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一队应急预案_第1页
钻井一队应急预案_第2页
钻井一队应急预案_第3页
钻井一队应急预案_第4页
钻井一队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钻井一队应急预案RevisedonNovember25,2020钻井队作业现场应急预案编写人:石喜宗延安嘉龙钻井一队目录1.概述2.适用范围3.应急组织和职责4.应急通讯应急报告程序硫化氢防护应急预案溢流、井涌、井喷应急预案工伤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洪涝灾害应急预案油料、燃料应急程序现场医疗急救程序及处理措施人身触电事故应急预案防沙尘暴应急预案15.演练与评审钻井队钻井作业现场应急预案1概述本应急预案是为处理最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提供必要的程序,包括有效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的必要准则,其目的是确保钻井队对潜在的和已知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做出行动,迅速组织力量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将损失减至最低。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钻井队工作条件、作业场所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处理包括:井喷、H2s中毒、火灾、污染、洪涝、重大伤害等。应急组织和职责钻井队成立应急小组洛河42井应急小组成员名单:组长(平台经理):孙平安 副组长:孙景全成员:各大班和司钻应急小组职责组长:组织应急处理措施的实施、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特殊情况下,副组长或HsE监督官均可履行组长职责。副组长,材料员:负责应急处理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的组织、调度以及对无关人员的疏散与隔离。HsE监督官:负责与当地政府安全主管部门、环保主管部门和专业消防机构的联系与配合。平台副经理:组织井口操作和压井措施的实施。钻井工程师:负责收集数据(井深、地层、发生时间、关井立压、套压、溢流量、井身结构、钻具结构、工况钻时、泥浆性能、极限套压)及时向平台经理汇报情况;计算压井有关数据,压井时根据压井施工方案负责操作液动(手动)节流阀。泥浆工程师:收集泥浆数据,组织压井泥浆的配制。

应急通讯公司项目组人员通讯常用电话号码公司应急指挥电话:相关方及联系电话医疗急救电话:医院急诊电话:医疗急救电话:医院急诊电话:消防电话:消防指挥中心电话:当地政府负责人:联系电话:当地村、镇负责人:联系电话:当地派出所负责人:联系电话:当地环保局负责人:联系电话:甲方负责人:联系电话:消防电话:消防指挥中心电话:当地政府负责人:联系电话:当地村、镇负责人:联系电话:当地派出所负责人:联系电话:当地环保局负责人:联系电话:甲方负责人:联系电话:甲方监督:联系电话:甲方监督:联系电话:应急报告程序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按以下顺序通知:班组长T值班干部T钻井队平台经理T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公司生产协调科)钻井队(施工现场)应急小组长一旦收到紧急情况报告,现场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控制紧急情况,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中心。硫化氢防护应急预案目的为了钻井队作业人员能够高效地应对H》中毒事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范围适用于公司在含硫油气田钻井施工作业的员工遭遇H2S时的应急工作,并视情况启动应急预案。预案的启动条件HS中毒类型划分22S后出现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位有灼热感等刺激症状;2预案的启动应急工作分为两级:第一级:在临界浓度(20mg/m3)以内,有臭蛋气味,H2S监测仪报警,钻井队应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并按本预案组织实施。第二级:超过临界浓度(20mg/m3),发生轻度以上H2S中毒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启动本应急预案,并按本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准备应急物资准备2S声光报警系统。22S中毒者饮用后产生兴奋的饮料(浓茶或咖啡),干净清洁的水和毛巾。2紧急服务信息2S监测仪器放置情况、报警声光特点、风向标位置及安全撤离路线等。2H2S的性质2HS是一种无色、剧毒、强酸性气体,低浓度的HS气体有臭鸡蛋味,相22对密度,较空气重。H2S安全临界浓度:20mg/m3,工作人员可在露天工作8小时。应急反应和行动当钻井队员工发现h2S中毒时,应进行以下应急行动:应急程序“四七动作”实施关井,司钻、内外钳工戴上呼吸器留在井上,其它人员全部撤离到距井口50m以外的上风集合地点,清点人员。井队应急小组组长(平台经理)立即组织应急小组人员奔赴现场,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临界浓度(20mg/m3),可进行循环观察,决定是否恢复生产。若硫化氢含量高于临界浓度(20mg/m3),则应进行循环压井,并通知外部相关方,做好应急准备。当钻井队员工遭遇HS时应做到:2S气体存在的场所继续作业,进出必须清点人数。必须两人以上组成一个小组配戴呼2吸器工作,并且至少每隔20分钟撤离至安全地带休息5分钟方能继续工作。当有人员工发生H2S重度中毒时应做到:调查报告S得到控制后,应急小组、应急指挥中心应填写HS中毒情况报告。22S中毒的调查工作。2溢流、井涌、井喷应急预案.目的为了减少井喷失控造成的损失,控制事故范围,保障财产及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井喷失控应急预案。.范围适用于钻井队发生井喷失控时的应急处理。应急反应和行动报警与报告要求当钻井队发生井喷失控时,钻井队平台经理、现场技术人员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井喷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紧急情况性质;现场临机采取的应急防范措施;记录报告人和受话人的姓名、地点、联系方式。应急行动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应急指挥小组成员立即奔赴出事现场。各成员根据其职责展开应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各小组到达现场之前,由钻井队平台经理负责应急处理指挥本队井控应急小组积极进行抢险、隔离、疏散和警戒等工作,控制灾情进一步扩大。应急指挥中心各工作小组到达现场后,井场所有人员听从上级指挥中心的指挥。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工艺技术措施当班作业人员一旦发现溢流、井涌、井喷险情,应立即报告当班司钻,司钻按照井控条例,先发出报警信号,井控信号为汽笛长鸣,各岗位听到报警信号后迅速赶赴指定地点,听从司钻的统一指挥,迅速按“四七”动作控制井口,同时场地工立即报告平台经理、工程师和安全官;听到报警信号或报告后,应急小组成员迅速赶赴现场,落实关井情况,研究处理措施,营区其它人员迅速到集合地点待命。应急小组组长应及时将情况报告公司调度室、应急小组;压井时,当班人员为第一支队,大班和下一班人员为第二支队,在公司应急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压井施工。出、入井场时必须清点人数。压井作业前应按规定检测H2S含量,如浓度超标,应采取防中毒措施。一旦井喷失控,应急小组要立即指挥停车、停电,杜绝一切火源,组织全体员工撤到安全区域。布置井场警戒,严禁机动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井场。通知可能受到威胁的单位和人员撤离危险区,同时向地方有关部门通报情况。有害物料的潜在危险及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当井喷失控事故时,往往会伴随原油跑冒污染、天然气喷发等事故,此时应对天然气、污油等有害物质进行控制和管理,以避免造成残余物的复燃和污染环境。立即组织人员,采取隔断控制,阻止原油在事故现场蔓延。事故处理时,铁器工具要用棉纱包裹,防止铁器使用撞击产生火花引燃天然气或原油;在明火扑灭后,要控制汽车排气火星、铁器使用撞击可能产生火花等火源,并立即组织对地面、地沟内原油的清理,并做好污油的回收工作。对固体有害物质,如被原油污染的沙土、碎布等,要妥善堆放,防止污染环境。如出现原油大量外溢时,设立警戒区,在做好完备的消防措施之后,立即进行原油的回收工作。人员的撤离、警戒及危险区隔离、管制计划当井喷失控事故时,由于原油、天然气喷发存在极大的火灾隐患,此时应采取对事故危险区进行有效的隔离措施。设立警戒线,确定隔离区,阻止非抢险人员进入。检查所有进入现场的车辆必须带防火帽;检查进入警戒区的人员禁带火种。派保卫人员负责隔离警戒区,必要时应请求地方政府派出执法机关人员在现场负责。当使用事故现场的消防器材无法扑灭火势时,应立即通知现场人员撤离危险区。人员撤离时应从安全的撤离路线,有组织地进行撤离。并做好抢险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确保人身安全。保证公司生产物资、人身、财产安全、迁移撤离时的正常秩序和道路畅通。应急演习要求钻井队打开含硫层前50米,钻井队应急小组或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以后钻井队每更换一次钻头进行一次,公司应急中心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应急演习要认真做好记录,写出报告,要对应急预案、过程进行评估,及时纠正不符合项,不断改进完善。工伤应急预案目的为了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工伤给职工带来的伤害,避免伤情恶化,特制定本应急预案。范围适用于公司钻井队及现场施工单位发生工伤的应急处理。钻井作业现场可能发生的工伤种类电击伤;溺水;骨折;皮肉裂伤;烧伤;中暑。工伤害应急种程序的启动钻井队作业现场有人发生工伤时启动该应急程序。工伤应急器材、资料准备器材准备资料准备工伤应急程序应急演习要求HSE监督站派住安全官要组织井队工伤急救小组及全队员工认真学习本预案,使全队员工熟练掌握现场急救常识和急救程序。钻井队平台经理组织模拟演练,电击伤、骨折、烧伤、中毒、皮肉裂伤等项目一月演练一次;中暑项目7-9月份每月演练一次;溺水根据情况决定。应急演练结束后,住井安全官对预案和演练过程进行评估,并形成书面记录或报告,发现问题住井安全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工伤现场急救知识16-20次左右,直到自动呼吸恢复为止。16-20次左右。人员烧伤急救方法方法。灭火后伤员应立即将衣服脱去,如衣服和皮肤黏在一起,可在救护人员的帮助下把未黏的部分剪去,并对创面进行包扎;火灾应急预案目的为了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保障公司财产及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范围适用于钻井队作业现场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工作。视险情启动应急预案。预案的启动条件火灾级别划分根据公司各钻井队工作条件、作业场所状况,将火灾划分三个级别,即一般性火灾,严重性火灾,特大性火灾。作业场所失火后1分钟内未能扑灭的火势。作业场所失火后5分钟内未能扑灭的火势。作业场所失火后10分钟内未能扑灭的火势。预案的启动条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应急工作分为两级:第一级:作业场所发生一般和严重性火灾时,由钻井队按本预案组织实施抢险灭火工作。第二级:作业场所发生特大性火灾时,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启动本预案,按本预案的组织实施抢险灭火工作。应急报告的基本程序应急报告的内容应急报告可采取电话、电台等多种形式。发生火灾紧急情况,现场负责人必须报公司生产协调科、保卫科;并在1天内将应急报告报公司保卫科。应急命令的基本程序发生紧急情况后,现场应急指挥组组长下达现场应急预案启动命令。当险情达到人员撤离要求时,由现场应急指挥组组长发布人员撤离命令,并负责组织人员有序撤离。非现场紧急情况,重大应急命令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下达。应急状态解除令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发出。应急物资钻井队根据规定和相应标准配备灭火器、消防沙、消防水龙带等应急物资、器材,供应站应按计划储备各类灭火物资、器材,以备应急使用。事故或险情的应急救援方案钻井队施工火灾应急方案现场人员发现火灾灾情后,立即发出火灾警报;“119”火警电话,说明火情类型、地点、行车路线,同时通知甲方监督;火灾现场人员应辨明风向,及时转移到上风方向。施工人员停止其他一切活动,统一由指挥机构安排,根据火灾状况进行临时分工,成立抢救组,后勤保障组等,各小组相互协作配合。参加救援的人员每3人为一组,每组均配备对讲机等通讯设备,并保持信息通畅。根据情况需要,可采用设立隔离带方法灭火。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同时采取控制和隔离的方法等候专业消防队员来救火,并安排人员到岔路口指引消防车的行车路线;房屋、设备火灾应急方案发生火灾,现场人员应及时拨打119电话报警,失火房间内人员应及时从最近火灾出口外逃。电气起火,应立即切断总电源开关。事故发生后,应急小组应立即投入运作,负责人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施工人员停止其他一切活动,统一由指挥安排,根据火灾状况进行临时分工,成立抢救组,后勤保障组等,各小组相互协作配合。人员急救方案a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的要领是:首先使病人仰卧,头部后仰,先吸出口腔的咽喉部分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救者蹲于患者一侧,一手托起患者下颌,另一手捏住患者鼻孔,将患者口腔张开,并敷盖纱布,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气,对准患者口腔用力吹入,后迅速抬头,并同时松开双手,听有无回声,如有则表示气道通畅。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次左右,直到自动呼吸恢复为止。b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的要领是:先将患者衣扣和腰带松开,呈仰卧位,背部垫高,头偏向一侧,呼吸道保持通畅。急救者蹲于患者一侧或跪于患者大腿两侧,面向患者头部,双手手指分开,拇指向内,横放于两侧肋弓上面。两臂伸直,上身前倾,借身体重力推压两秒钟后急救者松开双手,上身挺起;经两秒钟后,待患者胸廓自行扩张,空气吸入肺内,如此反复操作,每分钟约16-20次左右。人员烧伤急救方法a当衣服着火时,应采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滚等方法。灭火后伤员应立即将衣服脱去,如衣服和皮肤黏在一起,可在救护人员的帮助下把未黏的部分剪去,并对创面进行包扎;b防止休克、感染。为防止伤员休克和创面发生感染,应给伤员口服止痛片和磺胺类药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并给口服烧伤饮料或饮淡盐茶水、淡盐水等。一般以多次喝少量为宜,如发生呕吐、腹胀等,应停止口服;c保护创面。在火场,对于烧伤创面一般可不做特殊处理,尽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能涂龙胆紫一类有色的外用药,以免影响烧伤面深度的判断。为防止创面继续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创面,对创面应立即用三角巾、大纱布块、清洁的衣服和被单等,给予简单而确实的包扎。手足被烧伤时,应将各个指、趾分开包扎,以防黏连。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目的为了减少洪灾的损失,控制事故范围,保障财产及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洪涝灾害应急预案。范围适用于公司钻井队发生洪涝时的应急处理。预案的启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应急工作分为两级:第一级:钻井队施工现场因雨或其它原因发生轻内涝时,现场立应急指挥小组启动本应急预案,并按本预案组织实施。第二级:钻井队因大雨、地势、河流发生洪水、严重内涝,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启动并按预案组织实施。现场报警与报告要求当钻井队发生洪涝时,井队队长立即向公司生产协调科汇报,报告内容:洪涝险情的时间、程度;紧急情况性质;现场临机采取的应急防范措施;记录报告人和受话人的姓名、地点、联系方式。应急处理程序钻井队应急程序启动钻井队施工现场遇洪水、内涝影响,导致影响正常生产时,钻井队应启动应急程序;平台经理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公司生产协调科)汇报洪涝情况,需要时向甲方报告,听候公司或甲方的指令;平台经理向全队职工通报洪涝情况和发展趋势,监视内涝、洪水变化情况,调用防洪物资,安排职工做必要的防洪排涝工作,准备撤离的车辆(船只)、物品;如达到危险程度,平台经理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得到批准后,关井停工,将全部职工有序地撤离现场;如没有达到危险程度则继续采取防洪排涝措施,继续生产,同时严密注视洪涝情况的变化,达到危险程度则关井撤离现场;公司应急程序的启动应急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后,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确定启动应急预案,发生洪涝灾害时,应进行以下应急行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人员立即赶赴出事现场。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人员到达现场之前,由钻井队长负责应急处理指挥,组织抢险,安全官负责有关资料的收集。井队人员在钻井队队长的统一指挥下,积极进行抢险、隔离、疏散和警戒等工作。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参与洪涝灾害处置工作,听从上级指挥中心的安排。油料、燃料及其他有毒物质泄漏应急程序、切断泄漏物的源头,杜绝火源(包括断电);迅速控制污染,问题严重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和单位;消防器材、防护用具准备;抢修泄露设施或转移泄露物质;清理受污染场所,彻底消除隐患;恢复作业,写出事故报告。现场医疗急救程序及处理措施、现场医疗急救程序、现场医疗急救处理措施H2S中毒急救处理措施50%葡萄糖水加维生素C(可行时)。2%碳酸氢钠液洗眼或氯霉素眼药水。CO中毒急救处理措施电击伤急救处理措施1ml皮下注射。10ml皮下注射。13、人身触电事故应急预案目的触电事故是石油企业常见的事故,也是企业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从触电者的最终伤害程度来看,当触电者抢救及时、方法正确是极有可能获救的。编制触电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尽最大努力把触电受伤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出来,把事故的人员伤亡减少到最小程度。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本企业所有从事生产的员工,在工作场所发生触电事故时,承担对他人触电实施紧急救护的责任;在其他场所发生触电事故时,承担对外人触电实施紧急救护的义务。职责经常组织全项目部从事生产的员工学习触电急救方法,要求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并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准确采取应急措施。应急预案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脱离电源方法如下:高压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使触电者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触电者未脱离高压电源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直接用手触及伤员。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保证自己免受电击。低压触电脱离方法: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杆塔触电脱离方法:高、低压杆塔上作业发生触电,应迅速切断线路电源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对低压带电线路,由救护人员立即登杆至能确保自己安全的位置,系好自己的安全带后,用带绝缘柄钢丝钳、干燥的绝缘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台上。解脱电源后,可能会造成高处坠落而再次伤害的,要迅速采取地面拉网、垫软物等预防措施。落地带电导线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的带电高压导线,在未明确线路是否有电,救护人员在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好绝缘靴、带好绝缘手套)后,才能用绝缘棒拨离带电导线。救护人员应疏散现场人员在以导线落地点为圆心8米为半径的范围以外,以防跨步电压伤人。发现者应即时向单位领导和调度汇报,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调度应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决定停电范围,下达停电指令根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120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抢救方法如下: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仰面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动。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触电后又摔伤的伤员,应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状态,不得弯曲;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平直状态,避免脊椎受伤。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用耳贴近用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则可判定为呼吸、心跳停止。心肺复苏法触电伤员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抢救。三项基本措施: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通畅气道: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应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并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的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心脏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头上的手指,捏住伤员的鼻翼,在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秒—5秒。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觜唇紧闭,防止漏气。胸外按压: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如下: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抬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的按压位置。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如下: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站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cm――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按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其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到颈动脉搏动。操作频率如下: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按压吹气1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秒一一7秒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时间吹气1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实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了的冰屑做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脑完全复苏。伤员好转后的处理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初期恢复后,伤员可能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现场抢救用药:现场触电抢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应持慎重态度。如没有必要的诊断设备和条件及足够的把握,不得乱用。在医院内抢救触电者时,由医务人员经医疗仪器设备诊断后,根据诊断结果再决定是否采用。预防措施组织定期学习《电业安全规程》,加强用电安全意识;加强电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