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及其变化-习题_第1页
物态及其变化-习题_第2页
物态及其变化-习题_第3页
物态及其变化-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态变化作业题-1-

物态及其变化一、选择题(50分)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A.甲图中,正在消融的冰山B.乙图中,碘微微加热后变成紫红色碘蒸气C.丙图中,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网上形成霜D.丁图中,烧水时壶嘴中喷出“白气”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B.图(b)中路面结冰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C.图(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提高凝固点的方法来避免昼化夜冻D.图(d)中的冰凌是雨水凝固而成的冰块3.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系紧,然后放入80°C以上的热水中,会发现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塑料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升华后凝华D.先凝华后升华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海波的凝固过程的图像是()5.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伙伴们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云。下列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B.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C.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吸热D.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6.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吸热B.用敞口的锅烧水,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逐渐升高C.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汽,汽油蒸汽遇明火容易燃烧,甚至引起爆炸D.蜡、冰、铁都是晶体8.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各种液体的沸点。在常温下将盛有表中某种液体的试管放入有水的烧杯中,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如图所示,水在烧杯中沸腾后,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A.液态氨B.酒精C.水D.亚麻油9.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凝华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11.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8℃,39℃B.39℃,40℃C.38℃,40℃D.39℃,39℃12、.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13、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14、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新奇;B.为了美观;C.为了清洁房顶;D.为了解暑降15、用温度计测出某物体的温度为-12℃,下列读法中正确的是()A.零下十二度B.负十二度C.负十二摄氏度D.零下十二度16、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17、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D.无法确定。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是()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19、“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20、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000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A.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B.酒精凝固点比水银熔点更低C.酒精密度比水银密度更小D.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21、有一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了”.水缸“穿裙子”是指,在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缸有裂缝,水才渗出来 B.是水的蒸发现象C.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是水分子的液化现象22、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23、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24、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25、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二、填空题(20分)26、物体的是用温度来表示的,可用_____________来测量.27、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26、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27、气体打火机里面的丁烷气体,是利用_________的办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打火机里的.28、日光灯用久了玻璃管的两头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产生了__________现象,然后降温在灯管上__________的缘故.29、下列现象,各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1)用钢水浇铸火车轮是__________;(2)把废铁块熔成铁水是__________;(3)冬夜出现的“霜”是__________.(4)冬天,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_________(5)大气中水蒸气凝成小水珠,形成降雨_________30、2008年4月,常德市出现了首例“手足口”病例之后,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其中就用了到体温计。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它的分度值为℃。31、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图像,从A到D整个过程是的(选填“吸热”或“放热”)在AB段物质处于状态,其对应的温度48℃代表此晶体熔液的,CD段物质处于状态。三、实验题(20分)3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12分)时间(分)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699(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热,但温度。(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由表可知,加热了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5)表格数据纠正后,在坐标中画出水的沸腾曲线34.如图2-8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每分钟供热不变)。根据图象可知:

这种晶体的名称是

,其熔点是

,液态名称是

,加热2分钟物体处于

状态,加热6分钟时,物体处于

状态,加热8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是

,此时进行的物态变化是

,这种晶体熔化经历了

分钟。33.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把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水浴法)的目的是。(2)根据实验获得的信息,画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①从图象中可看出,该固体是(填“晶体”或“非晶体”)。②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________min,该物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3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1)图甲中操作的错误是。(2)点燃酒精灯,调节支架的高度,用火焰的加热。(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C;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填“高于”或“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4)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四.问答题:(10分)35.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活动课中,有以下三个场景:场景一:A组的其中一个同学随便选取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同组的另一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很快,差不多上升到玻璃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