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10/71
第三章存货
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存货的定义与确认条件(一)存货的定义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特征:企业持有存货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周转材料等。12023/10/61第三章存货2023/10/72
1、原材料2、在产品3、半成品4、产成品5、商品(商品流通企业外购或委托加工完工经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6、周转材料企业存货包含以下内容:22023/10/621、原材料企业存货包含以下内容:22023/10/73
存货范围的确定应以企业对存货是否具有法定所有权为基本标准,凡是在盘存之日法定所有权属于企业的存货,无论其存放地点在何处或处于何种状态,都应纳入本企业存货的范围。反之,凡法定所有权不属于本企业的存货,即使存放在本企业,也不应纳入本企业存货范围。存货的范围32023/10/63存货范围的确定应以企业对存货是2023/10/74(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在确认某项资产是否作为存货时,必须在符合定义前提下,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42023/10/64(二)存货的确认条件:2023/10/75企业取得的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的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三部分组成。存货取得途径:主要是外购和自制存货核算方法: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财教11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52023/10/65企业取得的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2023/10/76购买价款(发票价格,不包括按规定应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相关税费:指企业购买、自制、委托加工存货所发生的关税、消费税、资源税及不能从增值税销项税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即采购成本中除上述以外的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一)外购存货的成本62023/10/66购买价款(发票价格,不包括按规定2023/10/77可以抵扣的,确认为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的,应计入存货成本计入存货成本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
价内税(资源税等)价外税(增值税)关税---计入存货成本
税金相关税费72023/10/67价内税(资源税等)税金相关2023/10/78索赔--转入其他应收款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计入采购成本供应单位责任运输部门责任意外灾害损失尚待查明原因部份合理损耗——非合理损耗途中损耗运输途中的损耗82023/10/68索赔--转入其他应收款计入采购成本合理损2023/10/79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所购商品成本。实务中,也可将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先归集,期末再按所购商品存销情况进行分配,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商业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销售费用。
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存货的成本92023/10/69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2023/10/710(二)加工取得存货的成本
企业通过进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货,(主要包括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由采购成本、加工成本构成。
存货的加工成本:是指在存货的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追加费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102023/10/610(二)加工取得存货的成本企业通2023/10/711
(1)自制存货
自制的存货按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作为实际成本,包括自制存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支付的工资和发生的其他费用等。
(2)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成本
112023/10/611(1)自制存货112023/10/712
1、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2、盘盈的存货
盘盈的存货按照重置价值(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公允价格)作为入账价值。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进行账务处理,报批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3、以非货币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存货
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等的规定确定成本。122023/10/6121、投资者投入的存货122023/10/713四、存货日常核算的方法(一)实际成本法:按实际成本法进行原材料核算时,材料收入发出及结存、明细核算和总分类核算均按实际成本计价。132023/10/613四、存货日常核算的方法132023/10/714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142023/10/614先进先出法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142023/10/715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指依照“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的假定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发出存货成本=发出数量×先入库存货的单位成本结存存货成本=结存数量×后入库存货的单位成本152023/10/6151、先进先出法152023/10/716【例3-1】建川公司2010年4月初结存A材料1200千克,单位成本为45元,发出材料的批次如下表:
A材料明细账162023/10/616【例3-1】建川公司2010年4月初2023/10/717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该企业当月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
5日发出存货成本=1200×45+300×48=68400(元)23日发出存货成本=500×48+700×50=59000(元)期末存货成本=300×50+1400×51=86400(元)172023/10/617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该企2023/10/718优点:符合历史成本原则,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市价。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
缺点:核算工作量较繁重。而且,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期末存货价值,不符合稳健性原则。适用范围:收发次数不多且存货价格稳定的存货。182023/10/618优点:符合历史成本原则,期2023/10/719
移动加权平均法,指以每次进货的存货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2、移动加权平均法192023/10/619移动加权平均法,指以每次进货2023/10/720
计算公式为: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出存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
月末存货的单位成本202023/10/620计算公式为:202023/10/721
【例3-2】建川公司2010年4月初结存A材料1200千
克,单位成本为45元,发出材料的批次如下表:
A材料明细账212023/10/621【例3-2】建川公司22023/10/722
【例3-3】承本章例3-1,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企业当月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第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54000+38400)÷(1200+800)=46.2(元)第二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3100+50000)÷(500+1000)=48.7(元)第三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4620+71400)÷(300+1400)=50.6(元)222023/10/622【例3-3】承本章例32023/10/723
优点:计算的存货成本的比较客观,能随时结出发出存货的成本,便于存货的日常管理。
缺点:会计核算工作量较大。
适用范围:适用于收发货业务较少且前后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存货。232023/10/623优点:计算的存货成本的比较客观,能2023/10/724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期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计价方法。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242023/10/624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2023/10/725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成本=(月初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加权平均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成本或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计算公式为:252023/10/625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成本=(月初库存存货2023/10/726
【例3-4】承本章例3-1,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该企业当月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54000+159800)
÷
(1200+3200)=48.59(元)本期发出材料成本=2700×48.59=131200(元)期末结存材料成本1700×48.59=82600(元)262023/10/626【例3-4】承本章例3-1,用全月2023/10/727【例3-5】建川公司2010年4月初结存A材料1200千
克,单位成本为45元,发出材料的批次如下表:
A材料明细账272023/10/627【例3-5】建川公司2010年4月初2023/10/728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次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计算方法:
发出存货成本=发出数量×该批存货收进时的实际单位成本结存存货成本=结存数量×该批存货收进时的实际单位成本282023/10/6284、个别计价法282023/10/729【例3-6】建川公司2010年4月初结存A材料1200千
克,单位成本为45元,发出材料的批次如下表:
A材料明细账292023/10/629【例3-6】建川公司2010年4月初2023/10/730
(1)3日发出的1500千克材料中,有1000千克为期初存货,有500千克为2日购入的存货,则:发出存货成本=1000×45+500×48=69000(元)
(2)23日发出的1200千克材料中,有200千克为期初存货,有100千克为2日购入的存货,有900千克为18日购入的存货。则:发出存货成本=200×45+100×48+900×50=58800(元)302023/10/630(1)3日发出的2023/10/731(3)期末结存的存货1700千克为2日购入的200千克,18日购入的100千克,28日购入的1400千克。则:期末存货成本=200×48+100×50+1400×51=86000(元)优点:确定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缺点:核算工作量比较大,应用成本高。
适用范围:品种数量少、单位成本较高、容易识别的存货。312023/10/631(3)期末结存的存货17002023/10/732
(二)计划成本法: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预先确定的计划成本计价,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另行核算,于期末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322023/10/632(二)计划成本法:322023/10/733第二节原材料
一、原材料概述
原材料: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材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包括:1、原料及主要材料2、辅助材料3、外购半成品4、修理用备件5、包装材料6、燃料332023/10/633第二节原材料一、原材料概述32023/10/734
(一)使用的主要会计科目
核算存货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在途物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
二、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342023/10/634(一)使用的主要会计科目2023/10/735
1、原材料: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的收、发于结存情况。在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时,本科目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使用的会计科目352023/10/6351、原材料:本科目核算企业库2023/10/736
2、在途物资:本科目用于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购入物资的采购成本。本科目借方登记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本科目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362023/10/6362、在途物资:本科目用于核算企2023/10/737
3、应付账款:本科目核算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活动应支付的款项。本科目的贷方登记企业因购入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尚未支付的款项,借方登记偿还的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372023/10/6373、应付账款:本科目核算因购买材2023/10/738
4、预付账款:本科目核算企业按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本科目的借方登记预付的款项及补付的金额,贷方登记收到所购物资时根据有关发票账单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及收回多付款项的金额。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实际预付的款项;期末余额在贷方,则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可在应付账款科目中核算。382023/10/6384、预付账款:本科目核算企业按2023/10/739
(二)外购原材料的核算
1、付款与收货同时进行【例3-6】甲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10年5月18日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0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元。
(1)假定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借:原材料200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贷:银行存款234000392023/10/639(二)外购原材料的核算1、2023/10/740【例3-7】甲公司持银行汇票18920元购入B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16200元,增值税额272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B材料162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2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18920【例3-8】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够C材料一批,货款40000元,增值税6800元,对方代垫运杂费300元,款项在承付期通过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C材料40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6800贷:银行存款47100402023/10/640【例3-7】甲公司持银行汇票18922023/10/7412、先付款,后收货结算单证已经到达,货款已支付(或已开出商业承兑汇票),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根据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借记“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例3-9】某企业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D材料2000千克,单价25元,共计50000元;增值税率8500元。支付保险费500元,材料尚未到达。借:在途物资-D材料50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贷:银行存款59000412023/10/6412、先付款,后收货412023/10/742
3、先收货后付款
如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这种业务发生时不作会计处理,待凭证到达后付款时按付款收货处理。如果到月末发票仍未收到,企业应按不同情况处理:(1)凭证已到,未到付款期,作如下处理: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2)月末,结算凭证未到,按合同价暂估入账。下月初作相同的红字分录,予以冲回。
422023/10/6423、先收货后付款422023/10/743
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一暂估应付账款在收到发票等结算凭证,并支付货款时:借:原材料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432023/10/643借:原材料43【例3-10】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进E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50000元,增值税85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000元,银行转来的结算凭证已到,款项尚未支付,材料验收入库。借:原材料51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贷:应付账款59500【例3-11】甲公司采用委托收款结算方式购进F材料一批,材料验收入库,月末发票账单未到,无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暂估价值30000元。44【例3-10】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进E材料一批借:原材料—F材料30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30000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F材料30000贷:应付账款一暂估应付账款30000
F材料于次月收到发票账单,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31000元,增值税5270元,对方代垫保险费200元,已用银行存款付讫。借:原材料312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270贷:银行存款3647045借:原材料—F材料300002023/10/7464、预付货款购进(1)企业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
(2)材料入库时:借:原材料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预付账款(3)补付货款时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462023/10/6464、预付货款购进46【例3-12】根据与乙公司的购销合同,甲公司为购买G材料向乙公司预付80000元,已通过银行汇兑方式汇出。
借:预付账款80000贷:银行存款80000【例3-13】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运来的G材料,已验收入库,该批货物货款100000元,增值税额170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3000元,所欠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付讫。(1)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G材料103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贷:预付账款120000(2)补付货款时:借:预付账款40000贷:银行存款40000
47【例3-12】根据与乙公司的购销合同,甲公司为购买G材料向乙2023/10/748
5、材料短缺和毁损的处理
企业在收到货物时出现短缺,应按实际收到的货物数量入账,其短缺部分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分别不同情况处理。(1)属于运输部门过失人或供应单位造成短缺和毁损,赔偿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不能弥补部分计入管理费用。(2)属于非常损失,扣除残值和保险公司赔偿,将其净额进入营业外支出。注意,超定额损耗和非常损失造成的短缺还应将进项税转出。
实际案例参考P.583-10、3-11482023/10/6485、材料短缺和毁损的处理48【例3-13】甲公司购入H材料2000kg,单价为5元/kg,成本为10000元,进项税额1700元,货款已付,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kg,经查明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企业处理如下:借:原材料—H材料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700贷:银行存款11700
合理损耗无需另作账务处理,只是将入库材料单位成本调整为5.03元即可(10000÷1990)。49【例3-13】甲公司购入H材料2000kg,单价为5元/kg【例3-14】某企业3月25日从外地购入J材料1000kg,单价为1200/kg,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200000元,进项税额204000元,货款已经支付,4月5日材料达到,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0kg,原因待查。(1)3月25日付款时借:在途物资-J材料1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00贷:银行存款1404000(2)4月5日验收入库时借:原材料—J材料1188000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2000贷:在途物资-J材料120000050【例3-14】某企业3月25日从外地购入J材料1000kg,后查明原因系本单位提货后验收入库前被盗,保险公司已按规定统一赔偿6000元,其余作企业损失处理。(3)批准处理后借: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6000管理费用804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4051后查明原因系本单位提货后验收入库前被盗,保险公司已按规定统2023/10/7526、小规模纳税人购入物资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小规模纳税人及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是所支付的进项税直接计入成本。
借:原材料或在途物资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例3-15】某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购入材料4000元支付增值税680元,材料已入库,款项已支付。借:原材料4680贷:银行存款4680√财教11
522023/10/6526、小规模纳税人购入物资按实际成本计价2023/10/753(三)发出原材料的核算
1、企业生产经营耗用原材料,平时一般只登记材料明细账,在月末根据发料汇总表一次登记总分类账。
【例3-10】4月,某企业的“发料凭证汇总表”中列明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50000千克,车间管理部门一般耗用材料600千克,行政管理部门领用材料1000千克,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50元。
借:生产成本一基本生产成本2500000制造费用30000管理费用50000贷:原材料2580000532023/10/653(三)发出原材料的核算532023/10/7542、非生产经营领用原材料按实际成本加上不予抵扣的增值税额等,借记“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原材料”,按不予抵扣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科目。【例3-11】某企业将购入的原材料用于职工食堂基建工程,该批材料的购入成本为20000元,增值税率为17%。
借:在建工程234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3400原材料20000542023/10/6542、非生产经营领用原材料542023/10/755三、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取得的原材料先要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进行核算,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核算。
552023/10/655三、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552023/10/756(一)计划成本核算使用的主要科目1、原材料: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的收、发于结存情况。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本科目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2、材料采购:本科目用于核算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的采购成本。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物资的计划成本。借方大于贷方表示成本超支,应从本科目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贷方大于借方表示成本节约,应从本科目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该账户应按供货单位和物资品种设置明细账。562023/10/656(一)计划成本核算使用的主要科目562023/10/7573、材料成本差异: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
。该科目借方登记从“材料采购”科目贷方转入的购入材料成本超支差异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节约差异;贷方登记从“材料采购”科目借方转入的购入材料成本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超支差异;月末余额,反映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普本572023/10/6573、材料成本差异: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2023/10/758
(二)购入材料的核算1、付款收货同时进行
对结算凭证与材料同时到达的采购业务,企业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材料入库后,按有关单证的实际成本借记“材料采购”,按应予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应支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据票”等科目。【例-16】乙公司3月2日购入A材料一批,已经验收入库,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为20000元,增值税额34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21000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会计处理如下:582023/10/658(二)购入材料的核算58借:材料采购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贷:银行存款23400√【例-17】乙公司3月8日购入B材料一批,已经验收入库,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为50000元,增值税额8500元,双方商定采用商业汇票方式支付货款,付款期3个月,计划成本50500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会计处理如下:借:材料采购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贷:应付票据5850059借:材料采购20000592、先付款后收货
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材料,收到发票账单时:按有关单证的实际成本借记“材料采购”,按应予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应支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例-18】乙公司3月11日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C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为30000元,增值税额51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29000元,材料尚未入库。借:材料采购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贷:银行存款35100602、先付款后收货602023/10/7613、先收货,后付款
如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这种业务发生时不作会计处理,待凭证到达后付款时按付款收货处理。如果到月末发票仍未收到,企业应按不同情况处理:(1)凭证已到,未到付款期,作如下处理: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同时
借:原材料贷:材料采购
612023/10/6613、先收货,后付款612023/10/762(2)月末,结算凭证未到,按计划价暂估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冲回。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一暂估应付账款【例-19】乙公司3月18日采用商业承兑汇票支付方式购入D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为40000元,增值税额68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42000元,材料已收到。借:材料采购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贷:应付票据46800622023/10/662(2)月末,结算凭证未到,按计划价暂估【例-20】乙公司3月18日购入E材料一批,发票账单未到,月末按计划成本12000元暂估入账借:原材料—E材料12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12000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E材料12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12000
4月5日收到发票账单支付货款时,按正常程序记账,假设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13000元,增值税额2210元。借:材料采购1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10贷:银行存款1521063【例-20】乙公司3月18日购入E材料一批,发票账单未到,月2023/10/764
4、月末,结转已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
借:原材料贷:材料采购对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借:材料成本差异贷:材料采购对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借:材料采购贷:材料成本差异【例-21】承例题3-16、3-17、3-19、3月末,乙公司汇总本月已付款或开出幷承兑商业汇票的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13500元,(21000+50500+42000)。642023/10/6644、月末,结转已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借:原材料—A材料21000—B材料50500—D材料42000
贷:材料采购113500上述入库材料实际成本为110000元(20000+50000+40000),入库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3500元(113500-110000)。
借:材料采购3500
贷:材料成本差异--A材料1000--B材料500--D材料200065借:原材料—A材料21000652023/10/7665、预付货款购进(1)企业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
(2)材料入库时: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预付账款(3)补付货款时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662023/10/6665、预付货款购进662023/10/767(4)月末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借:原材料贷:材料采购按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借:材料成本差异贷:材料采购按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借:材料采购贷:材料成本差异672023/10/667(4)月末结转入库材料成本672023/10/768
6、材料短缺和毁损的处理企业在收到材料时发现短缺和毁损,应及时查明原因和责任,区别不同情况处理。(1)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2)属于运输部门过失人或供应单位造成短缺和毁损,赔偿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不能弥补部分计入管理费用。(3)属于非常损失,扣除残值和保险公司赔偿,将其净额进入营业外支出。注意,超定额损耗和非常损失造成的短缺应将进项税转出。
682023/10/6686、材料短缺和毁损的处理682023/10/769
【例-22】甲公司购入M材料2000kg,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1000元,增值税额为3570元,货款已付。材料入库时,实收1990kg。计划成本10元/kg,经查明为途中合理损耗。1、根据发票付款时:借:材料采购2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570贷:银行存款245702、结转入库材料成本时:
借:原材料---M材料19900
贷:材料采购199003、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时:借:材料成本差异1100贷:材料采购1100692023/10/669【例-22】甲公司购入M材料2002023/10/770(三)发出原材料的核算
月末,企业应根据领料单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并根据发出材料的用途,按计划成本分别记入相关成本费用账户: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原材料同时,计算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702023/10/670(三)发出原材料的核算702023/10/771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入库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期入库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
712023/10/671材料成本差异率=2023/10/772结转发出材料成本的超支差异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材料成本差异结转发出材料成本的节约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722023/10/672结转发出材料成本的超支差异722023/10/773【例3-23】2010年4月,甲企业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该月A材料的消耗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50000kg,车间管理部门一般耗用材料600kg,行政管理部门领用材料1000kg,计划单位成本为50元/kg。
借:生产成本2500000制造费用30000管理费用50000贷:原材料——A材料2580000732023/10/673【例3-23】2010年4月,甲2023/10/774【例3-24】甲企业月初结存A材料1200kg,实际成本为54000元,计划成本为60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6000元。本期购入A材料3200kg,实际成本159800元,计划成本160000元,节约差异为200元。本月发出A材料2700千kg克。A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50元/kg。742023/10/674【例3-24】甲企业月初结存A2023/10/775
材料成本差异率=(-6000-200)÷(60000+160000)×100%=-2.82%本期发出存货成本=2700×50=135000(元)本月发出材料成本差异=135000×(-2.82%)=-3087(元)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135000-3087=131913(元)752023/10/675材料成本差异率=(-62023/10/776【例3-25】建川公司5月初库存原材料计划成本为68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1360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32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53600元。本月发出的原材料计划成本为800000元,其中生产车间领用600000元,车间管理及消耗材料为150000元,厂部管理部门领用50000元。(1)材料成本差异率=(-13600+53600)÷(680000+1320000)×100%=2%762023/10/676【例3-25】建川公司5月初库存2023/10/777
(2)计算各用料单位及期末库存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生产成本=600000×2%=12000(元制造费用=150000×2%=3000(元)管理费用=50000×2%=1000(元)期末库存材料应负担的差异=(680000+1320000-800000)×2%=24000(元)772023/10/677(2)计算各用料单位及期末库存材料应2023/10/778(3)月末按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作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600000制造费用150000管理费用50000贷:原材料800000(4)月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借:生产成本12000制造费用3000管理费用1000贷:材料成本差异16000
782023/10/678(3)月末按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作会计2023/10/779
第三节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
一、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792023/10/679第三节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2023/10/780
企业应当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来反映和监督低值易耗品的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本科目的借方登记低值易耗品的增加,贷方登记低值易耗品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结存低值易耗品的金额。
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
802023/10/680企业应当设置“周转材料—低2023/10/781
(一)一次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就将其全部账面价值一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的方法。
【例-26】某生产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一批,其实际成本为2000元,全部计入当期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2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2000
812023/10/681(一)一次摊销法812023/10/782
(二)五五摊销法
五五摊销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先摊销其账面价值的50﹪,报废时再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另50﹪
。在采用五五摊销法的情况下,需要单独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明细科目。822023/10/682(二)五五摊销法822023/10/783
【例3-27】某管理部门本月领用低值易耗品一批,其实际成本为40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1)领用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4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4000
(2)领用时摊销一半:
借:管理费用2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2000832023/10/683【例3-27】某管理部门本月领用低2023/10/784(3)报废时摊销其价值的另一半:
借:管理费用2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2000假如有价值100元的残料入库,应冲减管理费用。
借:原材料100贷:管理费用100
同时: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4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4000842023/10/684(3)报废时摊销其价值的另一半:842023/10/785
二、包装物的核算
包装物,是指为销售企业产品而耗用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瓶、坛、袋等。包装物的核算内容:①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份的包装物;②随同产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③随同产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④出租或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852023/10/685二、包装物的核算852023/10/786
企应当设置“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对包装物进行核算。对于生产领用包装物的成本应计入生产成本。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一方面记入其他业务收入,并按取得收入计算增值税,另一方面应反映其实际销售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计入销售费用。出租包装物的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出借包装物的成本计入销售费用。包装物的摊销方法有一次转销法和五五摊销法,其核算与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相同。862023/10/686企应当设置“周转材料—2023/10/787
会计上对包装物范围的特殊规定:各种包装用材料,如纸、绳等应作为原材料核算;在生产经营中用于储存和保管产品,而不随产品出售、出租、出借的包装物,应按其价值大小和使用年限长短,分别归入固定资产或低值易耗品管理和核算;自制的包装容器或以转售为目的而作为商品购进和随货购进未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作为库存商品管理和核算。872023/10/687会计上对包装物范围的特殊规定:各种包2023/10/788
1、生产领用包装物
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份的包装物,应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例3-28】甲企业对包装物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10年10月生产产品领用包装物的计划成本为10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
借:生产成本97000材料成本差异3000贷:周转材料一包装物100000882023/10/6881、生产领用包装物882023/10/7892、随同商品出售包装物随同产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记入“销售费用”科目。【例3-29】甲企业2010年10月销售商品领用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计划成本为5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
借:销售费用48500材料成本差异1500贷:周转材料一包装物50000892023/10/6892、随同商品出售包装物892023/10/790
3、随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一方面应反映起销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并按收入计算应交增值税,另一方面应反映实际销售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例3-30】甲企业2010年10月销售商品领用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计划成本为80000元,销售收入为10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该包装物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1)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银行存款117000贷:其他业务收入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6903、随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90(2)结转所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82400贷:周转材料-包装物80000材料成本差异2400√11财教4、出租、出借包装物包装物出租给购买单位是销货单位的一种有偿服务,一般要收取租金,其租金收入作为“其他业务收入”,与之相配比的出租包装物的价值摊销和修理费等作为“其他业务成本”;91(2)结转所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91
包装物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是为产品销售提供的一种无偿服务,一般不收取费用,因此出借包装物的价值摊销和修理费等,应作为“销售费用”处理。为促使使用单位按期归还,无论是出租、还是出借包装物,一般都要收取押金,收取的押金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对逾期未归还的出租包装物,按规定没收其押金,借记“其他应付款”;按应交的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对于逾期末退出借包装物没收的押金,应转作“营业外收入”处理,企业应按规定对没收的押金,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按应交的增值税、消费税等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92包装物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是为产品销售提供的(1)出借、出租包装物的一次转销法采用这种方法,在第一次将新的包装物出借、出租时,就将其价值全部转销,计入当月有关的费用。发出出借包装物时,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发出出租包装物时,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2)出租、出借包装物的五五摊销法采用五五摊销法计算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价值,“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下应设置“库存未用包装物”、“库存已用包装物”、“出租包装物”、“出借包装物”、“包装物摊销”五个明细科目,“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的期末余额为期末库存未用包装物的摊余价值。
93(1)出借、出租包装物的一次转销法93【例31】某企业出借包装物20个给A公司.其计划单位成本为100元,收到押金2500元;同时收回出租给W公司的包装物38个,其中30个入库可继续用,8个转入报废,还有2个无法收回,其计划单位成150元,押金8000元,扣除应收租金600元,没收2个无法收回的包装物的押金400元,其余的退回。报废包装物收回残值200元材料已入库。(1)出借给A公司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出借包装物2000贷:周转材料--包装物一库存未用包装物200094【例31】某企业出借包装物20个给A公司.其计划单位成本为1(2)摊销其价值的一半1000元:
借:销售费用1000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包装物摊销1000(3)收取押金:借:库存现金2500贷:其他应付款-存入保证金(A公司)2500
(4)摊销报废和无法收回的出租包装物价值的另一半:借:其他业务成本750贷:周转材料--包装物一包装物摊销750注:(8+2)×150÷2=75095(2)摊销其价值的一半1000元:95(5)将报废包装物已提摊销额予以冲销: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包装物摊销1500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出租包装物1500(6)收回残值:
借:原材料200贷:其他业务成本20096(5)将报废包装物已提摊销额予以冲销:96(7)抵扣出租包装物租金收入600元,没收400元押金,其余押金退回:借:其他应付款--存入保证金(A公司)8000贷:其他业务收入941.88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8.12银行存款7000注:租金收入交纳营业税,没收押金(视同销售)交纳增值税(8)收回可用包装物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库存已用包装物4500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出租包装物450097(7)抵扣出租包装物租金收入600元,没收400元押金2023/10/798
第四节委托加工存货
一、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11财本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成本、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982023/10/698第四节委托加工存货一2023/10/7991、
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1)企业拨付给外单位委托加工的物资:按实际成本,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还应当同时结转成本差异。(2)企业支付加工费用、应负担的运杂费和税金,借记“委托加工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其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分以下不同情况处理:992023/10/6991、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992023/10/7100
2、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的处理:
(1)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将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借记“委托加工物资”,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2)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按规定准予抵扣的,按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1002023/10/61002、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的处2023/10/7101
3、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委托加工物资和剩余物资的处理对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加工物资和剩余的物资,按加工收回物资的实际成本和剩余物资的实际成本,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按计划成本记入“原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
,贷记“委托加工物资”。
1012023/10/61013、加工完成验收入库2023/10/7102
【例3-32】甲公司委托乙企业加工材料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原材料成本为2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加工费7000元,增值税额1190元,消费税税率为10%。材料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加工费用已用银行存款支付。甲企业按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20000贷:原材料20000
1022023/10/6102【例3-32】甲公司委托乙企业加2023/10/7103(2)支付加工费和税金: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20000+7000)÷(1-10%)=30000(元)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额=30000×10%=3000(元)应交增值税额=7000×17﹪=1190(元)①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借:委托加工物资7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90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3000贷:银行存款111901032023/10/6103(2)支付加工费和税金:1032023/10/7104②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直接用于销售:借:委托加工物资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90贷:银行存款111901042023/10/6104②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直接用于销售:12023/1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素材考试题及答案
- 商业楼宇中央空调改造工程协议
- 市场推广制作与执行合同书
- 在线服务隐私保护合同协议书
- 金融投资产品开发协议
- 贵州国企招聘2025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3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储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人力委托招聘兰州地铁安检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赠友送别类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盟高考英语二模试卷含答案
- 2025购销合同范本下载
- 2024年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家庭照护赛项决赛试理论题库1000题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二诊英语试题(含笔试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2025劳动合同范本下载打印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地理试卷(含答案)
- 管道试压吹扫方案
- Unit 4 Clothe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4年探放水工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供参考)
- XX道路危险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台账标准化表格
- GB/T 13025.7-2012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