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题研究_第1页
德育课题研究_第2页
德育课题研究_第3页
德育课题研究_第4页
德育课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让文明成为习惯——城关一中德育课题研究方案城关一中2013年2月25日如何让文明成为习惯——城关一中德育课题研究方案一、选题背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然要求改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广大中学生养成文明习惯,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合将来社会的发展,学会做文明人,做社会人,我们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等。《纲要》指出,今后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995年3月颁布的《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学生的应履行的义务”中指出: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十六大首次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等,都为这个课题提供了理论和政策法规依据,也为其指明了方向,即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从娃娃抓起。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创新德育新形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丰富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实施素质教育架起新的支点。为学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根本途经。二、研究对象及范围:八年级一至四班三、目标内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时代发展与个性特点要求,在生活和教育中形成的符合《中学生守则》、遵循代表社会和时代先进方向、社会公德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1、研究的目标:总目标:以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为依据,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市内外、校内外智力资源为依托,以学校为主阵地,学生文明习惯的现状为出发点,使学生懂得基本的行为规范,最终实现“争做文明学生、争当文明班集体”,推动素质榜样示范法:“以身作则”向来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宣布本德育课题实施和意义时,就首先提出:教师以身作则,在学习、安全、卫生、文明、生活等方面保持好习惯,严于律已。已正方可正人。在学生中间,选出“个人日常行为习惯优秀个人”,树立良好榜样,让其他学生可时常参照对比,时刻纠正自己的一言一行。活动教育法:组织学生观看文明行为的视频的活动。枯燥空洞的理论说教往往缺乏说服力。学生观看不文明行为时,常常会发出一片“哄笑”,在“哄笑”中,认识到不文明行为的“不良”之处;在观看文明行为时,常常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潜意识中对文明行为有了认可,经过内心的一番比较、自省,真正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以后的行为中,有意识地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强化自己的文明行为。交流评议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依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学生出谋划策,讨论、交流,改善我校一系列德育治理规章制度。如《波莲中学文明班级管理考核细则》,通过量化考核评比,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使全校学生在试点班级榜样力量的影响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约束法:对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学生是极其认识的,但日常言行违背的也是司空见惯的。所以,我们让学生列举自己的日常言行中违背学校规定的方面,并简述违反的原因,以便从根本上更好的改正,并且进一步熟悉和牢记学校其他规章制度,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严于律已,为全校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以便形成优良的校园文明风气。个案分析法:课题研究启动后,首先确定四个试点班级,再设计出关于文明行为养成行为教育的问卷分发到试点班级,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筛选出典型个案,进行重点指导,矫正不良行为。这样的做法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典型性;既考虑到所有学生,又照顾到了特别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试点班级的整体文明风气得到改善,典型案例的学生的进步更大。当学生有不良言行时,我们还运用说服教育法,行为比较法,心理暗示法等。七、课题预期成果本课题研究促进了德育工作的提升,使教研成果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学生养成了文明习惯,提升了综合素质。1、通过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规范了学生的行为,有效制止了由社会、家庭等部分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尤其是试点班级的卫生习惯相比其他班级较优秀。在每次的卫生纪律评比中,试点班级的成绩是最好,这为其他班级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校园环境有的空前的改善。2、通过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生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生活习惯等更趋于健康,试点班级已带动全校基本形成了文明、和谐的校风,进入校园没有一张纸片,没有一个包装,整齐干净,每天如此,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创造了极佳的条件。3、通过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内说脏话,打架事件已明显减少,学生校外违法犯罪事件已经杜绝,我校两年来无一例违法犯罪事件和校外人员打架斗殴事件发生,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肯定。4、试点班级的班主任管理经验已被其他班主任采纳,试点班级学生的一些日常行为已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为全校学生做了一个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八、问题对策在课题研究中,发现学生德育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追求高消费和享受的现象日益严峻,把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的美德置于脑后。二是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一些日常习惯坚持不住,有人前人后两样的现象,不能尊重父母和他人的劳动成果。三是不良家庭因素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过分放纵迁就,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央,我行我素。还有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家庭等,都轻易使学生缺少管理和心理交流,形成不良的品质。针对新时期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和影响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实验教师提出相应对策:1、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心理分析,找准原因,增强针对性。2、注意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分析,多交流沟通,增强互动性。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激励自我完善。总坚固验并制定一系列细致、有效的德育管理制度,增强实效性。4、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献身教育的思想意识,增强保障性。5、美化校园,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特色,陶冶学生情操。九、课题组成员课题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刘文旭副组长:和利军张峰斌陈红斌武俊红成员:赵建平唐江波贺志梅马婷阁高晓燕于龙学生问卷调查表:城关一中学生德育教育问卷调查表1、你上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A、学一技之长;B、父母逼的;C、学校玩伴多;D、其它目的。2、你对自己在校行为是否满意?A、很满意;B、一般;C、有所不满;D、非常不满。3、你希望学校那种管理模式?A、严格管理;B、松散管理;C、随学生自由。4、你知道什么是文明习惯吗?A、知道;B、知道一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C、不知道。5、你如何看待男女学生非正常关系?A、批评、教育;B、正常;C、与已无关。6、你上网是为了什么?A、为了学习查阅资料;B、交友聊天;C、玩游戏;D、无目的。7、在校园里看见老师,你会怎么做?A、主动打招呼,向老师问好;B、绕道或低头,当作没看见;C、不理会,扬长而去。8、当听到国歌奏响时,你会怎么做?A、肃然起敬,行注目礼;B、与我无关,自己该做什么照样去做。9、你的特长是什么?A、学专业;B、体育类(如篮球、乒乓球及田径等);C、唱歌;D、跳舞;E、其它。(可选多项)10、在学校遇到困难会先向谁求助?A、家人;B、班主任或其他老师;C、知心朋友;D、不找任何人。9、你是否有乱扔垃圾的习惯?A、垃圾会丢进垃圾筒;B、有时丢了才知道不该丢,去捡嘛觉得丢面子;C、这是小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10、看到别人破坏公共设施时你会怎么做?A、及时制止,对于制止不听的报告相关部门;B、制止,不听也就算了;C、与已无关。11、你会主动参加志愿活动吗?A、主动、积极;B、有人组织,叫了我就去;C、太累,不参加。12、你如何对待不跟同学打招呼,就拿别人的东西用。A、很正常B、小事情,用不着跟同学打招呼C、很不好的习惯,用物须征得别人的同意。13、我们离家上学,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