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申报单位: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1前言 3 二、编制目的 4三、编制依据 4四、方案适用年限 8五、编制工作概况 9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17一、矿山简介 17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18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21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40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 41一、矿区自然地理 41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48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71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71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75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75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76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76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79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 114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119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134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135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136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152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 152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155三、矿区土地复垦 157四、含水层破坏修复 169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 169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170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 181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 185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185一、总体工作部署 185二、阶段实施计划 185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 187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189一、经费估算依据 189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 194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 197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 2192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223一、组织保障 223二、技术保障 224三、资金保障 225四、监督保障 228五、效益分析 229六、公众参与 231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235一、结论 235二、建议 236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表委托书采矿许可证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承诺书评审备案证明及意见书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认定书初步设计批复企业营业执照土地使用证及不动产证矿区照片附件1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改办运行[2021]147号文件附件11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综合司,矿安综函[2021]26号附件12编制单位资质附件13编制人员资质附件14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基金预存已缴费凭证附件15一采区工业场地土地租金票据附件16公众调查问卷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1:10000)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1:10000)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1:10000)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1:10000)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1:10000)3一、任务的由来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属于生产矿山,位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8510农场三分场,采矿权人为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本矿山由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承担投产后的生产经营管理。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是集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炼焦、化工、发电、供热于一体的新型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大型煤化工股份制企业。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矿区面积5.7936km2,项目总投资23458.76万元。其中矿建工程6849.10万元,土建工程2174.92万元,安装工程4187.19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6116.82万元,其他费用1970.84万元。预备费2129.88万元。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经过多年的生产管理实践,已经成为管理规范、专业设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煤矿开采经验,这些都为本矿的建设和生产管理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山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自然资源部令第44号),根据自然资源部文件《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目前矿山适用方案为矿山早期编制的矿山环境保护、土地复垦单一方案,还没有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合并编制方案,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为此特委托我单位哈尔滨盛恒矿业勘查有限公司编制《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是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和监测及土地复垦的技术依据之一。本方案不代替相关工程勘查、治理设计;矿山企业和方案编制单位对采用资料、引用数据的真实性及方案结论的科学性负责。4二、编制目的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及个方面:(一)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最大限度地较少可能诱发的矿山环境问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地表景观,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资源治理、监测的对象和内容,并分别提出有针对性技术措施;同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资源经费估算和效益分。(三)根据“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明确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四)提出切实可行的组织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措施,保障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五)基本查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区地质灾害现状和隐患,对矿山生产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制定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使因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降到最低,促进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实施保护、监测和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提供技术依据。为地质环境治理保护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环境治理监测费预算等提供参考依据。(六)基本查明矿山土地利用现状,明确土地损毁现状,包括损毁类别、数量、时间、程度;预测后续开采对土地的损毁;根据损毁现状和预测损毁情况,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并综合制定复垦规划及投资计划。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预算等提供参考依据。(七)为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申请采矿许可证提供必备要件。三、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5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年7月修正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自然资源部第44号令);12、《黑龙江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黑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9号公告)。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二)政策文件1、《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2、《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17]147号);3、《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2006]225号);4、《关于加强土地整理复垦进一步开发工程的通知》(国土资[2008]176号);5、《自然资源部关于贯彻实施<土地复垦条例>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50号);6、《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土地复垦工作的通知》(黑政办发[2012]84号);7、《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638号);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国土资规[2016]2169、《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18〕32号10、《废弃井封井回填技术指南》(试行)环办土壤函[2020]72号(三)标准规范GB/T958-2015GB/T12328-1990GB12719-1991GB/T14538-1993GB/T21010-2017GB50021-2001GB50330-2013GB3100-3102-1993GB3838-2002GB11607-1989GB15618-2008GB18599GB/T16453-2008GB/T18337.2-2001GB/T19231-2003GB/T20426-2006GB15618-2008(试行)GB36600-2018(试行)DZ/T0157-1995DZ/T0179-1997DZ/T0218-2006DZ/T0219-2006DZ/T0220-2006DZ/T0221-2006DZ/T0286-2015SL/T183-2005区域地质图图例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量和单位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土地基本术语煤炭工业污染风险排放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地下水监测规范7TD/T1049-2016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范TD/T1012-2016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HJ/T192-201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NY/T1120-2006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范NY/T1634-2008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1342-2007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TD/T1007-200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36-2013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44-2014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TD/T1031-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70-2022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2017年)(四)地方规划及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料1、《鸡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2025年)》;2、《鸡西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0-2025年)》;3、《黑龙江土种》;4、《黑龙江土壤》;5、项目区所在地的社会经济资料。(五)技术文件1、《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初步设计》(2011年)2、《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0年)3、《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10年)4、《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资源储量年报》(2022年)5、项目所在区土地利用现状图。6、其它有关资料。(六)主要计量单位面积:公顷(hm2)8长度:公里(km2),米(m)体积:立方米(m3)产量:吨;万吨(万t)单价:万元/hm2,元/亩金额:万元;元(人民币)时间:年(a)温度:摄氏度(℃)四、方案适用年限(一)矿山设计服务年依据鸡西市盛恒地质勘查有限公司设计编写的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矿井设计可采资源/储量为[402.03+879.71+(825.16*0.8)]*0.85-(永久煤柱)590.9=1059.69万吨,目前,矿山通过技术改造,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改办运行[2021]147号文件、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综合司,矿安综函[2021]26号文件等相关单位核准,兴安煤矿由原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提升至45万吨/年。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储量备用系数取1.4,矿井服务年T=Z/(A×K)=1059.69/(45×1.4)=16.8年式中:T—矿井服务年限;Z—矿井可采储量,万吨;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吨;K—储量备用系数,取1.4。(二)本方案服务年限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要求,生产矿山的方案适用年限原则上根据采矿许可证的有效期确定。采矿许可证有效期2021年1证剩余有效年限+复垦治理期为1.0年,管护期3年,因此确定本方案适用年限9本方案将依据国家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根据企业生产规划和土地损毁情况等因素变化,每五年修订一次矿山环境保护及复垦方案实施计划,并在本方案的总体指导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修订。五、编制工作概况(一)编制工作过程本次方案编制工作投入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3人,主要投入人员见表0-1:表0-1主要投入人员列表人员职称主要职责张丽娟工程师项目负责,项目人员调度,参与报告的编写及野外调查宋殿民工程师主要编写人,参与报告的编写及野外调查张健燕高级工程辅助报告的编写,对监测部分提供指导孙志成工程师辅助报告的编写,参与野外调查杨贺利助理工程师辅助报告的编写,专业制图方案中所用原始数据一部分来源于现场调查,一部分由矿山企业提供。引用数据来源于各种技术资料,引用资料均为评审通过的各类报告。我单位承诺报告中调查数据真实,引用资料可靠。结论亦具真实性和科学性。具体工作流程见图0-1:图0-1具体工作程序方案编制是在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以及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本方案的编制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资料收集。广泛收集了评估区及周边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现状与权属、土壤项目基本情况等相关资料。接到委托任务后,在充分收集、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进行实地调查,重点调查矿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背景和地质灾害发育、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压占、损毁等问题,采集了土壤数据,拍摄了相关影像,野外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已满足本次工作要求。完成工作量见表0-2:表0-2完成工作量序号工作项目工作内容单位数量1资料《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份1《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份1其它资料2调查km210.0km210.0地质地貌点处0水文地质点处土壤剖面点处6拍摄相关照片张(2)野外调查。实地调查了评估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地下水水位水质、地形地貌景观,土壤、水文、水资源、土地利用情况、土地损毁情况等,并针对区域内林地及耕地等主要地类进行土壤剖面挖掘,实地拍摄影像、图片等相关资料,并做文字记录。通过对收集资料的整理,确定方案的服务年限,进行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土地损毁预测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分区、土地复垦标准及措施,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目标,确定主要治理工程措施,预测算工程量,估算治理费用,初步确定土地复垦方案。对初步拟定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从组织、经济、技术、费用保障、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目标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根据方案协调性论证结果,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标准,优化工程设计、估算工程量以及投资,细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实施计划安排以及费用、技术和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编制详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二)报告编制质量评述方案中所用原始数据一部分来源于现场调查,一部分由矿山企业提供。引用数据来源于各种技术资料,引用资料均为评审通过的各类报告。我单位承诺报告中调查数据真实,引用资料可靠。结论亦具真实性和科学性。我单位人员,在矿方人员陪同下对现场进行实地调查,重点调查矿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背景和地质灾害发育、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压占、损毁等问题,采集了土壤数据,拍摄了相关影像,野外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已满足本次工作要求。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报告编制所利用的原始资料及现场调查所采取的资料基本上满足本报告编制质量要求。(三)以往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情况依据矿山提供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方案,方案设计服务年限13年,(2013-2026年),原复垦方案复垦目标确定为1个复垦单元工业场地,复垦方向为林地。工业场地复垦具体工程技术措施包括:拆除建筑物,清理污染土层,对土地进行翻耕。通过穴栽的方式种植树苗,进行林草恢复工程。原方案复垦单元的工程技术措施表0-3原方案复垦单元土地复垦工程技术措施项目表复垦单元序号一级项目二级项目三级项目工业广场一土壤重构工程充填工程挡土墙井口回填1清理工程建筑物等砌体拆除、污染土层清理污染土层清理2翻耕平整工程土地翻耕平整3生物化学工程土壤培肥二植被重建工程1林草恢复工程种树种草三监测与监护工程1监测工程2监护工程原复垦方案治理项目复垦方向及适宜性分析,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确定项目工程内容包括土壤重构、植被重建及监测与管护等,原方案工程量测算见表0-4:表0-4原方案工程量测算统计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计量单位工程量一两个工业广场土壤重构工程1清理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等砌体拆除00m320.8污染土层清理00m390.02充填工程挡土墙00m30.18巷道充填00m318.603翻耕平整工程翻耕工程hm27.7土地平整00m390.04生物化学工程土壤培肥hm27.75客土00m36.166清运工程垃圾清运00m392.2二工业广场植被重建工程1林草恢复工程樟子松192.5撒播草籽公顷7.7四监测与管护1塌陷监测水准基准点点6地表变形监测点点7802复垦效果监测成活率点6郁闭度点6单位面积蓄积量点63林地管护公顷7.7原复垦治理方案通过投资估算,土地复垦静态投资为187.41万元,动态投资264.78万元,原复垦方案土地复垦工程投资估算汇总详见表0-5:表0-5原方案土地复垦工程投资估算总表序号分项名称费用万(元)费率(%)一工程施工费141.2353.34二设备费00.00三其他费用17.236.51四监测与管护费13.14.95(一)复垦监测费5.832.20(二)管护费7.272.75五预备费93.2235.21(一)基本预备费15.855.99(二)价差预备费77.3729.22(三)风险金0.000.00六静态总投资187.4170.78七动态总投资264.78原方案兴安煤矿地面塌陷监测设计措施如下:1、监测方法:采用水准测量对地表移动进行测量,利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作业前对仪器和标尺应进行检查和测定。测量采用中丝法读数,直读数据,观测采用后-后-前-前顺序,精度达到三等,观测中误差<25mm/km。2、地表变形基准点的布设。在沉降区内设置观测点30个。变形观测点与基准点构成沉降监测网,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测量。3、监测人员及频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监测。水准基准监测频率为每年1次,地表变形观测点监测频率为每半年1次。观测记录要准确可靠,并及时整理观测资料,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样点持续监测时间为13年。原方案地面塌陷监测设计见图0-2:图0-2原复垦方案地面塌陷监测设计示意图本次方案编写与原方案具体差异,本次编写复垦单元为工业场地、塌陷治理区、预测区。原复恳方案复垦单元为工业场地。复垦单元变化较大。本次编写的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费用,静态投资16.32万元,动态投资17.88万元。26万元。复垦单元塌陷区治理复垦费用,静态投资424.92万元,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已对塌陷区进行治理,目前为治理中,塌陷区治理复垦静态投资与动态投资一致,动态投资为424.92万元。项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静态总投资为625.83万元,动态总投资为671.06万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费用汇总见表0-6:表0-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费用汇总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静态投资费用(万元)动态投资费用(万元)备注1环境治理16.3217.883工业场地复垦治理184.59228.263塌陷区治理复垦424.92424.92塌陷区已开始治理合计625.83671.06态投资为264.78万元,与本次方案编写动态投资671.26万元,投资估算存在差异主要为本次方案编写增加了复垦单元塌陷区治理复垦相关的费用424.92万元。其他方面编写思路,编写规范、编写依据、费用取值等方面,基本相似,略有差异。目前矿山对地面塌陷监测已开始实施,地面塌陷治理正在施工中。本方案评审通过后,矿山将按新方案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设计实施。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一)矿山名称: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二)采矿权人: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三)企业性质:私营企业(四)开采方式:地下开采(五)生产能力:45万吨/年(六)隶属关系:行政区划黑龙江省鸡东县东海镇(七)地理位置:黑龙江宝泰隆焦化有限公司兴安煤矿位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8510农场三分场。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31°15′00″~131°19′09″,北纬45°24′29″~45°26′21″在矿区内有砂石公路(化北公路)经红旗煤矿与方虎公路(309国道)相连接,方虎公路可通往密山市、鸡东县、鸡西市及全国各地。矿区距永安火车站20km,距东海火车站16km,距方虎公路15km,距黑龙江省宝泰隆焦化有限公司焦化厂(东海焦化厂)16km。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矿区地理位置见图1-1:图1-1矿区地理位置图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根据矿山《采矿许可证》副本,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采矿许可日,矿区面积为5.7936km2。经省自然资源厅核准,开采煤层为3#、5#、6#、7#、12A#、12B#、13B#、13#煤层,开采标高为150m至-250m。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表1-1矿区范围各拐点坐标一览表范围煤层拐点号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拐点号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X(m)Y(m)X(m)Y(m)矿区范围12A#、12B#13B、13#15033748.5244442086.6525033678.9144443536.6735033448.9144444886.6945033048.9044445756.7055032168.8944446766.7165031548.8944446316.6975032448.9044443198.6685032578.9144442086.6420矿区范围见图1-2:21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1、矿山建设规模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共划分为2个采区,分别为一采区、二采区。本矿山设置两处工业广场,分别为一采区工业广场、二采区工业广场,矿山为斜井开拓方式,在-125水平布置轨道大巷,以满足一采区的井下主要运输。同时在二采区-200水平设井底车场和二段副斜井绞车硐室,开凿二段副斜井,形成本井的二段提升,以满足井的深部开采。本矿山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2、工程布局项目地面建设工程布置主要为主一采区工业广场、二采区工业广场,一采区工业广场为原场地升级改造,设置2处井筒。二采区工业广场为新建场地,设置井筒。工程布局见图1-3:工程平面布局示意图22233、工业场地(1)一采区工业广场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一采区工业广场地占地面积3.10公顷。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中北部。布置有主井、副井,原煤仓、筛分车间、皮带走廊等。辅助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南部,布置有办公室、浴池、宿舍、食堂、修理车间、材料库、电管房,火药库、消防泵房、污水处理间、井下消防水池和日用消防水池等。一采区工业广场平面设计见图1-4:图1-4一采区工业广场平面设计示意图24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一采区工业广场现场见照片1-1:照片1-1一采区工业广场现场照片(2)二采区工业广场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二采区工业广场地占地面积5.0公顷。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中部。布置有主井、副井,风井、绞车房等设施。辅助生产区:位于生产区外围区域。有办公楼、宿舍、锅炉房、修理车间、煤仓、消防材料库、材料棚、消防泵房、污水处理间,井下消防水池和日用消防水池等。二采区工业广场平面设计见图1-5:25图1-5二采区工业广场地平面设计示意图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二采区工业广场现场见照片1-1:照片1-2二采区工业广场现场照片(二)矿山开拓方式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根据开拓部署,一采区工业广场设置2条井筒,分别为主井、副井。二采区工业广场设置3条井筒,分别为主井、副井、风井。井田内可采煤层共8层,分别为3#、5#、6#、7#、12A#、12B、13B#、13#煤层,各煤层均为局部或大部可采煤层,设计开采深度至-250m。二采区。、二采区以经线44444000为界,在平面上经线44444000以西为一采区,以东为二采区。矿山开拓布局见图1-6:图2627(三)采煤方法煤层,煤层厚度在0.56-1.19m,均属薄煤层,煤层倾角在15~51°间,属倾斜-急倾斜煤层。从本井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状态分析,本井除褶曲发育强烈块段、煤层倾角大于45°属急倾斜煤层块段及煤层厚度小于0.7m的特薄煤层块段须采用炮采工艺外,其余块段均适合采用机采工艺开采。一采区煤层平均倾角为44°,采区内大于45°的急倾斜煤层储量居多,同时可采煤层厚度小于0.7m的煤层储量比重大,以采用炮采工艺为宜。二采区煤层平均倾角为35°,大部分储量倾角15~35°之间,同时除12B煤层外,二采区各可采煤层厚度均大于0.7m。对于煤层赋存平稳,以断裂构造为主的块段,宜采用机采工艺;二采区东部皱褶较为发育,对于褶曲发育强烈地带,视情况可以采用炮采工艺开采;二采区12B煤层最大开采厚度小于0.7m,该层全部采用炮采工艺开采。因此,为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针对本井田各可采煤层块段的地质构造和煤层的赋存状态,本井采煤工艺在煤层厚度大于0.7m,煤层倾角小于45°,煤层赋存平稳,以断层构造为主的块段选择机采落煤—机械化采煤工艺;在煤层倾角大于45°属急倾斜的煤层块段及煤层厚度小于0.7m的特薄煤层,煤层褶曲发育强烈块段,视情况可以采用炮采工艺开采,以求达到矿井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井主要可采煤层的顶底板岩性以泥岩及粉砂岩为主,属坚硬岩类,煤层顶底板岩石较为稳定,有利顶底板管理。根据上述煤层赋存特点及煤层顶底板条件,本井采煤方法适宜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采用全部陷落法。回采工作面下顺槽采用单巷布置方式,采用无煤柱采煤。(四)通风系统28(五)运输系统主井提升采用大倾角带式输送机运输,副井辅助提升采用绞车牵引固定式矿下煤炭全部采用蓄电池式电机车牵引21侧底卸式矿车运输,辅助运输采用采用蓄电池式电机车牵引11固定式矿车(平板车、材料车〕运输。回采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运输顺槽转载机―运输顺槽带式输送机―片盘石门主井皮带―地面(六)矿山井下避险系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9号令《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件《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及其它相关文件的要求,矿井要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现分述如下:1、设立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本井设有KJF2000N安全监控系统,可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粉尘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要加强系统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要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KJF2000N是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的煤矿环境安全生产监测系统,是一套较实用、可靠、经生产实践检验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系统。该系统分地面与井下两部分,地面由地面中心站、地面工作分站、应用软件、调制调解器、交换机、传输接口、打印设备。地面中心站包括主机两台,一台使用,一台带电备用,当一台出现故障时,另一台自动运行。井下部分包括:井下工作分站,各种矿用传感器、传输线组成,分站和各种传感器安放在煤矿井下具有煤尘和沼气等危险气体的环境中,对煤矿井下的各种安全、生产参数如:瓦斯、29一氧化碳及井下设备运行状况、煤仓煤位、水仓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安全生产信息传送至地面中心站,经过分析和处理后,显示给地面工作人员,并将某些信息发送给井下工作站,使井下工作站及时发出声光报警装置和断电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环境情况,达到对灾害事故早期预测,预报,以及对事故进行必要的处理。2、设立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本井设有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矿井生产中,应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备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建立健全制度,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本设计采用人员定位系统。在调度室内设人员定位系统主机(型号为KJ208),并在副井井口房等候室设人员定位系统分机一套,通过使用标签对下井人员进行管理,并查询下井人员行走的活动路线,并查询某时刻井下工作人员所在位置,区域查询某区域下井人员的信息;超时报警:查询井下工作人员超时报警的信息;限制区报警:查询下井人员非法进入限制区记录;并查询分站的通信记录;并能3、设立井下紧急避险系统(1)井下避难硐室设置原则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ZH型化学氧自救器。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及第十一条的有关规定,设计确定本井移交时共设置井下避难硐室5处,具体设置原则如下:本井在一、二采区各片石门距离采、掘工作面不大于1000m范围内,共设置5处避难硐室。一采区设在零片、一片石门。二采区设在一片、二片、三片石门。种及临时人员12人,一采区井下人员不大于36人。一采区的各片石门服务年限按大于5年考虑。考虑一采区井下人员主要分布在零片、一片石门附近,避险距离不大于600m。在一采区设立永久避难硐室2处。每处可容纳避难人员24人,可以满足一采区井下避险要求。30投产工作面每班采煤工18人,掘进工作面12人,运输、维修、等各员不大于60人,二采区的各片石门服务年限按大于5年考虑。考虑二采区井下人员主要分布在一片、二片、三片石门附近(井底车场人员可就近至三片石门),避险距离不大于1000m。在二采区设立永久避难硐室3处。每处可容纳避难人员24人,可以满足二采区井下避险要求。上述避难硐室设置地点已经考虑避开变电所或者停车点等存在火灾隐患地点;远离各种地质构造区域,如断层、岩层断裂破碎带等;不设置在井下容易积水的地点,避免水患;选择在足够强度的煤层或者岩层中,并且要有足够的非可燃物保护厚度。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同时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建立有机联系,形成统一的井下安全避险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紧急避险设施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情况;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延伸至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内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在避难硐室内、外各设氧气、二氧化碳、温度、一氧化碳、瓦斯传感器一套。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供电等管线在进入避难硐室前20m的管线采取在底板埋管保护措施。(2)紧急避险设施类型及容积1)永久避难硐室规格①避难硐室生存室内按避难人数24人考虑,每人按不小于1.0m2,过渡室的净面积按不小于3.0m2的使用面积计算:S生=1.0×24=24m2②避难硐室的生存室的设计宽度为3.0m,过渡室的设计宽度为3.0m,生存室容量的备用系数为1.2,计算其长度:a生=24×1.2÷3.0=9.6m;a过=3.0÷3.0=1.0m;aaa过=9.6+2≈10m③根据永久避难硐室施工需要,生存室和过渡室的设计宽度为3.0m时,生31存室长度不得小于10m,避难硐室总长度不得小于11m可满足要求。设计选定永久避难硐室长度12m。2)避难硐室系统设计避难硐室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外侧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避险生存室。防护密闭门上设观察窗,门墙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加装手动阀门。过渡室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永久避难硐室的系统主要组成包括第一道防护密闭门、第二道密闭门、空气循环系统、压缩空气幕系统及其附属系统。①第一道防护密闭门防护密闭门的设计遵循灵活、快捷、手动、密闭性良好等原则。门体要求能够抵御瞬时1000℃高温、1.0MPa的爆炸冲击波、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为了加强其抗冲击波能力,安装时在门框上整体灌注混凝土墙体,四周掏槽深度不小于0.3m,门前设不少于两趟单向排气管和一趟单向排水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应加装手动阀门。门体的结构设计采用绕流和分流技术,防护密闭门上设观察窗。②第二道密闭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③空气循环系统设于地面的空气压缩机站通过压风管路将新鲜空气从地面送入到井下避难硐室内。在避难硐室内部布置成弥撒式和防护罩式相结合的布气系统,最后通过单向排气管路实现避难硐室内的空气循环,整个避难硐室内始终保持不低于100Pa的正压,防止毒害气体的渗入,在无压风的情况下,可采用高压氧气瓶供氧方式。④空气幕系统空气幕系统安装在两端防护密闭门处,目的是阻隔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时有毒有害气体的进入。空气幕系统的动力采用高压空气,系统的启动与硐室密闭门相连动,使得在密闭门打开后,在门口形成气幕门。⑤附属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32统等附属系统的安装不得少于2套,这些附属系统能保证避难硐室内部人员在救援队伍赶来之前保持良好状态,各系统的具体接入情况。4、设立矿井压风自救系统本井压风系统的建设,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同时满足在灾变期间能够向所有采掘作业地点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矿井空气压缩机设置在地面。根据井下用风设备及井下避难硐室压缩空气设备消耗量及设备使用情况,经过计算,一采区选用二台煤矿用螺杆空气压缩机,型号LGFD25.35/0.8,风量:25.35m3/min,压力:0.8MPa,电机功率:160kW,电压380V。两台全部设置地面使用,即一台使用,一台备用。二采区选用三台煤矿用螺杆空气压缩机,型号LGFD25.35/0.8,风量:25.35m3/min,压力:0.8MPa,电机功率:160kW,电压380V。三台全部设置地面使用,两台使用,一台备用。一、二采区压风管路选择:压风管路主管路选用无缝钢管Ф133×4,压风管路支管路选用无缝钢管Ф89×4。在所有的井下避灾路线上均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m。井下掘进工作面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主送气管路应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与自救装置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以保证系统正常使用。压风自救装置选择ZYJ(A)压风自救系统,该系统每组可供4-8人使用;采用高效油水过滤器,单个压力调整;采用单向节流阀呼吸口具,气体只能向外排出,外部有害气体不能进入,而且不影响视线该系统;该系统符合《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该系统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零部件的连接牢固、可靠。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简单、快捷、可靠。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该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兆帕;在0.3兆帕压力时,供气量在100~150升/分钟范围,工作时的噪声小于85分贝。33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置在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5m以上,管路敷设高度应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本井压风管路接入避难硐室内,并设置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m3/min·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井下压风管路应敷设牢固平直,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进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20m的管路应采取保护措施(如在底板埋管或采用高压软管等)。5、设立矿井供水施救系统本井供水水源分别引自一采区、矿井(二采区)地面广场的井下专用消防水池,上述水池采用地下式布置,采取防冻防护措施。井下所有避灾路线上均敷设供水管路(与井下消防洒水管路共用一套系统),压风自救装置处和供压气阀门附近安装供水阀门。矿井供水管路同时必须接入井下避难硐室,并设置供水阀,水量和水压应满足额定数量人员避险时的需要,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的20m供水管路埋入巷道底板下。该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输送营养液提供条件。井下供水管路见井下消防洒水管路系统图C1116-845-1。6、建设完善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本井设有完善的井上、下通信联络系统,满足矿井安全避险的要求。(1)地面通信选用AFY260型程控数字调度、交换机一部。容量为60门,用于行政办公与外部联络,局址设在矿办公室内。本局经中国电信中继线连接,接局入中国网。目前能满足生产要求。(2)调度通信在矿办公室生产调度室内设程控调度总机(与行政办公合用),作为生产调度和机电调度设备,实现对井上和井下各生产调度和机电调度用户的通信联络,并在一些重要用户设有直通电话。井下所有隔爆电话均能与地面有关单位通话,也能互相通话,此系统满足扩能改造要求,井下通讯主电缆芯线为20对,到-200车场,并由此分别供到采区和各用户。井下电话安装13门,井上电话30门,井34上下各主要生产场所及生产调度指挥部门均进入矿内通讯专网[下列地点必需设直通电话:调度室与矿山救护队、采煤工作面及与其有直接联系的环节之间、升降人员的斜井或斜巷的车场与提升机房],其它通信方式按《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12.3条要求设置。该系统性能先进,速度快,通话质量高,适应性好,并有多种特殊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可同时呼叫井下各用户,以采取应急措施。1)应急通信:在矿生产调度室内设无线基地台一部,车载台及手持机分别设在矿山救护队医务急救等用户。2)井下通信入井电缆:矿用通信电缆30对,经安全电路配出,现分别沿主、副井井筒分别敷设MHYV20-30×2×0.8两条通信电缆。井下干线通信电缆采用MHYV型电缆,用户线选用HUYVR型矿用软电缆。3)移动通信矿救护队与调度之间配置直通电话外,在矿山救护队及矿调度设移动电话主机及车载台、部分手持机。4)通信线路工业场地通信网选用HYVC3型钢丝铠装电缆,采用架空方式敷设。上级变电所与本矿井之间采用固定电话或手机进行通信联系。并选用无线电设备作为备用通信。一采区电话至兴安矿井通讯设备室,线路选用通信电缆架空敷设,线路长约6km。(3)机房及入井通信电缆接地及井下基站等位置确定机房及入井通信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接地装置及设施。井下基站、基站电源、电话、广播音箱应设置在便于观察、调试、检验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地点。(4)系统的配套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的配套设备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35(七)通风与安全1、瓦斯本井共采取23个瓦斯样,按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煤层瓦斯含量和成分测定方法》测定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可燃基CH4总含量在4.02~5.40ml/g之间,平均4.46ml/g。一采区2009年度经省煤炭工业局核准为低瓦斯、低二氧化碳矿井(见黑煤发(2009)141号文《关于二○○九年度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核准结果的通知》,该矿瓦斯相对涌出量3.93m3/t,绝对涌出量0.7033m3/min;二氧化碳mtm/min3。根据钻孔瓦斯资料及原兴安煤矿瓦斯鉴定报告,确定本井属低沼气、低二氧化碳矿井。据地质报告分析,本井将来开采深部煤层时可能出现瓦斯聚集含量增高的情况,应引起矿方的高度重视。设计建议矿方在建井到达可采煤层时应及时做瓦斯涌出量的鉴定,以便根据瓦斯的实际涌出量,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2、煤的自燃倾向性与煤尘爆炸危险性(1)煤尘爆炸危险性江省煤田地质测试研究中心提供检验报告,经检验本井上述4个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本次补充地质勘查选取了4个钻孔的煤样做了煤尘爆炸性鉴定,鉴定结论:本矿井各煤层煤尘均有爆炸危险。(2)煤的自燃倾向性江省煤田地质测试研究中心提供检验报告,经检验本井上述3个煤层自燃等级为Ⅲ级,自燃倾向为不易自燃,为此,本设计暂按本井煤层不易自燃设计。3、地温根据地质报告,本井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地温梯度小于3o/百米,未发现地温异常区。(八)安全监测监控管理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要求(1)从矿井灾害种类和程度论述设置安全监测系统的重要性。36目前火灾、瓦斯、粉尘爆炸,水灾等矿井灾害对矿井安全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威胁,给安全生产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实际需要,矿井生产对安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煤炭企业来说,既要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全面掌握井下各种安全参数。杜绝各种危害事故的发生,又要掌握矿井生产状况,依靠科学信息指挥生产,决策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科学化。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就是达到上述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使矿井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和了解安全,生产的综合情况,做到对灾情的早期预报,自动处理,避免事故发生。保证人身安全及矿井安全生产。(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的条件和要求矿井安全方面的测点按《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配备。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选择(1)开采的技术条件和安全条件1)瓦斯根据地质报告及原矿井瓦斯鉴定报告本井为低瓦斯矿井。2)煤尘爆炸危险性经鉴定,本矿井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3)煤层自燃倾向性根据检验报告,本井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4)地温本井田无地温资料,根据本矿井多年的生产实践及本地区煤矿的实际生产情况,本区基本属地温正常区,尚无热害区。(2)安全监测,监控和传输设备系统选择本矿井原采用KJF2000型安全生产监测系统,经过升级改造后,将安全生产监测系统升级为KJF2000N。(九)井筒1、一采区工业广场一采区工业广场设置2条井筒,分别为主井、副井。37井筒内装备800mm宽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和1套RJY55-35/1800(A)型煤矿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设有隔离网,并敷设通信及供电电缆、压风、供水等管路,担负全矿井的提煤和人员运输任务,兼作矿井辅助入风井和安全出口。副井:井口标高+187.3m,井筒斜长700m,倾角26°,半圆拱,净断面积6.7m2。井筒内铺设30kg/m轨道,敷设有压风、排水、供水等管路,主要担负全矿井的矸石、材料和设备运输任务兼作矿井主要回风井和安全出口。井筒支护方式:井颈段采用砼碹支护,基岩段采用锚喷支护。2、二采区工业广场二采区工业广场设置3条井筒,分别为主井、副井、风井。主井:井口标高193.8m,井筒斜长1678.6m,倾角22°,半圆拱,净断面积8.0m2。井筒内装备强力带式输送机,担负主提升任务,井筒内敷设洒水管路、电缆、排水管路,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副井:井口标高+193.8m,井筒斜长1051.2m,倾角22°,半圆拱、净断面积8.8m2。井筒内铺设30kg/m轨道,敷设有压风、排水、供水等管路,主要担负矿井的矸石、材料和设备运输任务兼作矿井主要回风井和安全出口。风井:井口标高+193.8m,井筒斜长1678.6m,倾角22°,半圆拱,净断面积8.5m2,井筒内敷设洒水管路,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井筒支护方式:井颈段采用砼碹支护,基岩段采用锚喷支护。(十)矿井固体废物处理矿井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矸石、锅炉灰渣、生活垃圾。1、矸石处理矸石主要以三个方面进行分流,分别为修路、塌陷区覆土造田、井下采空区充填。附近矿山鸡东县宝泉无烟煤有限责任公司宝富制砖厂,用矸石制砖,增加矸石利用率,取得很好效果。目前矸石利用率逐年提高,通过新型技术转化成新型资源。2、锅炉灰渣处理采用集中管理的方法,由清洁人员收集送至垃圾存放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本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既是“三废”之一,也是有用的二次资源。对灰渣进行合理的综合利用,是使灰渣变废为宝的有效途径。灰渣的综合利用在国内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其利用途径也有上百种,其主要集中在建材、38建工、筑路、回填、农用等。近年来,我国灰渣的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领域也不断扩大,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被人们所认识,对灰渣进行有效的综合利用,不仅能变废为宝,而且能够降低本厂的环境污染、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送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十一)矿井排水1.地下水排减排措施矿井井下排水由井下排水加压设施及输水管路送至矿井水处理间。矿井水处理间水处理能力为150t/h。矿井水处理间设沉淀池(20m×14.3m×4m)一座,沉淀分为进水、沉淀、出水三个阶段。沉淀池集满水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静沉。经提升泵(LS150-32型立式清水泵,Q=208m3/h,H=28m,N=22kW,三台,两备一用;配套自吸泵,Q=10m3/h,H=28m,N=2.2kW,两台,一备一用)提升进入全自动净水器。在进入净化器前,通过加药装置及静态混合器加入有机助凝剂。矿井水在净化器内经混凝、絮凝、分离、动态过滤后进入2×400m3生产消防水池。处理后水的浊度小于10mg/L,污水经净化器处理后,污泥间歇排除,污泥的含水率在97%左右,本设计中污泥从静水器中排出后,排入沉淀池中。沉淀池煤泥沉积一定厚度后由抓泥斗及吊车进行清运。净化器出水进入2×400m3地面生产消防水池,通过日用消防泵房内生产水泵(LS65-44型立式清水泵,Q=65m3/h,H=40m,N=11kW,两台,一备一用,变频运行)及消防水泵(水泵型号XBD4.0/83-200DL型立式消防泵,Q=83L/s,H=0.4MPa,N=55kW,两台,一备一用;稳压泵LG25×4,Q=3m3/h,H=40m,N=2.2kW)供至工业场地生产用水及消防用水点。生产给水系统流程见图1-7:39图2.生产、生活污水减排措施生产、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等初步沉淀后,集中到污水处理装置中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型号WA2-AO-15,污水处理能力为15m³/h。工业场地内设置40m³化粪池1座。化粪池,隔油池,排污降温池等均为砖砌。工业场地内生活排水系统管道均为埋地敷设,管材采用塑料排水管,胶圈接口,平均埋深2.6米,各建筑物出口、管道交汇及转弯处均设置砖砌排水检查井,井径为Φ1000mm。工业场地生产、生活用水经过有效处理后,大部分用绿化、工业广场降尘及路面洒水,未利用的矿井涌水排至工业场地西北侧截水沟内最终排入锅盔河。3、矿井水综合利用分析根据矿山目前涌水量为170m3/h,每天涌水量4082m3/d。生活污排水水量为267.82m³/d。生产排水21.25m³/d,总排放量4371.07m3/d,矿井水经过有效处理后,可进行再利用,根据工业场地生产用水量800m³/d﹑用于井下消防、洒水400m3/d,地面绿化、降尘、地面消防用水1500m3/d,,利用量2700m³/d,未利用1671.07m³/d的矿井涌水排至工业场地截水沟内最终排入锅盔河可用于农业灌40溉。矿山排水综合利用水平衡见图1-8: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一)矿山开采历史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始建于1987年,1991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万吨/年,2002年生能力提升到3万吨/年。2010年,矿山进行了改扩建等技术改造,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矿山设立两个采区,分别为一采区、二采区,原工业广场为一采区工业广场,新建二采区工业广场。开采区域为一采区(二)矿山开采现状目前,黑龙江东隆煤炭有限公司兴安煤矿一采区正在进行生产技术改造,没有生产,二采区目前开采区域为3号右一、3号右二综采,二片6号右二、6号右三综采。开采标高为150m至-250m。矿山通过技术改造,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改办运行[2021]147号文件、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综合司,矿安综函[2021]26号文件等相关单位核准,兴安煤矿由原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41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一、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本区地处于中纬度亚洲大陆东端,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短炎热多雨,秋季降温快初霜早,冬季寒冷干燥,封冻期长。气温在36.4℃~-35℃之间,年平均气温2.8℃~3.8℃,每年有5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毫米~335.9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9%,冬季最大冻结深度为2.55米,一般冻土层深度1.6米~1.8米,河、湖冰冻层1.4米~1.6米;每年11月上旬土地开始封冻,次年3月下旬开始解冻,至5月下旬全部解冻。最大风速20米/秒,常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年平均蒸发量1180.1毫米。(二)水文本矿区主要水系为锅盔河,它是本区最大的一条季节性河流,经矿区的中部由北西向南东蜿蜒流过,水深在0.20~1.50m之间,河水最终汇入穆棱河,它是当地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锅盔河主要接受山间之流及大气降水补给,而以地表径流、渗透、蒸发及人工取水等形式排泄。锅盔河汛期时间为每年m42图2-1区域地表水系分布图(三)地形地貌该矿区属平原、丘陵地区,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区内中部以冲积平原为主,两侧为丘陵。地面标高在179~228m之间,高差约为49m。地形、地貌见图2-2、2-3:434445(四)植被矿区周边多为耕地、林地,少许草地。旱地主要是种植大豆、玉米等,呈规则斑块状分布在平原地带。林地主要分布在矿区范围西北部,草地主要分布低洼潮湿的地带,主要由禾本科、莎草科组成。林地树种有蒙古栎、山杨、白桦,人工林有樟子松、落叶松等,灌木有榛、柳等。主要分布在丘陵坡地。植被区划见示意图2-4:46矿区周边植被见照片2-1:矿区周边植被照片(五)土壤项目区所在的区域土壤主要为近代松散堆积物,由冲积、洪积、残坡积等组根据黑龙江省土壤分布图同时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判定项目区土壤为暗棕壤及黑土,土壤肥力较高,质地比较粘重,大多为壤质粘土或粘壤土,部分为砂质粘土,个别含砾石,持水性较好。项目区耕层较厚,肥力较好,养分丰富,项目区的土壤主要为暗棕壤,结合典型土壤剖面图分析测得表土层厚约40cm,有gkggkggkggkgPH3。土壤剖面见图2-5、2-6:47图图48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1、区域地层本区处在兴凯湖-布列亚山地层区张广才岭-太平岭分区的佳木斯小区,鸡西盆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东西长135km,南北宽25km,面积约3375km2。矿区位于鸡西盆地的东北部,区域地层系统见下表2-1:表年代地层系统岩石地层系统代号厚度(米)接触关系界系统第四系全~更新统现代堆积物QQ0~40不整合不整合不整合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整合平行不整合不整合整合不整合不整合上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0~250中新统鸡东群平阳镇组N1P255~585下第三始~渐新统永庆组E2-3Y系下统桦山群猴石沟组K1h>585东山组K1ds400鸡西群穆棱组K1m300~900城子河组K1c350~1297侏罗系上统滴道组J3d0~650二迭系上统二龙山组P2e>2248下统塔头河组P1tt石炭系上统珍子山组C2z631~1731泥盆系黑台组D2h麻山群Ar2ms>8400区域地层系统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中太古界麻山群(Ar2ms)麻山群为含煤岩系沉积基底,呈东西向分布于煤田西部及边缘,为一套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的深变质岩类。主要由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云母片岩等组成,并被加里东期花岗岩侵入。同位素年龄为4379Ma。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麻山一带地层总厚度大于8400m。本区厚度不详。49(2)古生界1)泥盆系中统黑台组(D2h)分布于黑台等地,岩性由石英砂岩、板岩、粉砂岩、生物灰岩、大理岩等组成。总厚度约1105m。2)石炭系上统珍子山(C3z):该组地层总厚度631~1731m。分布于珍子山一带,厚度158-610m,上部为厚层砂岩段,岩性由砂岩、粉砂岩、凝灰岩、板岩、砾岩等组成,下部为凝灰碎屑岩段。煤层厚1.50m,为结构极为复杂的煤、煤泥岩的互层,煤层顶板为灰-灰白色粉砂岩或细砂岩,底板为灰色粉砂岩。其中珍子山组含有煤层并有地方及农场小矿开采。煤种为无烟煤。3)二迭系下统塔头河组(P1tt)该组地层属延边地层小区海西期太平岭地槽区地层,见于永庆勘探区南部的钻孔中,主要由各种粒级的角岩化长石砂岩、角岩化粉砂岩、角岩化砾岩及少量炭质岩组成。其中砂岩多具不等粒砂状结构,颗粒磨园不好,分选差,成分成熟度较低,石英颗粒占40%左右,而长石类占50%左右,胶结物多已重结晶,镜下还常见绿帘石等很低级的变质矿物。该组地层在鸡东县永庆勘查区钻孔中控制的最大厚度为440米,本区未实见。4)二叠系上统由二龙山组(P2e)分布于密山县二龙山林场、城山一带,岩性由安山岩、安山玄武岩夹含砾凝灰岩、粉砂岩、绢云千枚岩、炭质板岩夹大理岩等组成,在永庆详查区87-22、87-74、88-35、87-63等钻孔底部见到变质火山熔岩。据87-22号孔送样鉴定,定名为石英安山岩,其主要成份为斜长石,占15~20%,中性火山玻璃占70%,石英占10%。碳酸盐化强烈、蚀变、及强烈脱玻化。总厚度大于2248m。(3)中生界鸡西群1)侏罗系上统滴道组(J3d)分布于鸡西盆地滴道矿区暖泉北部、滴道区大同村及鸡东县红火、荣华、火烧桥等勘查区。岩性主要由一套中性火山碎屑岩类与不等粒级砂岩夹泥岩等组成。局部区如鸡东县荣华勘探区见此组下部,发现滨海相化石沉积夹层。该组地层总厚度约0~650m。本区未实见。2)白垩系下统城子河组(K1c)50本组在鸡西盆地内分布广泛,地层厚度为350~1297m,以盆地南部荣华勘探区最厚。根据其岩性及沉积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中段:为主要含煤段,总厚117~370m,含煤14~16层,为鸡西群中含煤最好层位。岩性以灰、灰白色粉细粒砂岩为主,夹中粗粒砂岩、泥岩、薄层凝灰岩和煤层。城子河组整合~平行不整合覆于滴道组之上,在城子河至东海、张新至平岗一带,也有一些钻孔证实,它直接覆于麻山群或花岗岩体之上。3)白垩系下统穆棱组(K1m)盆地南北部均有分布,地层厚度约300~900m,整合于城子河组之上,仅在盆地边缘与城子河组之间有沉积间断。岩性为泥质岩、粉细粒砂岩夹多层凝灰岩与不稳定煤层、炭质泥岩等构成;火山质沉积物自下而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在鸡西麻山区及附近地带,本组底部发育有90~180m厚的砾岩层。本组含煤约20层,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1~4层,主要集中于中部。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中段:为主要含煤段,厚度110m左右。岩性以粉砂岩、泥岩和中细粒砂岩为主,夹薄层凝灰岩多层及煤10余层。其中煤层一般常见只有6层(编号1~6号层),达到可采或局部可采者1~4层。(4)中生界白垩系下统桦山群盆地的南北部均有分布,以平行不整合关系覆于鸡西群之上,总厚度达1600m以上。自下而上分为东山组、猴石沟组。1)东山组(K1ds)地层总厚度约400m。岩性以中性灰、灰绿色火山碎屑岩、凝灰沉积岩与粉细粒砂岩夹薄层泥岩组成。与上覆猴石沟组平行不整合接触。2)猴石沟组(K1h)总厚度约1300m。盆地南北部均有分布,以平行不整合~不整合覆在东山组之上。岩性为一套灰白、灰黄、黄绿色中粗砂岩与灰绿、黄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交互组成,底部一般发育有砾岩或含砾粗砂岩及中粗砂岩。(5)新生界第三系鸡东群(Rjd)由陆相含煤地层和上覆玄武岩两部分组成,总厚536~1978m,主要分布于鸡西盆地的东南部及其边缘地区。不整合于鸡西群、桦山群和印支期花岗岩之上。地层由上而下分为两个组:永庆组的平阳镇组。分述如下:1)永庆组(E2~3y)51厚度0~1245米,一般700m左右。主要由灰白色松散状细、中、粗粒砂岩,浅灰色半胶结的粉砂岩、泥岩与褐煤等组成。共划分5个岩性段:底部砂砾段、下部含煤段、中部砂泥岩段、上部含煤段和顶部砂砾岩段。含褐煤40余层,其中可采煤层23层。2)平阳镇组(N1p)地层总厚度255~585m,分布于永庆、平阳镇、永安等地。下部为火山岩段:由紫红、黑灰色气孔状、杏仁状、熔渣状玄武岩,,黑灰~绿灰色玄武质火山角砾岩,沉凝灰岩及局部发育的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泥岩等组成。厚度20~300m,一般150m左右;上部为沉积岩段,为一套含褐煤及硅藻岩的陆相碎屑沉积岩系,以微角度不整合关系覆于永庆组之上。岩性由下部砂、泥岩夹薄层褐煤1~2层;中部厚层状黄灰色硅藻岩;上部灰绿色泥岩、松散状中粗砂岩、粉砂岩组成。3)鸡东玄武岩(βN2)通称高位玄武岩,多分布于标高200m以上各山岗顶部,呈帽状台地平行不整合于平阳镇组之上。为浅灰~深灰色致密块状、少数气孔状玄武岩,隐晶质结构,偶见少量基性斜长石斑晶。总厚度0~250m。(6)第四系(Q1-4)主要为近代松散堆积物,由冲积、洪积、残坡积等组成,总厚度0~40m。2、井田地层本区属半掩盖式井田,除锅盔河及冲积平原区被第四系覆盖之外,其它区域都有基岩出露。据区域地质调查及钻探资料证实,第四系下伏地层自下而上有:上太古界麻山群、白垩系下统鸡西群穆棱组和城子河组、白垩系下统桦山群猴石沟组和东山组。本区地层系统如表2-2:52表2-2井田地层层序表年代地层系统岩石地层系统代号厚度(米)接触关系界系统第四系全~更新统现代堆积物QQ0~15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整合不整合下统桦山群鸡西群猴石沟组K1h160~300东山组K1ds183~200穆棱组K1m150~200城子河组K1c350~1297麻山群Ar2ms>8400自下而上分别叙述如下:(1)中太古界麻山群(Ar2ms)麻山群为含煤岩系沉积基底,主要由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云母片岩等组成,并被加里东期花岗岩侵入。据区调资料推断,该群地层厚度大于8400米。该地层在本矿区南北两侧山岗处均有出露,本区厚度不详。(2)中生界白垩系下统鸡西群城子河组(K1c)城子河组是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该组地层在全区均有分布,主要出露在本区F1和F2断层以北。除N-16和94-4钻孔未见城子河组外,其余钻孔全都见到城子河组。本区钻孔实际控制的城子河组地层厚度约为700米。与上部穆棱组呈整合接触。该组地层划分为三个岩性段,自下而上分别为:1)下部含煤段自城子河组底界至7号煤层下部厚层中砂岩底界。本段含煤6层,其中3、5、6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全区可采,其余均为零星可采或不可采煤层。本段上部由深灰色粉砂岩、灰白色中、细砂岩及煤层、泥岩组成。下部由灰白色细砂岩、中砂岩、含砾中粗砂岩、煤及薄层泥岩组成。最底部为厚层状砂砾岩。本段未控制到基底,推断1号煤层之下至盆地基底厚度约180余米。本段钻探实际控制厚度约130米,推断本段地层厚度应大于300米。该段地层全区发育。与本区邻近的四海详查区在本段采集的化石有:53GinkqoitesConiopterisElatoclddusConiopterissp似银杏属未定种sp锥叶蕨未定种sp枞型枝未定种burejensis布列亚锥叶蕨2)中部含煤段自下部含煤段顶界至城子河组13B煤层下部厚层粗砂岩(94-2号孔)底界,厚度约160米。该段含煤13层,其中12A、12B为主要可采煤层,全区可采,7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其余为零星可采或不可采煤层。该段由深灰色粉砂岩、灰白色细砂岩、中砂岩及黑色煤层、炭质泥岩组成,局部夹薄层泥岩。该段地层基本上全区发育。本次工作未采集化石,与本区相近的四海详查区本段采集的化石:Ginkqoitessp似银杏属未定种Coniopterissp锥叶蕨未定种Elatoclddussp枞型枝未定种3)上部含煤段自中部含煤段顶界至上部穆棱组底界,厚度几十米~300多米不等。含煤15层,其中13B和13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其余为零星可采或不可采煤层。主要由深灰色粉砂岩、灰白色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和煤层组成。本段94-2、06-1、06-2、06-8、06-9、06-15等钻孔实见,控制地层厚度363米。该段地层只在向斜轴部发育。(3)中生界白垩系下统鸡西群穆棱组(K1m)该组地层见于本区中部F2断层附近的06-1、06-8和06-16号钻孔。主要由灰绿~褐色中细砾岩、浅灰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员工程师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理师考试题库往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 胰腺肿瘤护理考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常州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媒体行业内容变现模式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视频直播行业内容创造与品牌合作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护理管理学依法执业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数字教育行业在线教育平台用户体验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科技创业投资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护理专业例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铝板代加工协议书
- 2025至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体育教学经验分享课件
- 2025年前端开发工程师求职面试指南与预测题
- 班集体的温暖课件
- 2025年度艺术品电子交易市场数字版权使用授权协议
- 2025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甘肃-甘肃麻醉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压铸铝合金工艺知识培训课件
- 工程材料复试方案(3篇)
-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