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内经》相关文献资料的腰痛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研究
腰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变化,腰痛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青少年也在增加。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现查阅《内经》及其注解著作中有关腰痛的相关条文,并进行病因病机、治疗的研究分析,为临床取穴、针刺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1腰痛腰痛《内经》中腰痛发生最主要病因病机为虚、实两方面,虚证因精髓亏损而致,实证因寒、湿之邪侵袭而致。阴阳不和、情志失合及肾虚,均可致精髓亏损、腰府失于濡养引发腰痛;而寒、湿之邪侵袭机体,凝滞于腰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亦可发生腰痛。1.1精髓亏损《灵枢·五癃津液别》:“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指出阴阳不和则精气亏虚进而导致肾气不充,腰府不得濡养而发生腰痛。《灵枢·本神》:“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指出盛怒等引起情志失常,而致肝、肾、心的精血亏损,进而引发腰痛等屈伸功能障碍。《素问·病能论》:“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指出肾病出现肺脉,腰为肾之府,肾病腰部失于濡养引起腰痛。《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指出肾与腰痛的密切关系。1.2寒湿侵袭《素问·运气要诀》:“凡太阴司天,则太阳寒水在泉,故寒行于地而病心脾也。是知寒、湿内外交攻,民病身重,足跗肿,霍乱,痞满,腹胀,四肢厥逆拘急,脚下痛,少腹痛,腰痛难于动转,皆其证也。”《素问·五脏生成》:“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寒为阴邪,性收敛凝闭,易侵袭经络,导致腰府气血运行不畅;湿性重着、黏滞,留着于肌肉、筋骨之间,闭阻经络,不通则痛,而引起腰痛。2“化气阴也”为“少阳”关于腰痛的针灸治疗,《素问·刺腰痛》论述十分详细,分析如下。2.1足太阳脉证治《素问·刺腰痛》:“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腰痛》[1]:“项、脊、尻皆足太阳脉行处,故腰痛相引”;张介宾《类经·刺腰痛》[2]:“足太阳之脉,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故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也”,可以看出“项、脊、尻、背如重状”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出现的病症。在取穴上,杨上善认为“郄中,足太阳,刺金门”,即郄中为金门;而张介宾认为“郄中,委中也,一名血郄”,高世宗《黄帝素问直解·刺腰痛篇》[3]:“郄中,委中也”,张氏、高氏认为郄中为委中。考究《内经》,在“郄中”出血治疗腰痛,委中位于腘窝部,有血络在体表,容易出血;金门在足部外侧,体表肌肉浅薄,不易出血,故郄中为委中比较合适。现今,也常采用委中放血的方法治疗腰痛,为加大出血量,提高镇痛效果,可行点刺放血加拔罐的方法。2.2足少阳脉证治《素问·刺腰痛》:“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腰痛》:“少阳,足少阳也。其脉行颈循胁出气街以行腰,故腰痛不可俯仰、反顾”,张介宾《类经·刺腰痛》:“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下胸中,循胁里下行身足之侧,故身不可以俯仰,头不可以回顾”。“少阳为枢”,其病会出现机关转动不灵进而产生“不可以顾”的临床症状,可作为将辨为足少阳脉的主要依据,据足少阳脉的循行亦可认定此处之“少阳”指足少阳脉。治疗方法取“成骨之端出血”,至于原文中讲的“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张介宾认为其指的是“阳关穴”,黄元御《素问悬解》[4]:“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阳关穴也”,也认为是“阳关穴”。“阳关穴”是指膝阳关,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可以在此点刺放血治疗腰痛。2.3足阳明脉证治《素问·刺腰痛》:“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胻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腰痛》:“足阳明支者,循喉咙入缺盆,又支者,循腹里下气街,故腰痛不可顾”。张介宾《类经·刺腰痛》:“足阳明之筋,上循胁属脊;足阳明之脉,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其支别者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循腹里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故令人腰痛不可以顾。”可知此处所谓“阳明”为足阳明脉。张介宾《类经·刺腰痛》:“胻前三痏,即三里也。上下和之,兼上下巨虚而言也”,即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杨继洲《针灸大成·刺腰痛论》[5]:“刺阳明于胻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即三里穴)”,杨氏认为是足三里。原文中“三痏”的意思,应指三个穴位,可推知是指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现临床治疗腰痛,对以上三穴多行针刺治疗,但从原文意可知,还可通过放血法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2.4足少阴脉证治《素问·刺腰痛》:“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腰痛》:“足少阴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故腰痛引脊内痛也。”张介宾《类经·刺腰痛》:“足少阴之脉,贯脊内属肾也。”可知“痛引脊内廉”属足少阴经脉的病症。张氏认为“内踝上二痏,足少阴之复溜也。”杨继洲《针灸大成·刺腰痛论》:“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冬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即复溜穴,针三分,灸五壮)”及后世各医家均认为此处指复溜穴,仅有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刺腰痛篇》[6]:“内踝上二痏,取左右之太溪也”的论述。因太溪穴在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故可知此处当以复溜为宜。现今临床多常用针刺复溜治疗,但放血法并不常用。2.5足厥阴脉证治《素问·刺腰痛》:“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刺厥阴之脉,腨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张介宾《类经·刺腰痛》:“王氏曰:足厥阴之支者,与太阴少阳之脉,同结于腰踝下中髎、下髎之间,故令人腰痛。肝主筋,肝病则筋急,故令腰中如张弓弩弦。”可见,张氏认为此处所指为足厥阴脉,在本篇注释中认为“刺厥阴之脉,在腨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腨,腿肚也。踵,足跟也。鱼腹,腨之形如鱼腹也。腨踵之间,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者,即足厥阴之络,蠡沟穴也)”,指出“腨踵鱼腹之外”为蠡沟穴;对于本穴治疗方法,张氏认为“刺之三痏”为“三刺其处也”,即在蠡沟穴刺三次,以加强刺激量,提高疗效。3注重膝关节近端穴《内经》中阐述了腰痛的病因病机,足五经的病变皆可令人腰痛,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这对于指导临床取经选穴、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腰痛的治疗,应以经络辨证为主,尤其是足五经(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脉)的经络辨证,循经取远端腧穴,尤重视膝关节以下腧穴,且多选取特定穴治疗,例如委中(下合穴、合穴)、膝阳关、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足浴按摩协议书
- 项目顶车协议书
- 2025至2030中国纯电动专用车行业盈利态势及未来需求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糖料行业销售状况及需求规模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弧炉(EAF)电力变压器行业运营状况与竞争前景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压力锅市场销量预测分析与发展趋势前景展望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漂移克星行业运行状况及未来趋势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温敏颜料行业销售模式与未来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云计算服务模式创新驱动下的企业云平台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水电解制氢行业应用状况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GB/T 799-2020地脚螺栓
- GB 4053.1-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
- 胶水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 四年级数学 《轴对称》
-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 体育馆专业扩声设计方案
- 水文专业有偿服务收费管理试行办法(附收费标准)(共42页)
- 亿赛通数据泄露防护(DLP)_CDG_V3.1用户使用手册
- 方格子汉字独体字表
- 德鲁克的绩效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