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七中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七中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七中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市七中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市七中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七中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物体A在水平向左的力F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当力F沿逆时针转动过程中,物体A一直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F可以旋转到重直于斜面的方向 B.力F的大小逐渐增大C.力F的大小逐渐减小 D.支持力的大小保持不变2、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A0=8m/s竖直上抛,同时将小球B从一高为h=2m的平台上以初速vB0=6m/s竖直上抛,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当两球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小球B离地高度为()A.1m B.2mC.3m D.4m3、如图所示,汽车在岸上用轻绳拉船,若汽车行进速度为v,拉船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则船速度为()A. B.C. D.4、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A20m B.24mC.25m D.36m5、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球的质量为m,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的固定斜面间.若缓慢转动挡板至斜面垂直,则在此过程中()A.A,B两球间的弹力不变 B.B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小C.B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D.A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7、物块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块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块速度变为零。则物块从A到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失重后超重 B.先超重后失重C.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 D.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加8、如图所示,轻弹簧两端栓接两个小球a、b.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栓接小球的细线固定在竖直墙壁上,两球静止,两细线与竖直墙壁的夹角=60°,弹簧竖直,已知两小球的质量都为2kg,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外力F的大小为B.弹簧的拉力大小为40NC.剪断上端细线瞬间a球加速度D.剪断上端细线瞬间b球加速度仍为09、如图所示,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B、C间由一轻杆相连.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细线与轻杆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gsinθB.弹簧弹力为mgsinθC.B、C两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D.B、C之间杆的弹力大小为mgsinθ10、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半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光滑小环D固定在半球形物体球心O的正上方,轻质弹簧一端用轻质细绳固定在A点,另一端用轻质细绳穿过小环D与放在半球形物体上的小球P相连,DA水平.现将细绳固定点A向右缓慢平移的过程中(小球P未到达半球最高点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变短B.弹簧变长C.小球对半球的压力不变D.小球对半球的压力变大二、实验题11、(4分)12、(10分)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9分)质量M=4kg、长2L=4m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以木板中点为界,左边和右边的动摩擦因数不同.一个质量为m=1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左端,如图甲所示.在t=0时刻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滑块和木板均由静止开始运动,t1=2s时滑块恰好到达木板中点,滑块在前2s内运动的x1-t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m/s2(1)计算前2s内木板M运动加速度aM的大小;(2)计算滑块与木板左边的动摩擦因数μ1;(3)若滑块与木板右边的动摩擦因数μ2=0.1,2s末撤去恒力F,则滑块能否从木板上滑落下来?若能,求分离时滑块的速度大小.若不能,则滑块将停在离木板右端多远处?14、(14分)如图所示,在车厢中,一小球被a、b两根轻质细绳拴住,其中a绳与竖直方向成α=37°,绳b成水平状态,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求:(1)车厢静止时,细绳a和b对小球的拉力。(2)当车厢以加速度a=10m/s2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求此时细绳a和b所对小球的拉力。15、(13分)如图所示,一固定足够长的粗糙面与水平面夹角θ=30°.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F=10N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10m/s2.则:(1)求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a1;(2)若力F作用1.2s后撤去,求物体在上滑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B【解题分析】A.因为物体A一直保持静止静态,力F旋转到重直于斜面的方向时,对A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不能平衡,故力F不可以旋转到重直于斜面的方向,故A错误;BCD.对物体A做出受力图如图要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支持力FN、重力和外力F要构成三角形,所以由图可知F旋转过程中力F的大小逐渐增大,支持力的大小逐渐增大,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2、C【解题分析】取A、B为研究对象,向上为正方向,由等时性和同位性及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h=v0t-gt2得:vA0t−gt2=h+vB0t−gt2;即:8t-gt2=2+6t-gt2;解上式得:t=1s;由h=v0t-gt2得:h=8t-gt2=8×1-×10×12=3m;A离开地面的高度为3m,所以B离地面的高度也是3m,故选C点睛:该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h=v0t-gt2,同时要注意竖直上抛运动是往返运动3、C【解题分析】将小船的速度沿着平行绳子和垂直绳子方向正交分解,如图所示沿着绳子的分速度等于汽车拉绳子的速度,故v=v′cosθ代入数据有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C【解题分析】ABCD.设汽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初速度为,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开始刹车后的1s内①开始刹车后的2s内②联立①②可得汽车刹车至静止所用的时间为因此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ABD错误,C正确;故选C。5、B【解题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关键要按照顺序找力,要找受到的力,每个力都要能找到受力物体,有时还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受到的力【题目详解】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重力竖直向下,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和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求解力学问题的一个关键,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全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通常可按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1)明确研究对象,亦即是确定我们是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2)隔离物体分析.亦即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并将这些力一一画在受力图上,在画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时容易出错,要熟记: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3)分析受力的顺序:一重、二弹、三摩擦,沿接触面或点逐个去找.有时根据概念或条件与判断本题可按照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对物体受力分析6、AB【解题分析】AD.虽然挡板在变化,但球B对球A的弹力方向没有改变,球B的重力没有变化,则斜面对球A的支持力方向也没变,虽然球A位置在缓慢变化,但球A所受力没有变化,故A球对斜面的压力不变,A、B两球的弹力没有变.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BC.球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当缓慢转动挡板至挡板与斜面垂直的过程中,弹力F1的方向也从图示位置转动到与斜面平行位置.则两个弹力的合力不变,当夹角变小时,两弹力大小均变小,故B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少,B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少.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7、AD【解题分析】物块从A处下降到B处的过程中,开始阶段弹簧的弹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合力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小球向下加速;随着弹力的增大,合外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当弹簧的弹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时,加速度为零。之后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球开始减速,直至减为零,由于弹力越来越大,故合力越来越大,故加速度增大。故物体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增大的减速运动。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8、AD【解题分析】对b球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弹簧的拉力,若受绳子的拉力,则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不可能为零,故绳子对b的拉力为零,所以,剪断上端细线瞬间,弹簧的弹力来不及改变,合力仍旧为零,故b的加速度仍为零,B错误D正确;对a球受力分析,受弹簧的弹力,重力,水平拉力和绳子的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故有,解得,A正确;,若剪断上端细线瞬间a的合力为80N,则加速度为,C错误;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名师点睛】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角度列式求解,9、AC【解题分析】AB.细线未烧断前对A、B、C及细线轻杆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受力如图.由平衡条件得弹簧的弹力为:;细线烧断瞬间,弹簧弹力保持原值不变,则对A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故A球此时加速度为a=2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上,A正确B错误;CD.细线烧断后B、C及轻杆整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则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所以B、C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C正确D错误。故选AC。10、AC【解题分析】分析小球受力情况:重力G,细线的拉力T和半球面的支持力,作出、T,G的矢量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相似法分析、T的变化对小球P受力分析,受到绳子的拉力T,半球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G,如图所示,根据相似三角形法可知,因为OP和OD都是恒定不变的,G也不变,DP减小,所以可知不变,T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半球的压力不变,绳子的拉力减小,即弹簧的弹力减小,所以弹簧变短,故AC正确二、实验题11、12、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1m/s2(2)0.4(3)不能;0.4m【解题分析】(1)由图可知,前2s内滑块运动的位移为4m,而t1=2s时滑块恰好到达木板中点,所以前2s内木板M运动的位移xM=4m–L=2m对于木板M有解得aM=1m/s2(2)对于木板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1mg=MaM解得(3)前2s内,滑块的平均速度m/s滑块到达木板中点时的速度m/s同理,对于木板M,有m/s此时,木板的速度m/s滑块滑过中点后做匀减速运动,木板继续做匀加速运动,它们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m/s2=0.25m/s2设滑块与木板从t1时刻开始到速度相等时的运动时间为t2,则有vm-am′t2=vM+aM′t2解得t2=1.6s滑块滑过中点后滑块的位移5.12m木板的位移352m所以Δx=xm′-xM′=1.6m<2m因此滑块没有从木板上滑落,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距木板右端的距离为d=L-Δx=0.4m14、(1),(2)临界加速度为7.5m/s2,,【解题分析】(1)车厢静止时,对小球有解得(2)当b绳拉力恰好减小为0时有解得由于故此时b绳已经没有拉力即,设a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则解得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