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及杂类蔬菜栽培_第1页
多年生及杂类蔬菜栽培_第2页
多年生及杂类蔬菜栽培_第3页
多年生及杂类蔬菜栽培_第4页
多年生及杂类蔬菜栽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年生及杂类蔬菜栽培第一节

主要种类及类型•

香椿等。•

芦荟、蕨菜、发菜等。竹笋竹子散生生态型

散生丛生混生型丛生生态型芦笋芦笋白芦笋青芦笋黄花菜菜用百合香椿朝鲜蓟草莓黄秋葵超甜玉米菜用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玉米笋普甜玉米超甜玉米

加强甜玉米菜用仙人掌菜用芦荟第二节

香椿香椿(Chinese

toon)属于楝科(Meliaceae)香椿属

(Toona)落叶乔木。起源于中国,在公元前369~286年即有香椿的记载。

从辽宁省南部到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之间。传统的香椿栽培大多处于零散状态,主要作物为林木栽

培,附带采摘嫩芽作为蔬菜。香椿以嫩芽为食用器官。香椿芽馥郁芳香,营养丰富,可炒食或腌渍。香椿还具有防止感冒和去肠火等药用价值。一、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1.根2.茎

3.叶

4.花

5.果实种子香椿的根系发达,但一年生苗木的侧根粗大,主要水

平分布在25cm以上的耕层内。1.根2.茎3.叶

4.花

5.果实种子•

香椿树干高大挺直,可达10~30m。•

一年生实生苗木一般高度为0.6~1.4m。•

香椿顶端优势极强。在适温下,主枝的顶芽先萌发。顶

芽达4~5cm后,其下邻近少数的侧芽才萌动,且缓慢生

长。•

顶芽采摘后,侧芽生长加快。•

作为食用器官的香椿嫩芽是一年生枝顶芽和侧芽刚萌发

出来的新梢和嫩叶。1.根

2.茎3.叶4.花

5.果实种子•

子叶椭圆形。•

初生叶对生,多为3对小叶组成。

真叶互生,为偶数羽状复叶。

冬季落叶。•

枝条顶端由鳞片包裹,内含很短的嫩茎和未展开的嫩叶。•

春季枝条顶端萌发,嫩叶生长展开,初为棕红色,逐渐

长成绿色叶片。1.根

2.茎

3.叶4.花5.果实种子•

香椿为聚伞形或圆锥形花序,顶生或腋生。•

花为两性花、花萼短小、花瓣5枚,5枚发育正常的雄蕊

和5枚退化的雄蕊互生,子房5室、卵形,每室有胚珠2

枚。•

5~6月份开花。•

花具芳香气味。1.根

2.茎

3.叶

4.花5.果实种子•

果实为蒴果,有5心室。•

果实10月份成熟,由5角状的中轴开裂。•

种子椭圆形,扁平,有膜质长翅,红褐色。•

自然贮藏条件下,发芽力可保持半年左右,千粒重10~

15g。(二)生长发育周期•

香椿为落叶乔木。实生香椿树从栽植后2~3a开始采摘

椿芽,5~6a前为营养生长期,7~10a可开花结实。

菜用香椿因连年多次采收嫩梢,摘除顶芽,树势弱,一般不开花。保留顶芽的香椿树,5月下旬至6月中旬开花,10月中下旬种子成熟。•

露地种植的香椿树每年的3月份春芽萌动,4月份采摘椿

芽,6~8月份为苗木的迅速生长期,10月下旬落叶后进

入休眠期,休眠期为4~5个月。•

温室种植的,在露地培育苗木,待休眠后温室假植,

1~3月份采摘椿芽。(三)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2.光照

3.水分4.土壤

香椿主要分布自亚热带至温带地区,适应性广,在8~

25℃的地区均可栽培。

种子发芽适温20~25℃。在日均温8~10℃时顶芽萌发;12℃时

嫩叶展开,但生长缓慢;15℃时春芽抽生加快,易木化使春芽品

质降低。香椿枝叶生长适温16~25℃,最适温为20~25℃。气温

低于8~10℃或高于35℃,枝叶停止生长。

香椿的光合适温为22~24℃。成龄大树耐寒能力强,能耐-20~-

27℃低温。而一年生实生苗木,若木化程度低,耐寒性就差,一

般在-10℃则主干被冻死。1.温度2.光照3.水分4.土壤

香椿喜光忌强光。

一年生实生苗的光补偿点为1.1kLx,

光饱和点为30kLx,光照过强(>40kLx)光合速率迅速下降,表现忌强光

的特性。1.温度

2.光照3.水分4.土壤

香椿喜湿耐旱怕涝。

幼苗期最适土壤湿度为85%左右。

土壤干旱,生长缓慢。

土壤渍水,呈徒长症状,易发生根腐病。故雨后应及时

排水防涝。1.温度

2.光照

3.水分4.土壤¤

成龄树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喜土层深厚肥沃的石灰质

土壤。¤

瘠薄的砂石山地或粘重的土壤上均能生长,但生长缓慢。¤

幼龄苗木对土质要求较为严格,以轻壤土或砂质壤土为

圃地较为适宜。¤

对土壤pH值适应范围较宽,为5.5~8.0。二、类型与品种

红香椿−

主要品种有红油椿和黑油

椿−

红香椿树皮灰褐色,初出

幼芽绛红色,有光泽,香

味浓郁,纤维少,含脂肪

多,品质佳。•

绿香椿−

主要品种有青油椿和薹椿

树皮绿褐色,椿芽嫩绿色,香味淡,含油质较少,品

质稍差。1.培育苗木⑴实生苗木培育三、栽培技术

⑵根株苗木培育

浸种催芽

先用手搓去种翅。

用10%甲醛溶液浸种20min,用清水冲洗干净。

再用清水浸种12~24h。

在20~25℃下催芽3~5d后,有30%以上的种子出芽

即可播种。

育苗

播种

苗期管理

苗木矮化22⑴实生苗木培育

浸种催芽

育苗⑵根株苗木培育

育苗床宜用阳畦或塑料小棚以便提早播种培育大苗,

也可露地育苗。

苗床深翻整平,施入腐熟有机肥60000~75000kg/hm

,并配合施入磷钾肥750

kg/hm

作平畦,宽1.0~1.5m。

播种

苗期管理

苗木矮化22⑴实生苗木培育

浸种催芽

育苗

播种⑵根株苗木培育

播种期宜在春季3~4月份。

撒播的,浇足底水撒籽,覆土厚度1cm,播种量约

45~60

kg/hm

条播的开沟2~3cm深,行距30~40cm,

沟内条播种

子,覆土厚度2~3cm。播种量约22.5

kg/hm

播种后覆盖地膜提温保湿。拱土出苗时撤地膜。

苗期管理

苗木矮化⑴实生苗木培育

浸种催芽

育苗

播种

苗期管理⑵根株苗木培育

保护地育苗的保持白天温度20~25℃,夜间温度

15℃左右。

出苗后间苗2~3次,保持苗距5~6cm。

苗高10~15cm时分苗。分苗行距为30cm,

株距为

20cm。(每亩育苗1.0万株)

苗木矮化2⑴实生苗木培育

浸种催芽

育苗

播种

苗期管理⑵根株苗木培育

香椿幼苗喜湿耐旱怕涝。幼苗期应勤浇小水,见湿

见干,并结合中耕松土除草。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移栽后,6~8月份是幼苗迅速生长期,可结合浇水

追施速效性肥料2~3次,每次尿素150~250

kg/hm

并适量配合磷钾肥。立秋以后,减少浇水和停止氮肥

追施,防止苗木贪青生长,促使苗木木质化和加粗生

长。

苗木矮化⑴实生苗木培育

浸种催芽

育苗

播种

苗期管理

苗木矮化⑵根株苗木培育

多效唑处理---为培育适合日光温室的矮化苗木,使

株高不超过1.0m,可于7月中旬株高60cm左右时喷洒

15%多效唑200~400倍液2~3次。

摘心矮化法---可培育多主枝矮化苗木。方法是,当

年播种的苗干40~50cm高时摘去顶心,促进侧枝生

长。摘心长度约15~20cm,以促使形成2~3个分枝,

将来形成饱满的顶芽。摘心时期宜在7月上旬至7月

下旬。⑴实生苗木培育⑵根株苗木培育日光温室香椿,4月初最后一次采芽后的根株(及二年生以上的实生苗),可平茬培养成下一年用的苗木。方法是:

4月上旬将苗木留5cm高剪掉,并刨起根茬,剪去老根的1/3~1/2,然后用10mg/L的ABT-4生根粉浸泡1~2h,促发新根。

以株距30cm,行距40cm的密度移栽到棚外培养苗木。

待根茎处萌生新芽后,选留3~5个,长至10~15cm高

时摘心矮化或喷洒生长抑制剂矮化苗木。

其他管理类似实生苗木培养的管理。⑴栽植⑵温湿度管理⑶水肥管理⑷采收2.温室栽培⑴栽植⑵温湿度管理⑶水肥管理⑷采收日光温室香椿生产有普通栽培和假植栽培两种方式。假植栽培为主:¤

虽然费工,但是栽植密度增大,产量高,效益好。¤

一般于入冬落叶后起苗。起苗时尽量少伤根。¤

日光温室内整地施入腐熟有机肥和磷酸二铵。作平畦,宽

1.2~1.5m。¤

一年生独干实生苗,按株行距5~8cm×20cm,深度20~30cm栽苗,每公顷75万株~90万株(每亩需要5~6万株)。¤

多年生根株苗木应减少栽植密度,每公顷45万株~60万株为宜。

¤

南边栽矮苗,北边栽大苗。¤

栽后踩紧,浇透水。普通栽植方式:⑴栽植⑵温湿度管理⑶水肥管理⑷采收日光温室香椿生产有普通栽培和假植栽培两种方式。

假植栽培:普通栽植方式:¤

一次定植在温室中多年生长的。¤

按株行距25~30cm×40~60cm栽苗,每公顷7.5万株。¤

待入冬落叶后在1~5℃下经过15~20d通过生理休眠

后,即扣膜保温生产。⑴栽植⑵温湿度管理⑶水肥管理⑷采收

栽植扣膜后,保持白天18~24℃,夜间不低于10℃,促

进萌芽和椿芽生长。

严寒季节要加强保温防寒。

若室内湿度过大,可在中午放顶风排湿。⑴栽植⑵温湿度管理⑶水肥管理⑷采收2

定植时浇足水。

萌芽期向枝干喷水来补充水分。喷水宜在中午进行。

第一次采收后,随浇水追施尿素200~300kg/hm

如果采收期长,还可再追肥1~2次。⑴栽植⑵温湿度管理⑶水肥管理⑷采收ф

在正常管理下,从栽植至萌芽约需40d左右,从萌芽至

采收约需7~12d。但香椿苗木萌芽早晚相差可达20~

30d。因此为春节上市时达产量高峰,应保证扣膜后有

60~70d的生长期。ф

采收一般在芽长15~20cm时进行。ф

采收用剪刀剪芽,不宜用手掰芽,以免损伤树体,破坏

隐芽的再生能力。⑴栽植⑵温湿度管理⑶水肥管理⑷采收ф

顶芽整芽采收。侧芽留1~2片羽状复叶,用剪刀剪下。

一般7~10d采收一次。ф

至清明节停止采芽,将根株栽入露地进行平茬,培养下

一年日光温室生产用的苗木。3.露地栽培

将苗木露地栽植,按每公顷9万株~10万株密度定植。

露地越冬,翌春即可采收。华北地区可采收至6月上旬。

采收结束后,立即修剪整形。管理同前。1.简介2.常用品种第三节

芦笋(Asparagus),别名石刁柏、龙须菜等,属于百

Liliaceae

Asparagus

宿

根草本植物,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和小亚细亚一带。

西

法国和意大利等。

20

80

江苏、广东、福建、辽宁、河北等地。

西

国、日本、欧洲等国和中国香港。1.简介2.常用品种

,用于制罐;幼茎出土后见光呈绿色的产品称为绿芦笋,

主要供鲜食。

种甾体皂苷物质、组蛋白、叶酸等成分,对癌症、高血

压、心脏病、疲劳症等均有一定疗效。因此石刁柏具有

很高的食疗保健价值。1.简介2.常用品种优良的石刁柏品种应具有良好的栽培特性

、丰产性和加

工特性。主要包括:

植株生长旺盛,抗病性强;

茎抽生

数量多,肥大呈圆柱形

粗细均

适于机械剥皮;

幼茎顶端鳞片包裹紧密,不易松散;

质地细嫩,纤维少,味美,苦味小;

采收后呈洁白色或深绿色等特点。1.简介2.常用品种目前我国栽培的品种多引自国外,主要有:●玛

适于采收白笋。●玛

500

500

产。缺点是幼茎稍细,抗锈病力稍弱。●加州711

丰产性强。幼茎粗度中等,上下粗细均匀,形

状端正。品质优良,抗锈病。●.1.简介2.常用品种目前我国栽培的品种多引自国外,主要有:●。●鲁芦笋2号:植株生长健壮,笋条直,粗细均匀,质地细

嫩,色泽白,包头紧实,商品率高。产量比对照增加

20%

以上。●此外,还有荷兰的531465和53137、德国全雄、加州72、

富兰克林、爱达丽、鲁芦笋1号等优良品种。适于绿笋采

收的品种有加州309、日本瑞洋等。二、芦笋生物学特性(一)生长发育周期1.生育周期石刁柏为雌雄异株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可连续生

长10~20a。这期间,根据其一生的生长过程可分为幼苗

期、幼株期、成株期和衰老期。

幼苗期从种子发芽到定植,一般为几个月至一年。

幼株期从定植至开始采收,主要形成地下茎,约2~3a。

成株期开始采收后,产量逐年增加,5~6a后进入盛

采期。

约在10~12a后,产量下降,进入衰老期。2.生长动态

种子发芽后,先有胚根向下生长,并形成细小的

次级侧根;

同时向上抽生第一条地上茎,根颈处有极短缩的

地下茎。

该地下茎水平生长的同时,向上抽生地上茎,向

下发生肉质根。肉质根上长出纤细的吸收根。

随着年龄的增加,地下茎不断发生分枝。3.一年内的生育过程成株一年内要经过鳞茎萌动生长、嫩茎采收、采收

后的地上部生长、开花结籽、养分累积和休眠越冬

几个阶段。采收期约2.5~3个月。1.温度2.光照3.水分4.

土壤营养(二)对环境条件要求

石刁柏对温度适应性很强,即耐寒又耐热,但以夏季温

暖、冬季冷凉的气候最适宜生长。

种子发芽的始温为5℃,适温为25~30℃。

春季地温回升到5℃以上时,鳞芽开始萌动;10℃以上

时嫩茎开始伸长;15~17℃最适于嫩茎生长;25~30℃

以上嫩茎伸长最快,但嫩茎基部及外皮容易纤维化、笋

尖鳞片易松散,茎细味苦,品质低劣;35~37℃以上植

株生长受抑制,进入夏眠。1.温度2.光照3.水分4.

土壤营养

植株在15℃以下生长开始缓慢,嫩茎发生数量少;5~

6℃为生长的最低温度;晚秋初冬遇霜地上部枯萎进入

冬眠。休眠期的植株地下部可在-20~-37℃的冻土中越

冬。1.温度2.光照3.水分4.

土壤营养

石刁柏需要光照充足。

光饱和点为40KLx。1.温度2.光照3.水分4.

土壤营养

石刁柏根系分布广而深,地上部叶片退化蒸腾弱,故表

现耐旱能力强的特性。

但是采笋期间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过于干旱,必然

导致嫩茎细弱,生长芽回缩,严重减产。地上部生长期

间,也应供给充足的水分,使植株茂盛,为嫩茎丰产奠

定基础。一般,适宜的土壤湿度为80%~90%。

石刁柏极不耐涝。经常积水,会导致地下部鳞芽和根部

腐烂,植株死亡。1.温度2.光照3.水分4.

土壤营养

石刁柏对土壤的适应性广,但宜选用富含有机质、疏松

通气、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

土种植。

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6.7。石刁柏能耐轻度的盐碱,

土壤含盐量不能超过0.2%。

石刁柏对矿质营养要求以氮钾为多,需磷较少,还需较

多的钙。三、芦笋栽培技术(一)育苗1.播种期:

种子繁殖为主。

通常应在10cm地温达到15℃左右播种。

4

5

8

月下旬。华南地区初盛夏期外均可播种。

早30~40d播种。2.浸种催芽:

种皮厚而坚硬

播时发芽极慢

种前应先

行浸种催芽。

28

30℃

3

5d

水1~2次,使种子充分吸胀。

催芽温度25~30℃。催芽时间10~15d。

当种子有50%左右出芽时即可播种。2223.播种:

40cm

2

3cm

7

10cm点播1粒种子。覆土后浇水,并经常保

畦面

湿润。

10cm

土厚度

2

3cm

覆盖地膜保湿增温

及时撤地膜。

1000m

300m

1500g

左右,可供1.0~1.5hm

本田栽植。4.苗期管理:

苗期追施速效性肥料2~3次。

做好排灌工作。勤中耕松土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二)定植1.定植时期

定植时期依当地气候和育苗方式而定。

露地育苗的秧苗宜在休眠期进行定植。

2

未出土时进行

般在3-4月。秋植

9-10

收水肥就受寒冷袭击,影响生长。

春栽一般在5cm地温达10℃以上时进行。1.

25

30cm

茎长出3~4条,地下茎15条左右,根长20~25cm,苗龄

70d左右定植为宜。河南、山东等地,多在6月中下旬至

7月上旬定植。天津等地多在7月中旬定植。3

222.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10~20a)。

1.8

2.0m

便

绿

1.2

1.5m

植沟南北走向,沟深30cm,

沟宽40cm。

沟底施入腐熟有机肥

40

~60m

/hm

,三元复合肥400~

750kg/

hm

土埂。3.

栽植

定植时随起苗随栽植,避免肉质根风干脱水降低成活率。

起苗时应尽量少伤根系,选苗分级栽植。白

1.6

1.8

/

hm2

绿

以2.2~2.7万株/

hm2为宜。每沟栽植1行,白笋栽培和绿笋栽培的株距均为30cm。

栽植深度以地下茎着生鳞芽处距地表15cm为宜。地下茎顺沟排放,不要与沟向垂直,以利培土、

采笋和田间作

业方便。栽植后覆土5~8cm,并稍镇压。定植沟两边的余土以后分次填

入。栽植后立即浇水,以利缓苗。(三)幼株期管理1.定植后当年的管理

苗后,天旱时要及时浇

保持土壤湿润;雨

涝时要及时排涝;适时中耕除草,促进根系发育。

要根据苗情及时填土

到来之前

定植沟,防止沟内积水沤根。

填土的同时结合追肥2~4次,使植株茂盛。

封冻前浇足冻水,保证水分供应。2.定植后第2年的管理

2

采收嫩茎,应培养根株,为以后丰产打基础。

2

少量采收嫩茎。

2

30

40cm

20

30m3/hm2,

25kg/hm2,

10

kg/hm2

追施2~3次速效性肥料。(四)成株期管理1.施肥:

春季采笋采收结束前

2周左右追施速效性肥料

,如尿

素80~120kg/hm2。

50

75

m3/hm2,并配合施入三元复合肥500~750

kg/hm2。

秋季旺盛生长期应追施速效性氮肥和钾肥。2.浇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