3.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4.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5.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6.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7.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四、布置作业:1、背诵古诗。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燕歌行教案篇9姓名:一.默写《七步诗》,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填空。诗句句意这首诗的作者是()时期的()。曹植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诗中用“豆”比喻(),用“萁”比喻兄长(),“同根生”指(),“相煎”指(),全诗表达了对曹丕()的不满,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的残酷现实。二.默写《长歌行》,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诗句句意《长歌行》出自(),“长歌行”的“行”是古代诗歌的()。诗的一至四句写了春天的(),五六句写了秋天的(),用季节的变换作(),说明一年里最美好的季节是(),人的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是()时期。七至十句用江河不能西流作(),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不要到老了再后悔。三.默写《出塞》,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诗句句意本诗的作者是()代的()。一、二句表达了作者对连年战争的(),对出征的将士们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对飞将军李广的(),对驻守将领无能的()。全诗表达诗人对国家对人民()的思想感情。四.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五.阅读同学习作,回答问题。风筝青岛唐山路小学四年级二班王昭君春天来了,草青了,柳绿了,桃花开了。这几天下午放学回家我路过村头,总看见一些人在放风筝。(写春天的环境,烘托自己心情,为下文写风筝作铺垫。)啊!是孙悟空!你看他头戴黄帽,身穿黄衣,白袜.黑靴,左手提着金箍棒,右手举到额头前,打着眼罩,看着我。(写外貌抓住了特点,描写顺序也合理)“老朋友,又见面了!你好吗?”我大声问候他。孙悟空眨眨眼,不说话,只是抵着嘴笑,又一蹦一蹿升上了云头。(在外貌动作描写基础上,写自己的想象,极有情趣)再往周围看看,蝴蝶、八卦、老鹰、燕子……许许多多,花花绿绿,十分好看!(从“面”上略写这些风筝,全文有详有略,处理恰当。)我要亲手做一个风筝,把它送上天空。打定了主意,我匆匆地往家赶。(写自己的打算结束全文,有余味。)简评:描述生动、传神,既有“面”的描写,又有“点”的描写,条理清楚。素质教育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大减轻,给了孩子充分的自我发展的时间和和空间,本文传达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指导教师:朱维山)本文获青岛市当代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1.本文写了哪些风筝?2.文中写哪一种风筝最具体?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本文写风筝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六.写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通过描写景物、描写生活画面或叙述事情表达出你的感情或对某事理的感悟。《长歌行》练习题一、看拼音写词:chànggēchánggē_íngdàhǎinǔlìshāngbēidōngbiān_ībiānshàoniánlǎodàlìqìshāngrénkěbēigēqǔdōnghǎihǎishuǐ_iàhǎiyònglìsìchuānbǎichuānérgēshànghǎidàlìshìshāng_īndōng_ī_íngzǒu二、填空:(背诵古诗)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时复___归。___壮_________,______徒______.三、先组词再造句: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学了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写时间的古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歌行教案篇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工程师考试整体规划试题及答案
- 设计师在科技进步中的适应能力与创新探索试题及答案
- 纺织品市场调查与反馈方法试题及答案
- 事业单位合同制协议书
- 租赁合同更名协议书
- 拳击合同协议书
- 单独装修合同协议书
- 合同退火协议书
- 邮快合作合同框架协议书
- 承包水渠合同协议书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课件 Unit 1第1课时(Section A 1a-1d)第1课时(Section A 1a-1d)
- T-CEC 153-2018并网型微电网的负荷管理技术导则
- 人工劳务合同协议书
- 古建供货合同范本
- 向人民检察院的控告书范文
- SL+223-2008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 系统集成方案
- 比亚迪催账制度
- 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京理工大学
-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电力线路
- 导航栏式毕业开题答辩有内容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