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虱传试验初报
龙眼病是福建省龙眼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其病因是一个多形态的原核微生物(称为立克次体或细菌)。木虱(Daphorinacitri)传播柑桔黄龙病的问题,国内已有报道。广西柑桔黄龙病研究组、华南农学院植保系植病教研组柯冲、戴月明和Huang,C.H.等的研究结果,均指出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传病媒介。但对木虱的传病力问题尚有不同的看法。戴月明等在传毒的木虱唾液腺内发现黄龙病病原体,但木虱的其他内部器官是否存在病原体尚未见报道。进一步阐明木虱的传病力和病原体在其内部器官的分布,对研究本病的流行与防治是十分重要的。为此,1978年以来,在福建省福州市,1982年后又在广东省饶平县进行木虱传染黄龙病试验,并用电子显微镜和超薄切片技术,对木虱的内部器官进行检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试验2:木合成木病大发生苗在防虫网室内接种木关于毒一、材料.1.毒源树:在福州市和饶平县分别从田间选挖具有典型黄龙病状(黄梢及叶片斑驳)的3年生福桔和蕉柑病树,种在2×2×2米50目尼龙纱防虫网室内,每室种1~2株。2.木虱:分别从福州市和饶平县柑桔树上采集木虱成虫,饲养在养虫室内的九里香(Murrayapaniculata)或柑桔苗上繁殖的后代。3.指示植物:主要用椪柑实生苗,少量用其它柑桔苗,种子经56℃热处理50分钟后,在防虫网室内播种育苗。二、试验方法1.直接传病:从田间黄龙病树上采集木虱成虫直接接种在防虫网室里的指示苗或有罩的(玻璃筒罩12×27厘米,纱筒罩14×25厘米)盆裁苗上传病。2.饲“毒”传病:木虱成虫经毒源树饲“毒”2~3周后,接种有罩的盆栽指示苗上传病。3.自然传病:把无罩的盆栽指示苗排列在防虫网室内的毒源树周围,然后接种木虱传病。以上试验的指示柑桔苗均带嫩芽,试验后所有指示苗都经喷药杀虫,放置在防虫网室内观察。对照是不接种木虱的指示柑桔苗。4.电镜检验:解剖获“毒”木虱,取出唾脂腺和消化道。在毒源树和木虱传染病苗上取叶片侧脉。按常规方法进行戍二醛及饿酸溶液双固定,系列酒精和环氧丙烷脱水,环氧树脂Epon-812渗透和包埋。样本包埋块用LKB-V型超薄切片机切片,经铀盐和铅盐双染色后,在JEM-100C×Ⅱ型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木虱唾液腺,采用瑞氏染色液染色。传病试验和样品采集一、木虱传病试验1978年以来,在福建省福州市进行5次木虱传病试验<结果见表1>。共试验329株指示苗,发病40株,总发病率12.2%。1978~1979年的第1次试验,毒源树是蕉柑病树,指示苗有椪柑、雪柑和福桔。以“直接传病”方法,试验103株,每株指示苗接种20~30只木虱,到1983年秋,发病12株,发病率11.6%,潜育期4~5年。其中,椪柑13株、发病4株;福桔38株、发病6株;雪柑62株、发病2株。1980年的第2次试验毒源树是福桔病树,指示苗有椪柑、尤力克柠檬和墨西哥来檬。以饲“毒”传病方法,每株指示苗隔1个月接种20只木虱,共接5次。每苗累计接种100只木虱,试验30株。到1983年9月,发病2株、发病率6.6%,潜育期为3年。其中,椪柑15株,发病2株;尤力克柠檬和墨西哥来檬分别是13株和3株,均未见发病。1981~1982年的第3次试验,毒源树是新会橙病树,指示苗有椪柑、福桔和兴国甜橙。以“饲毒传病”方法,每株指示苗接种20~30只木虱,共试验98株,发病12株,发病率12.2%,潜育期为1年。其中,椪柑49株,发病6株;兴国甜橙36株,发病4株;福桔13株;发病2株。1983年的第4次试验,毒源树用福桔病树,指示苗有椪柑实生苗和雪柑嫁接苗。以“自然传病”方法,当木虱繁殖高峰时,停在每株指示苗上吸食的木虱成虫多达200~300只。共试验58株,发病12株,发病率20.6%,潜育期为半年。其中,椪柑实生苗27株、发病4株,雪柑嫁接苗31株,发病8株。1984年的第5次试验,毒源树是福桔和蕉柑病树,指示苗为椪柑实生苗。以“自然传病”方法,当木虱繁殖高峰时,停在每株指示苗上吸食的木虱成虫约30只,共试验40株,发病2株,发病率0.5%,潜育期为半年以上对照苗共72株,包括椪柑26株,福桔20株,雪柑15株,兴国甜橙11株,均未见发病。1982年后,在饶平县进行2次传病试验(结果见表2),共试验70株指示苗,发病33株,总发病率47.1%。第1次试验时间是1982年11月到1983年,毒源树是蕉柑病树,指示苗是椪柑。以“直接传病”方法,每苗接种25只木虱,试验14株,到1983年5月发病1株,发病率7.1%,潜育期为7个月。1983年1月以“自然传病”方法,木虱繁殖高峰时,停在每株指示苗上吸食的木虱有20~30只,试验6株,当年6月发病4株,发病率66.6%,潜育期为半年。1983年5月,以“饲毒传病”方法,每株指示苗接种10只木虱,试验10株,当年7~9月发病5株,发病率50%,潜育期为2~4个月。第2次试验时间是1984年3月,以“自然传病”方法,试验40株,当年9~10月发病23株,发病率57.5%,潜育期为8个月。对照苗19株,均未见发病。福州市或饶平县进行传病试验的发病苗,均表现与毒源树相同的黄梢及叶片斑驳病状。二、电镜检验供检验的切片标本,包括福州和饶平两地木虱的唾液腺及其周围脂肪体,消化道的中肠、后肠和马氏管,及毒源树和木虱传染病苗的叶脉。结果表明,在采自福州或饶平的传毒木虱的中肠,后肠和马氏管的样本切片上,均未发现病原体。在传毒木虱的唾液腺及其周围脂肪体的切片上(图1),均发现病原体。但饶平传毒木虱唾液腺样本上的病原体数量比福州样本的多,主要分布在外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和腺腔内(图2),以外皮层细胞内病原体的数量最多。传毒木虱体内的病原体的形态和大小(50~600×170×1600毫微米)与毒源树及木虱传染病苗的叶脉筛管细胞内发现的病原体相同。在饶平的木虱传染病苗叶脉切片上观察到的病原体含量也比福州样本的高。不同地区、不同组织、hd患者对木锑传病力的影响1.1978~1984年在福州市对329株指示苗进行木虱传病试验,发病40株,发病率为12.2%,潜育期为半年至5年。而1982~1984年在饶平县对70株指示苗进行木虱传病试验,发病33株,其发病率为47.1%,潜育期为2~8个月。上述结果表明,在饶平和福州两地试验的木虱传病力的高低和病害潜育期的长短差别很大。这与国内报道的研究结果相符(木虱传病率为1.3~40%),其潜育期为1个月至4年。不同地区木虱的传病力高低可能与不同地区的木虱唾液腺内病原含量有关。饶平传毒木虱唾液腺内含病原体的数量多于福州。这可能是饶平县的木虱传病试验的发病率比福州高的原因。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木虱的传病力,仍需进一步研究。2.毒源树叶脉,木虱传染病苗叶脉以及获毒木虱唾液腺等标本超薄切片镜检,均观察到原核微生物,其菌体形态,大小和膜壁结构等特征均相同。这与过去报道的结果一致。3.用电镜检验木虱的内部器官,发现原核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唾液腺及其周围的脂肪体细胞内。而在唾液腺的外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和腺腔内,都观察到原核微生物。其中,在外皮层细胞内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多元统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三检)南平市2025届高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哲学与伦理学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职业技术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英语六级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职业伦理与法律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5月月考调研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蒙阴县第一中学2025年高考物理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5)含解析
- 织带绘图方法
- 地下车库地坪施工工艺工法标准
- 生物化学工程基础(第三章代谢作用与发酵)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1-7终结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村户口分户协议书(6篇)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课件
- SQ-02-绿色食品种植产品调查表0308
- 视频结构化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二级上Dinner for a Dragon 教学设计
- 活跃气氛的开场小游戏「培训破冰前必备」
- 光伏发电项目安全专项投资估算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