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护生物学一、名词解释(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2)物种: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群的一种生殖群体,在生殖上与其它物种相隔离。(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圈内生境和生物群落所构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有关的生态过程的多样化。(4)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种生境中的任何一种物种,不管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之内有99%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5)恢复生态学: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提出,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6)生态灭绝:当一种种的数量减少到,其对群落其它组员的影响微局限性道时认为是生态灭绝。(7)创始者效应:是指几个个体离开大群体而建立一种新种群,这个特殊的遗传瓶颈效应。(8)遗传多样性:是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化。涉及同种明显不同的种群间或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9)核心种:指一种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核心种。(11)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是指造成物种灭绝的一种强烈干扰作用(如人为干扰、物理干扰),在这种干扰的基础上,竞争、捕食、被捕食和病菌寄生等生物因素起作用,使物种灭绝。在正常状况下这些生物因素不能单独起作用引发物种灭绝。(12)野外灭绝:通过科学调查在某个种原分布区和一切可能的分布区,已经没有存活的个体,但有栽培(或喂养)的种群的物种,认为该物种已经野外灭绝。(13)功效群::是生态系统内,含有相似构造和功效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态系统的构造和功效含有相似的作用,集合中的组员之间互相替代对生态系统的功效发挥、生态过程的执行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14)有效种群数量:是可生育成体的有效数量。二、填空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潜在运用价值、伦理价值。2.按不同的分类根据生态系统能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若按系统与外部环境联系的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隔离系统;若按人类的影响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3.生物性公约又称为里约热内卢公约,是1992年在巴西签定的,中国在1992年加入该公约。1IUCN拟定的濒危物种是指很快的将来含有高度的灭绝可能性的物种。4、动态种群普通有一种或几个核心的种群和若干个附属的种群。5、恢复生态学采用的重要办法有不行动;恢复;重建;替代等4项。6、到现在为止世界上已经命名的物种约为140-170万种?预计世界上现存物种数在1000-3000万种之间。7、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8.《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为华盛顿公约,在美国签定的,中国在1980年加入该公约。三、简答题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涉及几个层次?答:(1)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有关的多个生态过程的总和。涉及全部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的层次涉及: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重要层次上的多样性。什么是遗传多样性及研究遗传多样性有哪些意义?答:(1)广义的遗传多样性可泛指地球上全部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涉及不同物种的不同基因库所体现出来的多样性。(1分)(2)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物种内的遗传变异。种内的遗传变异既涉及群体内的个体间变异,也涉及群体间或群体系统、地理宗、生态型、变种、亚种间以及农作物品系、品种间的遗传差别。(1分)(3)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3分)①有助于追溯生物进化的历史;②探究现存生物进化的潜能;③能够评定现存的多个生物的生存状况;④预测其将来的发展趋;⑤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才干制订保护方略和方法;⑥指导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实施迁地保护的原则是什么?答:(1)物种的种群数量极低;(1分)(2)物种原有生活环境被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破坏甚至不复存在;(1分)(3)当物种的生存条件忽然恶化时;(1分)(4)IUCN建议当一种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数量低于1000只时,应当将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作为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手段。即使这些物种仍有许多个体,但却面临着生存危机,这种状况下应当考虑实施迁地保护。(2分)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功效及任务?答:(1)展示生态系统的本底(2)保存生物多样性(3)提供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4)开展宣传教育的课堂(5)人类游憩的场合(6)修养水源和净化空气(7)可持续运用资源的示范(8)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关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有哪些重要假说?每个假说的重要观点是什么?1)冗余种假说:该假说认为保持生态系统正常功效需要生物多样性含有一定的阈值,当生物多样性水平低于阈值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稳定性减少。当生物多样性的水平高于阈值时部分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作用,即出现冗余物种。(2)铆钉假说:该假说认为,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一艘船上的铆钉。全部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功效都发挥主动奉献,并且不能互相替代,并且生物多样性越复杂,就仿佛船上的铆钉越多,船越结实,生态系统越稳定、系统的功效越完善。(3)特异反映假说:该假说认为生态系统的功效随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的程度和方向不可预测,由于物种的作用太复杂。(4)零假说:认为生态系统的功效与物种多样性无关。生物多样性含有哪些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涉及直接运用价值、潜在应用价值、生态价值、伦理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等。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运用价值直接运用价值重要涉及消耗行使用价值和生产性使用价值。消耗行使用价值是指用于自用,不出现在市场上的使用价值如食物、薪炭材等。生产使用价值是指从野外获得且拿到市场上销售的产品的价值。产品的价值=第一次销售价—能买到此价的成本,而不是最后的零售价。含有生产使用价值的生物多样性产品有薪炭材、木材、药用动植物、野生食物……Ⅱ.潜在应用价值(1)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对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加速系统的能量、物质的流动、完善系统的功效含有重大作用;(2)生物多样性含有保护水资源的功效;(3)含有保护土壤的功效;(4)含有调节气候的功效;(5)含有净化和解决废物如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的功效;(6)物种间互相作用,如人们栽培和养殖的动植物要依赖于野生植物才干延续繁殖、长久存活;(7)娱乐与生态旅游;(8)教育和科学研究;(9)环境监测;(10)提供新药;(11)生物控制剂;(12)新作物。Ⅲ.生态价值全部生物都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共同构成食物网。每一种生物都对生态系统、确保物质流、能流和信息流的畅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Ⅳ.论理学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伦理价值体现在(1)全部的物种都分别代表着面对生存难题,解决生存难题的独特的生物学答案。因此,每一种都是世界上真实存在的,是生物群落的一部分,享有同人同样的生存权利。每一种物种都含有与人类需要无关的内在价值,高智慧的人类不仅没有损害任何物种的权利,并且含有采用行动来保护物种,使其免受人类活动造成灭绝的义务。(2)全部物种都是互相依存的,物种是自然群落的一部分,多个之间以复杂的方式互相作用。一种物种的灭绝或损失可能对这个群落中的其它个体组员含有深远的影响。可能会造成连锁灭绝。(3)人类必须向其它物种同样生活在同一种生态范畴内。世界上的全部物种的繁华、发展都受到环境的负载能力所约束。物种要运用环境中的资源而生存。当资源受到损害时,物种的数量将受到影响。Ⅴ.科学研究价值许多生物已经为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并曾予以人类很大的启迪。并且将继续为科技进步作出不可替代的奉献。举出IUCN保护分辨类体系中与生物多样性关系亲密的5种保护区。(1)严格自然保护区与科研保护区特点:1)含有典型的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特性(构成);2)含有国家性或国际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科学意义;3)普通不向公众开放,不允许休养旅游;4)可进行有组织的科学考察;5)该保护区自然流程(火烧、演替、自然灾害)任其自然地进行;6)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由国家中央机关直接管理。(2)自然保护区或受控自然保护区特点:1)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含有国家或世界意义的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生物钟;保护这些物种继续生存所需的特定的栖息地。2)同样规定含有较典型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3)保护区内要有被保护对象生存需要的重部条件,以满足其生存和繁殖的需要。4)不提供休闲和游憩功效;5)可提供科学考察,允许有向导的徒步野行;6)由国家机关或非盈利性组织来管理。(3)生物圈保护区1)是联合国教科文“人与生物圈”规划建立的保护区;2)功效偏重教育、监测、研究和生态系统保护;3)含有典型的自然生物群落,有特殊意义地区,如自然景观十分协调,含有传统民族生产方式,改造或衰退后得以恢复的典型地区。(4)国家公园与省立公园特点:1)涉及本地一种或几个生态系统;2)植被及动物群落含有一定的代表性,且有一定的科学意义;3)基本未开发运用,如有部分开发运用应由国家采用严禁方法,使之恢复;4)经允许能够参观游憩和休闲;5)面积21000hm2(受严格保护面积)。(5)自然纪念物保护区①目的是保护含有特殊意义的自然体,如地质断层,地貌构造,②可参观游憩。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什么?1)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在科学的管理下保持自然的原来面目,首先维持有益于人类的良性生态平衡,另首先发明最佳人工群落模式和进行区域开发的自然参考系统。2)保存物种的多样性,即保存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种群的天然基因库。3)维持生态系统涉及生物物种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和持续运用,使其不仅成为物质资源的基地,也成为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4)保护特殊的有价值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考证,历史、评定现状,预测将来,提供研究基地。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经济、社会发展与环保相协调的原则;(2)各国共同且又分别负责有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的原则;(3)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4)不损害其它国家和各国管辖范畴以外环境的原则;(5)为保护人类环境进行国际合作的原则;(6)兼顾各国利益和优先发展中国家需要的原则;(7)共享共管全球共有资源的原则;(8)严禁转移污染和其它环境损害的原则;(9)重视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原则;(10)各国对其所造成的国际环境损害承当责任的原则;(11)和平解决国际环境争端的原则。哪些物种是比较脆弱的物种?(1)地理分布区狭窄的物种;(2)只有一种或少数几个种群的物种;(3)种群规模小的物种;(4)种群密度低的物种—即单位面积个体数目少的物种;(5)需要较大生活空间的物种—需要的生境、取食范畴和分布区都较大的物种;(6)个体较大的物种—需要多食物、大空间又容易被猎取;(7)种群个体增加速率低的物种K型战略物种,需要稳定生境、繁殖晚、个体小、体积大;(8)不能有效扩散的物种;(9)迁移性物种—季节性迁移的物种依赖于两个或更多生境;(10)遗传变异性很小的种类;(11)需要特殊生态位的物种:如需要湿地、土壤动物等;(12)以稳定的生态环境为栖息地的物种;(13)长久或临时群集的物种;(14)被人类猎取或收获的种类。简述保护生物学的来源过程?(1)上世纪60年代以前,随着工业革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自然影响的加剧,产生了保护生物学的萌芽;(2)上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环境破坏加剧,特别是《沉寂的春天》等一系列著作的诞生,人们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停增强,并开始分析一系列现象;①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含有许多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和伦理价值,是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保障;②生物在快速丧失;③生物丧失的速度在逐步加紧;④前5次生物丧失是由于物理或生物因素造成的,而今天的生物丧失是人为因素造成的;⑤是由于人口增加;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运用;技术进步;人类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和发达国家对资源的过分占有等加剧了生物的丧失;⑥生物丧失不仅是直接猎取造成的,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环境破坏造成生物的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引发的,而人类规定的生存环境与大多数生物规定的生存环境类似,这种环境灾难将最后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3)1978年第一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召开;(4)1985年保护生物学会成立;(5)1990年开始北美的许多大学设立了保护生物学专业;(6)ConservationBiology和BiologicalConservation的创刊;(7)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订立了Conserva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8)1992年我国成立了生物多样性委员会;(9)1994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列出10种我国的保护植物或10种保护动物,标明其保护等级。如10种保护动物有: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藏羚羊、野牦牛、丹顶鹤、金丝猴、白鳍豚、麋鹿、野马、均为一级保护动物;四、问答题1、自然保护区设立的原则是什么?保护区内部是如何进行功效分区的?试述现在在保护生物学方面有哪些较活跃的研究领域。(1)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保护生物学热点地区的划分(2)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3)种群生存力分析和小种群生存概率(4)珍稀濒危物种遗传多样性水平(5)核心种确实立和功效群划分(6)生物多样性价值评定体系的建立(7)物种濒危和灭绝的机制(8)核心物种的保护(9)恢复生态学(10)生物技术在保护生物学中应用(11)自然保护区理论(12)立法与公众教育3、具体叙述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人为重要因素。(1)人口的增加需要薪炭材、野生肉类、野生植物、农业用地、居住用地等,因此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2)低效率和不合理的资源运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另一种因素;(3)发达国家居民的过分消耗和资源分派的不均衡。2.生境的破坏对生物多样性下降最大的威胁是生境丧失、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核心的手段是保护生物的生境。生境破坏重要体现如:1)随着处在热带地区的国家大力发展畜牧业、农业、大量生产木材和薪炭材,热带雨林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即使热带雨林面积只占地球表面积的7%,但拥有世界上50%的物种,因此随着热带雨林的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大量丧失,并且热带雨林仍然继续受到人类的威胁。2)位于中美洲的某些国家为了发展农业、畜牧业和种植业,砍伐了大量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热带干旱林;3)由于污染、排水、造田、修渠道、引水、筑坝、发电等因素,使各国湿润地和水生生境遭到严重破坏;4)由于开发种植业和养殖也使东南亚的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5)由于过分放牧和开垦农田等活动造成质量下降、面积减少。6)由于开发农业、过分放牧和管理不善等因素,使草地、灌丛和森林退化,造成世界上大面积的土地(900万km2)沙漠化。3.生境片段化大面积的生境被道路、农田、城乡及其它的人类活动场合分割成小块称为生境片段化。片段化的成果形成了许多陆地“岛屿”。生境岛屿与原生生境有较大区别如:片段化的生境含有面积更大的边沿;片段化后生境中心距生境边沿的距离更靠近;片段化后的生境制止了物种在生境间的流动性。重要体现为物种在片段化的生境中扩散和建立新种群的机会减少,使动物搜寻食物和栖息地的能力下降,并影响动物的求偶、交配和繁殖,最后造成加速种群数量下降和灭绝;片段化后的生境体现出明显的边际效应。体现为光照加强,白天温度升高、夜晚温度减少,湿度减少,温差加大,喜光动植物入侵占据优势,原生物种构成破坏。片段化后小生境中风力加大带来:植物直接受到损害,林内和土壤的湿度减少,火灾更加频繁、加剧、外来种的入侵、捕食者的竞争者增加,生物多样性下降。4.生境的退化和污染即使一种生境没有受到明显的破坏和片段化影响,人类的干扰还可能带来生境的退化和污染,使生境不再适合生物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生境破坏的重要因素有:农药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全球性气候变化等。其中农药污染在杀死害虫的同时杀死许多有益生物;杀死有害生物的同时造成残留、变化环境的性质和生境的适宜性;稳定的杀虫剂有富集作用、间接地杀死捕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家畜和人类;杀虫剂使许多动物的繁殖能力下降。水体污染的重要成因是河流和湖泊成了工业废水和居民排污的场合,常见的污染物有:杀虫剂、杀草剂、原油产品、重金属、去污剂等。水体污染的成果是直接杀死水生生物;污染物在水生生物中富集,从而杀死取食水生生物的动物;造成“营养富集培养”的现象。大气污染是由于煤、油燃烧,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等造成,大气污染的成果是形成酸雨、臭氧层破坏、低空臭氧浓度增加、有毒金属泛滥,最后造成植物、动物等直接死亡,或繁殖能力下降,变化土壤和水体的PH值等理化性质,间接杀死动植物,破坏生物多样性;全球气候变化重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垃圾燃烧、有机燃料燃烧等生产许多CO2和CH4气体,这些气体的浓度升高产生温室效应,预计在下个世纪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2~6℃。温度升高将造成温带地区北移、热带地区降水量减少、热带地区飓风更加频繁、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使处在沿海、温带地区和热带地区的某些动植物和某些浅水生物死亡。5.外来物种的引入、病害和资源过分开发外来种的引入如殖民引入、园艺和农业引种以及偶然输入等,在世界各地引入了大量的动物和植物的新品种、新品系,这些新品种和新品系的引入首先占据了原有生物的生态位,与本地植物发生竞争,成为本地原有生物的捕食者或天敌,加上新引入的种类没有有效的天敌与其竞争,造成新引进的种类大量繁衍,占据生态系统,使引入地的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病原微生物是另一类重要的外来有害生物。他们被带到一种新地方,本地的动物、植物对它们几乎没有抗性,于是便引发了病害流行。疫病流行的因素尚有:高频率的人类交流和接触;人类对环境的变化无意识地增加了致病生物的密度;高敏感性的寄主种群或处在不良生理条件下的寄主;高密度的寄主种群。过分开发是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人类获取资源的工具和手段更加当代化,发达国家高生活水准带来市场需求和利益驱使,交通运输、包藏和通讯业的发展使人类从环境中收获、猎取的资源越来越多,造成资源的过分开发和资源浪费。4、任举一类(种)濒危野生动植物(或受威胁的生态系统),阐明其受威胁程度、致危因素及应采用的保护方法。(应涉及现状、受破坏因素、受威胁现状、将来的保护工作等方面)如森林生态系统答案应为:中国共有森林15894.1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中国森林类型众多,拥有各类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热带林,以及它们的多个此生类型。在这多个类型的森林中,栖息着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据统计,中国有6347种脊椎动物,其中哺乳类581种,鸟类1244种,两栖类284种,爬行类376种,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森林中或林缘。这些动物中,许多为中国特有或重要分布在中国,如全世界有雉类276种,中国就有56种,占20%,其中19种为中国所特有。其它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羚牛、毛冠鹿等动物也为中国所特有。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及其因素(1)受威胁现状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公顷,为世界平均人均水平的12%;人均森林蓄积量局限性世界人均水平的13%。全国濒危和受威胁的高等植物物种约4500种,濒危植物种比例为15%,高于世界平均濒危和受威胁植物的比例10%。中国约有400种野生动物处在濒危或威胁状态。(2)受威胁因素森林过伐;毁林垦荒;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造林方式及人工林品种单一化;环境污染;战争;栖息地丧失和碎裂化;另外,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药材和经济作物的过分采集也是森林多样性受威胁的重要因素。森林在全球环保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运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部分。50数年来,中国政府在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保持森林生物多样性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迄今为止,除了建立500多个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野生动、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外,还建立了230多处涉及大熊猫、东北虎在内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基地或繁殖场,使一度濒临灭绝的大熊猫、东北虎等10余种濒危动物开始恢复种群数量,并有60多个珍稀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随着全民植树造林和多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中国森林蓄积量已呈双增加趋势,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挥主动作用。5、分析哪些物种是比较脆弱的物种。(1)地理分布区狭窄的物种;(2)只有一种或少数几个种群的物种;(3)种群规模小的物种;(4)种群密度低的物种-即单位面积个体数目少的物种;(5)需要较大生活空间的物种-需要的生境、取食范畴和分布区都较大的物种;(6)个体较大的物种-需要多食物、大空间又容易被猎取;(7)种群个体增加速率低的物种-K型战略物种,需要稳定生境、繁殖晚、个体小、体积大;(8)不能有效扩散的物种;(9)迁移性物种-季节性迁移的物种依赖于两个或更多生境;(10)遗传变异性很小的种类;(11)需要特殊生态位的物种:如需要湿地、土壤动物等;(12)以稳定的生态环境为栖息地的物种;(13)长久或临时群集的物种;(14)被人类猎取或收获的种类。6、举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andNaturalResources)保护分辨类体系中与生物多样性关系亲密的4种保护区,并叙述其各自的特点。(1)严格自然保护区与科研保护区特点:1)含有典型的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特性(构成);2)含有国家性或国际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科学意义;3)普通不向公众开放,不允许休养旅游;4)可进行有组织的科学考察;5)该保护区自然流程(火烧、演替、自然灾害)任其自然地进行;6)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由国家中央机关直接管理。(2)自然保护区或受控自然保护区特点:1)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含有国家或世界意义的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生物钟;保护这些物种继续生存所需的特定的栖息地。2)同样规定含有较典型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3)保护区内要有被保护对象生存需要的重部条件,以满足其生存和繁殖的需要。4)不提供休闲和游憩功效;5)可提供科学考察,允许有向导的徒步野行;6)由国家机关或非盈利性组织来管理。(3)生物圈保护区1)是联合国教科文“人与生物圈”规划建立的保护区;2)功效偏重教育、监测、研究和生态系统保护;3)含有典型的自然生物群落,有特殊意义地区,如自然景观十分协调,含有传统民族生产方式,改造或衰退后得以恢复的典型地区。(4)国家公园与省立公园特点:1)涉及本地一种或几个生态系统;2)植被及动物群落含有一定的代表性,且有一定的科学意义;3)基本未开发运用,如有部分开发运用应由国家采用严禁方法,使之恢复;4)经允许能够参观游憩和休闲;5)面积21000hm2(受严格保护面积)。(5)自然纪念物保护区①目的是保护含有特殊意义的自然体,如地质断层,地貌构造,②可参观游憩。7、叙述转基因生物存在的潜在生态风险。材料1:1998年,加拿大Alberta省发现一种Canola油菜,它由于基因污染而含有抗草甘膦、抗固沙草、抗咪唑啉类除草剂等三掌转基因堆积而成的“光谱抗除草剂基因”(HT基因)。这种多抗性怪异油菜的种子爆荚、休眠期长、种子很小、圆而光滑,可随风传输到相称远的距离,更易造成基因污染和扩散,而普通除草剂对它无可奈何,成为多抗性的“超级杂草”。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油菜中抗除草剂基因(目的基因和外源性基因)能够通过“基因漂流”或“基因逃逸”,特别是通过蜂蝶等昆虫或风力作为载体传输花粉,在一次杂交、一次回交的过程中就能够转到其野生近缘种中而出现“基因污染”,危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转基因生物的“基因漂流”造成“基因污染”,可能引发农田生态系统中产生多个新的农田杂草。材料2:J.E.Losey1996年在《Nature》杂志发表的一篇报导:他们用转Bt基因玉米花粉的马利筋叶片来饲喂大斑蝴蝶幼虫,对照组是加普通玉米花粉的马利筋叶片及不加玉米花粉的马利筋叶片,成果转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饲喂幼虫后,第二天死亡10%以上,4天后死亡44%。而对照组全部存活。这就表明,Bt转基因玉米花粉可能威胁大斑蝴蝶的生存,引发生态种群的破坏。上述材料阐明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体现在对农田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结合材料内容,阐明转基因生物对于农田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方面存在哪些潜在的威胁。答案:转基因生物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①增加杀虫剂的使用。由于转基因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抗药基因的特性选择和转移或漂流到可相容的其它植物中,形成抗性杂草或超级杂草,含有很强的抗药性。②产生新的农田杂草。其因素是由于基因漂流或基因逃逸,如通过昆虫传输花粉引发杂交或基因污染,使近缘种变成新杂草或超级杂草。③转基因植物本身变为杂草。由于插入性状的竞争而演变退化为杂草。④产生新的病毒。由于不同病毒基因组和转基因作物的病毒外壳蛋白重组而出现新型病毒。⑤广谱抗除草剂堆积基因群(HT)的超级杂草。⑥产生新的作物害虫。由于病原体与转基因植物互相作用或是草食动物与转基因植物互相作用而出现的新型转基因害虫。例如常见害虫产生抗性,并进化增强。⑦对非目的生物的伤害。由于误食或基因污染造成。例如10月美国内布拉斯加的一块约一英亩的刚收获大豆的田里,发现了三株转基因玉米。这是由于上一年种植的含一种胰岛素蛋白的药用转基因玉米的种子遗留下来在田里发芽,成果造成总价值270万美元的这一季大豆不得不付之一炬。3)转基因生物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①侵入到新的栖息地。通过昆虫、鸟类、风力等媒介使转基因花粉到处扩散,造成基因污染,威胁生物多样性安全。②丧失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生物通过生存竞争、环境胁迫或其它不拟定性因素增加的影响(基因、种群或物种),使生物多样性受损害或者丧失。③对非目的本土物种的伤害。由于变化互惠共生关系造成。④营养循环和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变化。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互相作用关系变化造成。⑤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变化物种的构成和构造以及转基因植物的不同性状,都可能造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变化。⑥增大土壤流失。4)转基因生物对健康安全的潜在风险转基因食品有毒性吗?转基因食品可能造成过敏吗?转基因食品中的标记基因会不会有危险?某些含有抗除草剂或毒杀害虫功效的基因,与否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而影响健康?外源性目的基因转入移植后与否会产生新的有害遗传性状或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生殖遗传与否会有影响?等等。①毒性问题:即使迄今还没有具说服力的研究报告阐明转基因食品(GMF)的毒性,但由于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非预期后果”,因此由其加工的食品可能存在潜藏的健康风险。例如,据1998年报导,转基因马铃薯引发大鼠器官生长异常。英国的研究称,转基因大豆制成的汉堡包食用后,在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转基因DNA的成分,表明抗除草剂基因可存在于肠道细菌内并没有被完全消化。又如,马铃薯中原来含有毒素茄碱(绿马铃薯),转基因马铃薯中茄碱是增加还消除了呢?②过敏反映问题:过敏性风险史医学上的“变应原性风险”,普通人和动物是非常低的,但转基因作物可能诱发或家中变应原性风险。转基因作物带有外源基因,即含有新的蛋白质,这些新蛋白质可能引发食用者或接触者出现过敏反映。人类在自然环境中进化形成的人体免疫系统可能难以或无法适应转基因生成的新型蛋白质而诱发过敏症。例如,安万特公司推出的“星联玉米”,是含有杀虫蛋白Cry9C的转基因玉米,成果少数人吃了之后引发皮疹、腹泻或呼吸系统的过敏反映并有潜伏效应。1998年美国环保局比准“星联玉米”生产时,明确规定只准供动物饲料之用,不能作为食品。9月,发现美国市场的玉米面饼等300多个产品中含有微量“星联玉米”,引发大风波。为回收被“星联玉米”污染的玉米食品,安万特公司耗费了约10亿美元。这就是在转基因安全史上出名的“星联玉米”事件。③抗药性问题:转基因操作中经常需要使用标记基因,而抗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生物安全课件
- 环境与生态保护管理师面试试题及答案
- 公共安全的课件
- 保育员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辐射防护培训需求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风力发电项目的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库(附答案)
- 山东省德州市优高联盟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湖北省武汉市问津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 2025年教师时事政治题考点及完整答案
- 2025年中石油考试题大全及答案
- 九小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T-ZZB 2937-2022 推车式(干粉、水基)灭火器
- 作业设计讲解
- 2026年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方向规划分析报告
- 2025江苏苏州市姑苏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医保协理员招聘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我国农业数字化技术发展现状与数字经济发展策略
- 2025至2030中国煤矸石应用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预测与投资报告
- GB/T 14977-2025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一般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