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之小学生作文漫谈理想_第1页
六年级作文之小学生作文漫谈理想_第2页
六年级作文之小学生作文漫谈理想_第3页
六年级作文之小学生作文漫谈理想_第4页
六年级作文之小学生作文漫谈理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作文漫谈理想【篇一:谈理想】谈理想合肥电视台记者来访,要我即兴上一堂课:谈理想。我勉强同意,跟三年级的小侠们谈理想为时过早。理想是什么呢?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是人前进的指路明灯;理想是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人一旦没了理想,就像鸟儿没了翅膀,鱼儿离开了水。我一番慷慨之后,让侠们分别谈谈自己的理想。古灵精怪、特立独行、素有班级“百事通”美誉的孙朗率先发言:“老师我的理想是研究如何让飘浮的云朵发电,天上那么多云朵,飘来飘去,无所事事,是一种浪费,我利用它来发电,为人们所用,”他停了停,瞪着黑亮的大眼睛,煞有介事地接着说“我已经研究了三分之二了,很快就成功了。”分明就是天马行空嘛,一个小毛孩,竟然研究什么利用云朵发电还就要成功了,哪跟哪儿呀。但我还是不忘阿谀奉承几句:“我听懂了,孙朗的理想是当科学家,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就凭你爱观察,勤思考,你的理想一定会实现。”接着做事认真、仔细,绘画作品工整有特色的喻晓发言:“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我要到世界各地办画展。”我点点头,向她投去赞赏的目光,心想这理想很靠谱。之后,是刘涛,他常常被我在家长会上表扬:乐于助人,热心班级工作,在同学中人气指数不是一般高。他的理想是什么呢?我很好奇。他站起来清了清嗓子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乡村教师,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乡村孩子,帮助他们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好。”??呵呵,侠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热火朝天:有当警察的,要为社会安定做贡献;有当宇航员的,要到太空走一走,看一看;有要开大公司的,目的是赚大钱做慈善??一个比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我不无得意,侠们真给我长脸。(记者的摄像镜头一直对着哩)我更是对每个侠们的理想加以点评,有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感觉。谈理想接近尾声,我发现一个角落里有一只手似举非举,那是不善言谈,课堂上很少发言的陈光洋,我语气温和地问(担心吓着他):“陈光洋,你也想发言是吗?”他点点头,慢吞吞地站起来,声音不大,但很清晰:“我想当快递员。”我诧异地看着他,举在空中的手像僵住似的,放不下来了。向来口若悬河的我,一时语塞。此时,教室里响起一片嘲笑声,有同学开始嘀咕:“哼,快递员,叫什么理学,教师是比较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的。比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圆的面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教师通常采用指导学生操作的办法,将一个圆纸板经过圆心进行对折,并且尽可能的折得最小,然后用剪刀剪开,得到若干个扇形,再采用对拼的办法得出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今后的学习中,只要遇到有关圆的面积的计算,学生就知道用圆的面积的公式。这就是一个方法的问题。然而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语文,则注重知识的传授。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某一篇课文时,对于诸如生字、新词、句子、段落、结构、记叙等内容的教学,一些老师在学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前提下,便将答案正正规规的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老老实实地记在笔记本里。又比如语文教师处理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态度,遇到讲读课文,生怕学生学不懂,什么内容都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遇到自读课文,往往都是教师先叫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出几道问题在黑板上,接着是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习课文内容,确实有积极的一面。但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忽略了在这些课文当中,有相当一些课文是典型的作文范例,因此,不得不这样说,这又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作文教学原本就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理应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长期的教育实践以及社会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教好了学生作文,就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认真分析问题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就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正是我们的语文学科教学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总结从前大面积的作文教学,与众多的语文教师交谈,大家一致认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大家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抓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可常常是事与愿违,越是将学生管得紧,照顾得越多,效果就越是不理想。于是我们又回过头来思考:是不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从整体看有许多成功的地方,但是勿庸质疑,通过实际效果证明了我们的作文教学有许多地方值得研究。与同行交流,常见这样的抱怨:我教了这么多年的语文,就是没有找到方法,教学效果总是没有好转,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的确,作文教学有别于其它内容的教学,因为作文教学涉及的面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成功与否,取决于文章的开头、结尾、题目的选择、叙述和描写的运用、抒情和说明的运用,标点符号的运用等等。其次是拉动的战线长,从小学一年级的说话训练开始到小学六年级的成篇作文,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训练。然而对于一次作文而言,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指导的不过就是四十分钟的时间,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教师能讲的有些什么呢?如果不讲,由学生去自由发挥,学生又写不出符合教师要求的作文来。如果教师都讲,只有四十分钟的时间,教师又能面面俱到吗?如果是这样,学生能一下子全部掌握吗?如果要讲,蜻蜓点水,雾里看花?看看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吧:作文教学误区1.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适应在我们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基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师总是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要认真选择材料;要认真审题;要认真拟写提纲;要写连贯的话;要认真把握文章的重点;重点部分要写得详细一些,其余部分要写得简略一些;作文写完以后还要认真修改;不要写病句等等。公正地说,这些要求不错,也不过分,但是对学生是这样要求,对自己是不是也这样要求呢?看一看教师的写作便可以知道底细:在学生的作文批改之中,将错字改成错字、将病句改成病句是不是都属于不小心?计划、总结之中更可以看到教师写作的火候:重复、哆嗦是家常便饭,病句以及文不对题是屡见不鲜,书写及其它方面不达标者是“尽在不言中”。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曾经一度强调,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写好用好“下水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说,此举的确是好处多多:其一,如果教师能够与学生同堂作文,如果教师作文行文流畅、感情真挚、深动形象,其速度远远大于学生,必定会使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必定会让学生觉得:咦!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棒!我们在他的手里学习,一定会有收获!其二,如果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写“下水作文”,在作文中写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用学生在作文中想用而用不上的写作方法,必定能使下水作文起到抛砖引玉、投石引路的作用。其三,如果教师将练习写“下水作文”当成自己很好的练笔机会,认真选材、认真构思、认真行文,对自己本身就是一种促进;对自己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同时对自己本身也是一种提高。但是,真正操作起来情况就不是倡导者所预料的样子,不少应付思想常常出现:一些教师为了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从一些报刊或者杂志上抄一篇了事。更有甚者,从学生作文中找一篇交差,还有一些教师虽也能与学生同堂作文??其结果却验证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小学阶段就如此,可见学生作文水平之高。种种迹象表明:眼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特别是农村小学,不管教师如何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徘徊不前者有之,停滞不前者照样有之,甚而至于成绩倒退者也有之。“原来的语文老师教作文我们听得懂,现在的语文老师教作文我们不知学了些什么。”这是学生真实的声音,当然这也是教育的悲哀。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适应。2.教学方法不恰当很久以前,一位外国教育家为了测定学生的处事方法和应变能力,准备了一个口径小而腹部较大的瓶子,另外准备了三个跟瓶口差不多的小球并且用绳子拴住。具体试验时,在被测的学校随机抽三个学生,让他们分别拉住绳子,并告诉他们:“绳子拴住的小球代表你们自己,瓶子就是一口井,现在有危险,快逃!”在其它国家,被抽出的学生听见教育家说有危险,几乎是同时拉绳子,试验一次次的失败了。然而在中国,被抽出的学生听见教育家说有危险,并没有急于拉绳子,其中一个学生说:“你一、他二、我三,拉!”按照这个操作程序,试验成功了。这个教育家非常吃惊地说:“中国的孩子很有牺牲精神,很有潜力可挖,因为他们的应变能力很强,处理问题的方法很恰当。”这里反映出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其实,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大家也知道,要想作文教学有好的收获,就必须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事实是:想归想,做归做,工作中的闭关自守现象还是有的。在前面的教学中,方法不恰当,结果失败了,在后面的教学中不求创新,方法依旧,结果仍然是失败。人家有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一句话解决问题:“吹牛的,管屁用!”这样教过去教过来,总是“广种薄收”,一点没有“前车覆、后车鉴”之效。回顾我们的作文教学,以下模式比较常见:案例1:课堂上,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将题目和要求写在黑板上,然后给予必要的提示,接着便是学生紧张的作文。我们认为,这种模式的实质是:教师懒散!案例2:上课了,教师提出目标,板书题目,念准备好的范文,学生交流(口述原文),总结交流结果,学生开始作文。其实质:教师硬灌!案例3:大多数学生正在专心致志地写作文,突然一个学生说:“老师,有个字我写不起!”接着便是教师无休无止的讲解、提示。其实质:多管闲事!案例4:学生完成作文初稿后,教师郑重地说:“这样,为了培养同学们修改作文的能力,你们自己修改吧!”教师完事。其实质:放任自流!案例5:学生的作文本交上来了,教师开始“愚公移山”:逐篇认真阅读,之后认真修改:字、词、句、段、篇,面面俱到;眉批、旁批、尾批,样样不少。一篇作文改结束,多则半个小时,少则15分钟。一晚上就算坚持坚持再坚持,改上30本,顶天了!回过头来看,总算美观,过得了“媒人”眼,没想到,把作文本发给学生,如果评语好,给分高,学生高兴得眼睛都成了一条线。如果评语不好,给分少,学生的嘴巴就变成了一个圆点。仅此还好,还免不了在背后遭学生的冷眼、臭骂。其实质:劳而无功!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又是一个方法问题!3.将教与学分离古往今来,说明学以致用这个道理的至理名言也还不少。譬如:“记得旧句子,变成新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工作之余,与同行交流教学所得,不少教师也能说出这些句子或者更深奥的句子。可就是奇怪:明知如此重要却在工作中偏离航向。看一看我们的学生作文状况吧: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过了那么多的成语,积累了那么多的歇后语、谚语,可是在作文中极少能够灵活地运用;积累了那么所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环境的句子在作文中很少能体现;学习了那么所含有修辞方法的句子在作文中不知道怎么运用。认真分析一下,我们在课文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注重的是什么呢?很明显:是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是疑难句子、是课文的结构、是课文的表达方式、是课文的思想内容??那么,这样做是不是就大错而特错了呢?我们认为:不至于。但是我们不得不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注意了课文本身,注意了学生对应该掌握的课文中的相关知识的吸收,忽视了学生为什么要学?学来干什么?到了学生写作文时,教师要么是枯燥无味的讲解,要么是逼着学生写无法写出来的作文;不考虑学生有没有写作文的愿望;不考虑学生有没有写作文的方法;不考虑学生有没有写作文必须的素材。这样的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不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二者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而是将它们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单元,分开教学,各个击破,其结果是分散出击,面面无力。4.将作文教学与实际生活分家很长时间以来,人们竭力倡导:创作来源于生活。这里所包含的意思当中,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文学创作。不过,我们也应该明白:文学创作不等同于学生作文,但是它们的创作原理是基本一样的,那就是必须来源于生活。大量的作文教学显示: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认真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没有教给学生感悟生活乐趣的方法就进入作文阶段。只是告诉学生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做原本也没有什么大错,但由于学生没有认真观察,没有认真琢磨、体会,作文自然成了“无米之炊”。学生为了完成作文任务,要么注重文字表达,文章矫揉造作;要么闭门造车,文章成了空中楼阁;要么东拼西凑、东拉西扯,不知所云。弄得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啼笑皆非,教师也难免会说:“不可造次!”或者“朽木不可雕也!”5.基础知识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学习课文,所涉及的是字、词、句、段、篇章结构、表达方式。分析作文,其实所涉及的仍然是字、词、句、段、篇章结构、表达方式以及思想内容。考虑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应该将基础知识的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让基础知识教学为作文教学服务。可是,实际的语文教学不是这样,部分教师倡导学生画好基础知识树,却忽略了要求学生画好作文知识树。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了课文内容就布置作业然后就进入下一篇课文,没有针对本课的学习与作文联系起来进行必要的写作训练。从考试情况看,教师皆有同样的感受,基础知识部分倒还可以,就是作文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然而在写知识质量分析时,总是将基础知识与作文情况分开,不进行这样的思考:为什么基础知识可以而作文不可以?具体地说:为什么学生能填充成语却在作文中用不上?学生能修改教师提出的或者试卷上的病句而不能修改自己作文中的病句?学生积累了大量优美的句子而作文总是表达不清楚?学生在分析短文时知道哪些是描写的句子而作文中不知道怎样描写?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那里?一想便知:基础知识的教学与作文的教学脱节了。6.忽视了写作前的指导如果能够把作文比做修建房子,我们就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要使房子能够顺利修建,所需要的材料诸如石头、水泥、钢材、石粉、木料等必须提前准备齐全。要得设计的房子修建出来符合要求,所准备的材料就必须质量过关。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记住了生字、生词,指导学生分析了课文内容,积累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