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峨日朵雪峰之侧》-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_第1页
第2.3课 《峨日朵雪峰之侧》-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_第2页
第2.3课 《峨日朵雪峰之侧》-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_第3页
第2.3课 《峨日朵雪峰之侧》-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_第4页
第2.3课 《峨日朵雪峰之侧》-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ENGZHICE峨日雪侧之峰作者/昌耀ERIDUOXUE---荒原流放中心灵的磷火流萤导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这两句诗可谓写尽了登高的豪情。古人登高必赋,他们或思乡,或怀人,或伤己,或怀古;或喜,或忧,或歌,或哭,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作。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昌耀的这首《峨日朵雪峰之侧》,无论是语言还是情感都为我们呈现出别样的意味,这大概就是新诗之所以称为新诗的魅力之一。“峨日朵”应该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而“峨日朵”则应该是当地老百姓“峨堡”的发语词。“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峨日朵雪峰在哪?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凝重壮美的氛围2.揣摩诗歌的视角,分析诗歌意象3.学习登山者的勇敢与无畏,保持对生命的热爱目录CONTENTS01知人论世02整体感知04拓展延伸03研读课文第一部分PARTONE知人论世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于1936年6月27日出生于湖南常德。1957年因一首短诗被定为右派,遭受了二十余年的坎坷与磨难。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昌耀抒情诗集》《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作者简介写

景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反右派斗争。这一运动后来被严重扩大化,一大批响应党的号召仗义执言的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被错误地确定为“右派分子”,1958年夏季反右派斗争结束。这首诗写于1962年8月,作者因被打成右派,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对被划为“右派分子”的人进行全面复查,为被错划为右派的人平反。CHUDUKEWEN.CHUDUKEWEN.CHUDUKEWEN.CHUDUKEWEN.CHUDUKEWEN.CHUDUKEWEN.第二部分PARTtwo初读课文包括订正字音,课文朗读,诵读指导,梳理结构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额,惊异于薄壁那边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峨日朵雪峰之侧明确字音:

彷徨(pánghuáng)

决(jué)然

嚣(xiāo)鸣

铆(mǎo)钉

揳(xiē)入

罅隙(xiàxì)锈蚀(xiùshí)

整体感知扶夷江1.“我”在哪里?峨日朵雪峰之侧(边)说明我攀登在峨日朵的某个高度,既不在山顶,也不在山底,已经出发但尚未到达,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在路上”。《峨日朵雪峰之侧》整体感知扶夷江1.“我”的四周有什么?我: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不愿坠落,努力维持这样的高度)上方:峨日朵雪峰(洁白美丽、令人向往,但不可触及)下方: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充满危险,时时提防)周围: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峨日朵雪峰之侧》YANDUKEWEN.YANDUKEWEN.YANDUKEWEN.YANDUKEWEN.YANDUKEWEN.YANDUKEWEN.第三部分PARTthree研读课文包括分析意象,鉴赏句子研读课文扶夷江1.怎么理解首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此刻: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暗示之后“我”并未放弃征服新的高度。仅: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峨日朵雪峰之侧》研读课文扶夷江2.当我小心从崖壁上探出前额,我看到了什么?所看之景: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明确:不矛盾。其实太阳本无所谓彷徨和决然,这一正一反的矛盾是“我”的心理在太阳上的人格投射。《峨日朵雪峰之侧》“彷徨许久”和“决然”是否矛盾?研读课文扶夷江补充资料1950年,昌耀考入军队文工团1951年,赴朝作战1953年,负伤离开朝鲜1955年,报名参加西部大开发1958年,因《林中试笛》二首阴差阳错被发配到青海劳改1962年,昌耀本应和其他犯人一样被赦免,却因青海省文联领导机构改组而被忽略“随着在祁连山流放日久,昌耀变得郁郁寡欢,并且更为敏感而倔强。他业余时间从不参与别人的闲聊海吹,对那种插科打诨的无聊玩笑甚至有点反....因此,昌耀又在这里获得了人“老闷儿的绰号”。我喜欢望山。/席坐山脚,望山良久良久/而墓然心猿意马。/我喜欢在峻峭的崖岸背后徘徊复徘徊,/而墓然被茫无头绪的印象或说不透的原由/深深苦恼。--1961年《凶年逸稿·在饥馑的年代》被流放在祁连山的昌耀变得郁郁寡欢、敏感而倔强。综上所述,“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这句诗是昌耀心灵受难的表征。研读课文扶夷江3.除太阳外,诗人在山侧还听到了什么?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峨日朵雪峰之侧》喊杀声响在“我”身旁向深渊“自上而下”地远去时,“我”的坚持实属难事,流露出自豪感。研读课文扶夷江4.如此危机四伏之地,诗人是否选择放弃自救?明确:没有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峨日朵雪峰之侧》不让自己坠落,手指必须揳入巨石的罅隙但这必然导致血滴不断,这种强烈的撕裂感,不仅表明诗人在受难,也在自救。研读课文扶夷江5.除了自身,诗人首先想到能给他精神慰藉和力量的对象是谁?明确:雄鹰(蓝天领主)雪豹(雪域霸主)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雄鹰、雪豹的本质特征是孤寂和高傲,它们的生命力在野心的奔跑中得到完整的释放和展现,它们就是诗人理想中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真正的强大、雄壮和坚韧。研读课文扶夷江6.但诗人能否像雄鹰、雪豹一样尽情奔跑和飞翔吗?明确:不能,联系当时社会现实就知道诗人的无奈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蜘蛛(小的可怜),它的本质特征是“默享”,蜘蛛没有发声器官,静默无言才是它的生命常态。蜘蛛虽小,但它也一样出现在这样的高度,而且它并不宣示什么,仿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它的出现,它的沉默,使一切自以为是和虚张声势都失去了分量。所以,奋斗固然重要,高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奋斗和高度的态度,这才是真正难以企及的,但又是我们应该具有的精神高度。研读课文扶夷江6.但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这只小小的蜘蛛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借这只蜘蛛不仅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表达了对弱小平凡生命的热爱、赞颂。研读课文扶夷江7.最后一节作者用雄鹰、雪豹和蜘蛛的意象有何用意?明确:“雄鹰”“雪豹”的意象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蜘蛛”则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是他“囚徒”身份的一种反映。两组意象形成鲜明而浓烈的对比:强大和弱小、光明与幽暗、热闹与沉寂、高拔与低矮……这些对比,形成了一种反讽的效果。研读课文扶夷江8.此刻,诗人是否完成自我救赎?明确:已完成自我救赎。诗人至此完成了自救,此刻的昌耀已不再纠结作家还是囚徒的身份,在雪峰的苦修之路上,他已成为一名修道者——生命的意义从不需要外在的认可,只需要你常怀爱和悲悯,永葆心灵和精神的自足和充盈。《峨日朵雪峰之侧》峨日朵雪峰之侧自然之美生命力之强雪峰太阳山海石砾蜘蛛衬托“我”微小壮丽对比之中,凸显博大的生命意识,对生命的热爱、赞颂研读课文TUOZHANYANSHEN.TUOZHANYANSHEN.TUOZHANYANSHEN.TUOZHANYANSHEN.TUOZHANYANSHEN.TUOZHANYANSHEN.第四部分PARTfour拓展延伸

拓展:本诗为什么不写山顶,不写朝阳,而写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