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测试规范_第1页
锂离子测试规范_第2页
锂离子测试规范_第3页
锂离子测试规范_第4页
锂离子测试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破坏性测试

ND:非破坏性测试",,"在没有明确要求外,测试环境如下:温度23±2℃,湿度65±20%,气压86kPa~106kPa",,,,

序号,测试对象,DorND,测试项目,测试条件,测试数量,判定标准,备注,费用

1,pack,D,标准充电,"在环境温度23±2℃条件下,以1.5A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4.4V时,改为恒压充电,充电截止电流0.02C",3,,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2,pack,D,阶梯充电,在环境温度23±2℃条件下,以1.2C(XXmA)充电,达到4.2V后,改为1.0C(XXmA)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4.4V时,改为恒压充电,充电截至电流0.02C(XXmA),3,,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3,pack,D,标准放电,电池按规定充电后搁置0.5小时后,在23±2℃下以0.2C放电终止电压3.0V,3,,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4,pack,D,倍率放电,电池按标准充电方式满充后搁置0.5小时后,在23±2℃下以1C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3.0V,3,容量不低于95%,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5,pack,D,高温放电性能,电池按规格书定义之充电条件进行充电后,将电池放入55℃±2℃的高温箱中恒温2小时,然后以0.2C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3,容量不低于95%,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6,pack,D,低温放电性能,电池按规格书定义之充电条件进行充电后,将电池放入-10℃±2℃的低温箱中恒温4小时后,以0.2C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3,容量不低于70%,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7,pack,D,内阻,电池在出货电压条件下,以AC1KHz±0.1KHz进行测量(2S内)交流电阻。,3,其规格按首批样品的32pcs之平均值±12mΩ管控,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8,pack,D,直流阻抗,在环境温度23±2℃条件下,量测电池在出货电压时的直流阻抗。直流阻抗=(开路电压-1.0C放电500ms时的电池电压)/1.0A。如需重复测试或放电测试,须确保放置后静置时间≥2hr。,3,"针对陆运版本(RSOC:45~60%),按首批样品的32pcs之平均值±15%。

针对空运版本(RSOC<30%),按首批样品的32pcs之平均值±25%。

",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9,pack,D,FPC弯折性,针对FPC弯折位置进行180度前后弯折15次(钢针直径Φ=1.0mm),3,"无机械裂纹;测试前后P+/B+及P-/B-阻抗变化不超过20%

NTC与ID阻值无异常。

",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10,pack,D,荷电保持,在环境温度为20±5℃条件下,将标准充电后的电池开路搁置28天后,在23℃±2℃的环境温度下以0.2C放电至3.0V,放电时间需要满足规定要求;然后电池再以标准充电方式充电后,在23℃±2℃以0.2C电流进行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时间需要满足规定要求,3,"首次放点时间应不低于4.25小时

充电后再次放电的放点时间应不低于4.5小时

",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11,pack,D,常温循环寿命,在环境温度25℃±3℃的条件下,按规格书定义之充电条件进行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充电截止电流100mA,搁置0.5小时,然后以规格书定义之最大放电电流(若大于3.5A,按3.5A)进行放电至3.0V,放电结束后,搁置0.5小时,再进行下一个充放电循环。测量并记录每100次循环后的电池标准放电容量(0.2C放电)及满充时的Pack直流/交流阻抗及厚度。,3,"1.第800次(或500次)放电容量≥80%。

2.第800次(或500次)循环,厚度膨胀率不高于8%(对满充新电池)。

3.第800次(或500次)ACIR≤满充新电池ACIR的150%。

4.第800次(或500次)DCIR≤满充新电池DCIR的150%。

*循环次数与电芯测试条件一致。

",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12,pack,D,高温循环寿命,在环境温度45℃±3℃的条件下,按规格书(15-45℃)定义之充电条件进行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充电截止电流100mA,搁置0.5小时,然后以规格书定义之最大放电电流(若大于3.5A,按3.5A)进行放电至3.0V,放电结束后,搁置0.5小时,再进行下一个充放电循环。测量并记录每50次循环后的电池标准放电容量(0.2C放电)及满充时的Pack直流/交流阻抗及厚度。,3,"1.第300次放电容量≥80%。

2.第300次循环,厚度膨胀率不高于8%(对满充新电池)。

3.第300次ACIR≤满充新电池ACIR的150%。

4.第300次DCIR≤满充新电池DCIR的150%。

5.第500次放电容量≥70%。

",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13,pack,D,低温循环寿命,在环境温度12℃±3℃的条件下,按规格书定义之充电条件进行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充电截止电流100mA,搁置0.5小时,然后以规格书定义之最大放电电流(若大于3.5A,按3.5A)进行放电至3.0V,放电结束后,搁置0.5小时,再进行下一个充放电循环。测量并记录每50次循环后的电池标准放电容量(0.2C放电)及满充时的Pack直流/交流阻抗及厚度。,3,"1.第150次放电容量≥80%。

2.第150次循环,厚度膨胀率不高于8%(对满充新电池)。

3.第150次ACIR≤满充新电池ACIR的150%。

4.第150次DCIR≤满充新电池DCIR的150%。

",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14,pack,D,储存特性,"1.常温存放:电池按标准方法满充电后,在常温下存放30天,

2.高温存放1:电池按标准方法满充电后,在60℃高温箱中存放14天

3.高温存放2:电池按标准方法充电30%,在60℃下存放30天

4.高温存放3:电池按标准方法满充电后,在70℃下存放24小时

",3,"1.常温存放:

容量保持率≥95%;恢复容量≥98%;冷测厚度膨胀≤2%;ACIR变化<10%

2.高温存放1:

容量保持率≥80%;恢复容量≥85%;冷测厚度膨胀≤10%;ACIR变化<20%

3.高温存放2:

容量保持率≥80%;恢复容量≥85%;冷测厚度膨胀≤10%;ACIR变化<15%

4.高温存放3:

容量保持率≥80%;恢复容量≥90%;热测厚度膨胀≤15%;冷测厚度膨胀≤10%。

",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15,pack,D,高温荷电,"1.以标准电流按照放电/搁置/充电/搁置/放电的流程(搁置时间0.5小时)进行容量测试,然后再充满电,测试电池厚度和电压;

2.将步骤1电池搁置2小时后,放入55±2℃的烘箱中存放7天;

3.恒温箱中取出电池后,恢复2小时后,测量电池厚度并测试电压;

4.对电池以0.2C电流进行放电测试容量;

5.以标准电流按照充电/搁置/放电的流程进行容量测试。

",3,"1.剩余容量/初始容量≥85%;

2.恢复容量/初始容量≥95%;

3.电压下降<0.1V;

4.电池冷测厚度变化率≤5%(对满充新电池);

5.电池外观相比实验前无明显差异。

",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16,pack,D,电池自放电,"1.量测在出货电压下的开路电压(V1);

2.将电池放入25℃±2℃温柜中,静置72小时3.自温柜中取出电池,量测电池开路电压(V2);

4.计算电池自放电△V=(V1-V2)/72;单位:mV/hr

",3,△V<0.08mV/hr,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17,pack,D,ESD(静电),"对电池每个端子,电路板输出端子及Pack包胶空隙部份进行±4kV接触放电和±8kV空气放电,频率为1次/秒,各测10次。",3,电池所有功能正常,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18,pack,D,温度循环,"电池按标准充电后,在20+/-5℃的温控箱体中进行如下实验:

a)75+/-2℃保持6小时

b)-40+/-2℃保持6小时

c)温度转换时间不大于0.5小时

重复步骤a-c10个循环。测试后电池按标准充、放电进行一次循环。

",3,电池应不泄露、不泄气、不破裂、不起火和不爆炸。,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19,pack,D,振动试验,"电池组按规格书规定充满电后,测试电池电压及内阻。以正弦方式进行振动,并以对数扫频方式在15分钟内从7Hz扫频到200Hz再返回到7Hz.

扫频方式:7-18Hz保持9.8m/S²的峰值加速度,振幅保持在0.8mm(位移为1.6mm)直至峰值加速度达到78.4m/S²(频率约为50Hz),保持峰值加速度78.4m/S²直到频率达到200Hz.

样品按X,Y,Z三个方向,重复12次振动3小时。

测试此时电池的电压及内阻。

测试后,电池组按标准充、放电条件进行一次循环

",5,"测试前后电池电压压降不大于100mV,内阻变化不高于5%

恢复容量/初始容量≥98%

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

",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20,pack,D,加速度冲击,"电池按照规格书规定充电后,固定在冲击台上,最初3ms内,最小平均加速度为75g.N,峰值加速度为150+/-25g.N,持续脉冲时间为6+/-1ms,电池每个方向进行三次加速度冲击。

测试后,电池组按标准充、放电条件进行一次循环。

",3,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夜。,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21,pack,D,跌落试验,"方式一:电池组标准充电后,按1.0M高度自由跌落于混凝土板上,六面&四角各5次。(针对外置电池)

方式二:电池组标准充电后,配合整机重量的治具,按1.0M高度自由跌落于混凝土板上,六面&四角各5次。(针对内置式电池)

测试后,电池组按标准充、放电条件进行一次循环

",6,"测试前后电池电压压降不大于100mV,内阻变化不高于5%

电池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

",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22,pack,D,滚筒测试,"方式一:电池组标准充电后,置于1.0M滚筒内,12转/分,50圈,100次。(针对外置电池)

方式二:电池组标准充电后,配合整机重量的治具,置于1.0M滚筒内,12转/分,50圈,100次。(针对内置式电池。备注:高度,次数:①小于或等于5.5”的100次全部1.0m;②大于5.5”,小于等于7”的100次全部0.75m;③大于7”的100次全部0.5m(和现阶段米PAD2高度一致)。)

测试后,电池组按标准充、放电条件进行一次循环

",10,"测试前后电池电压压降不大于100mV,内阻变化不高于5%

电池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

",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23,,,低气压,充饱电的电池,将其搁置在真空箱中。真空箱密闭后,逐渐减少其内部压力至不高于11.6kPa(模拟海拔15240m)并保持6小时。,3,电池应不泄露、不泄气、不破裂、不起火和不爆炸,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24,,,高温使用,"将满电电池组至于高温试验箱内,试验箱内温度设为制造商规定的电池组的充电上限温度和放电上限温度、电池的充电上限温度和放电上限温度及80℃中的最大值。待样品表面温度稳定后,保持7小时。

注:若进行一次放电充电循环的时间大于7小时,可将高温试验时间延长至本次充放电循环结束。",3,"样品应满足以下要求之一:

1.切断电路,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2.未切断电路,在高温试验过程中按照规格书内定义充放电标准继续进行一次放电充电循环,样品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25,,,应力消除,将样品按照规格书所定义之充电方法充满电后,放在70±2℃的鼓风恒温箱中搁置7小时,然后取出样品并恢复至室温。,3,样品外壳不应发生导致内部组成的暴露的物理形变。,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26,pack,D,过压充电保护,"将样品进行标准充电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500次循环测试:

a)过压充电;

b)保护装置动作后静止分钟

过压充电时,充电电流为最大充电电流,充电电压为(nX6.0)V或者可能承受的最高电压值(两者取最高者)。",3,每次循环时电池组的过压充电保护电路都应动作,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27,pack,D,过流充电保护,"将样品标准放电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500次循环测试:

a)过流充电;

b)保护装置动作后静置1分钟

过流充电时,充电电流为1.5倍的过流充电保护电流,充电电压为充电上限电压。

实验前按照标准放电将电池放完电。并应保证电池在试验过程中的500次循环测试都是在恒流充电状态下进行,如果电池在进行完500次循环测试之前结束恒流充电状态,则应将电池按照标准放电完成后,继续进行上述循环测试

",3,每次循环时电池组的过流充电保护电路都应动作。,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28,pack,D,欠压放电保护,"将样品标准放电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500次循环测试:

a)欠压放电;

b)保护装置动作后静置1分钟

欠压放电时,放电电流为标准放电电流。

最低电压都不应低于n倍的电池放电截至电压或电池租的放电截止电压中的较小者。

必要时允许在保护电路动作后在循环中增加短暂充电以重新激活电池

",3,每次循环时电池组的欠压放电保护电路都应动作,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29,pack,D,过载保护,"将样品进行标准充电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500次循环测试:

a)过流充电;

b)保护装置动作后静置1分钟.

过流放电时,放电电流为1.5倍的过流放电保护电流。

应保证电池在试验过程中的500次循环测试都在未放完电的状态下进行,如果电池组在进行完500次循环测试之前已经放完电,则应将电池按照标准充电充满后,继续进行上述循环测试

",3,每次循环时电池的过流放电保护电路都应动作,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30,pack,D,短路保护,"将样品进行标准充电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500次循环测试:

a)短路电池的正负极端子或保护电路中的输出端子

b)保护装置动作后静置1分钟.

短路时,外部短路总电阻为80mΩ+/-20mΩ。

应保证电池在试验过程的500次循环测试都在未放完电的状态下进行,如果电池组在进行完500次循环测试之前已经放完电,则应将电池标准充满电后,继续进行上述循环测试。

",3,每次循环时电池的短路保护电路都应动作,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31,pack,D,耐高压,"将样品进行标准充电后,施加如下电压值进行恒压充电24小时:

a)电池为单电池串联时,电压为10V

b)电池为多级电池串联时,电压为28V

",3,保护板应仍能动作,并禁止充电,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32,pack,D,热滥用,电池放置于热箱中,温度以(5℃±2℃)/min的速率升至130℃±2℃并保温60分钟,3,电池30分钟应不起火、不爆炸,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33,pack,D,过压充电,电池按标准充电后,继续以最大充电电流恒流充至n*6V或者可能承受的最高电压值(两者取较高者),并保持该电压进行恒压充电。充电至保护电路作用。,3,电池组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夜,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34,pack,D,过流充电,电池按标准充电后,然后以1.5倍的过流充电保护电流充电,直至保护电路作用。,3,电池组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夜,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35,pack,D,反向充电,电池按标准充电充满电后,然后以推荐充电电流反向充电90分钟,3,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不冒烟或漏液,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36,pack,D,短路,电池按标准充电后,短路电池的正负端子,外部短路总电阻为80+/-20mΩ,至保护电路作用。,3,电池组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提供测试报告及图片,

37,pack,D,恒定湿热性能,电池满充后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