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热,不归一花新时期散文热寻根
中国历史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这棵老树很快就得到了新生。新时期的文坛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学风格,随着新时期文坛的繁荣与五彩缤纷的花朵和多彩的芬芳。单就小说而言,先闹“伤痕”,然后是“反思”继之以“改革”,之后是“寻根”、“先锋”、“现代”、“后现代”、“新写实”、“新现实主义”,着实热闹了十多年,之后便偃旗息鼓,风平浪静,偶有微澜,也不过是轻风吹皱水面,几轮涟漪之后便复归宁静。至于诗歌,至于报告文学,其生命力也是消长不定,乍暖还寒。而散文,似乎只有散文,在新时期悄然苏醒之后,即如一个先天很足的孩子,在不经意间临风而长,不需你捧,也不需你宠,二十多年来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的长势,她宛如草原上的索玛花,凌冬不凋,遇春不娇。当新时期文坛在暴热之后的萧索冷漠中,散文独自擎起一片晴朗的碧空。新时期散文热首先表现为拥有众多的散文作家且形成了相应的创作风格。新时期散文作者队伍之庞大,可谓盛况空前,蔚为壮观,新老作家,专业非专业作家一齐上阵,老作家以孙犁、巴金、柯灵、张中行、冰心等为代表,中青年作家以宗璞、贾平凹、余秋雨、周涛、马丽华、周同宾、王开林等为骨干,就连在八十年代以小说成就其名的作家在九十年代也大规模地从事散文创作,如冯骥才、王蒙、陆文夫、韩少功、王安忆、阿城、张抗抗等。当然,一种文体的繁荣不光看它拥有多少作家,更重要的是要看这些作家在创作风格上的成熟和稳定程度。新时期的散文作家大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贾平凹的率性朴拙,张抗抗的深邃静穆,巴金的披肝沥胆,冯骥才的诗情画意,张中行的儒雅从容,马丽华的苍凉凝重,陆文夫的冷峻沉郁,韩少功的忧愤深广……这些充满个性风采的散文作家共同促成了新时期散文审美内蕴的丰富性。新时期散文热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拥有众多的作品和读者。新时期散文实在难以量化,单篇散文不胜枚举,散文集子也是层出不穷,若将那些一版再版的中外名家散文尤其是中国现代名家散文(如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丰子恺、朱自清、俞平伯、徐志摩、郁达夫等)算在一起,其散文作品之数量恐怕要搞上一次如“人口普查”类的大动作,方能彻底清算。有人作过这样的统计,近十年间新编或重版、重印的二十至四十年代的现代散文作品书籍的印数,已远远超过1919—1949三十年间中国散文书籍印数的总和。这可以堪称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奇观。至于作品和读者的关系说穿了不外乎是一种简单的供求关系,没有广泛的读者,书刊卖给谁,尤其是市场经济已初步确立的今天,恐怕谁也不愿干亏本的买卖(某些行为另当别论)。面对持续不衰的新时期散文热,我们有必要冷静地思考诸多问题,比如:是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促成了新时期散文的繁荣新时期散文与中国现代散文有何种渊源新时期散文与新时期社会生活形态构成了何种特殊关系等。这系列问题的解决便是我们打开新时期散文审美王国之门的根本前提。“新时期”是一个历史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如果说八十多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场思想文化革命,那么,新时期人文知识分子所从事的努力则是一场其艰巨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五四”革命的当代思想解放运动。这两场运动的文化显现都是以个性意识的觉醒唤起社会的审美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早期人文知识分子的最可贵之处莫过于主体精神的高扬,他们的文学实践始终高举“人”的猎猎大旗,始终把关注人的生存作为文学的目标指向。于是,抒“我”之情,言“我”之志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现代早期散文的基本命题。由于“我”是坦诚磊落,诚实谦逊的,从而使得现代早期散文具有率性澄澈的思想风貌。加之,现代早期散文家们大都具有充足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学识涵养,深刻的人生体验,因此,他们的散文便具有健康的人生蕴涵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可以说,真、善、美的品格在现代早期散文中已得到了根本的确立。然而,三十年以降,现代早期散文的审美品格被人为地扭曲了,尤其是四十年代以后,由于社会政治学模式愈演愈烈,散文很快失去了本体特质,不可避免地沦为政治可怜的婢女,直至文革结束前的二十多年,散文一直与现代早期散文的审美品格相疏离,而五、六十年代那种政治加诗意的散文,其曲意逢应,虚情假意,粉饰太平的思想和整齐划一的写作模式则自觉地充当了当代散文的掘墓人。“内乱”结束,人们的思想如一江解冻的春水,失去既久的东西尤其是人的主体精神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号角声中逐渐回归,如果说八十年代初的散文如宗璞的《废墟的召唤》、《哭小弟》,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月鉴》等还算作是出墙的红杏,是散文繁荣的报春花,那么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散文便是春色满园了。新时期散文之所以能保持一种健康的生长态势,乃因为散文家们寻找到了散文的魂——个性意识。因此可以说散文的复苏显然得益于现代早期散文丰厚的审美积淀。而巴金、宗璞、孙犁、贾平凹、张洁等作家则率先找回了“五四”散文的审美传统,他们的散文创作实践则是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引导后来者完成了“五四”散文向新时期散文的审美转折。“个性意识”是“五四”散文最重要的审美内核,“五四”散文大都具有健康的人生思索和深刻的生命体验,用今天最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所谓人文关怀。通观“五四”散文,无论是叙事写人或是绘景抒情之作,我们都能充分见识作家的学识涵养,领略作家的人格魅力,这一切正是四十年代以降散文所丢失的最为宝贵的东西。曾一度堕为汉奸的周作人,曾一度被鲁迅批评的林语堂,他们的散文虽然总体上表现为“闲适”,“平和”的格调,但究其实质决不可与空虚,无聊同日而语,更不能因他们后来在政治上的变节而一票否决他们前期散文高度的艺术成就和健康的人生内蕴的客观存在。随便撷林语堂的前期散文《祝土匪》为例,作家以自己对土匪的主观理性认知态度和幽默的笔调来刻画土匪形象,“惟有土匪,既没有脸孔可讲,所以比较少作揖让,少对大人物叩头。他们既没有金牙齿,又没有假胡须,所以自三层楼滚下来,比较少顾虑,完肤或者未必完肤,但是骨头可以不折,而且手足脚脸,即使受伤,好起来时,还是真皮真肉”。显然,林氏“赞”土匪是虚,其用意是肯定和张扬一种反传统反虚伪刚毅果敢率直不阿的人格精神,林氏的不少散文也如《祝土匪》那样,让人在捧腹和忍俊不禁之余不能不对宇宙万物等一切生命存在作一番深层体味。周作人更是以“冲淡,闲适”著称,他的散文大都以花鸟虫鱼入题,表述自己对一切生命存在的关爱。其文笔之老到,行文之从容,境界之豁达,浅薄浮躁之人当然无法品味其旨趣,更无法走进作家的精神世界。其实,“平和冲淡”不过是周氏主体精神的“话语”形式,你不妨读一读他的早期散文《闭门读书论》,周氏首先来一个假言判断,对天下寒士而言,要想“苟全性命于乱世”,惟有“闭门读书”,切莫以为周氏真想关起门来做书虫,谈经论史,远离现实,修身养性,“闭门读书”不过是生不逢世的读书人的无奈之举,你以为周氏果真能做到关门读圣贤书么错!“趁现在不甚适宜于谈话做事的时候,关起门努力读书,翻开故纸,与活人对照,死书变成活书,可以得道,可以养生,岂不懿欤”通过读书而悟道,通过读书而找到现实的参照,这绝非书呆子之所为,更不可与空虚、无聊等量齐观,我们从周氏儒雅机智的谈吐中既目睹透不过气来的世道黑暗,又能感受到周氏内心的苦楚与抗争。试想,一个完全超越尘世的人能为我们留下那么多的美文么至于朱自清、冰心、丰子恺、夏丐尊等“五四”散文家,其散文所表现的健康的人生内蕴和浓厚的主体精神以及高度的艺术成就当然是自不待言了。正是有“五四”散文丰厚的审美积淀和参照,新时期散文才能得以健康发展并走向繁荣,新时期散文最成功之处即是承继了“五四”散文的主体意识,作家们以强烈的主体参悟精神写自己的“至诚亲感”,老作家以巴金、孙犁、冰心、杨绛为代表,他们以人文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人格向世人坦露心声,解剖自己,反思历史,思索人生,《随想录》被誉为新时期散文的丰碑,乃因巴老将散文的文体美和思想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五集《随想录》中,巴老一改过去散文比较浓郁的抒情笔调,用散文兼杂文的笔法叙真事,抒真情,用一腔赤诚写社会,写历史,写人生,充满了民族的忧患意识,表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随想录》既让我们看到了民族前行的蹒跚步履,更让我们敬重巴老那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的人文知识分子气节。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在八十年代初一发表,即如一缕杨柳风,给文坛一片清新,孙犁等老作家立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该篇散文找回了多年失落的“自我”。作家笔下的小桃树不是普通的树种,而是一种可贵的生命存在,作家在小桃树身上寄托的理想和热情即是对一切生命个体的存在价值的思考与赞美。自巴金、孙犁、贾平凹、杨绛、冰心始,以后的散文家们便自觉地用散文来映照自己的人格精神,表现出极为强烈的主体意识,这与“五四”散文的审美品格是一脉相承的。新时期散文热的第二大根源是文化观念的解放。建国二十余年的中国历史基本上属于一部阶级斗争史,各种政治运动如急风暴雨般冲涮荡涤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将一个民族的丰富文化浓缩在政治漩涡中,思想之僵化,观念之闭琐,个性之压抑,可谓前所未有,更遑论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的解放。进入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生活形态多元化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就文化的审美需求而言,人们已经远不满足于载道文化,更需要工作之余那种自由活泼,怡人性情,悦人身心的休闲文化。于是,散文以她笔法的灵活,思想的自由,篇幅的短小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精神需求。从另一层面来看,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的过程也就是社会文化向商业文化转型的过程,依靠少数文化精英推动文化发展已经不可能,某一文学品种的生存状况必然通过文化市场得以真正确认,而新时期散文丰富的审美情趣与新时期人们的多样化审美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吻合。“伤痕”散文也罢,学者散文也罢,文化散文也罢,世俗散文也罢,人性散文也罢,女性散文也罢,一切的散文都拥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文化素养,审美品味各取所需。比方说,年长的或者说人生经历比较坎坷的读者可能更亲近那些讲述艰难岁月的散文,如巴金、杨绛、孙犁、陈白尘的作品。学者们自然钟情于如陈思和、钱钟书、张中行、冷成金、金元浦、王小波等学术散文。文化界人士则对贾平凹、王安忆、王蒙、陆文夫、周涛、马丽华更感兴趣。女性读者则偏爱一些表现女性的存在意识和女性特有的生活与精神世界的散文,如王英琦、韩小惠、傅天琳、叶梦等女性作家的散文。至于余秋雨的散文,风风雨雨中依然有众多的读者。总之,新时期散文可谓花色品种俱全,读者只需“取一瓢饮”,便其乐融融了。新时期散文热的第三大根源是散文的文体特征最适合和最能满足新时期人们的情感状态。诚如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栏目主题词所言,散文是人们面对故园,面对亲朋,面对心灵的娓娓述说。散文的倾诉性特征(诗是一种歌唱,小说是一种讲述)最能迎合现代人的情感世界。当现代信息技术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无限接近的同时,心理距离却在与日俱增。当人们惊叹物质文明如此这般神速发展的同时,又常常感概那横流的物欲正在无情而野蛮地践踏着真诚、善良等一切美好的东西。传统文明和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同法全文
- 2025关于员工的合同模板
- 2025综合技术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智能家居服务合同模板
- 2025船舶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家居用品采购合同范本
- 2025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样本
- 2025【合同范本】LED显示屏安装合同示例
- 2025西安房屋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2025短期用工合同协议书杰出示例
- 2025年装维智企工程师(三级)复习模拟100题及答案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昆明输油气分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 2024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糖尿病饮食与护理
- 2025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中考数学函数一次函数复习课件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数学 含解析
- 美学《形象设计》课件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MOOC 数字电路与系统-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康复科常用药物用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