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魁教授从脾胃论治东垣
李光裕,男,明代著名的东园老人。他来自宋金时期的真定人(今河北省保定)。他是金元著名的张元素先生的脚。他为中医脾胃理论做出了贡献。他创造了“脾胃内伤和百病之生”的理论。后人称之为他是补土派的创始人之一。这是金元四大英雄之一。其辨证治疗,多从脾胃入手,善用益气升阻泻火之法,创立甘温除热之法,对明清医家影响很大,其创制的补中益气、升阳益胃、升阳散火、清暑益气、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等方,至今仍在应用。所著之书有《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东垣试效方》等。至今,东垣的医案流传文献资料数量不多,只散见于《兰室秘藏》与《脾胃论》二书中,但确能反映出东垣治疗疾病的丰富经验,并能从中加深对东垣学术思想的认识。一、李浚经并病,从清源清源以养血活血李正臣夫人病,诊得六脉俱中得弦洪缓相合,按之无力,弦在上,是风热下陷于阴中,阳道不行。其证闭目则浑身麻木,昼减而夜甚,觉而开目则麻木渐退,久则绝止。常开其目,此证不作,惧其麻木,不敢合眼,致不得眠。身体皆重,时有痰嗽,觉胸中常似有痰而不利,时烦躁,气短促而喘,肌肤充盛,饮食不减,大小便如常。麻木为风,皆以为然,细校之则有区别耳。久坐而起,亦有麻木;如绳缚之久,释之觉麻作而不敢动,良久则自己。以此验之,非中风邪,乃气不行,主治之当补其肺中之气,则麻木自去矣。如经脉冲阴火乘其阳分,火动于中为麻木也,当兼去其阴火则愈矣。时痰嗽者,秋凉在外在上而作也。当以温剂实其皮毛,身重脉缓者,湿气伏匿而作也。时见躁作,当升阳助气益血,微泻阴火与湿,通行经脉,调其阴阳则已矣。补气升阳和中汤:生甘草(去肾热)、酒黄柏(泻火除湿)、茯苓(除湿导火)、泽泻(除湿导火)、升麻(行阳助经)、柴胡以上各一钱,苍术(除湿补中),草豆蔻仁(益阳退外寒)以上各一钱五分,橘皮、当归身、白术以上各二钱,白芍药、人参以上各三钱,佛耳草、炙甘草以上各四钱,黄芪五钱,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粗,食远服之。(《兰室秘藏·卷中·妇人门》)。麻木一症,多属于风,中风病发之前,多半有肢体麻木之象,即是明证。但东垣诊断此痛为气虚不行,阴火乘其阳分,颇费理解,实际上李氏是有其充足依据的。首先李氏对脉象弦洪缓而按之无力进行分析,洪脉为热,缓脉多湿且病变多属中焦,尤其脉象按之无力为其关键,说明其人气虚为本,内热为标,依据东垣学说: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观点,诊为气虚不行,阴火乘其阳分,是与脉象表现相一致的。何况患者又有气短促而喘等气虚之象,又有烦躁等内热之征,而身体皆重,时有痰嗽,又为脾肺有痰湿之象,综合脉证,辨证抓住气、火、痰湿三个环节,注重脾、肺二脏,确是李氏的丰富临床经验的充分体现。因此,在治疗时,李氏一方面益气升阳、和中化湿而选用人参、苍白术、草豆蔻、橘皮、佛耳草、炙甘草及升麻、柴胡等,另加茯苓、泽泻除湿渗利,再加用黄柏、生甘草以去热泻火。其益气升阳使脾肺之气得以充盛,则湿痰得化、阴火得以潜藏;而用泽泻渗剂、黄柏等泻火又使阴火得泻、湿邪得去,而元气得到保护。这样,使元气得以充盛,气机得行,再加当归以养血活血,血脉得通,麻木之证必会因之而愈。通过这一案例的分析,可以体会到李杲如何融甘温益气与苦寒泻火于一炉,以治疗气虚火旺的病证。他用甘温除热法并非仅用一派甘温之品,而是以甘温益气为主,苦寒泻火为辅,标本同治,寒温并用,具有独到的用药风格。二、《脾胃论》卷下白文举,年六十二,素有脾胃虚损病,目疾时作,身面目晴俱黄,小便或黄或白,大便不调,饮食减少,气短上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至六月中,目疾复作,医以泻肝散下数行,而前疾增剧。予谓:大黄、牵牛虽除湿热,而不能走经路,下咽不入肝经,先入胃中。大黄苦寒,重虚其胃;牵牛其味至辛,能泻气,重虚肺本,嗽大作。盖标实不去,本虚愈甚,加之当暑雨之际,素有黄证之人,所以增剧也。此当补脾肺之本脏,泻外经中之湿热,制清神益气汤主之而愈。清神益气汤:茯苓、升麻以上各二分,泽泻、苍术、防风以上各三分,生姜五分,青皮一分,橘皮、生甘草、白芍药、白术以上各二分,人参五分,黄柏一分,麦冬、人参以上各二分,五味子三分,上件,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空心服。(《脾胃论》卷下)此案与上案虽有类似之处,但又有其不同。首先,本病是以原有黄疸,并发目疾为患,并且在病变之始就有饮食减少、气短上气、大便不调等脾胃气虚证候。而后由于攻下太过,徒伤脾肺之气,至使湿不得化,热不得清,因而目疾复发。东垣认为:九窃为五脏所支配,若脾胃气虚,不能运化水谷,上下升降枢机运转失常,则阴火上乘,至使湿浊不化,清阳不升,九窍为之不利,目疾则会因之而发。因此,其治疗时,仍以人参、白术、升麻、防风之类益气升阳,用茯苓、泽泻、苍术以祛湿,少佐黄柏以泻火,使元气得充,阴火湿浊得以清化,故服之而愈。李氏这一治疗方法,为治疗眼病提供了新的方法,足以给后人以启示。三、治“血”病法一妇人经候凝结,黑血成块,左厢有血瘕,水泄不止,谷有时不化,后血块暴下,并水俱作,是前后二阴有形血脱竭于下既久,经候犹不调,水泄日现三两行,食罢烦心,饮食减少,甚至瘦弱。东垣曰:血脱益气,古圣人之法也,先补胃气,以助生发之气,故曰阳生阴长,诸甘药为之先务,举世皆以为补,殊不知甘能生血,此阳生阴长之理也,故先理胃气,人之身内胃气为宝。柴胡、升麻以上各五分,炙甘草、当归身酒洗、陈皮以上各一钱,人参去芦有嗽去之,炒神曲以上各钱五分,黄芪二钱,白术二钱,生黄芩少许。右咀,每服两钱,水两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经候凝结,黑血成块,多见于两种原因,一者阴寒内盛,血寒则凝;二者气滞血瘀,瘀血聚于胞中。然东垣则从另一方面予以考虑。夫气行则血行,气虚不运,亦可使血凝而不行。此患者虽有血瘕之证,然水泄不止,谷气不化,饮食减少,甚至瘦弱,一派虚损之证。且患者血块暴下,与水并作,又使人身有形阴血徒以耗伤,故东垣治疗此病时,一不用温经散寒,二不用活血化瘀,而是以补中益气汤化裁加减,以益气升阳,其意义有二,既可以通过益气以生阴血,所谓血脱益气、甘能生血之理;又可以使人身元气得充,清气得升,浊气得降,通达周身之机,使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湿化,既使血不凝结,又使湿不内停,一举而两得,以达到调节月经的治疗目的。至于方中所加黄芩的意义,也是一方面防止阴火上冲,损伤元气,又能配升麻、柴胡以使中焦气机得以调畅。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制品的耐冲击性能检测考核试卷
- 缆绳在建筑外墙装饰与清洗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足浴店员工福利保障与激励措施考核试卷
- 消防公司笔试题库及答案
- 一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干预计划
- 妇产科病历书写质量提升措施
- 交通事故应急处理流程专项会议
- 物流企业管理能力校本研修计划
- 某年度摄影灯具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 2025-2030中国老年教育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策略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年下半年度云南云勤服务集团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1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延安通和电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新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6 A learn 教学课件
-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项目平行分包协议书范本
- 茶廉文化课件
- 2024年中南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生产技术人员1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